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线教育或将大裁员,如何看待这次堪称行业生死转折点的史上最大裁员? 第1页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认清楚大形式,那就是中国社会的核心资源分配不是货币化的,也不可能货币化的。

待遇的货币化和货币流动的自由化意味着管控能力的极大下降,以及动员成本的极大提高。就拿新冠来说,如果像法国一样,动员医护去武汉,没有与荣誉体系绑定的票证分配体系,那么就要大幅度加钱,才有一丁点可能性动员一批医护人员前往武汉控制疫情。比如一位护士一天一万块。而如果通过票证+货币双重激励的话,那只需要中高考定向加分+评先+每日1000元(纯粹假设,方便理解)的津贴就足够了。

实物保障的核心票证:饭票、房票、车票、学票、医票,有这些票证存在,才好控制公有部门的薪资上涨幅度,确保人员更替的有序可控,确保整个公有部门具有正常的吸引力。如果这五大核心票证,从实物保障转向完全的货币化保障,结果只有两种:

要么公有部门吸引力直接破产,人才几近完全流失,进入治理失败阶段

要么就是

薪资规模剧增,财政直接连年巨额赤字,公共部门薪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畸高,国家财政能力暴跌。

无论哪种,都是不可接受的。

课外辅导就是一个典型行业,这个行业冲击的是学票的价值。如果这些资源,不货币化,约束指标是刚性的:分数、父辈的社会贡献等(比如烈士子女加分或者上对口学校等),学票的价值就不可估值。而如果货币化了,约束指标就是弹性的:货币拥有量的多寡。如果仅仅用钱,就可以对学票的价值进行预估,那秩序不乱套了?搞钱就行了嘛,搞多少钱买多少票。那不就是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事情也没过去多久吧?

明白为什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缓慢了吧?如果货币化了,财政负担不起。如果废除实物保障,吸引力破产,拿什么去发展教科文卫事业,拿什么去提高治理能力?

由于票证的价值是抽象的(以货币为基准的话,计算起来较为复杂),因此很容易通过各类政策提高对票证价值的认知,进而提高公共部门的忠诚度。整治K12校外辅导只是未来一系列庞大政策树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细枝末节,一个开端罢了。就像房子,直接财政出钱发给一个教授500万去买商品房(即住房的货币化保障),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给这个教授批一个250平米住房的指标,他自己出个集体建设的成本价(比如100万建安+10万土地费,即住房的实物保障,以票证形式落实),那是可以的。


user avatar   qing-huan-75-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简单说说我了解过的三家线上k12教培机构吧:

A机构,刚开始的时候意气风发,招聘老师只要双一流院校和国外名校毕业的;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普通一本/二本毕业的老师也行;又过了一段时间,算啦,三本/专升本(只要是个全日制本科)都凑和。知道为何如此吗?因为辞职的老师太多啦,千万别觉得什么名校毕业生啊,名师啊,隔着屏幕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没那么容易的,这个钱不好挣。

B机构,入驻他们平台的老师刚开始买网课设备的价格好像是三百多,后来涨到四五百,现在据说已经涨到六百了。瞧瞧,网课不挣钱,已经开始通过卖设备创收了。现在他们平台就靠一些经验特别丰富的英语和数理化兼职老师撑着(因为这些科目相对好提分),而那些教语文/政治/历史这些科目的老师,好多都已经圆润地消失了,估计有些人连账号密码都记不起来啦。

C机构,我印象中他们内部的助教啊,咨询啊,销售啊,学管啊……之类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三五个月就会换一茬儿(能坚持两年以上的都不多见),要么改行了,要么跳槽了,要么直接裸辞了,然后公司继续再招一些新面孔接盘。因为这个,我之前隔一段时间总能认识不少新妹子,然后会调侃地问她们:你准备啥时候辞职?

综上了解,这个行业就算不裁员,也不是什么稳定的行业。


K12教培行业是一个“寄生属性”很强的行业。

这个行业,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存在和发展肯定要依赖一些环境因素:

1、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2、公立初中/小学总体拉胯的教学质量;

3、家长手里有能调用的余钱;

4、应试赛道上落后的学生数量。

综合来看,在应试教育的指向性稳固不变且存在庞大落后学生群体的情况下,当公办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无法满足成绩刚需的时候,恰好家长手里又有余钱,那么“校外机构”自然而然就成了第二阵地。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各种衍生的矛盾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矛盾1:家长群体变得越来越不堪重负,手中的余钱一年接一年地被掏空,等到个别培训机构开始忽悠家长贷款购买课程的时候,这个矛盾已经发展到了欲裂之地步。

矛盾2:将课程教学转化为商业服务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多年从事教学工作且接触过大量生源的人,都深知这一行的冗繁复杂。

你去餐厅点一盘菜,花了50元。厨师利用各种食材和自己的烹饪技术帮你把菜做好,呈现在你面前,那么,厨师的服务和原始的食材最终转化成了标价为50元的商品。这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可感可触可评价。

再比如你发烧感冒去诊所,花了200元打点滴。两个小时候后,你头也不疼啦,高烧也退了。医生对你的诊疗服务转化成了可以评价的200元商业交换。

但是,课程教学跟上面这两个例子不一样。你要把课程教学转化为价值适当的商业服务,这并不容易,有可能你花了几万块钱补课,最后学生成绩不但没进步,反而还倒退了。

为什么很多老师明知道机构挣得多,学校挣得少,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进学校?不仅仅是为了稳定,更重要的是:在学校里,你对学生把控和渗透的机会非常多,你可以利用很多细碎的时间去料理那些“后遗症群体”。在明知道“课程教学难以向商业服务转化”这一前提下,你可以适当利用自己的一些手段去添补。

想一下,在学校里你的老师有没有偶尔拖过堂,有没有期末占过课,有没有放学留过学生,有没有经常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补习,有没有课间给学生讲过题,有没有经常搞一些试卷给你们做……,这些老师为什么会不厌其烦地做那么多琐碎的事情?

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教育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难测的工作(尤其对那些程度很一般的学生而言),而那些片段化的课堂在掌控不好的情况下又往往是一盘散沙,效果不理想,所以她们才会尽可能地像个“事儿妈”一样去填充,去弥补。

在学校里,老师通常比学生焦虑,而他们焦虑的根源在于他们知道学习没那么简单,所以他们才会变成讨人厌的“舔狗”。

机构老师比学校老师要被动得多,因为给予你的可分配时间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你出不了效果,就相当于一个厨师把满汉全席做成了大烩菜,花钱的客户铁定不满意。

恰恰机构的客户有一半以上又属于心态很幼稚的人:

你讲得不好玩没意思,我就觉得你讲得不好,哪怕这个内容本身非常抽象。

我写数学题不想写过程步骤,这是我自己的事儿,干嘛要听你的?

这个答案我觉得我写得挺好,为什么还要再补充一下?我就是不写,要写你写。

哎呀,我今天不想复习啦,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这么烦?

会啦会啦,我已经学会啦,老师你别啰嗦啦……什么?要检测啊,呃……,老师这类题你当时怎么讲的?我忘了。

老师你把这个东西讲简单点儿,最好不用思考太深,不用做什么练习,不用总结梳理……,然后我一听就能七窍通灵,成绩飙升,拜托你啦,老师!

……

家长虽然没有部分学生那么幼稚,但是家长的想法也是非常实际的:

假如某项课程一个小时180元,每次上两个小时,360元,那么咱们这个课统共分多少次?80次是吧,好的,那就是28800元。我希望知道我孩子上10次课能达到什么程度,20次课能达到什么程度……,全部上完能达到什么程度。总之,我的钱不能白花,我必须要见到效果。

这才是家长真实的想法。家长不是冤大头,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不让人家见到效果,扯再多都没用。

那么作为机构自身,你们课程开发得怎么样?课件够不够系统化,符不符合课标,能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新知?辅导资料研发得够不够精简,针对性强不强?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是浮于表面,还是切实有效?教学评测的制度和措施是精准详实,还是虚晃一枪?

真正能把课程教学转化为价值适当的商业服务的机构,非常少。即便你已经把自家的课程开发整合得非常到位,又怎么让那些似懂非懂或完全不懂的家长在短时间内认可你呢,指望老师这群书呆子去忽悠家长?扯淡吧,肯定要养一群能说会道的销售才行。

你又怎么让那些心态不成熟的学生配合你?这个无解,真的无解!只能连哄带骗地能伺候多久算多久。

所以,并不是说你能把课程开发整合到位就多么厉害啦,即便是在学而思这么扎实的机构里,也有不少学生是牺牲品。更何况那些连学而思的皮毛都没学到的机构,那得垃圾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很多在学而思工作的员工会体验到难以承受的高压?因为人性的慵懒会让一项任务的效果大打折扣。

老师和员工如此,学生和家长也一样。

一套优质的课程开发出来之后,需要优秀的老师去讲授,需要负责的员工去督导。但这些老师和员工多半是惯于投机松懈的,不用高标准去要求他们,这套课程就发挥不了功用,所以才会有严苟的制度存在。

同理,学生和家长大多也一样需要推着走。一套优质的课程要想在你们身上起到效果,就要软硬兼施地逼着你们去配合。你们不配合,我们的课程就会掉链子,到时候口碑就会崩,麻烦和纠纷就会不断。

我记得有一家搞成人考编培训的机构,他们收学员几十万学费,然后把学员们关在宾馆里,配上最有经验最工作狂的老师、最精良的课件、最有针对性最丰富的习题,从早到晚上课、记忆、练习、测试。他们之所以这么疯狂,一是为了留住学员缴纳的高额学费(据说考不过,协议退费),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口碑。

试想,培训有一定自觉性的成人尚且如此不敢松懈,更何况那些K12阶段配合意识薄弱的青少年呢?

再有一点就是,成人培训(考编、考研、考证)没通过的话,绝大多数人自己就认栽了(大学生一般好说话,也懒得搞什么维权),毕竟你缴纳的课时费通常都是一次性的,不管你考过没考过,机构和你彼此一拍两散,相忘于江湖。

但是K12培训不同,这些机构的收费基本都是存续状态的,对客户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你既要服务好客户,照顾好他们的情绪,又要想方设法出成绩。这真心有一定难度,如果做不到的话,保不齐就可能面临维权纠纷,甚至“小财神爷”们也会陆陆续续地挪位置。

普通的线下培训要想做好都这么难,线上教学会容易吗?只会更加被动。

所以说,能否把课程教学转化为效果等价的商业服务是教培机构立足稳固与否最为核心的关键所在。

相当数量的外行人大大低估了这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和管理难度。能够在市场环境中靠实力和口碑生存下来并发展得不错的机构,大都是不容小觑的硬茬子。

矛盾3:教培行业拉大了阶层分化。

教培行业有个奇怪的现象:

懂行的家长和专业的机构之间相互吸引;

不懂行的家长和无良机构之间相互迫害。

时间一长,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借助机构的力量羽翼渐丰;而另一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钱也花了,时间也浪费了,还不出效果,这心气儿能顺吗?

这样只会继续拉大阶层分化。

近年来,上面针对校外机构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对那些“受伤”的群众而言,有那么点儿安抚的味道。

不安抚不行啊,全国中小学生总数超过2亿人。对自家孩子成绩满意的家庭毕竟是少数,而对孩子成绩焦虑不满的家庭却是大量存在。

说实在话,即便校外机构不掺和进来,学生群体的“二八分化”也客观存在。但你既然掺和进来了,那就背背锅吧,让大佬们在你身上玩几刀,安抚一下有怨气的群众。

所以现在的政策是,一边强化提升公校的管理,另一边拿校外机构开刀。


我前面提到,K12教培行业是一个“寄生属性”很强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大体生存思路就是钻公办中小学的空子。

想一想,为什么在K12教培市场上,高中的份额比小学和初中要浓缩那么多,除了人数减少了近一半之外,还跟高中的管理制度有关——早六晚十都圈在学校里,日常休假时间也少。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渗透?只能积极渗透一下艺考生和体育生啦。

所以,在高中校外教培这个板块,艺体生的文化课培训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而普通生的市场却一直拓展有限。作为一个寄生性很强的行业,一旦寄生环境受损,你还怎么汲取营养?

校外机构多年以来依靠小学和初中特殊的现状寄生发展,时至今日,泡沫太大,鱼龙混杂,而且影响了社会稳定和阶层平衡,即便郭嘉不出手调控,早晚也要崩。

去年,优胜教育爆雷一点儿都不奇怪,疫情的影响,不过就是调味剂。

但是真正实力过硬的机构,还是能够顽强生存下来的。


user avatar   asura-3-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五月天高人浮躁,

教育裁员连珠炮。

先折老将学而思,

猪厂有道亦上吊。

师范众生齐呼cao:

此乃失业大凶兆!

奈何因缘皆天定,

内卷似川汇成涝。

欲问机构罪几宗?

且听鄙人道一道:

一说知识难改命,

状元再难光宗庙。

二说固化已成型,

诗经满腹空内耗。

三说书生恃才傲,

叫嚣隳突颇聒噪。

四说家长债务高,

省钱以避喝农药。

五说社会少子化,

减负才能生二小。

六说娃娃压力大,

抑郁双相脾气暴。

一二三四五六道,

说理必须说全套。

机构昨日尚佳酿,

今入黄土一泡尿。

唯苦师范教育生,

惶惶此间谁来悼?

书中再无颜如玉,

书中金屋堕泥淖。

羽扇褴衫青儒帽,

醉卧江湖悲年少……

来年何不废高考?

算了俺在开玩笑。

开!玩!笑!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观点:监管政策收紧只是一个加速的诱因,在线教育行业的大水漫灌流量打法迟早要崩。

想从用户身上赚钱,无非就是看两个指标:LTV(Lifetime Value,从用户生命周期能赚取多少价值) 和 CAC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获客成本)。

只要 LTV 和 CAC 的比值能维持在健康的水平,理论上就可以继续增加规模。

提升 LTV 有很多路数,

比如可以增加复购,让用户体验了一次觉得不错继续买;

比如可以丰富 SKU 的品类,学完了学前英语再来个少儿编程,一站式解决海淀家长需求;

比如可以延长用户的使用周期,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能承接住。

降低 CAC 也有很多路数,

比如可以鼓励转介绍,让用户来帮忙拉新,摊薄投放的成本;

比如可以通过内容和社群低成本获客,避免对广告投放的依赖;

比如可以构建自己的内容平台和社区来沉淀意向用户,形成自有的流量池。

这些还算是正路了,但是,一些教育公司走上了邪路:

大量鼓励进行预付款,老师还没有招到、课程还没有磨好,就大量预售,通过花样繁多的听课券营造 LTV 虚假繁荣;

通过行走在广告法边缘的、不道德手段进行营销,比如前些日子,某些平台因为虚构原价、伪造优惠还刚被处罚过,一些销售人员恶意引导用户借贷消费得到曝光,都揭开了部分行业乱象。

前些日子,针对这种现象还写过回答来介绍相关知识:

市场监管部门对「作业帮」「猿辅导」分别处以 250 万顶格罚款,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在线教育的价格欺诈行为开刀了。
大家可能都见过这样的广告:宣称每天前 XX 名顾客可以低价享受原价好几千的课程、将海报分享至群聊,就能免费获取价值几百块的课程、限时三天降价大促等等。
这些宣传中,固然存在一些真实的,但也有不少课程的「原价」只是个幌子。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另外,《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和相关解释,经营者「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也在此列。
对此,有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相关商品或服务根本没有按照「原价」成交过,但却宣称自己原价 XX,优惠价 XX,那么就有可能涉及价格欺诈。一些在线教育课程,刚刚上市的时候,就号称存在「优惠价」,这是不合法的 -- 原价不是你说啥就是啥,而要确保的确用这个价格成交过,才能称之为原价。

结合最近一些举措来看,针对在线教育的乱象,用互联网人的一句话来说,主管部门是真的「打出了组合拳」。

在线教育行业,成功了利用了家长的鸡娃焦虑心态,利用了互联网流量红利和低监管优势,的确有过一段时间野蛮增长。这个时候,政策收紧带来的阵痛,在我看来是件好事,有助于让这个行业适度降温,重新回到正路子上。

// 而不是大量在 K12 赛道久经沙场的卷王来卷到成人教育,把这个垂类也卷没,虽然这才是大概率事件。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瘟疫来了。风险投资基金,无论投点啥,转卖出去的时候都没故事可讲。(游戏、电商?外行都知道二马,不好骗。)只剩网课了。所以,就全挤进这个行业了。过度竞争,有些APP一学期课,就卖几十块钱。恨不能倒贴学生。只要来一个学生,就是 MAU 活跃用户啊。做成 PPT 就能去骗下一轮投资了。


user avatar   panyimingt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行业中的人都知道,这是真的乱纪元来临,该脱水了,但并非没有希望。

罗马杀死了罗马

新的政策不断颁布,虽然天价广告费让行业躲过了315,但该来的还是来了。在这波在线教育的衰落中,政策还真就是个次要因素。如果说政策有什么影响,就是提前刺破了泡沫,让一些准备快速上市割韭菜的公司,不得不转头面对现实。

疫情带来的千万级新学员几乎没有转化,其他渠道新学员转化率也逐渐变差,侧面说明了这个市场天花板已经到了。而各个机构簇拥下的双师大班课模式,也在相互“借鉴”中几乎趋同。

有人开始搞两季联报,其他团队跟进了。有人开始送一个精美的礼盒,其他团队跟进了。有人开始抖音短视频获客,其他团队跟进了。有人开始在最后一节课让老师哭着给学生告别打感情牌,其他团队跟进了。

毫无秘密可言,也毫无新意可言。

流量枯竭才要寻求突破,但职业经理人们不会试着去创新,而是选择继续模式抱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阿拉里克率领哥特人攻陷罗马之前,罗马人已经杀死了罗马。

现状无法解决

面对现状有什么解法么?

有人提了要本地化。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各地教材、教学进度千差万别,双师大班课的根本就是主讲带大班的效率提升,那么不可能做本地化的主讲老师。

但如果就做本地化的辅导老师呢?当然是不够的的。在教学服务环节中,辅导老师起的作用较小,很多公司的辅导老师实质上也就是销售的角色,专业水平较低。

还有人提出提高辅导效率,但说到底都是内卷化下一点点抠收益的尝试。

回到原点,家长为什么要续报,才是这个行业的根本问题。从行业的迭代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挖名师的行为减少了,老师们的销售动作和销售强度增加了。

为什么转化率随着年级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呢?

当获客进一步扩大,那些生活艰难的家长还有钱买1000多的课么?

事实很残酷。在K12领域,现在的模式难以保证学习效果,所以续报中销售技巧越来越重要,同时那些被认为是潜在用户的经济拮据的家长们也很难转化。

不是没人发现这个问题,只是没人戳破这个问题。咬着牙也得高价拉新维持规模增长,只要上市就好了,可惜这波新政下,短期内上市已经不可能了。

科技与在线教育

科技到底带给了在线教育什么呢?

语音识别解决了英语开口的问题,这也是口语AI课的基础。

但双师大班模式,几乎没有任何科技创新的地方。直播间?YY和Zoom做了这么多年了。加了辅导老师这个角色,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创新在国内高烈度竞争下,迅速被全面跟进。

而个性化学习和自适应学习这样教育学里早就出现了无数次的概念,却还是少有投入。技术派的人希望这个系统像神经网络那样原理简洁,数据扔进去就通了。教学派对技术鲜有了解,最终搞得东西和录播课没有区别。

但要解决学习效果和模式困境,必须如此。

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再之后。也许是这些公司,也许是别的什么公司。

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新的模式不需要等算法有什么新突破,也不需要存在一个对算法有深刻理解的教研团队。只是这中间需要很多精巧的策略设计,就和一个精密的机械表一样,充满了工匠的智慧。

如何高效地构建用户的知识网络?可以在错题之后,让用户快速提供一些格式化反馈。

如何提高用户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游戏化设计,将学习进度任务化,并且让进度可视化。

如何解决线下学习和线上体系的协调?可以将学习体系、评价体系和练习体系解耦,让用户通过测评跳过一些学习模块。

如何保证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可以根据学习时间、学习目标、评测结果给出规划化的学习路径规划。

都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但建筑效果图和工程图是两个概念,需要脚踏实地,在具体工作中迭代。

只是在流量枯竭、模式抱团的现在,职业经理人没有动力做,而老一辈的企业决策者们无法理解这些东西。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翻译问题,老一派希望用足够的语法规则去翻译,新一派希望用语料库和算法直接翻译。新一派的方向取代了老一派,只是因为老一代权威退休,新一代人掌握了话语权。

也许真的需要新的在线教育公司,新的搅局者。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太了解市场, 不过我比较了解学生(成人学者)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质量。我估计做市场的跟我的理解是相反的,做市场的其实并不在乎这个东西的质量,最重要的应该是销售渠道。目前尚不了解销售最重要,还是教育质量更重要。两者兼得似乎目前在中国的教育市场很难。

无论做什么东西,服务也好,教育也好,其实都是有成本的。假设老板要把东西控制100元,如果他花50元做广告,30给销售,剩下只有20给老师和课程开发设计了。如果他用30做广告,20给销售,那么就有50给老师和课程开发设计。我初步估计大家最主要把钱都投降了市场和广告。不给销售人员足够多的提成——他们不热心,而广告是比较烧钱的事情。

在线教育问题很大,需要很多前提,才可以切实帮助到学习者。不然,既有可能是往相反的方向发展。需要保证的是

1.学习者个人强烈浓厚的学习兴趣。

2.学习者个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3.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成员之间的贡献(既所有人都在往虚拟学习社区贡献自己的知识)

4.简单的操作系统。

5.个人学习计划的执行力。

6.网络学习资源库的系统性、规范性、丰富性、趣味性。

7.老师本身的经验、课堂水平和个人魅力。

要细分,还有很多可以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就不一一列举了。远程教育在美国发展了50多年了,学习理论其实已经相对比较健全了。但是在美国本土其实也并不是可以取得特别好的效果,各个大学虽然都有应用,但是也都对网络课程的要求更加的高,设定的门槛也相对比较高,主要就是因为效果方面受到的因素太多。在网络教育起步较晚的中国,很少有实证研究可以证明网络教育帮助高中生上清华北大等名校,或者帮助大学生(成人学习者)考取研究生

这点很多家长也明白的,花钱买网络教育很多情况都是给自己图个省事,让孩子回家别烦自己。

未成年学习者往往都有一些通病,比如注意力难以集中,比如自控能力差,比如时间管理能力差,这些弊病其实往往使得他们更加不适合参加网络教育。如果在线教育模式要在中国获得成功(这里的成功不是指商业模式,而是教育质量上的保障),那肯定也是在国家提倡的各个大学的公开课上,如果成人在线模式教育发展的好,未来的研究方向才可能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未成年人的课程设计难度明显更高。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打压在线教育行业,表面原因是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负,让祖国花朵能健康成长。内在的考量是,减轻育龄夫妇养育后代的成本。让育龄夫妻愿意生育,无论一胎二胎。多生就是为国家作贡献。在线教育这个能引起家长焦虑,能让育龄夫妻担忧后代教育而不敢生育的行业必须打压。先不说这个行业年年亏损,税一分钱纳不上。对于当局来说,就是一个鸡肋。为了提高出生率,减缓老龄化进程。这个鸡肋行业,牺牲了就牺牲了。

再说在线教育这门生意,即使国家不打压,也会陷入市场萎缩的困境。这个行业的泡沫,源于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让投资人产生了幻想。但是第十次人口普查数据,给这些人泼了一盘冷水。市场预判错误,泡沫总会破的,以其说国家出台政策,让在线教育行业遭受灭顶之灾。倒不如说,即使国家放开生育,每年出生人数还是一年比一年低,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完蛋了。这次出台的政策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共享单车,P2P,O2O这些曾经的泡沫过后一地鸡毛的行业来说,在线教育这个伪风口被证实后更加难熬。毕竟前者早死早超生。陷进去的投资机构,认输进入下一局,也就过去了。而这次,陷在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机构,除非有壮士断腕的果断,及时止损抽身退场。要是还抱有幻想,还不死心往这个行业投资只会陷入这个资金吞噬黑洞,多少钱都不够亏的。毕竟看起来还有翻盘机会,只要把竞争对手熬死,还有机会成功。因为哪怕出生人口再少,至少也需要一家能提供线上课程的教育企业。就是这一些些希望,让在线教育公司们还带有幻想在坚持,比拼谁能撑到最后。这场惨烈厮杀,最后谁是赢家,最后怎么收场,还是未知数。让我们拭目以待好了......


user avatar   ruan-jia-r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老王分析的很透彻了,我之前也在回答中分析过去年“疫情时期”在线教育起飞的原因:

之前听过一句话:「娱乐圈善于造神,更善于毁神」,你看那「一茬接一茬」层出不穷的男神和女神就知道了。
但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教育培训圈:朝为考研名师,夕为考研败类。
虽然今年的疫情让在线教育完成了从「小驴拉大磨」向「航母载飞机」的起飞,但是所谓的「在线教育」还是没有完成质的起飞,其模式还是一成不变的三板斧:资本入驻、打造名师和无所不用其极的获客。
资本就不用多说了,去看看某辅导、某帮在 2020 年暑期和寒假的烧钱规模,就一目了然:
图片截自艾瑞网:《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头部集中资源,拿钱「跑马圈地」,一方面砸钱投广告获客,一方面砸钱打造所谓的「名师」。
基本上就是「大鱼吃小鱼」,看谁先没钱,谁就先倒下。
你说创新也不是没有,AI 、算法分析,智能搜题,这些你也不能说不是创新,但是这些都是皮毛,或者说,都是表面。
本质上还是砸钱获客,广告洗脑再然后就是「卖课收割」,整出一套“花里胡哨”的各种课程~

所以,将在线教育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一件“不在今天办好,明天也逃不掉”的事情,也因此,才有了这次头部教育机构的行业大地震。

其实,我觉得这反而是一件好事,合理的监管必然会倒逼技术和思路的创新,能让在线教育摆脱一味“砸钱买地”的粗暴逻辑,转而聚焦于“教育”的核心和本质。

其实大力监管不是让“在线教育”死心,而恰恰相反,我期待「更好的在线教育」出现。

曾几何时,在线教育也服务过山区,服务过那些教育资源的极度缺乏的地方,借助「线上课堂」,孩子们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看见外面的世界。

曾几何时,也有很多学生,他们畏惧补课,但却通过一些在线课程,弥补了自己欠缺的知识点,提升了自己的做题分数。

这些都是在线教育过去让我们看得到的亮光。

而我希望,未来的在线教育能慢下来,更多的去思考教育的初心,去琢磨琢磨怎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徒有「在线」,而无「教育」。

不是拒绝营销,而是拒绝没有内容的「空洞营销」,你要想大声吆喝,那你卖的酒就得香~

以上~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度发展然后退潮的案例市场上发生过很多次,比如2015年的O2O,这次在线教育的问题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很多创业者决策有一些问题:

1.做不到独立思考

缺乏对市场深层次的判断和理解,决策是盲目的、从众的。


2.滥用技术

任何技术都有适用场合。好的创业要求技术可以解决细分应用场景的某些痛点,可以带来行业效率的极大提升。

最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忽略场景的例子:

上门洗车不考虑实际人效

跑步机租赁不考虑用户家里有没有足够空间


3.警惕市场过热

对于市场“好”还是“坏”的判断都有边界条件。

TAM:总市场需求 SAM:可切入市场 SOM:企业可获得份额

一个市场天花板(TAM)多大是客观的,你设计的商业模式能切入多少份额(SAM)也是客观的,而在同类竞品中能切入多少份额(SOM)也受限于“规模扩张后,边际收益增长能否超过边际成本上升”,单个企业可获得的份额也是客观的。

例如在线教育,总盘子受限于父母的支付能力,也受限于与线下课程的竞争情况,TAM和SAM都是有上限的。

在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吃下了线下教育的市场份额,在线下教育复课后,部分市场份额回归到线下教育。

市场中如果参与者少,每个参与者可以盈利,参与者多了必然普遍吃不饱。


希望大家都能实事求是的看问题,做出理性决策!




     

相关话题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宣纸到底适不适合书法? 
  北京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依法保障职工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会带来哪些变化? 
  养一个孩子的恩情大,还是生一个孩子的恩情大? 
  为什么现在的小学老师都觉得家长批改作业是天经地义的? 
  中考可以复读吗? 
  江苏高考分数线揭晓,普通类本科:历史等科目类476,物理等科目类417。如何看待今年的分数线? 
  如何看待日本年轻人兴起”父母扭蛋论”? 
  如何看待伊藤美诚把妈妈做的寿司分给中国队员吃? 
  政协委员建议「将近视率作为双减考核指标」,如何看待这一建议? 

前一个讨论
使用料理包成外卖普遍现象,部分成本低至 3 元,保质期长达一年半。你能接受这样的外卖吗?
下一个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取消 30 多名研究生拟录取资格,是出于哪些原因?给考研学生哪些启示?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