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事实如此。
而且这种现象很普遍,几乎无关学校档次。
主要还是在于学术传统和评价体系不一样。很多海外大学对博士毕业的论文发表要求很低或者几乎没有要求。真正的毕业门槛不来自于学校,二是来自于老板。
有没有让学校满意的paper不重要。只要老板满意你的工作,你只有thesis也是可以的。如果对paper有要求,那多半也是老板的要求,跟学校关系不大。
一些功成名就的大牛甚至一点不关心论文的数量,只求搞出个大工作来。
所以哪怕是海外很多知名大学的PhD的论文数量也不占优势。
但是学术水平摆在那里。经过几年博士训练的大多还是有代表论文傍身的。要不然国内大学教职还何必要求海外经历。
拿物理来说,国内评价体系是倾向于鼓励一个博士有10篇SCI,国外评价体系倾向于鼓励一个博士有两篇PRL这样。
拿机器学习来说,国内评价体系鼓励5篇AAAI/IJCAI,国外评价体系鼓励两篇ICML/NeurIPS/ICLR这样。
(摸着良心说,几个人会主动看AAAI的机器学习论文。投AAAI动力一是CCF A,二是被机器学习三个顶会拒了。)
当然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只统计上这么说而言。国外也有韩国这种特别鼓励数量的评价体系。
(我有个在东大读博的同学的硕士是在韩国读的,搞材料的,两年时间发了快30篇SCI???)
评价体系有很强的指挥棒的作用。现在国内也开始搞代表作制度了说明评价体系在转变。
国内靠前名校招教职甚至早就开始转变了。
只是大多数普通学校转变还比较慢,数paper的评价体系恐怕还要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在意。
不会直接问。
介绍人靠谱,一开始就会说清楚,如果接受不了都不会来见面。
凡是见面的,都是硬件条件已经可以接受了。
反之对女方也是如此。
反正我当初相亲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