企业家的承诺都是屁。
乔布斯当年开发iPod的时候的时候,坚持不允许有彩色屏幕,结果后来就妥协了。
在初代iPhone的时候,乔布斯坚持不肯开放App Store,觉得不应该对第三方开放,结果还是开放了。
马斯克刚开始见特斯拉两个创始人的时候,还承诺只是风险投资,结果等到特斯拉原型车一发布,马上踢走了两个人。
2015年马斯克承诺到了2017年,特斯拉的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现在2021年了。
2015年开始马斯克最开始的无人工厂多次承诺,解决产能问题,最后是上海的工厂才解决问题。
现在马斯克所说的,不代表以后他会推翻自己的承诺,企业家为了逐利什么事情都干出来。
你们在这里吵翻天,对于马斯克来说,就是一句话而已,先别太当回事。
因为他嫌贵!MODEL 3那种全车塑料拼装,你指望他给你装1万多成本的激光雷达?还要配高性能处理器!
雷达路线和纯视觉机器学习路线是两种不同的路线。
特斯拉针对视觉机器学习路线建立了很宽的护城河。这个护城河就是特斯拉电瓶车的保有量,所有的特斯拉无论FSD是否开启,摄像头都在不停地收集路面信息,海量的数据送到特斯拉的服务器上用于视觉机器学习。数据量就是机器学习的命根,而论数据收集量,没有任何一个车厂能够比得上特斯拉,这就奠定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
但这个前提是纯视觉机器学习的科技树确实能够百分百解决自动驾驶问题,然而是否如此还是未知数。一旦其他传感器方案哪怕是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能够胜过纯视觉方案,都会让特斯拉的护城河的效用大大降低,甚至一文不值。而这是致命的,会导致特斯拉空头大幅压过多头,使得特斯拉的泡沫全面破裂。
这就是为什么马一龙要驱使特斯拉的技术路线彻底摒弃雷达技术。因为哪怕是在特斯拉自己的车上实现了更好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都是对纯视觉方案的威胁,等于自己打自己脸、自己填自己的护城河。
一开始是为了便宜,现在加上下不了台。
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筷子,筷子方便灵活,“夹取”的动作,可以认为是手指功能的延伸。
但即使是最愚蠢的中国人,也知道喝汤应该用汤勺,而不是用二十根筷子模仿手指拢成的碗。
马教主就是那个鼓吹“因为人类只有手指,所以我们不需要汤勺”的人。
结果居然还能收获一群“因为人类只有眼睛,所以自动驾驶不需要其它传感器”的信徒,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了。
摄像头+AI无敌论
战斗机可以抛弃费电、体积庞大的AESA、PESA了!换上一个摄像头+显卡即可。
导弹可以抛弃砷化镓导引头了,换上一个CMOS+显卡即可。
大杀器可以抛弃捷联惯导了,换上一个枪机+AI主机即可。
潜艇鱼雷可以抛弃声呐了,换上摄像头还不会暴露自己。到底前面是舰艇还是蓝鲸不还是有AI嘛。
研究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雷达的那些研究所可以撤掉了,只需保留海康威视即可。
卫星可以轻易微型化了,发射上去个摄像头即可,至于拍到了啥可以靠地面站AI自行脑补嘛。
摄像头带来行业的深度变革,各行各业大佬纷纷表态要迎接摄像头+AI脑补才是未来。机加测距、路桥建设、三维测绘通通摄像头化。
特斯拉终于进化成他的终极版本 modle250plus pro max + super ,全车250个摄像头,装了250块泰坦显卡,配套250千瓦的水冷,开门上车自动识别车主身份,尊贵的二百五先生您好…
--------
科学家们辛苦几百年,总算把人类低级的蛋白质玻璃体可见光被动雷达升级到全频电磁波主动雷达,马斯克一个做买卖的的吆喝就把你们给忽悠倒回去了。麦克斯韦、伦琴的混凝土坟头都要爆炸了。
王婆卖瓜怎么忽悠都没错,掏钱买东西的跟着瞎什么凑热闹。
二次更新一下吧
第一,我没说视觉方案不行,我是说纯视觉方案不行。我一直说纯视觉方案是个瘸腿,因为逻辑计算机出结果需要时间,以目前的算力,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延迟是不能接受的(延迟低了结果就不准确)。所以就需要其他方面的补充,激光、毫米波、高精度地图啥的,你输入的数据越多,计算机得出结果的速度越快,结果越准确。这事是物理限制,不是简单的算法能弥补的。
第二,再说丰田,我没说丰田的hev不厉害,我在别的回答里说过,丰田的hev甚至可以说做到当时技术的极致了。但是没办法,技术换代了。随身听不见了,cd也不见了,等离子电视也不见了……这是日本大企业的通病,他们做一项技术,有能力做到极致,但是一旦换赛道,就拉了胯了。当然了,有人说中美不带日本玩,但是标准在那呢,定死了,也没有排他协议,怎么你日本企业就不能搞研发呢?说到底,就是押错宝了,当时没觉得电动车能起来。
第三,氢能源。说实话,燃料电池车,除了能量密度高,剩下的全是痛点。而电动车,除了能量密度低点,几乎没有痛点。这几年,电动车的进步就是伴随着电池进步的,搞电动车,搞定电池就够了。但是你看氢能呢?从制备储运分销到成本技术,都是问题,哪一个都制约着商业化。我敢在每一个停车位布置充电桩,你敢在人员密集场所建加氢站吗?油库起火都能救回来,你储氢罐着了就只能收尸了,有可比性吗?有人用中美还在研发什么的来反驳我,中美这种体量的国家多条技术路线并进不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至少未来三四十年内,氢能源车不具备替代条件,只可能小范围应用。
更新一下,看大家吵的厉害。
我说的不是视觉方案不重要,而是纯视觉方案是个残疾,现在的激光雷达方案,本身都是包含着视觉方案的。摄像头可以做的比人眼更厉害,但是目前的问题是,芯片做不到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这么大的信息量做这么大的处理。现在的短板在于算力,芯片的算力和人脑差距太大了,算法不足以弥补这部分差距,所以需要雷达来作为补充,通过
去看看丰田的混动就知道了。
路线选择错误,一步慢步步慢。
评论区有人说丰田都卖了那么多了,怎么能叫做路线错误呢?纵观丰田技术路线,混动确实走在了前面,于是呢?看不清世界大趋势,没有政治敏感性,咬着自己的混动和燃料电池不撒嘴,到了最近两年,才开始各处找合作,有点紧迫感。但是,低端有五菱北汽之流,中高端有造车新势力和比亚迪特斯拉,高端品牌加成支持不上去,整个市场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那还有你的位置。
另外,有人还说燃料电池多厉害咋滴咋滴,说的我想发笑。我都不想说安全性问题了,就说说成本,丰田fcv多少钱你们不是不知道吧?这都不说,你们会说哎呀以后量大了成本就低了。关键是,汽车电动化就是为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目前的工业制氢成本最低的就是就是化石燃料转化,电解水的成本要提高4到5倍,更别说能量转化时候的损耗,储运过程中的成本,别说什么中国的电都是烧煤发的了,电解水的电不是烧煤的?
还有人说汽车电动化很容易,确实容易,就像当初李书福说的一样,汽车也只是四个轮子加俩沙发嘛。但是看看如今的电动车市场,新势力和特斯拉走的都是电子产品的路子,这也是目前人们对中高端电动车的基本要求。传统车企进入中高端市场做的还不错的就只有比亚迪了,人家深耕市场快二十年了。说实话,与其相信丰田电动车,还不如期待一下小米电动车。
最后说说纯视觉方案,说点实话,纯视觉方案就是个残疾,这是天生的,没有办法弥补的。自动驾驶这玩意,说到底,最基本的,就是环境感知。目前的计算机,是需要你输入数据,才能输出数据的。你输入的数据量少,那你输出的数据自然也就少。也别指望算力进步了,人脑的算力大概相当于现在超算的几个机柜,你车装的下?也别指望人工智能的发展了,那玩意至少得强人工智能才能达到要求,指望现在的人工智障?强人工智能可是比商用聚变堆差了更多个五十年。
说实话,要是搁别人,这方案根本不可能上车,只有特斯拉敢于不把车主当人,让用户当小白鼠去给它跑数据。
当然了,现在马斯克就是骑虎难下。纯视觉方案就是一个过度品,他自己也知道不靠谱。但是作为一个割韭菜小能手,他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用户是不是会处于危险中。
马斯克唯一没有预料到的就是激光雷达的成本降得这么快,以至于他韭菜还没割完,人家量产车上市了。
所以现在就是硬撑罢了,能割一茬算一茬。
不妨先问一下,迄今为止,有任何生物或者人类的任何工具是靠激光或者雷达来行动的么?没有,绝大部分都是用视觉加算法解决的,在激光雷达出现之前,人类自己几十亿人年复一年的开车一样就靠视觉。为啥轮到AI开车就必须用激光雷达了呢? 其可以在汽车周身布置十几个摄像头已经比人类靠双眼有利很多了,只要解决算法问题。
--------------------------------------
看到很多人回复里不断提到蝙蝠, 这里就补充说一下
这些例子恰恰说明了视觉算法的有效性,蝙蝠是活动于环境相对干净的空中,因此它选择在夜间,此时它的超声波在前方得到反馈后,无非就是几样东西,障碍物,一般肯定是比较大的,信号很容易分辨出来,那就改变方向,飞虫,那肯定很微弱,在空中还有这样的体积一般都是有机体,那就扑上去吃就是了。 而即使如此,蝙蝠的失误率其实并不低,撞墙撞树也不是啥稀罕事,但它的容错率高,身轻体小,撞了也不一定死伤,而就算死伤了又如何,残酷的大自然里每天无数生物在死亡,它们生存下来不是靠每一个个体的行动都精准高效,而是在出生率和死亡率间取得了平衡。
而且蝙蝠选择在夜间活动,其实就是以自己捕猎效率一定程度的下降,换来天敌捕食者更大程度的效率下降,而这些更强大捕食者都是依赖视觉的。
至于说蚯蚓,深海生物,它们确实可以不靠视觉,但这样的代价就是它们只能生活在一个相对单调,低活性的系统中。
当然还有人说听觉,对于开车而言是有一点辅助作用,但一个人可以塞着耳朵开车,但不可能闭着眼睛开。两者在信息获取层面的权重是差了几个数量级的。
马斯克的格局比其它车企大太多,都不是一个层级。
激光雷达有如下问题:
1.激光雷达需要不断迭代更新,每次迭代需要硬件更新,也就是说要换雷达。这样的话,已经卖出去的车就没法同步迭代更新。但如果是摄像头,只需要软件更新即可,不需要换摄像头。
2.目前大多数车企都是用摄像头+激光雷达,这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探测方式不一样,如果判断结果不一样,一个判断前面有障碍物,一个判断没有,该以哪个为主?
3.当用摄像头+激光雷达时,要将两种算法融合,难度极大,如果单纯用摄像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4.激光雷达会互相干扰,现在装激光雷达的车还少,这就不是问题,一旦路上跑的车大部分都装了激光雷达,会带来巨大困扰。
马斯克运用第一性原理方式思考,认为既然人眼能只凭视觉开车,那么也必然能只凭摄像头自动驾驶,所以他一开始就觉得用纯视觉方式发展自动驾驶更好。此外,他已经卖出去的特斯拉可以协助他做影子模式的训练,让超级计算机不断改进算法。
而其他车企,首先没有马斯克的远见,被眼前的现实所蒙蔽,认为摄像头+激光雷达要好于纯摄像头方式,所以一开始就走错方向了。现在也许一些车企也感觉到纯视觉是未来的方向了,但已经搞了很久的摄像头+激光雷达,现在要改为纯视觉,意味着一切要推倒重来,他们承担不起这个巨大损失。另外,特斯拉有几百万辆特斯拉帮他日夜不停的做影子模式训练,其他车企没有这个优势,一旦改为用纯视觉方式,自动驾驶会落后别的车企一大段,所以也不敢改。
总结一句话:纯视觉方式是先难后易,一开始很难,后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畅通。摄像头+激光雷达方式是先易后难,一开始感觉进步很大,后面的路越走越窄,到最后无路可走。
(其实现在其他车企都盯着特斯拉呢,准备一旦特斯拉的纯视觉自动驾驶真正能成功,就马上跟着改)
而特斯拉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且把其他车企越甩越远,其他车企连路都走错了,不可能赶上他了。
最迟不过三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将出现巨大飞跃,马斯克会再一次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有的回答说是因为马斯克想省钱,其实这跟钱没半毛钱关系,如果马斯克觉得自动驾驶真的少了激光雷达就不行的话,多贵他都会装,然后想办法不断降低激光雷达成本。
2021年8月3日更新
看了回答,反对声音很多。
主要的反对理由有:1.人类也不是只靠视觉开车,还依靠听觉。2.摄像头也有迭代更新。3.摄像头+激光雷达的效果肯定优于单纯用摄像头,比如在大雨天和大雾天、大雪天。
好吧,那我就来一一反驳。
1.人类开车依赖听觉,主要是后面或侧面来车鸣喇叭提醒要超车了,但自动驾驶时有侧面和后面的摄像头随时监测,计算机也不像人类一样会分散注意力,所以不需要按喇叭提醒。纯视觉做到极致,能做到和人类开车用视觉+听觉,甚至更好,因为计算机不会分散注意力,且反应更快。2.目前摄像头的清晰度足够自动驾驶了,更多的是算法更新迭代,即使摄像头需要硬件更新也是一两年更新一次,激光雷达的更新迭代频率要高得多。3.在大雨天、大雾天、大雪天时候,激光雷达的效果也并不好。
既然在恶劣环境下,激光雷达的效果也不好,那为什么还要用激光雷达?
我再退一步,假设在大雨天、大雾天、大雪天时候,激光雷达的使用效果很好。
但很多人还是低估了摄像头+激光雷达的算法融合有多难,很多车厂把大量精力花费在这上面。之前特斯拉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就发现了这个算法融合难题,所以现在特斯拉才把毫米波雷达毫不犹豫地去掉。
然后现在特斯拉专心致志搞纯视觉,现在他们的超级计算机算力已经是排名世界第五,正在研发的最新一代计算机Dojo一旦成功,算力将达到世界第一。
有这样的超级计算机加持,协助特斯拉不停的做影子模式训练,在纯视觉方面,特斯拉的汽车将很快能够识别绝大部分的物体是什么,并能迅速判断该让汽车采取什么措施,并将很快达到和人类老司机一样娴熟驾驶。
这个时候,特斯拉确实在大雨天和大雾天、大雪天不能做到自动驾驶(和人类一样),但有什么关系?它在其他时候已经能做到像人类一样驾驶了,已经成为老司机了,它已经可以宣称自己达到L5级别的自动驾驶了。
这个时候,人们会狂买特斯拉汽车,订单会比现在增加千倍。
然后这个时候,特斯拉再来补齐短板,做摄像头+激光雷达的融合,等成功后在生产下一代特斯拉汽车时再把激光雷达加进去就行了。
这叫做锦上添花。
而其他车企,本来做摄像头的算法就比特斯拉差老远,现在还要花费大量时间研发怎么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怎么提高激光雷达的精度,怎么让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算法融合。只怕当特斯拉把纯视觉做到极致的时候,他们还啥都没搞成。
这就好比,一个同学成绩很优秀了,也很聪明,并且只学数学。
另外一个同学成绩一般,资质也不咋的,却不光要学数学,还要学语文。
那这两人谁能第一个把数学考到一百分?
请你们记住一句话: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评论区反对的人都没意识到这一点,大多数车企和你们的意识一样,只考虑到摄像头+激光雷达效果肯定优于摄像头。你们只看到了问题的一层,而马斯克看到了问题的第二层,甚至第三层。
所以,我说马斯克的格局更大。
七八年前,当马斯克说要做可回收火箭时,一大堆人喷他,说肯定做不成,结果他做成了,现在别的航天公司纷纷仿效他搞可回收火箭。
后来,他做电动汽车,搞大量圆柱形电池堆砌在车里面,又一大堆人喷他,结果他又做成了。现在搞电动汽车的人又纷纷仿效他搞一大堆圆柱形电池堆砌在车里面。
然后他现在搞纯视觉自动驾驶,又一大堆人喷他。
若干年后,当他的纯视觉自动驾驶成功了,其他车企又会纷纷效仿他。
而键盘侠们呢,会找个其他理由继续喷他。
主要是成本问题,激光雷达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你也可以说降低成本是为了大家好,让大家买车的支出可以少点,用户享受小恩惠,特斯拉拿大头。
用户享受小恩惠的代价,就是把自己当成数据收集器,这些数据收集到后台特斯拉用这些数据训练AI,直到这些AI可以变得像人一样聪明。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痛苦,要付出点代价,但长远看,说不定也是文明的一大步呢。
如果有人愿意节约点成本,但要对数据做点贡献,这也是一种交换吧,至于是不是等价,各人可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好定论。
就我来说,我是不愿意当这个试验品的,宁可成本高点,多装几个激光雷达,保命要紧呀。
当然,展望未来人类高科技的前景,从布鲁诺被火烧开始,确实需要人类的奉献精神才行,你不奉献,他不奉献,那会有马老师的美好未来?
我有个建议,马老师可以把狗狗币割韭菜挣来的钱,买几个激光雷达给大伙装上,功德无量。
你把马斯克想象成CEO圈里的bobo就行了,他发推更类似排便行为而不是社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