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虾米之后去哪里听古典音乐? 第1页

  

user avatar   fu-dong-dong-42-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网易云呀,我之前用了很长时间,整理了古典音乐中重要作曲家的代表作品目录,又用了一个多月把这些作品大致听了一遍,挑出了其中我觉得旋律更好听的作品,整理成了50多个歌单。这是我的账号连接:网易云音乐。欢迎大家来收听、收藏~

我在之前还在我的知乎专栏“古典音乐笔记本”中,整理了重要作曲家的代表作品的QQ音乐链接,也欢迎大家去看看。

我之前答过一个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古典音乐作品的区别,供大家参考。


user avatar   huang-wei-ye-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知道“太阳附近没有氧气”,“人是怎么死的”还用说么,不考虑太阳,人也会窒息而死呀。

NASA研究认为,暴露在太空中的人约能存活90秒,最初9~11秒里可以保持清醒,在30秒内获救基本不会受到永久伤害。主要死因是减压导致的缺氧损伤,而不会“身体爆裂”或“血液沸腾”或“冻死”。

  • 人体不会因为这点压力差而爆裂,不过要是试图憋气,肺可能被气体充爆而致命。
  • 血管里的血液仍然受到身体给予的压力,不会沸腾。
  • 体表的水(如唾液、眼泪、汗)低压沸腾不会造成实际伤害。
  • 人的身体在太空中散热其实非常缓慢,如果有加压充气的宇航服保护,还需要安装散热系统来避免中暑。

如果你将人送到水星轨道附近、套着宇航服扔出舱外,在呼吸有保障的情况下,现有宇航服的散热系统无法抵抗那里强烈的太阳辐射,人会因体温过高、多项生理功能障碍而热死。如果距离太阳更近一些,宇航服和人体会在高温下熔化、沸腾、汽化、分解。即使不考虑维持人的呼吸所需的氧气,人体也不会在太阳“附近”持续存在。

如果你将这个倒霉的人放在距离太阳有够近的地方,在失压杀死他之前,他就被太阳烤得外焦里柴了。




  

相关话题

  我老师说莫扎特比李斯特难,我还应该跟他上课嘛? 
  为什么中国出现不了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这样的伟大音乐家? 
  音乐的欣赏水平是在不断下降吗? 
  初二学低音提琴有没有希望考上音乐学院? 
  第一次约会去听音乐会,怎么装作经常听的样子? 
  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应该以怎样的顺序进行学习? 
  请教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42小节"b7diii""名称是什么? 
  对沈嘉柯这篇《李云迪不成钢琴大师,又有何不可》的看法? 
  好听是评价音乐的唯一标准吗? 
  「高水平钢琴演奏者」和「钢琴家」之间有什么区别?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在练琴上也要内卷?
下一个讨论
国风音乐作为中国的特色音乐,如何评价它的发展现状?未来国风音乐圈是否会出现更多精品国风歌曲?





© 2025-04-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