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仍在制造波音飞机、重型航母、巡航导弹等尖端设备,但是为什么有人却认为美国制造业衰落了?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ai-ho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想法区简单吐槽了一下帽子姐的回答,很多朋友要我细说,我就再多说几句。

首先要承认:帽子姐讲,战争时期美国造船业大爆发是特殊情况、不是常例,美国造船业现在成本高昂、在国际民用船舶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美国法律和政府扭曲市场、保护本国造船业……这些都是讲对了的。

但是,其最后导向“美国造船业技术不行,还不如意大利”这个论断,就非常生草了……

配套也好、总装也罢,都是生产。而对现代制造业来说,生产的前提是设计,设计的基础是标准——我们造船业习惯用“规范”这个说法。

在造船业,制定规范的主要就是船级社(当然也要参考船东、船厂等的意见)。全世界总共也就那么十来二十家船级社:英国的LR,挪威的DNV,美国的ABS……它们组成了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

除了制定规范,它们还要作为船东和船厂之外的第三方来检验规范的执行情况(设计阶段要审图,建造和使用阶段要验船),审核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乃至焊工的资质……

——船级社是商业机构,这些业务是要收费的。同样的初始性能指标(比如载重量、航速等)按你的规范设计,建造使用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那你技术水平就是高,船东和船厂就乐意用你的规范、入你的级、让你赚这笔钱。(当然规范本身是免费公开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这些船级社的官网下载。)

虽然中国韩国日本包揽了世界绝大部分船舶订单,虽然中国的CCS、韩国的KR、日本的NK也是IACS成员……但就是争不过人家啊!就比如一堆“大国重器”项目,按规定必须得要入CCS的船级,但CCS搞不定啊,怎么办呢?拉ABS当外援,入双船级2333

——当你的“大国重器”还得依靠人家的规范进行设计建造时,你好意思说人家“技术不行”吗?

顺便一提,除了ABS这个美国的商业机构出的规范,美国海岸警卫队也有一堆技术法规,我也在上海听过他们办的讲座。(可惜我还没听过我国哪个海上执法部门办的技术讲座……甚至连澳大利亚海岸警卫队都来上海办过技术讲座。)

除了结论生草,帽子姐在分析原因时大谈特谈“配套”也着实令我生草……

美国造船业占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年代其实刚独立那几十年,那还是风帆木船的年代,美国凭借北美丰富廉价的木材资源建造了那半个世纪全球最多的船。工业革命、船舶钢铁化之后,英国反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美国造船业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一路下跌,与美国其它工业门类的飞速发展、占比上升形成了神奇的反差。如果要说美国造船业“衰败”,那它不是从冷战结束开始衰败,不是从二战结束开始衰败,不是从“大萧条”开始衰败,而得从工业革命开始衰败2333

——造船这行当吧,跟配套真没多大关系,配套牛逼了造船也不一定牛逼,配套不行造船也不一定不行。比如中国造船的配套国产化率跟整船的市场占有率一比完全就是个笑话,日韩两国同样大量依赖欧洲厂商的供货或者专利授权,尤其是主机,德国MAN差不多占了全球市场分额的七八成,股权已被中船集团收购但研发中心仍在欧洲的WinGD(原瓦锡兰)占了两成,排第三的三菱仅占1.5%……

最后要指出,帽子姐对美国造船业历史的论述还有个小问题:“美国没造过邮轮”。——然而世界上最快的邮轮就是美国造的“合众国”号,她也是世界上最后、最大的几条正统邮轮之一: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样的特斯拉,美国产的就是比中国产的质量差,美国产的车连缝都对不齐。

美国人磕药风气已经从盲流子阶层渗透到体力劳动者阶层,双枪兵和大麻鬼工人十分普遍,工人都废了制造业能好就怪了。。。


user avatar   zu-guo-zhen-x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我前面在网上找到了一篇好文章,经原作者批准转载到此,供各位看官欣赏。

美军战舰为什么特别贵

作者: @剪水鹱 转载获得原作者同意

得益于北美优质木材的充足供应,美国曾在木壳风帆船时代执世界造船业之牛耳。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蒸汽机铁壳船异军突起,拥有巨大内部市场容量与完备工业体系的大英帝国很快从美国手中夺走了全球首席造船大国的王冠。此后除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历史时期之外,美国商业造船再未重回世界之巅。

有观点认为由于造船业的人力密集特性,发达国家的船企天然缺乏竞争力,必然被低薪酬国家和地区的船企击败。但当今世界造船业三大强国中,日本与韩国都是典型的高薪酬国家,中国的劳动力也早已不再廉价。劳动力成本整体而言更为低廉的诸多其它国家的造船业,则并未出现可与中韩两国相提并论的爆发式增长。事实恰恰相反,这些国家在全球造船业中的份额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顶峰,随即在韩国与中国强力竞争的挤压下节节败退。近些年个别低薪酬造船国的所谓崛起反映的不过是边缘玩家集团内部的席次变动,低薪酬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商业造船领域日趋边缘化。劳动力成本显而易见与商业造船竞争力没有必然联系。

远洋船舶是结构复杂,涉及多个工业门类的大型机械,其建造既需要密集的人力,也需要密集的资金和技术,而后者正是发达国家的强项。上世纪初大英帝国面对美德等挑战者的猛烈竞争,在诸多工业生产领域全面溃败,却依托庞大内部市场将造船业全球翘楚的地位保持到了世纪中叶。2010年之前美国盘踞世界工业首强宝座逾一个世纪,商业造船方面的表现却长期乏善可陈。将机械推进船舶历史上除了非常时期之外,从未真正成为商业造船强国的美国当作普世范例加以膜拜,并由此推导出中国造船业未来几十年必将面临相对衰退,从而导致军事造船成本高企的结论,若非图样图森破,便是别有用心。

得益于利润丰厚的国防合同及联邦政府的财政补贴,美国船企尽管竞争力有限,到1980年时仍掌握着全球大型商用船只市场约10%的份额。然而对市场原教旨主义深信不疑的里根政府于1981年单方面取消了对商业造船的联邦补贴,同时却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促进造船企业改革管理制度和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美国船企吃惯了国防采购的资本主义大锅饭,劳动生产率本来就无法与欧洲和日本等地的竞争对手相比,失去政府补贴后在商业造船领域一溃千里。里根上台前夕的1980年,美国船企还接到了62艘远洋商船订单,1981年该数字即下滑至46艘,1982年则只有35艘,1983年是21艘,1984年的订单数量进一步收缩到了13艘。1988年是里根在任的最后一年,当年美国船企接到的远洋商船订单是感天动地的一个大零蛋。

里根政府错误决策的恶果并未立即显现。在600舰海军计划指导下,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掀起了年均19艘的造舰高潮,各大船企忙于争夺利润率远高于商业合同的国防项目,对民船领域急速恶化的形势视而不见。可是冷战结束后美国防务开支急速收缩,在商业造船市场几无立锥之地的美国船企就此开始滑向万丈深渊。

对于靠国防订单吃饭的美国造船业来说,后冷战时代漫长的装备采购假日可谓灭顶之灾。历史上的美国私营造船业12巨头中,目前只有通用动力旗下的巴斯钢铁,电船分部,NASSCO与亨廷顿英格尔斯旗下的纽波特纽斯,英格尔斯, 埃文代尔6家依靠承接军方项目幸存。美国在世界商业造船市场上的份额几可忽略不计,其造船企业的生存完全依赖国防部与国土安全部的订单。如果政府订单数量不足,美国造船企业便不能充分开工。这就导致大量产能遭到浪费,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缄默知识也随着熟练工人的离去而流失。美国军事造船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持续下降,单舰造价相应不断攀升,舰艇建造数量与生产成本背道狂奔的死亡螺旋就此形成。

美国海军历史上曾拥有13家国有船厂,其产品无论在质量还是成本方面都能与私有船企展开正面竞争。二战时期美国曾同时建造3级基本相似的驱逐舰,海军国有船厂保质保量按照合同价格交付,私有船企则屡屡超期超支并经常出现质量问题。但二战结束后军事造船市场规模急剧萎缩,有限的订单也被优先分配给私人企业,国有海军造船厂开工严重不足,除航空母舰之外的产品单价急剧上升至私企的130%,终于在1972年正式撤出新舰建造行业。

航母市场更是随着冷战早期高速扩张阶段的结束,从60年代初开始就完全被纽波特纽斯垄断,1956年下单,1961年交付的CV-64星座号成为美利坚国有船企建造的最后1艘航空母舰。时至今日,美国海军硕果仅存的诺福克,珍珠港,朴茨茅斯,普吉湾4大国有船厂已不再具备造舰能力,只承担舰艇维修与退役处理等方面的工作,造船私企6巨头中任何1家倒下,结果都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不管舰艇造价涨成什么样子,美国政府也只能咬牙买单,美国海军事实上已沦为私有船厂的人质。

美国海军当然也想奋起抗争,最大限度压低舰艇单价。但海军手里的筹码实在太少。国有船厂从造舰行业撤退已久,海军方面缺乏能够准确评估舰艇成本的专业人才,在制定合同单价时底气不足。军事造船业有国家安全的尚方宝剑守护,不必面对海外企业的竞争,可能对私人船企形成降价压力的海军船厂则早早地被美国人自己去了势,6大私有船厂在承接政府合同时若不漫天要价简直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美国海军选择在6大船厂之外新设生产线建造濒海战斗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向军事造船业引入竞争,但目前看来效果不彰。濒海战斗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水面战舰,就抗战损能力标准,基本武器配置等而言更像是军事化的高速游艇。能够建造濒海战斗舰不等于能够参与巡洋舰,驱逐舰等高价值平台建造合同的竞争,美国的军事造船业仍然被6巨头的垄断阴影笼罩。

不同舰船的复杂程度差异很大,单纯的轻载或满载排水量无法准确反映舰船建造所需消耗的工时与成本。经合组织因此提出了修正总吨的概念,即修正总吨=总吨位 x 修正系数。单位空间内安装的设备越多,特定吨位下平台结构越复杂,建造标准越严格,则修正系数越高。修正总吨已经考虑到了舰船建造标准与设备复杂程度的因素,因此每修正总吨所需要的建造工时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船舶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200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船舶工业每修正总吨需要的建造工时是日本的好几倍。从其后10余年间美国海军舰艇的价格走势来看,美国造船业效率低下的痼疾并没有好转的迹象。

国防采购是重要的猪肉桶。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政治支持,美国的国防承包商往往无视成本,效率等细枝末节,尽可能地将子系统采购网络撒向全国,从而大幅度地人为推高了舰载设备的造价,而舰载设备购置花销恰恰是海军舰艇成本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2006年的研究表明,水面战舰的成本中,57%来自舰载设备,32%来自人力花销,11%来自材料费用。

攻击型核潜艇上述三项的成本占比分别是46%,38%,16%,大型两栖战舰的对应数字是37%,46%,17%,核动力航空母舰则是35%,51%,14%。假设某国依靠更有效率,较少腐败的国防采购机制,将同类型舰载设备的平均购置成本压低至美国的80%,且由于劳动生产率较高,该国军事造船业等效人力成本仅为美国的1/4,则性能与建造节奏相同,材料来源和定价一致时,这个假想国家的水面战舰,攻击型核潜艇,大型两栖舰,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单价将分别只有美国同型舰的64.6%,62.3%,58.1%,54.8%。

显然,即使是物价水平与人力花费较高的发达经济体,仍有条件实现远低于美国的造舰成本。因此,通过各种渠道流出的中国海军舰艇单价数据是值得采信的,欧洲与日本的军用舰艇造价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中国确实未曾公布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舰艇单价,但据此宣扬我军造舰成本不可知论,并进而断言中国海军舰艇的经济可承受性无法计算,却是毫无道理的。

中国军事造船业如果人均薪酬为美国的1/5,平均劳动生产率达到美国的2倍,则等效人力成本就只有美国的1/10。舰载设备与用材的价格中包括其生产企业的人力花销,中国制造的舰载设备和舰体材料完全有理由比美国同型设备价格低廉。若基于上述分析,假定中国同型舰载设备的单价为美国的70%,那么国产海军主战平台只要实现批量生产,就完全能够做到比美军同级别型号便宜1/2左右。中国军事造船业的薪酬水平无疑将伴随中国经济的增长水涨船高,但从业者的生产效率也没有理由停滞不前。除非中国愚蠢地重蹈美国的去工业化覆辙,否则我军舰艇的可负担性优势不仅必将长期保持,还有可能随着中国制造业,特别是中高端制造业规模的持续扩张而进一步加强。

由于其它制造业中心在战争中遭到巨大破坏,二战之后的美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垄断着全球制造业产品市场,诸多工业部类依靠垄断优势吃得脑满肠肥,日益不思进取。冷战高峰时期美国研发投入与固定资产投资大量流向军工领域及其相关部门,则使得民品生产装备更新迟缓,竞争力江河日下。随着欧洲与东亚的复苏,美国民品制造业从约翰逊政府时期开始逐渐丢失阵地,所谓的石油危机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与苏联集团竞争,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而开闸放水的社会福利逐年膨胀。

防务开支对于支撑金元帝国不可或缺,因而也难以得到根本性压缩。二者联手吞下了美国联邦财政的4/5,令国家助推的再工业化成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在逐利天性的驱使下,美国的私人资本不是转战海外,就是投身钱景更加光明的新经济与金融运作。美国于是开始在去工业化与经济泡沫化的道路上快活地奔跑,至今未见停歇。

美国海军舰艇的高昂造价,因此归根到底反映的是美国基础工业全面退化的冷酷现实。美国渐进性基础工业退化症的症状还有很多,直冲云霄的基建成本就是其中之一。按照美国的高铁铺轨成本,多数中国人只怕再过几十年也享受不到高速铁路客运的方便快捷。以美军战舰的建造成本为标准否定中国海军发展的可持续性,逻辑上完全不能成立。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的工业体系,

以前是这样的:

现在是这样的:


user avatar   juventusyq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美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强国,第二也不是中国!天天忽悠,要付出沉重代价_腾讯新闻

很庆幸,我们的高层还是看得很清楚的,美国制造业根本没有衰落。去年美国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81%,但其中60%以上都是为制造业服务的。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意思,那么给你们举个例子,航发,航母军舰的生产算是制造业没有疑问,但是航发和军舰的设计算不算制造业?后面的维护保养算不算制造业?围绕着整个工业产品的一整套技术支持算不算?

给你们举个身边的例子,精密科学分析仪器,基本上也是被美国垄断了,然后欧洲日本还能分一点羹,国产就只能吃一点掉下来的渣。一台仪器几十上百万,其中配套软件和数据库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费用,有些数据库还得每1-2年交一次钱;然后就是维护,工程师一出他们公司的门就开始要计时算钱了,维护一次的价格瞠目结舌,配件也都是极其高昂,所以很多单位都是直接高价买年保,你说这部分技术服务是不是就算成服务业了,但是这其实就是制造业的后续延伸。

我们单位有台热电的仪器,大几百万,热电在每台机子边上都送了一个1:1等比例的核心部件玻璃模型,就一个手心大小。热电的工程师说这个小玩意就是整台机子的核心,这个核心部件坏了,更换得几十万,赚你的钱赚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所以少看点鸡汤文,一个能垄断整条芯片行业上下游,三大航发占其二,垄断精密科学分析仪器的,你觉得制造业是没落?

============

评论区有的人给我戴帽子,也有的人说年司长在放屁,或者说新闻报道不实。

那行,我再贴一个中国工程院发布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去年年底新鲜出炉的。链接我也贴到下面了,有兴趣自己去看。

中国工程院: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 互联网数据资讯网-199IT |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199IT

怎么样,是不是要骂一句中国工程院也是50w?产业司原司长,中国工程院这种可以说最懂中国制造业的经营智囊都看的这么明白,倒是一群自媒体在那天天自high,无奈。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说。

中国十四亿人口,本科学历不到10%,有护照的不到一亿,坐过飞机的也差不多。但网民有8.5亿,甚至还多。所以当你上网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做好见证社会“多样性”的准备。


user avatar   bu-zhi-dao-jiao-sha-25-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从来都是那样,各种乱子各种搞笑,从来没有变过。美国形象的变化单纯是对手不同造成的。


美国独立之后,一直到二战之前,最大的对手,同时也是唯一对美国有真正威胁的对手有且只有大英帝国。

美国人南北战争的时候弄出来的铁王八互轰,只看照片你敢相信大英帝国的勇士号比美国人最新的龟船还要早2年?

美国国会好不容易批准巨款让海军建造了大量的战列舰,并且在1907年进行了环球巡游。然后1906年服役的无畏号告诉美国你们花大价钱建造的舰队就是垃圾。

一战打得如火如荼,美国海军好不容易拿到国会老爷的票子,造了一大批的标准战列舰。英国人掏出了女皇级,表示你们那些泥腿子造的什么垃圾。你说女皇级不够看?你等着,还有胡德呢。

即使一直到二战前,美国人弄的北卡相比KGV如果排除因为预留后手造成的火力优势以外,其他全面弱于KGV的事实,以及MK14鱼雷的闹剧。你就知道美国一直都是那个德行。


等到二战打完,英国元气大伤,再加上殖民地体系的瓦解,美国的头号敌人从英国转变为苏联。

只可惜毛子既没搞过帝国(沙俄帝国虽然地方挺大,但是统治的复杂程度连罗马都比不上,更加别说当年的大英了),也没有技术上的优势,甚至地理环境还不咋样。苏联能成为美国的主要敌人单纯是双方各自的政治需求对上了。对上这么一个不及格的对手,美国自然就变成世界灯塔的模样。


大家觉得美国滑稽,美国衰落,那只是因为自大英帝国衰落之后,世界上第一次有了一个能够在核力量之外全面挑战美国的国家。在70年之后第一次让大家看见美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伟光正。

但是你仔细了解过美国的历史的话,你就会发现美国200年前就是这样,100年前还是这样。除了具体事件不同以外,内在本质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就好比你从8岁长到15岁的时候,你会发现隔壁30岁的王哥哥力气似乎变小了。但是事实是王哥哥虽然可能有些发福,但是力气甚至可能比23岁的时候还大一些,只是你的力气增长远远超过了他而已。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已经延伸到政府和国会力保的军品领域了。

APD-17级两栖登陆舰中的一艘(名字忘了),从下水的那刻起就一直毛病不断,还都不是小毛病:机油管道泄漏,喷得舱室内到处都是黑糊糊的油料算是日常现象;发动机也随机出故障,甚至出现过在临部署前出了无法解决的故障,不得不取消部署任务,返厂大修。该舰最后服役还不到5年宣布退役。DDG1000在过巴拿马运河的时候也出现了推进系统进水的故障。“自由”级濒海战斗舰也是主机缺陷,导致刚服役6年就宣布退役。甚至在发现频道的系列片《海上巨无霸》里,一艘刚刚接收的驱逐舰在进行主炮射击实验时,桅杆上的无线天线居然因为震动导致焊接部位开裂,当着摄制组的面掉了下来~这些故障大多是制造问题,换句话说,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在传统优势的船用动力甚至最基础的焊接技术领域都出现了明显倒退。

飞机也好不到哪里去。以波音为例,在设计KC-46的时候,竟然没有考虑到相邻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这么初级的错误居然出现在老牌波音。考虑到当年设计747、757等大飞机的老工程师们基本在2010年左右退休,KC-46的问题也让人怀疑波音新一代的工程师实际水平怎样。

以上这些飞机和军舰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新设计带来的新问题,而是出现在相当成熟的工程与制造阶段。所以这些成熟领域频繁暴露的问题更能证明美国的制造业衰退已经蔓延到军工领域。

这可不是个好迹象。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你说的这几个产业不是一回事,情况也不太一样。

工业中有两个重要概念叫配套和总装,你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产业和零部件组装成套设备的产业,明确了这个基本概念,然后再展开来说。

先说造船业。

美国造船业的高速发展期是南北战争前后,当时的造船业还处于风帆/蒸汽机的过渡阶段,南方邦联和北方联邦都在玩命造船,但战争后期北方太君在南方大搞三光政策,南方的产业基础受到严重破坏,所以战争结束后美国的造船业进入了一个低谷期,但内战结束后,由于国家再度统一带来的新朝红利,美国的造船业开始进入一波狂飙猛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造船业的巅峰时代,那段时期刚好也是美国工业制造业大发展时期。

造船业是一种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大型船舶本质上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它需要的配套产业不一定是最先进最尖端的,但规模大,门类多,体系杂,它对配套的先进性要求不高,但对全面性要求极高,比如船上的马桶,它不一定非得包括化学除臭,加热垫圈,压力感应,防挂镀层,阴部冲洗等等功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冲水蹲坑就行,动力设备也是,并不是说只有全电驱动和柴燃混动才能推动船只前进,最老式的三胀式蒸汽机也不是不行,但你得有,你必须全都有。

船舶配套需要的不是先进的技术,而是完善的产业体系。

而完善的产业体系需要庞大的产业规模做支撑,19世纪到20世纪初美国大发展的工业制造业为完整的配套产业提供了有效支撑,所以当时美国的造船业得以蓬勃发展,美国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建立自己的船舶科研和学术体系的。

完整的配套产业为造船业带来的好处是非常综合非常全面的,它可以降低造船业的整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进步,积累产业经验,疏通业务渠道,简而言之,要啥有啥。

20世纪初直到一战后初期,美国的造船业依托美国的制造业继续保持兴旺和发展,老罗斯福的大白舰队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但是大萧条之后,美国造船业开始步入衰退,大萧条对美国的打击实际上被严重低估了,美国的制造业就是在大萧条时期开始迈过转折点走下坡路的,这一时期美国的造船业规模萎缩,投入减少,订货不足,这种态势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二战期间五天一条自由轮,一月一条航母,对不对?

然而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小罗斯福为了应对战争疯狂打鸡血,再加上当时美国的制造业基础还没有彻底烂干净,之前产业大发展时期留下的工业人口还在,只要有资金投入和生产组织,很快又能把生产再组织起来,两相结合造成的回光返照。为了对付大萧条之后美国百业凋敝的状况,小罗斯福开始大搞统制派经济,用财政手段暴力制造需求,以此维持工业部门的订货规模并维持运转,钱从哪里来呢?靠借,小罗斯福疯狂举债,现在都说希特勒搞梅福券,其实小罗斯福的战争国债也就半斤八两,无非是美国赢了,用战胜红利把债务窟窿填上了而已。

这种靠战争订货强行维持工业规模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所有人都知道美国二战期间一月一条航母,五天一条自由轮,但极少有人知道美国在战后整个造船业都在挣扎求生,商船造的很少,邮轮压根就没造过。

实际上这种因为战争订货而膨胀起来的工业部门,在战后因为订单减少而迅速败落,凋敝的情况非常普遍,不仅限于造船工业,其它工业部门也这样,比如著名的斯蒂庞克,它制造的US6卡车成为了苏联红军的摩托化力量的重要支柱,苏联的奇斯150和中国的老解放本质上都是US6的仿制品,喀秋莎火箭炮就大量使用这种卡车作为载具,但斯蒂庞克在战后迅速陷入严重亏损,在五十年代初就因为资不抵债被合并,此时距离战争结束还不到十年。

类似的例子还有荷美尔食品公司,它在战争时期为整个地球提供了巨量的斯帕姆午餐肉,甚至于塑造了东亚某些地区的饮食习惯,但战后因为订单的大幅萎缩,它不得不缩减业务规模,断尾求生,差点就像斯蒂庞克一样没能挺过去。

简单来说,二战后美国就开启了去工业化进程,其工业规模日渐缩水,抗美援朝时期有所回升,但总体而言一直在走下坡路。

具体到造船业,就是其配套产业从战后就一直在缩水,总装产业也跟着缩水,这种缩水的幅度和速率之大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简单来说就是,战争结束还没几年的50年代,日本的商船产量就跃居世界首位了……而美国的造船厂则于同一时期开始了大规模的破产,为了维持造船能力,美国开始通过政府订货,贷款,补贴的方式强行维持本国造船的总装产业,开启了造船厂吃财政饭的历史进程。

这种造船厂吃财政饭的模式彻底固定下来是70年代的事情,那一年美国通过了1970年商船法,规定美国自造自用商船政府提供一半的补贴,事实上把全国的造船业国有化了,并且当年疯狂下达行政指令要求商人必须爱国,必须身土不二,必须支持国货,谁敢从外国订船就给他下绊子穿小鞋搞审计,在这种行政指令下,美国从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给造船业的补贴高达近600亿美元,注意,这可是那个年代的600亿美元,不是当代的绿纸,成效也是显著的,美国战后造船吨位最高的年份就是1979年,达到了135万吨。

所以每次看见有人说中国以行政指令干扰市场经济,不尊重市场规律我就想笑,中国宏观调控也就图一乐,真搞计划经济还得看美国。

这种把造船总装的嘴撬开,往里面灌美元的操作导致了美国造船业对财政的深度依赖,但也算是基本上保住了美国的造船总装能力,但配套能力却随着整个工业规模的缩水而跟着一起缩水,配套产业伴随着整个工业一起衰败的后果就是美国造船业的竞争力极度低下,效率极低,成本极高,造船总装你可以灌美元,但你不可能给所有配套相关部门都灌美元啊,就算是美国也没那么多钱啊。

但是国舰国造又是政治任务,于是从80年代中期,美国转变方法,停止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商船进行补贴,放任商业船舶的配套凋零,转为对成本较为不敏感的军用船只和关键航线船只提供补贴,商船基本上就任其自生自灭了,而对于军用船舶的总装和配套,则让整个产业链都吃财政饭,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美国事实上没有造船业,只剩下军工业。

军工业和民用工业由于使用场景和产业标准的不同,在技术路径上分野很大,且越来越大,双方的技术随着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难以互通,说是隔行如隔山斗差不多,但是产业层面上,发达的民用工业可以为军工业摊平成本,一家美国船厂失去财政饭约等于原地去世,而其它国家的船厂可以用民船分摊大量成本,比如工人的薪酬福利,比如设备的维修保养,在这种分摊之下建造军舰的价格就可以降低,事实上,民用工业规模越大,军工业的成本越低,这在配套产业上尤其明显,美国失去造船业只剩下军工业的后果就是军工业成本居高不下,具体高到个什么程度呢?简单来说,东亚三国里造船业成本最高的是日本,但美国造一艘常规军用船舶的综合成本,可以达到日本造同类型船舶综合成本的五到七倍,和中国差距就更巨大了,一条伯克的成本要30多亿美元,而一条052D还不到30亿人民币。

现在美国的造船厂里,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密西西比英格尔斯造船厂,路易斯安那阿冯达尔造船厂,路易斯安那波林格尔造船厂,康涅狄格通用动力电船厂,缅因州巴斯钢铁厂,加利福尼亚通用动力国家造船与钢铁公司,阿拉巴马奥斯塔造船厂,威斯康星马里内特造船厂,除了奥斯塔和马里内特外,其它都在吃财政饭,而奥斯塔和马里内特之所以不吃财政饭是因为属于外资公司,而海军的造船设施更是聋子的耳朵。

成本高,就缺乏竞争力,缺乏竞争力,就更依赖财政,依赖财政,导致成本高,死循环。

现在的世界造船业格局是,高利润高附加值的豪华邮轮游艇产业被欧洲把持,规模宏大的商船产业被东亚垄断,美国造船业除了财政订单外啥也拿不到,市场竞争力连菲律宾都不如,突出一个政府指令和三公消费。

那么有人要问了,为啥美国造船业都这样了,还能造出大航母战斗群呢?

原因有三

一,先军政治

美国的军费支出占GDP比重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之大也鲜有企及,其财政结构体现出鲜明的军国主义特征。在这种巨大投入下,板砖也能上天。

成本虽然高,但是钞能力压倒了高成本。

二,存量巨大

海军是最吃存量的军种,而美国在冷战期间的巨大军事建设留下了一笔极为丰厚的遗产,事实上,帝国霸权的支柱尼米兹级已经是一种70年代中期的老物件了,当时美国还在给商船业几百亿的财政支持,而巨大的存量导致美国只需要对现有舰队进行升级,就足以保持领先地位。

三,穷举法

这一点其实是第一点的衍生,美国为了维持军事技术的领先,在技术发展路径上用巨大投入推行穷举法,我们看到的美国现有船型实际上都是在残酷的技术穷举法竞争中胜出的获胜者,实际上美国还有大量失败的技术方案,有许多方案甚至仅仅停留在PPT上。

三管齐下,我们就看到了美国造船业一泡污,但是海军又先进又强大的现状,说白了,成本再高,架不住核动力印钞,而核动力印钞带来的通胀可以向全世界转嫁,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帮美国养海军。

美国造船业的稀烂不可完全归咎于做账经济,做账经济固然有一部分原因,单说穿了也无非是导致民间资本无法进入造船业,可就算美国的民间资本进入了造船业又能怎么样?难不成还能从头到脚把整个配套产业全部再做一遍?就算做出来了,你又要怎么和已经高度成熟的东亚,欧洲去竞争?东亚船厂在降低成本、生产优化和采用新技术方面积累了几十年,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依托东亚庞大到过密的工业人口和产业集群才形成的,你美国别的可以买,可以投钱,这种社会结构你怎么复制?你还能变出几亿工业人口不成?美国政府为了扶持本国造船业不可谓不卖力,连身土不二政策都搞过了,70年代有商人从日本订船,国税局马上去他公司里搞审计,船舶审批手续故意拖着不办,黑帮打恐吓电话,把你能想到的小鞋挨个给人穿了一遍,最后把人家差点逼的破产,都已经用这种蓝色恐怖去扶持了,都做到这地步了,还想怎么样嘛?

可烂泥就是扶不上墙,50年代战争刚刚结束就竞争不过百废待兴的日本,20世纪初造船业狂飙猛进时期就斗不过欧洲,你有什么办法?后来韩国人又来,中国人又来,东亚彻底吃死了商船业,而豪华邮轮游艇业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欧洲,从18年开始,中国都开始攀爬豪华邮轮这个产业高峰了,然而美国造船业就是上下都打不过,风箱老鼠两头受气,最后干脆缩进财政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造福特级,彻底六根清净了。

大概美国人天生不擅长造船,就像中国人天生不擅长踢足球,玄学的事,属于不可抗力。

实际上仅就技术水平来说,美国的船舶工业远不如欧洲,连意大利都不如,毕竟欧洲牢牢掌握着豪华邮轮这个船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就产业水平来说则不如东亚,东亚发达的商船制造业带动并促进了大量相关行业,特别是外贸行业的发展,拉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动,说东亚三国是漂在商船上的国家都不为过。

说完了航母,来说一说波音,美国的航空工业和造船业刚好反过来,航空领域美国真的是做到了民用反哺军用,美国的航空工业就像东亚的造船工业一样,用全球民用市场的巨量订单,降低了军用航空的成本,养活养肥了航空工业。

波音直到目前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飞机供应方,美国国内的相关配套也非常发达非常完善,全世界的商业航空市场都在为美国提供源源不断的订单,而其它竞争者既要面对美国的先发产业优势,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市场优势,还要在国际适航体系这个美国人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角斗场和美国人斗智斗勇。

实际上二战后美国折腾欧洲的方向是三个,一个是肢解殖民体系,一个是搞烂欧洲金融,一个是整垮欧洲航空,二战后英国一度试图通过大搞航空工业搭建全球航线来重建英帝国,美国人岂能让它得逞,把英国航空工业往死里整,终于把英国的企图折腾没了,最后是法国咽不下这口子馊气,和西德抱成团,再生拉硬拽的扯上西班牙,在协和客机形成的产业合作基础上建立空客,然后头铁,拿头去拼,同时把欧洲一体化进程和空客市场准入进行捆绑,大搞身土不二,搞欧机欧造,搞真正的欧洲人只坐空客,把经济民族主义进行到底,再加上当时波音大搞攘外必先安内,相比较扼杀空客更热衷于和麦道斗法,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空客自己努力加上波音演技逼真,这才挣出了一片天。

但是就算有空客分庭抗礼,波音依旧强大,强大到连丑闻都不太顾忌的地步,强大到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地步,强大到空客和洛马天天做波音的黑材料波音连看都不看的地步,这种强大连带着拉动了航空相关的配套产业一并高度发达,以至于反哺于军工,美国军用航空的先进发达成本低就像东亚的军用船舶先进发达成本低一样,都是发达的民用产业基础为军用产业提供了强力支撑的结果,实际上,美国军用飞机不仅技术先进,成本还低廉,现在又开始搞所谓的跨国合作研发模式,把成本拿出来让全世界分担,最终结果是F35在极度先进的同时还巨便宜,成本据说不到8000万美元一架,比苏35还便宜2000万,未来目标是降到6000万,然而论战斗力,苏35给F35提鞋都不配,战斧也是同理。

简单来说,美国制造业的衰落主要表现在整个制造业的规模,门类和综合发展水平一直在缩水,因此对配套产业的广度要求极高的造船业就相应的受到影响极大,以至于造船业只能靠财政饭维持生活。

但航空工业是一个例外,它对配套产业的广度相较于造船业而言要求不算太高,再加上美国的先发优势和历史积累,整个产业链都很完善很强壮,只是有了空客和它竞争,再加上丑闻比较多,气势上输了一截,但就产业本身而言实际谈不上衰落。

但在航空工业之外,美国的整个产业基础都在缩水甚至是溃烂,早年半导体还行,现在晶圆厂都不愿意保了,二战期间美国的卡车独步全球,为盟国获胜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二战结束时,苏军装备的所有卡车中一多半来自美国,斯蒂庞克,雪佛兰,道奇,福特玛蒙夏灵顿,万国,这些当年帮助盟国打赢战争的重载卡车牌子现在死的干干净净,美国仅有的一点卡车工业也开始走上造船业的老路开始吃财政饭了。


user avatar   will-she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来自于对实体企业有效投资的大幅缩减,资本从实体向资本市场流出。

引子:18%的内部投资门槛收益率

摩根大通估计,2013 年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 8.5%,略高于历史中值。

然而,即使基于8.5%,WACC,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表示,标普500公司平均的投资门槛收益率——即他们在进行任何项目投资之前所需的预期回报——为18%!

本人曾在某美资5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工作6年,提出的诸多项目大多死于这个18%的投资门槛率。比如说,某司需要投资一批价值100万的机器人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不良,如果这笔投资不能带来每年至少20万的成本节约(预计15年期项目寿命,如5年期项目,则要求40万每年)收益(Cost Saving),那么这笔投资项目就会被否决。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interest rates and investments》,JP Morgen, 2013

设定这样的目标之下,基本上90%的内生性项目能够通过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批准。美国实体企业最后宁愿派息和回购股票,将公司的现金交给它的股东们去重新分配,也不愿意对自身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进行投资。

比如IBM公司,自2004年以来,IBM公司每支出一美元的CAPEX(资本支出),就会花额外4美元通过派息或者股票回购回馈股东。思科公司,过去15年间一共回购股票花费了1100亿美元,而在此期间仅花了150亿美元补充公司的生产性资产。最近热映的由陈坤、辛芷蕾领衔的电视剧《输赢》,乃是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的2006年畅销的商战小说。故事改编自IBM(捷科)与惠普公司在国内激烈争夺银行业数据中心市场。当时的IBM和CISCO如日中天,华为被IBM的销售不屑的称之为A货CISCO。再看今天IBM,思科华为公司的市场地位,让人唏嘘不已。

我在另一个关于波音公司近年风波不断的回答中引用王孟源的分析,为大家展示波音公司如何从一个受人敬仰的伟大工业公司沦为丑闻不断的问题企业的案例。

下文为技术性分析。


来自实体企业内部的腐朽

对自1971年至2017年美国所有上市公司进行的一个研究(《资本对企业的侵蚀——1971-2017 年企业投资下降的企业层面分析》,奥伦·卡斯,2021年3月)表明,最近典型的美国公司的商业战略转变,由传统的投资来补充其资本基础的战略,转为向股东提供现金。该研究使用标准普尔的 Compustat 数据库来分析 1971 年至 2017 年总部设在美国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公开交易的所有公司的现金流量。该研究把公司分为三类:

Grower:增长型公司 定义:资本支出(CAPEX)超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企业。他们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以支持其进一步投资扩张。他们具有以下三个要素:

  • 实际净投资(Real Net Investment)>= 0,并且
  • CAPEX > EBITDA,以及
  • 股票净销售 + 长期债务净发行 > 0

Sustainer:维持型公司 定义:资本支出(CAPEX)大于固定资本消耗及其还返回股东的现金的总和,且EBITDA足以自持并实现以上两个目标

  • 实际净投资 (Real Net Investment)>= 0,并且
  • EBITDA >= CAPEX,以及
  • 回购股票 + 支派股息 > 0

Eroder:侵蚀型公司

定义:消耗固定资本(Fixed Captial)的速度大于新的资本支出(CAPEX)速度,且同时仍向股东返还现金,但其EBITDA将足以补充其基础资本。

  • 实际净投资(Real Net Investment) < 0,以及
  • 回购股票 + 支派股息 > 0

研究初步结论:

在整个研究的时间范围内(1971至2017),美国经济已经从几乎完全以维持型公司为特征的经济,转变为以侵蚀型公司为主导的经济。维持型公司的所占总市值的份额从1978年时的90%,下降到到2009年的37%;相反,侵蚀型公司所占总市值的份额则从1980年的1%,增加到2010年的49%。

这些趋势在 2000 年左右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的拐点。特别是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 NAICS 代码 31、32 和 33),侵蚀型公司的市值份额从 1998-2000 年期间的平均 16% 攀升至 2003-05 年期间 的45%。

对于信息产业(NAICS 代码 51),增长型企业的份额从 1998-2000 年的平均 14% 下降到2003-05年的不到 1%,而侵蚀型企业份额从 20% 上升到 60%。

在这个领域,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是IBM公司,曾经的不可撼动的高科技巨头。在 1970 年代,IBM 每投资1美元的CAPEX,相对而言仅向投资者派发30美分现金。然而这个数字自那时起稳步上升,并在 2004 年飙升,并使该公司从常年的维持型公司转变为永久性的侵蚀型公司

思科公司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例子,它在 2003 年从维持型公司彻底转变成了侵蚀型公司。现在美国政府针对我国政府对市场的保护扶持了华为这样的巨头,而该文作者则认为,在电信行业竞争失利的相当一部分责任必须归咎于思科公司的美国执行长:他在过去 15 年中执行了 1010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而资本支出仅为 150 亿美元。

总的来说,这些企业转型为侵蚀型公司的决策,彻底改变了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以至于现在似乎是前者(实体经济)在为后者(金融市场)输血。这在资金总流量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出。在运作良好的市场经济中,资本会从金融市场流入需要融资的企业,一部分利润会从企业流回金融市场——通过利息和股息支付所使用的资本。但这显然并不是美国经济的现状。

该分析将“流向企业现金”(Cash to Firm)定义为长期债券发行和股票发行的总和,“流出企业的现金”(Cash from Firm)定义为长期债务偿还、股票回购、利息支付和股息的总和。回想一下,近几十年来,扩张型公司的市值份额下降了一半,这表明上市公司对金融市场的利用减少了所需的投资资本。然而与此同时,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资金总额占 GDP 的比重翻了两番,从 1971-85 年的平均 3.1% 和 4.6% 到 2009-17 年的平均 12.9% 和 16.9%。因此,实体经济的资源净流出占GDP的比重翻了一倍多,从1.5%上升到4.0%。

与 1970-99 年相比,2009-17 年的累计总投资缺口达 3.4 万亿美元。同样,实体经济中上市公司的现金超额流出达 3.1 万亿美元。在同一时期,个人、共同基金、银行机构、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在国内私人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了 3.5 万亿美元。

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是一场更严重的侵蚀。

私募股权(PE)

欧美PE的基本逻辑是,杠杆收购公司,Libor+3(2-4之间)的5-7年期贷款利率,Equity:Debt Ratio(股权债务比率)欧洲大约4:6(欧洲银行保守,有严格限制),美国大约2:8(特别狠的,我见过某美国顶级PE的一个案子,做到1:9),现在利率更低,我想美国的PE更要放飞自我了。

收购以后三板斧:裁员、降本、售后回租(S&LB)。基本操作是,非核心高薪长工龄员工解聘,养一群律师对付工会(有时进行收买腐化),养一群税务师做“税收筹划”,请一群供应链专家做供应链优化(其实就是外包低成本国家),剥离房产土地等有价值资产回租给公司,出售此外一切有价值的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等)给租赁公司再回租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操作的全部目的就是降低不动产,提高现金流,降低税前利润,最快速还本付息。

PE的盈利的主要以及唯一重要来源是去杠杆。企业价值的提升,无论是EBITDA还是估值倍数,那都是在最终退出时在Teaser上或者上市招股书上用来装点门面的花样,属于Window Dressing。即使最终出售或IPO时的企业价值没有任何增长或者下降,PE依然可以维持极高的利润。

这里的花样,正在于使用企业自身运营产生的现金流去为并购融资去杠杆,即在此期间用于还本付息的所有来源,均来自于企业本身。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套房100万,首付20万贷款80万,5年期贷款5%的利率,每年要还款接近20万(逐年递减)。而PE的神奇之处正在于,他能够在5年内不额外投资一分钱(甚至还要通过股东贷款或者分红等方式挤出利润)的方式把债还干净。当你5年后出售房子的时候,即使市场行情不好你只卖了80万,看起来亏损了20万,实际上则是获利了60万,300%的利润。如果碰上冤大头的买家,或者市场景气,企业能以220万的价格出手(部分来源于企业销售额随市场自然扩张而增长,或者IPO市场估值偏高),获利能到1000%。

在这样的操作下,比较严重的情况是企业运营在现金流随时断裂的钢丝上,而稍好一点也是7成以上现金用于还本付息,为了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新的CAPEX,研发费用,员工薪酬福利等等都要为这个还本付息的目的让路。

加州理工大学的一项研究(《Leveraged Buyouts and Financial Distress》,Brian Ayash,Mahdi Rastad,2019年七月)表明,被PE杠杆收购收购的公司中,大约有 20% 会在十年内破产,而同期对照组的破产率为 2%。研究人员研究了1980年至2006年私募股权公司通过杠杆收购的交易价值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上市公司。样本总共包括467家杠杆收购交易,以及在此期间保持上市公司地位的一组公司作为对照。“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被LBO的公司和对照组公司的破产率形成鲜明对比:大约20%的经过LBO的大型公司在10年内破产,而对照组公司破产率为2%”。

风险投资(VC)

风险投资公司原则上来说亦属于私募股权的大类。VC通常确实仅投资于成长型和扩张型的公司。但它只占私募股权交易量的不到 20%,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经济领域:2019年风险投资的 77%流向了互联网,软件和生命科学;85%的投资去了美国西海岸和东北部。而在近年来最大的风险投资退出项目清单中,互联网和软件类型的IT公司(仅以美国为限)占总投资金额的71%,总项目数量的54%,总退出金额的73%。

风险投资青睐于IT产业在于其商业模式。VC要求投资的标的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够易于理解,有成功的范例可循,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能够以尽可能小的资产实现快速的扩张。IT产业符合这种要求,而IT产业商业模式的“火灾化”(虚拟金融化/虚拟地产化)有现成的成功案例可循(目前世界上最值钱的公司都可归于此列)。而被风险投资推动的产品和生产的创新,那些真正的高科技产业屈指可数。

关于IT部门“火灾化”的讨论,请见另一个回答:



对冲基金

与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相比,对冲基金的业绩近年来乏善可陈。他们基于波动的投资策略与他们高昂的管理费和利润分成完全不成比例。

在这个话题下,值得关注的是对冲基金中那些所谓“激进投资机构”和“维权投资机构”。这些机构常常通过公开市场收购公司的股权成为公司的股东乃至进入董事会,然后通过代理其他中小股东发起临时股东大会,以“维权”的名义要求公司更改或执行一些重大的经营决策。

必须说明的是,“维权”投资并非对冲基金的专利,更非其首创,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自20世纪70年代就逐步开始尝试积极参与公司的运营决策。共同基金和养老金的积极主义倾向于偶然性和“事后”视角(ex post);相反的,对冲基金积极主义往往是策略性和“事先”视角(ex ante):即对冲基金管理人会首先确定公司是否会受益于其预定的策略目标,然后再购入股票,并采取积极主义立场。前者属于“防御型”而后者属于“进攻型”。

大型的对冲基金如卡尔.伊坎(Carl Icahn)、纳尔逊.佩尔茨(Nelson Peltz)、丹.勒布(Dan Loeb)和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管理的基金经常公开对抗公司董事会或管理层,给企业高管和董事会带来极大压力。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先买入他们认为被低估的股票,然后迫使管理层采取他们认为能提升股票价值的举措:主要包括提高派息、回购股票、削减成本、调整管理层,有时甚至是分拆重组公司。(《机构投资者视野下的股东积极主义》,刘彦沣)

这些策略通常与PE控制下的公司的操作如出一辙,后果则是在损害公司长期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前提下获取短期收益,乃至将公司掏空。

以上。


补充:

感谢各位的评论和回复。借此机会就评论区的一些值得分享和澄清的讨论在此作为本文补充。

门槛收益率与WACC的关系

WACC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即一项投资或项目,依照其中权益和债务的比率以及其分别的成本,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WACC = (E/V x Re) + (D/V) x (Rd x (1 – T))

由于每一家公司,甚至每一个项目的资本结构有别,因此WACC对于每一个公司和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是不同的。本文所提到的8.5%的WACC,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美股上市公司都是8.5%,而是经过对这些公司的总体研究得到的一个中值。事实上有大量的公司WACC低于8.5%,又有大量的公司WACC高于8.5%。

WACC是金融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如不熟悉请自行学习了解。

门槛收益率,即最低预期资本回报率,是管理或者评估一个项目或者投资时所需要预先计算的一个值。对于门槛率的使用方法是,在贴现现金流量分析中(DCF)使用门槛率来估算投资的净现值,以判断其价值。

原文中举例的100万设备最低年收益20万,是我经历过的一个计划寿命20年的项目。如果是一个5年的项目,依照18%的门槛率,需要年收益约32万。原文漏记了项目寿命,深表歉意,以做更正。

通常的计算一项投资或一个项目的门槛率的方式,就是直接取WACC作为门槛率。如果项目外部风险较大,或者投委会对资金的使用有更高的要求,则需要额外附加一个风险溢价,比如在WACC基础上上浮50%。

以下列明部分美股最优秀的上市公司的ROIC与其对应的WACC的比较,以供各位参考。

@三无人员只会胡说 @云飞扬

股票回购和派息的主要动力来源,以下仅阐述我个人的见解:

  1. 公司的管理层的薪酬机制:股票激励,以及目标股价激励。前者是高管薪酬一部分以公司股票替代;后者指高管的奖金以公司股价达到一定位置来发放。
  2. 股东价值主义,这是一种意识形态,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美国各大商学院反复教授,成了一种宗教洗脑;
  3. 短期主义,美股上市公司除了年报半年报还要发布季报,管理层为了维持市场和股东的正面看法常常采用回购股票的方式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的信心,以及提高每股盈利;
  4. 空降兵,越来越多的高管和掌门人不是多年沉浸于企业文化中一步一步晋升而来的员工,而是董事会急功近利从外部招来的职业经理人,最著名的是90年代乔帮主被赶出苹果换上百事可乐的前CEO;
  5. 这里说过的股东激进主义,特别是对冲基金的股东激进主义。

@HgMs

再次多谢各位的反馈。




        

相关话题

  中国空军何时装备过波音737? 
  前苏联建造的安-225已确认于乌克兰战火中被摧毁,俄罗斯还有可能重建安-225么? 
  湾湾的飞机飞过来,我们会怎么应对? 
  塔台不发布口令飞机的机头会向上倾斜45°吗? 
  伦敦希思罗机场的绿色三发747是怎么回事? 
  在机场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你拍过哪些跟飞机相关的照片?或者在飞机上拍的照片? 
  二战期间各国空军有哪些传奇故事? 
  中国拥有多艘航母后国际地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何看待中国民航以及四大航空公司正式解禁手机?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一战要比二战更加惨烈?
下一个讨论
如果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想强行占有伊丽莎白二世,英国有能力反抗吗?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