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后,我把两岁的弟弟交给别人抱走了,主动跟养父母说以后断了联系,就当这是个孤儿。姨妈跟大表姐念叨,说弟弟生活条件不好,受的教育也不行,那家不爱干净,一个好好的城里男孩变成了农村户口。】
以上是张子枫主演的电影《我的姐姐》中的姐姐原型,当年在天涯发帖的内容原话。
这几天看到很多人在同情那个姐姐原型,还帮忙说她没有吞掉父母的遗产,我觉得作为当年亲眼目睹整个帖子发展的旁观者,很有必要还原下真相。
1、原型姐姐的父母根本没有重男轻女
父母生二胎的时候,姐姐已经21岁了,而且当时二胎政策也没开放。根据姐姐的发帖,是她在外地上大学后,父母感到寂寞,意外怀孕于是决定生下来。
试想一下,如果她的父母真的重男轻女,又怎么可能等到她21岁才要二胎?真正想要儿子,早就生了。
但没想到,这个姐姐却因此恨上了父母和刚出生的 弟弟,并且还拿重男轻女当成自己自私的挡箭牌。
在父母去世之后,她就把弟弟送到了农村,她自己也当上了母亲之后,还在怨恨弟弟夺走了自己当独生女和她生二胎的机会。
2、原型姐姐独吞了父母的遗产,一分钱也没给弟弟留
和影片中一样,现实中的姐姐的房子,也是父母闹离婚时转到她名下的,但不是一套,是两套。她在帖子里说了,房子是暂时赠给她的。
但当父母想要拿回一套房子时,她却坚决不给。并且庆幸,只要自己不死,无论是父母还是弟弟,谁都分不走。
如果说房子给她了,不给弟弟情有可原,但父母的遗产她也一分都不给弟弟,就说不过去了吧?
她的父母死的时候不可能一分钱财产都没有,但弟弟两岁就被送走,她还主动跟养父母说不联系,所以弟弟一分钱遗产都没有得到。
3、挨骂后撒谎给自己洗白被揭穿,于是只好申请封贴
发帖时她已经是个半岁女孩的母亲,弟弟也被送出去两年了,可她的语言里还是充满着对弟弟的怨恨,并且十分理直气壮。
当年天涯的网友们三观还是很正的,所以她当时被骂得很厉害,于是她开始撒谎说父母对自己不好,房子是爷爷给的,从小父母就不待见她。
然而网络是有记忆的,天涯是不能删帖和修改的,她帖子第一段就说得很清楚,弟弟出生之前,她的家庭很幸福,房子是父母的,她后面的说辞漏洞太多,根本无法圆谎。
于是在帖子发出仅仅两个多小时后,她申请了封贴。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网友的平均智商却降低了,她漏洞百出地卖惨,居然有很多傻白甜都信了,到处帮她洗白。
关于姐姐谎话里的漏洞,我今天在文章【《我的姐姐》原型:弟弟两岁时被抛弃,姐姐当妈后仍恨他】里已经分析过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这里只简单说两句,她说自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对她不好,只顾着过二人世界,过年都不愿意把她领回去。
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她的父母真的这么不在意她,又怎么可能会在她上大学后觉得寂寞而生孩子?
如果父母真的对她不好,她又怎么会说出幸福家庭破裂这样的话?不受父母待见的孩子,怎么可能觉得家庭幸福,怎么威胁父母有他没我?
还有她怪弟弟夺走她生二胎的机会,就更可笑了。她自己因为父母生了二胎就跟他们断绝关系,结果自己生了女儿后却想要二胎。
并且还把不能生二胎的理由怪到弟弟头上,说是弟弟才存在剥夺了她生二胎的机会。她是怕自己的女儿会和她一样,这么无情冷血自私吗?
都说姐姐惨,可真正惨的是弟弟才对。他原本可以有机会被更好的父母收养,可这个机会却被姐姐剥夺了,姐姐像扔垃圾一样把他扔到了农村。
只有两岁的弟弟,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在话都说不明白的年龄就失去了所有亲人,被送给了条件不好的农村夫妻手上,他的未来会如何可想而知。
姐姐可以不养他,但把他送给条件不好的农村夫妇,还夺走了所有遗产。做了母亲之后,还理直气壮地怨恨他。
这样的女人,难道不可怕吗?
——END——
作者:钱小刀
声明:原创不易,禁止抄袭、洗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请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和你的脸!
我建议大家去豆瓣上给它一星。
1⃣️电影明显有倾向。表面上说重男轻女下女孩多惨,并且剧片方以此为宣传,实则电影里三对姐弟的事例,全部是姐姐为弟弟付出,有一种强化这种现象普遍且正确的嫌疑,其次说是想要抨击重男轻女,实则就描述了下现象而已,结局还是姐姐得牺牲自己生活,而且还有一种父母重男轻女和弟弟无关,弟弟多可爱多想一个小天使,你要是为了父母的错而不养不管弟弟就是你自私的倾向。而明明女主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还要再背负一个小孩的人生,这合理吗?
2⃣️社会影响极差且恶劣。我看电影的时候,身边正好坐了一家人,电影刚结束,那个母亲就对她女儿开始道德绑架了,你看人电影里的小孩父母对她这么差了,而且还啥都没有,还要养弟弟,多孝顺多好的孩子呀,咱们家从来没缺过你啥吧?我和你爸爸要是有一天去世了,你也会养你弟弟的吧?女孩子一言不发。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家庭一起去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而这部电影播出后又有多少重男轻女的家长拿这个电影进行道德绑架?
对这个电影来说,没啥社会价值,反而会助长这种重男轻女的道德绑架,拿着重男轻女当噱头捞钱,却暗戳戳洗脑女性牺牲。垃圾之极
在《奇葩说》《圆桌派》《十三邀》等这类节目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甚至,在电视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更甚,在电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想想上面三个问题,就知道您的问题的答案,就是两个字,不会!
那些节目又不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甚至,就是孔子本人,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更别说几个节目。
提升思想,提升认知的方式有很多种,看电视节目,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高效,最难以替代的途径。
比如,读书。
比如,求学。
比如,行万里路。
实践出真知。
思辨出真知。
电视节目出真知?这个,存疑吧。
所以,认真读一本好书,认真听一堂名校的网课,不见得比看一群人在节目里聊天收获少。
错过那些节目,无需太过焦虑。
把那些节目的作用看得过于巨大,反而会降低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认知能力。
因为,真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思辨,来源于探索,倒很少来自别人的价值观输出。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