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政治家,其后才是教育家/宽厚长者。
他的形象被许多人描述成鼓励百家争鸣能容忍各种异端的脂油主义大师忠厚长者。这种形象一旦遭遇他在四一二中的表现就会轰然崩塌。所以:
蔡在真实的历史上是革命党,参与推翻满清和旧军阀。一个允许百家争鸣,对自己反对的意见也能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去革命。
蔡对新文化运动甚至早期共产思潮的宽容,首先是因为他支持新思想。在那个迷茫时代,不知道哪个新思想能救国,但大体是明白必须革新。而蔡对当时保守势力的所谓宽容,实际是蔡处于弱势,蔡在保守势力中求生存。
而他一旦处于强势地位,并认定蒋代表的kmt右派势力能救中国,他对异见也就不再宽容,露出了政治家的决绝。
但纵观蔡的一生,他的底线绝不是滥杀血腥。所以有理由相信蔡参与四一二策划的初衷绝不是血洗。
但是的但是,他在四一二中也绝不是无辜的小白兔。
四一二的血腥超出许多有基本人性底线者的想象,我相信也惊呆了蔡。成为蔡与蒋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之一。
蔡其后的状态似乎是有忏悔意思的,他承认,他在北大最好的学生都被他杀了。
路线斗争是最残酷的。同为黄埔军校学生因为路线不同而拼杀。公知们喊着脂油包容,回到四一二一定会炮决小粉红。小粉红批斗已经算宽容了(不是小粉红人性更好,而是其背后的组织强调纪律性有约束)。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教员与TG选择原谅蔡,给蔡盖棺定论正面评价,我完全赞同。
但蔡绝不是公知脂油派包装出来的脂油主义大师。蔡是爱国者,革命家。
近现代路线斗争的残酷性可能都发源于四一二。kmt和公知都强调农民运动中的过激行为。过激行为确实存在,但比较普遍的过激是抢财产打人。毕竟这些运动背后还有组织纪律约束。但是还乡团的残暴却是:
你动了我的财产,我灭你们满门,而且是虐杀你们满门(因为共产动摇了人上人的根基)。因为他们的老大在四一二中竟然动用了流氓头子杜月笙的力量。这群人的人性可见一斑。
自此以后TG内部的路线斗争也变得残酷,因为一旦被敌人出卖,面临的是被虐杀。而之前,就是对敌人的残暴无耻估计不足,被标为右倾投降右倾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