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什么是 Ising 模型? 第1页

  

user avatar   yongle-li-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上庚的《临界现象现代理论》有一段精彩的讲解,就是如何搭建一个描述(铁磁)相变的模型。[1]

大意如下:我们最熟悉的模型是原子级可分辨的,但要考虑铁磁相变,晶胞里包含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和原子核、电子和电子之间有库伦力相互作用。这种模型显然足够精确,但是由于相变时关联长度极大,用这种模型过于复杂了。粗糙一点的办法是根据磁性的来源,部分自由电子运动在晶格形成的有效势场里(感觉这也是分子力场中partial charge的思想,把一套复杂的电子结构和原子核浓缩为一个带有有效参数的质点),有效势场由原子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相关研究确定。这样复杂度没减少多少。再粗糙一点的模型,可以给每个单胞一个总的经典的自旋,这样问题可以大为简化。这时候量子效应、电子运动,以及相当多的晶体真实细节都被忽略了。模型中关键的问题是自旋-自旋相互作用。由此出发,就自然的会想到Ising模型(海森堡模型也是这个级别),这个模型中自旋只有正负1/2,单胞是简单的正方形晶格。而此模型仍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考虑大量的格点,在单胞内做相当粗糙的近似对如此大尺度范围的问题影响甚微。在临界现象研究的尺度上来看,第三级模型的微观程度,实际上跟前两级模型的微观尺度是一样的。更加粗粒化的模型是把 个只包含一个自旋的单胞组合成一个超胞,只包含一个有效自旋。这里 从2开始,可以增加到多大,并无一般的结论。不出意外最后这一级的粗粒化模型是Kadanoff开创的。(kadanoff 1966,1967)

这段一层一层对问题进行简化、直到得到一个足够简单的有效模型的朴实思想,坦白模型建立的思路,我至今仅见于马上庚的这本书。

参考

  1. ^ Shang-Keng Ma,Modern Theory of Critical Phenomena, Westview Press 2000, pp. 41



  

相关话题

  为什么总有人和相对论过不去? 
  核聚变电站如果失控,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呢? 
  物质波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你们是如何踏上凝聚态物理这条路的? 
  如何理解OF-DFT(Orbital-Fre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核聚变电站如果失控,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呢? 
  量子场论里面的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如何在大三之前学完四大力学?(包括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体需要多长时间?(精确到小时)? 
  为什么发表一篇《现代物理评论》(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媒体很少报道? 
  为什么自然科学里很多公式符合平方反比定律,为什么指数是 2 不是 3? 

前一个讨论
国内是什么人在推崇 Nature、Science?
下一个讨论
我已经40岁了,现在想升学历会不会太晚?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