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问我妈为什么偏心我哥。
我妈的解释是,她生了我们家族唯一的孙子,因此爷爷奶奶特别照顾她。她认为我哥的存在让她这辈子活得轻松。
虽然这个归因很无语,但可以类推古代女子的思维。她们的生活环境就是如此,生儿子可以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安稳,还可以给她们更高的家庭地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老话你以为怎么来的)。
她们如果不溺女,被溺的很可能是她们自己。你们知道“拍喜”的习俗吗?我还是在知乎长了见识。旧社会,女子如果生不出儿子,就会被丈夫带亲友拿铁锹、竹棍一类的“武器”狠揍女子,如果丈夫不看好妻子,甚至会私下告诉亲友,打狠一点,死了再娶。
在这种畸形的逼迫下,旧社会女性大都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她们没有眼界,没有知识,她们看不到女儿的可怜无辜,她们只看到自己生了儿子才活得下去。
是不是很荒谬?
可现在,这样荒谬的事仍不少见。大家看看头条、小红书、宝宝树,多少“翻男胎”,多少“给儿子买房找女儿养老”。甚至知乎也一直有人合理化重男轻女。
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候。很多人为农村女性争取高彩礼+家庭主妇的生活,但农村出身的我从来都不认可。真正能解放农村女孩的,不是高彩礼的婚姻,而是走出农村的机会。
我希望所有的农村女孩都不要做某些准光棍口里的“女性资源”,哪怕做珍稀资源,都不如去做一个能自立、有选择权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