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应该是纯粹的热爱科研本身。是不是热爱,其实也很好验证: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哪个课题,即使没经费支持、发不了好文章、甚至很多人都不看好,你单纯的就是想做,想试试自己的方案到底可不可行,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前方千万人失败,我也继续前进决不后退)。如果你的答是“有”,那我觉得就挺适合科研的。
科研半途而废的人有各种各样,究其原因,主观和客观因素都有。但是,在任何领域中把科研做的最好的那些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热爱自己的专业,科研攻关的过程本身就带给了他们满足感和成就感,由此带来的荣誉和文章其实就是副产品,有了更好,没有也无所谓。这有点像学校里玩游戏上瘾的那些学渣,只不过以科研为瘾的人,玩着玩着就功成名就了,后者玩着玩着就成了loser。
另外,真正优秀的老师,最最重要、甚至说唯一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爱上科研”,一旦他们享受到科研过程的乐趣,剩下的事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吧 。
最后,我看评论中有说科研最重要的是创新、是能力、是科研氛围、是天赋,等等。我觉得和热情比起来,这些因素都不重要,拿《天龙八部》来比喻,这些因素顶多算是少林七十二绝技,是招数,而科研热情就相当于易筋经,是内功心法。对于具体招数,每个人一般不可能都学会,也没有必要都学会,但是内力则不然,这是你在学术圈的根基所在,内力到了十层,七十二绝技手到擒来,甚至现学现卖都来得及(比如段誉练六脉神剑,虚竹练逍遥派诸多武功,鸠摩智用小无相功驾驭少林武功等)。
总之,我的意思是,只要科研热情被点燃,其他能力都会慢慢掌握,迟早的事,现在没掌握的原因是他一时半会还用不着,一旦需要用到,他的科研热情会驱动他去学这项技能。另外,对于外部的困难,比如科研氛围等,这就更不是问题了,对于一个拿科研当鸦片来抽的瘾君子,你和他说“这烟馆环境不好,咱今个儿不抽了,行不行?”你信不信他跟你急?反正我信,他哪怕蹲厕所里,也要把鸦片抽完再走。
我觉得科研比拼的是短板。
网上经常看到诸如“科研最重要/最不重要的就是xxx”的讨论,在我看来这些观点都有些片面。
做出一项好的科研成果需要很多条件,包括充足的科研经费/硬件支持,前瞻性的选题(也就是经常说的好的idea),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科研工作,足够长的工作时间,良好的论文表达能力,通讯作者的reputation......
很多时候,一个科研成果能到什么高度,取决于你最低的那块短板。
一个条件上短一点还能稍微抢救一下,多了基本上就与好成果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