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多芯片互连技术(Chiplets)是否会压缩PCB行业的空间?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shu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PCB暂不会被SoC on Chiplet完全取代。虽然后者在功能集成度、器件布线距离、面积和能效比方面更为先进,且随着片上系统的应用需求越加丰富和复杂,片上多核MPSoC也会成为必然趋势,重要的是MPSoC上集成的IPcore数量也会在Y轴和Z轴方向延续摩尔定律的发展,只是有些核心技术的攻关包括NoC、大位宽I/O和材料配方改良以及降低产品成本方面仍需数年;但是当下来看,有些强调柔性和稳固性的场景比如车机,依旧不会允许Chiplets封装上车;事实是全世界车规都禁止Chiplets封装,即使大算力single die的yield%容易扑街、即使测试环节多几倍,但由于当下2D-2.5D封装通不过,依然没有通过车规的Chiplets封装案例;以TSMC CoWos为例,Chiplets两片不是焊接而是solder ball触点“压/粘”在一起…颠簸驾驶的工况承受不了;那么这样一来,比如300T+算力的大die,堆die就非常大了,板载的I/O吞吐量也就非常巨大,成本很高,工艺耗时,良率难控,十分考验PCB水平。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也许会让PCB行业继续繁荣。

回到Chiplets应用场景及其掣肘的话题,对于2.5D/3D拼die的方案,现实中在AMD, Intel等大厂产品中已然普及,各家都有2.5D-3D封装的处理器,甚至EMIB/CoWos已经被某些Startup所采用和修改。不过目前Chiplets还是只为少数公司提供了竞争优势。这种延续摩尔定律的技术想要普及,面临技术方面的挑战,不仅包括物理电气工艺/构型、Interposer和导线材料、通信互连/I/O、Analog/Logic design rules、电源和信号控制等挑战,同时还面临着生态和制造端的挑战。

关于封装方案: 我们当下看到的方法有几种,比如MCM方法是集成并互连在封装基板上的多个标准ASIC组件、2.5D封装的方法是集成Si或中介层(有机材料掺杂)上的ASIC组件,包括通过中介层在两个或多个裸片之间的裸片到裸片连接。3D封装的方法是ASIC组件在Z轴维度上的堆叠和互连。对于商业化,从EDA提供商的角度应该有硬核IP、软核IP和Chiplet三种选择,第三种选择就是让Fabless将买到的hard core IP放在中介层上,层压或堆叠,再互连的过程。

关于成本驱动: 参考AMD发布过一个基于MCM成本的算式:以Chiplet方法设计EPYC处理器时,会需要比单一芯片多出10%的晶圆面积作为裸die之间(D2D)的I/O通讯/连接功能区块、冗余逻辑(redundant logic)以及其他附加功能;但最后,整个Chiplets形式处理器的芯片成本,比single-die处理器仍旧节省41%,且随着单个die尺寸和密度愈加放大,未来Chiplets yield%可以稳定超过single-die。

关于标准化普及: 当前主流厂商都建立了独门的标准并致力于普及行业:Nvidia的NVLink,AMD的Infinity-Fabric结构,QCom的Qlink,INTC的AIB等,都是独家专有接口标准;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对标准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会有一部分标准影响到行业,比如DARPA领导的CHIPS项目也试图建立一个行业级标准,但过程会极度缓慢。

关于应用场景的掣肘,主观的总结几点:

  1. Chiplets不能全行业标准,保持门派碎片,百家争鸣;有几家大厂送naked die给你封装?此外D2D+Z轴方向堆叠的拼接涉及标准太多,物理层工艺+PHY层如互连/缓存/信号控制等无法行业统一;
  2. Chiplets原本是优化Single die PPAC+yield%的方案,TSMC CoWos这么贵,把30%-40%因分解拼接而节省的开销又填进去了;小团队的非冯专精设计反而可以多选,如GF+日月光+I/O自调优的方案;2D-2.5D成本需要降下来,但底层垫的那层硅片上要加SOI等奇异2D材料也不便宜;另外Z轴方向的一切都贵,比如HBM2;
  3. 3D封装暂时不成熟,尤其对于GPU那种可变的大位宽走线要求(256bit起步)想象一下256个垂直TSV,垂直方向TSV是难点,延时大、信号不同步的风险很高;另外串口/并口的学术流派争议也有年份了吧;
  4. 部分对于稳定/鲁棒性苛求的Edge场景,如车规,die间的solder ball工艺是不可靠的;
  5. 现实的期待一下即将疯狂优化D2D水平间距的下一代AMD MCM;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手机芯片都是量大管够,汽车芯片却缺货了? 
  碳基芯片的制造为什么不需要光刻工艺? 
  为什么老是中国被芯片卡脖子? 
  如何看待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中国总裁称「对向中国出口光刻机保持开放态度」?目前国内光刻机行业水平如何? 
  据外媒消息欧盟出台政策鼓励半导体投资,对此这其中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半导体散热器不能内置到手机里吗? 
  如何理解芯片短缺持续至 2023 年? 
  为什么台湾可以买到光刻机,有台积电这样的企业? 
  为什么老是中国被芯片卡脖子? 
  半导体和发动机哪个更重要? 

前一个讨论
VC、PE 怎么看待 FA ?什么样的 FA 更受 VC/PE 的欢迎?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Intel 新 CEO 上任提出新措施:追击7nm 工艺、对外提供代工服务?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