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个人过去投稿SCI和理工科本博留学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发表SCI是不难的,前提是你需要具备:(1)一个良好的平台(2)强大的自信和勇于argue的精神。
(1)一个良好的平台能为你提供什么?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是足够的经费,尤其是理工科的研究。一个能创造优良的科研成果的团队,一定是不怕“烧钱”做实验的。除此之外,当你历经千辛万苦拿到数据打算投稿时,你也会发现很多期刊的版面费(尤其是医学和生物类的期刊)昂贵的令人瞠目结舌,比如CNS里的Cell就需要5200美金的版面费。
其次,是一个强大的研究团队,是一个不仅能在科研上为你提供想法和意见,也能在scientific writing上提供帮助的团队。从前者来说,国内外的差异不大,主要取决了研究室本身的学术能力。而从后者来说,留学、尤其是在母语国家留学,就有很大的优势。从一方面来说,如果你在英国留学并发表研究文章,你投稿的就一定是SCI类的论文。从另一方面来说,找人帮忙做proof reading也非常轻松。
(2)作为研究者本人,你自己需要为此做什么?
首先,你需要对你的研究充满信心。发paper不仅仅是为了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为了分享自己的宝贵发现。你对自己研究有多自信,是完全能从你的文字中读出来的。在写cover letter和introduction的时候,你需要很清楚自己文章的优势和创新点在哪里,并且需要很明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来convince审稿人。
相信很多小伙伴也会有经常被拒的经验。然而即使被拒,就不存在argue的意义了吗?博士期间我的文章在第一次投稿时,在其中一位referee的意见下被编辑直接拒绝了,认为我们的文章不适合该杂志。然而教授和我都一致认为该referee的否决意见并不能很好地说服我们,于是我们向编辑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编辑也采取了我们的观点,同意在补做部分实验后再次考虑采用我们的文章。增加了部分supplementary 后,我们重新提交了文章,并在1个月内直接拿到了无需修改、直接采用的好消息。
总的来说,做科研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SCI。能不能发,发的是几区,IF有多高,都只是一个个数值化的表现,不该太拘泥于此。从小来说,做科研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相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大来说,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更多留学、名校学霸、教育相关干货请关注:
知乎专栏牛津公派博士小课堂
微信公众号九牛问津
教育咨询小程序九牛问津教育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