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边有个背景,
最高人民法院自2016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部分法院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
2018年最高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 》。
我截取几条内容,大伙一起看看:
注重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家事审判对婚姻关系的诊断、修复和治疗作用,弘扬文明进步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念,推进家风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
正确处理保护婚姻自由与维护家庭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家事调查报告、心理疏导报告及大数据的应用,力求裁判标准客观化以及裁判文书说理情理法相结合。
人民法院审理家事案件,应当增强调解意识,拓展调解方式,创新调解机制,提高调解能力,将调解贯穿案件审判全过程。
审理家事案件的法官,除法律知识外,还应当掌握一定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家事审判合议庭组成人员应当至少有一名女性法官或者女性人民陪审员。
以上这些的导向,简单点说,就是对于离婚、继承等家事审判,不仅仅要处理矛盾,还要提现人文关怀,要对当事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面的塑造。
很多人看了这段视频,会感觉,怎么不太像庭审,倒像是居委会大妈在教育吵架的小两口,就是这个原因。
这几年很多基层法院都斥重金对民一庭的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革,把通常的法庭进行了改造,由原来那种法官坐在上面,当事人一人一边的形式,改成一个类似圆桌的形式,就是为了提现家事审判的特点,让当事人感到法院处理家事矛盾的时候不是冷冰冰的,反而像是在家里唠家常。
就像下面这样(图片来自网络)
应该说,从初衷来说是好的,针对家事案件的人身性、敏感性和复杂性,在审判场所、诉讼程序、审判方式和配套制度进行针对性改造,将人性化理念贯穿到具体司法过程。
但作为我个人,其实还是不太喜欢所谓“老娘舅”的这种调解模式。
抛开法官本人观念对错的问题,家事矛盾在有些问题上可以用一些口语化的语言让当事人感到亲切易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法律问题的解析上,必须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和法官的威严。
个人认为很多法院在家事审判改革这个路径上走的太急,把手伸得太长,有的当庭播放结婚生子影像、列举对方优点;有的引入情绪平复员,引导当事人回忆美好生活;有的播放舒缓音乐、观看宣教短片、填写情感调查表。
像这段视频里,吉林高院一定是希望能够宣传法官带有人文关怀,用生动的生活理念教育年轻懵懂的当事人。
但由于法官本人对于彩礼问题的个人化理解,使得大家观看后反而觉得法院是不是管太多。而且对于现在年轻人较为认可的平权思想有较大的出入。
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关于对当事人人生观价值观导向的问题,法官毕竟是专业在法律上,这种教育类的工作,还是交给民政或者更有经验的部门比较好。
前段时间,有条件的赠与这事不是也这么判的吗?
一个油腻老男人和比自己小12岁的高挑美女谈恋爱,两年后要回礼物。也有个车。
法院也这么判的啊。
那题下男同胞举杯欢庆,咋这题下风向不太对?
我觉得法官阿姨是这么想的:
人家年龄大长得丑,找个比自己小一轮的睡了两年美滋滋。拿钱补颜值年龄差距情有可原。怀孕风险都是女方的。
你特么一个小姑娘漂漂亮亮的,包养个男人也太划不来了。得多帅啊值得你拿钱填补颜值年龄差距?怀孕风险还是自己的。
而且人家花自己的钱,你造的是你爹妈的钱。
阿姨os:再不济也得是个大龄富婆才能干出来这事啊。小姑娘犯得着吗?
这两个案例都告诉大家: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就是可以要回来的呀。
所以我才说送礼送大的,零零碎碎的才不好要。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鲍威尔终于承认了通胀可能不是暂时状况,但紧接着拜登又抛出了一个新提法:通胀已经见顶了。那么参照历史,接下来的话术我们都可以猜到了:
1,房价没涨。
2,房价确实涨了,但是是暂时的。很快就会降下去。
3,房价上涨不是暂时的,但房价的涨幅应该正在见顶。(we are here)
4,房价虽然还在上涨,但涨幅的增加速度正在减慢。
5,虽然房价上涨的越来越快,但房价上涨的势头正在被遏制。
这楼里有些人就离谱,强调怀疑司机的合理性同时强调怀疑女生的不合理
记得刚出来的时候大家怎么说的吗?
“司机肯定图谋不轨/动手动脚,女生害怕了才不顾一切跳车逃跑”
所有人都在怀疑司机
但就目前来看,司机被释放,显然是没有证据证明司机有犯罪行为,之前的怀疑被推翻
那现在大家又怀疑女生怎么就不行了?
可以怀疑司机,不能怀疑乘客?
可以怀疑活人,不能怀疑死人?
可以怀疑男人,不能怀疑女人?
另外,题目第二问建议取消掉,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女生跳窗的原因是因为感受到潜在的危险,我们只是怀疑女生感受到潜在的危险,基于推断提出的问题很容易被带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