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觉得可以反向一下,把《反食品浪费法》约定俗成为《袁隆平法》
这样更具有纪念意义和法律要起到的教育意义。
供给侧改革,搞粮食去库存。2015-2019年,成功消灭了2.3亿吨粮食“过剩”库存.其中玉米1.3亿吨,小麦、稻米,各0.5亿吨。
1979-80年中国粮食库存是-500万吨。负的,靠进口救急。外汇储备也是负的。
靠两平,中国不愁吃饭问题了。
粮食库存连年增长,终于我们实现了中国粮食库存相当于全世界粮食库存49%的顶峰。然后被认为粮食是过多的,库存是过剩的。
粮食去库存。大量低价库存粮食处理,降低收购保护价,限制新粮收购入库。2015-2019年,成功消灭了2.3亿吨粮食“过剩”库存。其中玉米1.3亿吨,小麦、稻米,各0.5亿吨。
袁老让我们中国人粮食多的吃不完。现在却弄得需要节约粮食了,也不知道的节约多少年才能把那个2.3亿吨的缺口填上?
定为节约食物日?还赖到袁老身上去啊?!
袁老花费一生的时间让我们中国人粮食多的吃不完。不用再为了节约粮食精打细算。结果袁老去世了,你把他的忌日定为节约食物纪念日?还赖到袁老身上去。
高级黑!
PS 补充一下 为什么中国粮食库存必须高,很简单的问题,中国不掌握国际市场啊,那是美帝掌握的,美帝掌握的国际市场,既有北美、欧洲产区,又有南美、澳洲产区。南半球北半球季节相反,这常识懂吧。所以他们收获季间隔比我们短一半,库存当然也不用那么多。我们中国9-10月秋收之后得次年6月夏收,特别是古代的时候,3-4月叫做青黄不接,是特别粮食困难的时候。而人家可以靠南半球北半球季节相反直接就不存在青黄不接了。中国粮食库存必须高,否则你新粮入库的时候看起来不少,等青黄不接的时候发现粮食不够了,你还去问美帝买粮食?当美帝不会乘机勒索你?
为什么袁老不过世,你就不知道节约食物?
节约粮食需要你每天都做,不需要你在某一天特别记得。袁老就算在世,也希望你一直做这个事,而不是因为他才做。和着不是他你就不节约食物吗?
一个人节约食物从每天的细小生活做起,而不需要你特别铭记。你想记住,很好,下顿饭开始,不需要等到明年5.22
不如定为全民吃饱日,这一天全国老百姓都敝开肚皮吃饭,就吃大米饭配红烧(牛)肉。
人民吃饱喝足是袁老毕生的心愿,好好吃饭也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
节约粮食的目的是什么?
能量转换师,主要负责将氢核聚变产生的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生物质能。
湍流的尺度远大于分子平均自由程,仍然满足连续介质假设。大部分人认为NS 方程可以描述湍流(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
NS 方程系统是确定的,但确定的不代表可预测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洛仑兹方程组,形式非常简单。但是这样的动力系统对初值扰动极端敏感,初值的误差误差随着时间会使解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当雷诺数大的时候,NS 方程更是这样。
可以把湍流看作一个随机过程场。DNS是一次具体的实现,就跟做了一次实验一样。打个比方,就像把扔十次骰子看做一件事,你得到十个1,就可是看作一次DNS 。DNS的主要困难在于湍流的多尺度导致要完全解析所有尺度,网格必须很细,计算量太大。复杂算例根本没法用。 为了降低计算量,提出LES ,大尺度直接解析,小尺度建模或者用耗散代替。
注意DNS /LES 和RANS的区别。前者相当于做了一次实验,每次做结果都可能不同;后者RANS 得到的是每一时刻随机场的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