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无线通信原型系统破业界记录,该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caom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篇文章目前在Arxiv上预发表,在整体文章通过peer-review之前,个人其实并不太建议对成果做过多解读,有点为时过早。当然,鉴于现在都有新闻报道了,那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学术竞争之激烈。

简单对这件事做个小科普。

尹海帆教授做的是目前无线通信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叫做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 (RISs)。目前来看,这个领域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部署信息超材料,把原本不可控的信号传播环境变成可控的,也就是说通过可编程的信息超材料(比如阵列放置的通断二极管,改变材料本身的反射特性),来调整打在这个表面上的电磁波的角度,幅度,相位等等等等。

基本上来说,RIS能通过部署一些成本较低的有源材料,达到定制信道,甚至定制电磁环境的效果

我们一般认为,RIS的主要优点在于(相比大规模天线)可以以一种低成本方式获取信号的空间域增益,所以目前大多数学术讨论认为RIS可以实现低成本,高空间分辨率的波束赋形(beamforming),来帮助覆盖补盲(比如下图a),帮助提升小区边缘用户性能(如下图c)。

通常的通信系统里,我们其实一般只需要估计信道,进而补偿信道,并不能操纵信道本身,所以很多人说它给现代通信本身带来了一种新的设计自由度,也正因为RIS需要通过编程控制它的超材料通断,所以给原本的物理层波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比如新的联合波束赋形方案等等。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RIS本身需要在空间上分离,所以它可以达到原本单天线中继不能达到的高空间分辨率,实现电磁成像。

它也不需要原本电磁成像所必须的合成孔径,这其实有助于感知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应用的话,就比如这种的微波相机。

但是RIS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它和现有的运营商和基站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更加偏向于城市或者家庭装修,并不能直接在铁塔上部署,它通常需要放在一面墙上,也就是说需要深度介入房间或者是大楼的装修环节。

那商业上,它究竟能如何被大规模部署?都认为RIS成本很低,那考虑到RIS的控制和计算都需要额外成本,那这种软成本被附加上以后,RIS的成本到底如何?会不会运营商或者装修厂商对此非常感兴趣?

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至今对此仍心有疑虑,希望未来运营商能够想清楚这个问题。

大概如此。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华科16级新专业医学实验技术禁止转专业,17、18级允许转后1/3成功转走? 
  量子通信是否是一个骗局?国际上是怎么看的? 
  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有何价值? 
  华为让中国人用上物美价廉的消费数码产品了吗? 
  如何看待「本科生自制光刻机」这一报道?有哪些意义和局限性? 
  华中科技大学回应网红自称可以靠关系转学「不知情,不实言论会处理」,你怎么看?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评价华为再招 201 万元年薪「天才少年」:华中科技大学已入选 6 人,任正非说养得起? 
  如何看待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辅导员占某利用职权孤立学生,并以思想政治不合格禁止其中一名学生参评奖学金? 
  如何看待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跳楼的关键导师受到的处分? 
  如何看待前沿时报《丑闻!世界名校足球赛 华中科技大学被指弄虚作假》? 

前一个讨论
数学系大一学生学习数分时看一页书花 20~30 分钟合理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要在深圳买房?





© 2025-03-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3-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