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个作品,能“弹下来”和“弹好”是两件事。即便是一级的曲子,演奏家弹和刚学琴小孩弹,还是会有区别,这是演奏水准的差别。所以,“业余”和“专业”,和弹什么曲子没关系。
我们可以先看看业余考级这件事的运行规则。考级这件事本身它是一个商业行为,得扩大用户群体,才能增加经济效益。各大院校考级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报名费,你只要报名了,能不能通过其实对考级单位没太大影响。报名费一般会学校考级委员会留一部分,分给参与测评的老师一部分,如果是地方代理的考级点,考级点会留一部分。以前的考级会有好几个评委一起评,后来就是一个老师在一个固定的琴房评,现在就是在网上看视频评。所以,你考级能不能通过,现在来讲主要就看给你评的老师。本质来讲,过与不过,对学校没影响,对老师也没影响,并且老师们都知道孩子们练琴不容易,所以但凡没有重大失误和错误,一般都会给过。而且,现在参与点评的考级老师们,基本很难有精力去把所有的曲子都听完,一般都是选一些重要的片段来看,或者略去重复的部分。这样的运行规则下,如果作为一个考级者,只要保证达到乐曲的基本要求,不出现重大失误,把作品“弹下来”,就能过。所以,想要达到“十级”,只要你有时间练,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
而考音乐学院的规则并不是一个商业行为,它是一个选拔行为。艺考招生是需要在这一年的孩子里,选拔出专业更好的孩子。在这样一件事中,你把一个曲子“弹下来”,是来参加考试的前提,而你想要考上,你得把曲子“弹好”,再具体就是“弹得比别人更好”。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级成功与否其实没有竞争和名额的限制,但考学却有,想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得有真本事。想要达到录取的水准,就得找好的老师上课,每天付出大量的时间来练琴,多去参与演出实践活动,等等。
所以你看,考音乐学院需要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考过十级。那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了,考进音乐学院的同学比考过业余十级的同学弹得好,其实也是正常的。“专业”与“业余”,我觉得本质来讲最大的区别在于付出的成本,这个成本包括时间、精力、金钱、机会等等。而真正进入了音乐学院这些同学,在得到了专业的训练后,演奏水准会更高,和业余的演奏者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了。
我觉得这道题的出现,是因为大家很难理解“业余演奏者”和“专业演奏者”的区别,大家普遍会觉得能把这个曲子弹下来,就算是有一定级别的水平了,但其实在演奏的过程中,有非常非常多的细节是需要注意的,我们经常在音乐学院可以看到,一个片段、一行音符、一个小节甚至需要上好几次专业课,它并不是光把音弹出声来这么简单。这也就是为什么钢琴家为什么弹什么都会更好听一些,这都是专业的积累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