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原因是礼仪问题。
首先,孟子没有被逐出孔庙,或者说只被短暂移出孔庙几个月的时间。
《明史·卷五十·礼志四·吉礼四》:(洪武)五年,罢孟子配享。逾年,帝(朱元璋)曰:“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
其次,孟子的地位是逐步提高的,成为亚圣是元朝的事,明朝人讨论要不要继承前朝的礼制是很正常的事。
唐朝《孟子》还只是子书而非经书,北宋《孟子》升格为经书、把孟子封为“邹国公”,南宋《孟子》列入“四书五经”,元朝人把孟子封为“邹国亚圣公”,明朝把孟子的尊号改成了“亚圣”,而且孟子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地位也是在明朝确立的。
最后,朱元璋对孟子的评价还是很高,最起码表面上是很高的。
《明史·卷三·本纪第三·太祖三》:(朱元璋)诏曰:“孟子传道,有功名教。历年既久,子孙甚微。近有以罪输作者,岂礼先贤之意哉。其加意询访,凡圣贤后裔输作者,皆免之。”
《明太祖宝训·卷二·尊儒术》:上(朱元璋)至白虎殿,见诸子有读孟子书者,顾问许存仁曰:“孟子何说为要?”对曰:“劝国君行王道,施仁政,省刑薄赋,乃其要也。”上曰:“孟子专言仁义,使当时有一贤君能用其言,天下岂不定于一乎?”
真要是批判朱元璋,可以批判他搞的《孟子节文》,这才是所谓的“所有皇帝都想做却未必敢做的事情” @凯鹅。
《孟子节文》把《孟子·梁惠王下》的“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孟子·离娄下》的“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万章下》的“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内容给删了。
不过《孟子节文》是洪武二十七年开始修的,孟子被短暂移出孔庙是洪武五年的事,这两件事不挨着,不存在朱元璋因为厌恶《孟子》的部分内容而把孟子逐出孔庙的事。
朱元璋也没有全面封禁《孟子》,而是用《孟子节文》取代了《孟子》的科举经书地位(“课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后来朱棣恢复了《孟子》全文。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