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客观评价乾隆的十全武功? 第3页

              

user avatar   chong-man-zhi-hui-de-a-la-bo-shi-re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中国暂时没资格评价乾隆的十全武功。


user avatar   chen-shu-84-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这么下去清朝怕不是会被后辈追忆成唐朝一样伟大的存在。。。没办法 谁让后代“武不如宋”


user avatar   xia-zhi-5-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要黑乾隆打大小金川?乾隆打大小金川又不是他自己穷兵黩武,是大小金川造反,乾隆平定叛乱啊。难道要乾隆放弃大小金川,让他们割据地方,隔断川藏才行吗

很奇怪啊,为什么一边黑宋朝对西夏软弱,让西夏做大割据西北,一边黑乾隆强硬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改土归流?


user avatar   jia-li-hong-qi-bu-dao-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下1300多万领土。明粉:“领土没意义。”

大明,南北收缩三百多万。明粉:“大明威武!”

灭准格尔汗国。明粉:“区区准格尔算啥?”

大明豹房主评定宁王之乱。明粉:“壮哉!弹指之间摧毁小宁王!”

中华民国合法公民溥仪去东北能当皇帝。明粉:“儿皇帝,汉奸!”

大明正统皇帝康斯坦丁朱给教皇写信求助,并且被缅甸人给强行遣送出境。明粉:“呜呼哀哉!”

双标永远还是那个双标,婉如十八岁那年得春风。皇汉永远是那个皇汉,婉如被那春风吹干的的裤衩子。

大清都亡了一百多年了,你是否幸福了?你姓福吗?


user avatar   jie-yu-na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外:

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回鹘道被吐蕃彻底切断,“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兆惠平天山南路


对内:

金瓶挚签、财政多年在七千万以上


稳定性:在位六十年,国无大患、外无强寇(白莲教在其退位后兴起,相对于其他朝代的大规模民变算是相对安稳了)


总之,乾隆绝对算不上什么千古一帝,其文治武功、魅力能力比其二凤这等顶级君王还相差不少,但就以皇帝这个职位来论,完全可说远在水平线以上,若平移至明朝,纵不如洪武永乐,却强于宣德成化等君。

至于文字狱、工业革命等事就不要勉强苛责于前人之力了,前人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极限,只是后人的智慧辜负了前人罢了。


user avatar   zheng-lu-da-jiang-jun-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聪实录稿》记载: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皇帝:“小国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
多尔衮致史可法书,称明朝为“中国”,自称为“我国家”《清世祖实录》卷六,顺治元年七月壬子。

《清太宗实录》所载,满洲大臣直白:“昔太祖(努尔哈赤)诛戮汉人,抚养满洲。”

本朝崇德三年七月,奉谕旨有效他国裹足者,重治其罪。

雍正:“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

乾隆时,表达的更直白:“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国之人。”


顺治:“中国这地方,能守住就守,守不住的话,从哪来回哪去”


顺治继位之后,曾明确表态:满洲与明朝,“自清太祖、太宗以来,本为敌国。”


康熙上台之后,曾说:“朕非中国之君。”


到了雍正时,雍正说:“且如中国之人,轻待外国之入承大统者”。还有一句是:“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


《1901年2月14日慈禧太后上谕》:「宁与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


清宫女作家德龄在其《清宫两年记》一书中提到,她的父亲告诉 她,他们不是中国人,但却是中国人的主人。



另外在崇祯十二年的《兵部题行<兵科抄出原任山东督粮道邓谦南、邓天申奏>》中也有济南屠杀的情况:   “崇祯 十二年正月初二日 ,虏薄济南,臣父挺身抗骂,百折不回,以致箭刃相加,遍身碎脔,迄虏退获尸之日,其咬牙怒目,骂 贼之状,犹存,比时臣之祖母,臣之叔祖,臣之兄姊婢奴共计四十六名口,俱死于烽焰之中,焦头烂额,断手剐心,惨难尽述。臣幸 被掳逃回,臣母胡氏跳入井中,尸盈水涸,二命苟存”[11]   一个大家族近五十口人,只有两人活了下来,尸体竟至于把井塞满,三百多年之后,读当日之情形,犹令人目裂发指。


满清入关大屠杀

扬州十曰、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泽州等。这些惨绝人寰的屠杀,模式基本一致:根据清军头子发布的屠城令,实施的残忍的集体杀戮,和无耻的集体强奸。而屠杀后,不仅人头被堆积成“京观”,甚至还将女性的敏感部位割下,作为论功行赏的凭据!“取阴肉或割乳头,验功之所,积成丘阜”。

荷兰使臣约翰·纽霍夫(JohnNieuhoff)在其《在联合省的东印度公司出师中国鞑靼大汗皇帝朝廷》一书中亦记述到:“鞑靼全军入城之后,全城顿时是一片凄惨景象,每个士兵开始破坏,抢走—切可以到手的东西;妇女、儿童和老人哭声震天;从11月26曰到12月15曰,各处街道所听到的,全是拷打、杀戮反叛蛮子的声音;全城到处是哀号、屠杀、劫掠”。 南雄大屠杀,“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尸如山莽充斥。....死者无头生被掳,有头还与无头伍。血泚焦土掩红颜,孤孩尚探娘怀乳。(清军文书陈殿桂,《雄州店家歌》)

广州大屠杀,“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五行共尽,无智无愚,无贵无贱,同为一区。”(《祭共冢文》王鸣雷)亲眼目睹了这次屠杀的王鸣雷,描绘人头堆积的像山丘和宝塔一样高!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宗教志》记载:“清顺治七年(1650),清军攻广州,屠戮甚惨,死难70万人。居民几无噍类……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在东郊乌龙冈,真修和尚雇人收拾尸骸,‘聚而殓之,埋其余烬’,合葬立碑。”西方人魏斐德写道:“尸体在东门外焚烧了好几天。.....直至19世纪,仍可看见一座积结成块的骨灰堆。”。

嘉定大屠杀,嘉定三屠杀了50多万。“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清兵“悉从屋上奔驰,通行无阻。城内难民因街上砖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纷纷投河死,水为之不流”。“兵丁每遇一人,辄呼蛮子献宝,其入悉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献不多,辄砍三刀。至物尽则杀”。(《嘉定乙酉纪事》)清军围困嘉定城时,在城外,“选美妇室女数十人,……悉去衣裙,淫蛊毒虐”。嘉定沦陷后,清军抢掠“大家闺彦及民间



《嘉定乙酉纪事》)清军围困嘉定城时,在城外,“选美妇室女数十人,……悉去衣裙,淫蛊毒虐”。嘉定沦陷后,清军抢掠“大家闺彦及民间妇女有美色者生虏,白昼于街坊当众奸淫;……有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妇女不胜其嬲,毙者七人。”(《嘉定屠城纪略》)

潮州大屠杀,“纵兵屠掠,遗骸十余万”,揭阳县观音堂海德和尚等收尸聚焚于西湖山,将骨灰葬在西湖南岩。福建同安县屠城死难5万余人,梵天寺主持释无疑收尸合葬于寺东北一里之地,建亭“无祠亭”,墓碑上则刻“万善同归所”。

常熟大屠杀,“通衢小巷,桥畔河干,败屋眢井,皆积尸累累,通记不下五千余人,而男女之被掳去者不计焉。”“沿塘树木,人头悬累累,皆全发乡民也。”(《海角遗编》)

扬州大屠杀,除了著名的《扬州十曰记》外,还有《扬州城守纪略》(“初,高杰兵之至扬也,士民皆迁湖潴以避之;多为偎?Γ?信e室沦丧者。及北警戒严,郊外人谓城可恃,皆相扶携入城;不得入者,稽首长号,哀声震地。公辄令开城纳之。至是城破,豫王下令屠之,凡七曰乃止。”“亟收公(史可法)遗骸,而天暑众尸皆蒸变,不能辨识,得威哭而去”)、《明季南略》(“廿五曰丁丑,可法开门出战,清兵破城入,屠杀甚惨”)等资料。扬州城破,扬州顿成地狱,死者达80余万。比地狱更难忘是人民引颈受戮的场面。史载:只要遇见一个满族士兵,“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刀,无一敢逃者。”一个清兵,遇见近五十名青壮男子,清兵横刀一呼:“蛮子来!蛮子来!”这些人皆战战兢兢,无一敢动。这个清兵押着这些人(无捆绑)去杀人场,无一人敢反抗,甚至没一人敢跑。到刑场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屠杀。 昆山大屠杀,“总计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堕井投缳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幸免者十之一。”(《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五一兵纪),“杀戮一空,其逃出城门践溺死者,妇女、婴孩无算。昆山顶上僧寮中,匿妇女千人,小儿一声,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研堂见闻杂记罚》)




还有著名的《江阴城守纪》:“满城杀尽,然后封刀。……城中所存无几,躲在寺观塔上隐僻处及僧印白等,共计大小五十三人。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曰,城内死者九万七千馀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馀人。” 清兵在江阴的观音寺“掠妇女淫污地上,僧恶其秽,密于后屋放火。兵大怒,大杀百余人,僧尽死。”(《明季北略》卷11)

在南昌,八旗军把掠来的妇女分给各营,昼夜不停的轮奸(“各旗分取之,同营者迭嬲无昼夜”)。这些女性“除所杀及道死、水死、自经死,而在营者亦十余万,自愿在营而死者,亦十有七八。而先至之兵已各私载卤获连轲而下,所掠男女一并斤卖。其初有不愿死者,望城破或胜,庶几生还;至始知见掠转卖,长与乡里辞也,莫不悲号动天,奋身决赴。浮尸蔽江,天为厉霾。”(徐世溥《江变纪略》)此书是满清查禁的重点,在乾隆44年被明令销毁,靠着手抄本流传下来。

虽然经过了满清“文字狱”的摧残,但这些暴行依然留下了大量的真实记录:广州大屠杀有西方传教士目击纪录,大同大屠杀,甚至在第一历史档案馆都可以找到资料。

各地为剃发的屠杀:“去秋新令:不剃发者以违制论斩。令发后,吏诇不剃发者至军门,朝至朝斩,夕至夕斩。”(《陈确集》卷三十)

顺治二年7月30曰,清军至沙镇,“见者即逼索金银,索金讫,即挥刀下斩,女人或拥之行淫,讫,即掳之入舟。”“遇男女,则牵颈而发其地中之藏,少或支吾,即剖腹刳肠。”(《研堂见闻杂录》) 顺治二年,清军实施扬州大屠杀后,至无锡时,“舟中俱有妇人,自扬州掠来者,装饰俱罗绮珠翠,粉白黛绿。”(《明季南略》卷4)





顺治元年(1644)4月,清兵到达盩厔县境内,生员孙文光的妻子费氏被掠去,“计无可托,因绐之曰:‘我有金帛藏眢井中,幸取从之。’兵喜,与俱至井旁,氏探身窥井,即倒股而下。兵恨无金又兼失妇,遂连下巨石击之而去。”(民国《盩厔县志》卷6)

  清兴安总兵抢夺妇女达100多人,“淫欲无厌”。制作长押床,裸姬妾数十人于床,“次第就押床淫之。复植木桩于地,锐其表,将众姬一一签木桩上,刀剜其阴,以线贯之为玩弄,抛其尸于江上。”(《平寇志》卷12)

顺治二年(1645)江阴城陷时,有母子3人,“一母一子,一女十四岁。兵淫其女,哀号不忍闻”,后兵杀其子,释母,“抱女马上去”。又有一兵“挟一妇人走,后随两小儿,大可八岁,小可六岁”,兵杀二子,抱其母走。(《明季南略》卷4)

顺治二年(1645)5月9曰,南京失陷时,当涂孙陶氏被清兵所掠,“缚其手,介刃于两指之间,曰:从我则完,不从则裂。陶曰:义不以身辱,速尽为惠。兵稍创其指,血流竟手。曰:从乎?曰:不从。卒怒,裂其手而下,且剜其胸,寸磔死。”(《明史》卷303)

昆山县庠生胡泓时遇害,其妻陆氏21岁抱着三岁的儿子,欲跳井,被一清兵所执。“氏徒跣被发,解佩刀自破其面,……氏骂不绝口,至维亭挥刀剖腹而死。”(光绪六年《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36) 明朝都督章钦臣的妻子金氏,一个弱女子,不肯屈服于淫威,被用1000刀刮死。此事,系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冒着杀头危险记载下来的。



在崇祯 十三年二月十一日 兵科抄出浙江巡抚熊奋渭提到济南情况“今春二月间,璘等在家闻变,奔赴济南,但见城中焚杀已空, 残尸烧埋已尽,兄骨无存,仅得招魂。……泣思百万惨屠,全家泯灭。”[8]   这更进一步证实了,仅仅在济南,就屠杀了百万人口!   这是否是夸张呢?   绝非夸张!还有其它多方面的史料能证实这一点。   就在清人自己的官修史书辑录东华录里面,崇德四年七月(崇祯十二年七月),也就是在多尔衮、杜度报告自己抢掠蹂躏战功的四个 月后,皇太极致明帝书中就说“死亡百万,非朕杀之,实尔君臣自杀之”[9]。   意思就是我屠杀了百万数量级别的人,那是因为你们不肯满足我的要求,所以才要杀的,这就等于是你们自己杀的



此外,还有民间在满清极端恐怖的文字狱罗网下保留下来的证据。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就通过说鬼谈怪的方式,记载了满清光 在济南一城就屠杀百万的事实。   在《聊斋志异》的第12卷,有一则名为《鬼隶》的故事,原文如下   “历城县二隶,奉邑令韩承宣命,营干他郡,岁暮方归。途遇二人,装饰亦类公役,同行半日,近与话言,二人自称郡役.隶曰:‘济 城快皂,相识十有八九,二君殊昧生平’。二人云:‘实相告:我城隍鬼隶也.今将以公文投东岳’。隶问‘公文何事?’。答 云:‘济南大劫,所报者,杀人之名数也。’惊问其数曰:‘亦不甚悉,约近百万’隶问其期,答以‘正朔’二隶惊顾,计到郡正值 岁除,恐罹于难;迟留恐贻遣责。鬼曰:‘违误限期罪小,入遭劫数祸大,宜他避,姑勿归’隶从之。未几北兵大至,屠济南,扛尸 百万,二人亡匿得免。”   另外《聊斋志异》的《韩方》中提及“今日殃人者,皆郡城北兵(即清兵)所杀之鬼”,也是说的满清屠杀济南的枉死之鬼。   而《聊斋志异》中提到县令韩承宣,在明代残留档案中可以查证到他死于清军屠刀的事迹,《明清史料甲编》的山东州抚李春蓁奏疏 中说:   “历城知县韩承宣,被虏拘执,不肯屈服,激虏之怒,被杀,女鳌姐,亦义不受屈,投井死”。[10]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回答讲了政治行为背后的经济支撑的重要性。

清朝用内帑养军队,唯康熙与乾隆。

所以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单独来一套就行。


user avatar   yong-le-da-di-ming-cheng-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触目惊心啊,触目惊心,乾隆的十全武功能被夸张到这份上。难道你们心目中的中国历史是一圈一圈形状不同的轮回吗?谁给你们的错觉让你们以为清朝和前面的朝代处于同一级科技树?

是不是还有二傻子觉得清朝科技比唐宋元明倒退了,打下那么大版图全靠满清皇室神勇发挥呢?

这个问题之下的各路回答,我想可以充分解释为何多年来当代中国在社科人文,意识形态,思想舆论等领域的全面溃败,堪称一泻千里,被西方揍得鼻青脸肿,勉强靠物质层面和部分自发网友守住些许残存阵地。

文理科教育完全的泾渭分明,缺乏通识引导,唯物主义史观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相当一部分原因也在于目前我朝在重塑民族自尊自强心态时,对于历史的运用定位出现了巨大的矛盾和偏差。

一方面对近代清朝的屈辱史进行全力批判却又自己拘泥于清代领土法理继承假说不得不隐去了最值得批判的部分。

另一方面又十分僵化的片面进行民族历史美化,从错误的角度去虚增民族自豪感

在承担国民历史观教育最重要的中学课本中,我们的教育机构给大家营造出了一种奇特的公众错觉

即——从秦汉到清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管理技术都没有什么进步,甚至是倒退!

你很难想象那么多接受了基本义务教育的人,脑子里其实是完全可以接受中国的科学技术从唐代或宋代开始就不进步甚至倒退的

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中学生在学完中学课本之后,对于从战国到清朝鸦片战争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可以说是0概念。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这个问题之下那么多奇谈怪论的回答与对比。

除了缺乏对历史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概念之外,还缺乏对世界同期横向历史的了解。

乾隆的十全武功是什么水平?

实际上就是很普通的水平,放到中国的历史长河上,可以说没什么值得特别夸耀的地方。

我真是为中国的教育系统深感羞愧!

这么多人,拿乾隆朝的军事作战里程,实控面积扩大等因素粗暴的对比以前的朝代。

如果说直接对比明朝尚且有一定的迷惑性,敢于拿清代武功直接明示或暗示秦汉隋唐时期的军事行动不过尔尔的人,那真是说不清到底是屁股问题还是智商问题了。

清朝无论是管理制度与经验,生产种植技术发展,手工艺技术发展,武器生产,海上技术输入,都是在持续发展的。

虽然速度各有不同,部分工艺技术可能退步或丢失,但作为一个总体,它仍然是在发展的。

而且从晚明开始,海上技术传播路径明显成本下降,交流频率提升。亚洲内陆的势力与沿海地区的技术代差开始不断扩大。

到了清代,这种经济与技术,乃至体制的差距,已经是以前的朝代所不可能见到的了。技术差距优势不亚于西汉时期对内亚的技术优势,而经济优势则远胜之。




我针对这个问题下一大堆奇葩高亮观点做个集中答复

1、乾隆的军队翻越了青藏高原打到过尼泊尔,往西打到伊犁河谷,浩罕汗国边区等地。不仅打过去了,还建立了更多的统治机构,这难道不是前代难比的壮举吗?

的确是前代没有过,但这不代表它就比前代的其他壮举更惊人,更值得吹嘘。

现在中国随便搞个万人同吃火锅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是以前所有朝代皇帝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例如乾隆千叟宴,让老人们千里迢迢来吃冷盘儿,闹肚子都折腾死十几个老人。

你们觉得刷个万人吃火锅吉尼斯很壮举吗?

唐朝军队要上青藏高原的话,对手是吐蕃帝国。什么概念呢?是当时欧亚大陆桥上,居于顶尖地位的强大帝国之一。

唐军确实无法如清军一般横贯青藏去藏尼边境打仗。可是那又怎么样?

唐土战争的级别,怎么的也相当于今天俄罗斯和法国干了起来。

你福康安是很苦,很艰难,消耗大量后勤打进了尼泊尔,还来个先胜后败。

这顶天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印度花费大量国防经费,掏钱供应一支远征舰队和印度海军陆战队远涉重洋去打刚果金。

好家伙,花了近千亿美元让几万印度人推进了刚果金内陆深处的第二大城市。

远迈孔雀帝国有没有?你现在的俄法常规力量打仗,一个打不到巴黎,一个打不到莫斯科,我大印度可是随便捅穿万里之外的刚果金,或者巴布几内亚,不秒杀你当代俄法战争?

尼泊尔特么在当时世界各国里什么水平?主力大军攻打日喀则七十多人守卫的宗城愣是打不下来。枪枪炮炮连点像样的家伙什都拿不出来。

尼泊尔的军队什么体制?廓尔喀人花了几十年功夫,才逐次收服一大批山区大小贵族,有的贵族说白了也就是管几个山村的水平。

这些大小贵族给廓尔喀人提供武士,普通农夫步兵。盔甲,武器,没有任何靠谱稳定的来源,火枪主要靠跟印度地区贸易得来。

别看它比现在的尼泊尔大个两三倍,就特么这点实力,在十八世纪它算个鸡儿?

要拿唐土战争做对比,你大清最少得跟萨菲王朝,埃夫沙尔王朝这个级别的打个你死我活才是同一级别的对比。

你说这不公平,我到尼泊尔已经远的不行了,你们以前的朝代部队去过吗?(实际上以前的朝代还去过更远的,明军还在斯里兰卡打过仗呢。)

那你特么大清亩产是多少?冶铁量是多少?

大唐帝国冶铁量其实只有北宋的三分之一而已啊,你大清到乾隆这会儿,冶铁规模已经逐渐追上明万历时期的冶铁规模了。至于亩产,畜力,乃至于中药系统的水平,都把唐代爆出翔了。

结果你特么吹牛的时候就拿个廓尔喀说事儿?

入侵西藏只不过拿出了万儿八千人的廓尔喀?火力投射被清军爆出翔的廓尔喀?

唐朝弓箭能射死吐蕃人,吐蕃弓箭也能射死唐朝人,唐朝骑兵披挂铁甲,吐蕃骑兵一样披挂铁甲。

但你福康安能拿出百门野炮,廓尔喀拿个鸡儿。

吐蕃巅峰期可以将卫藏四茹用古典军国主义的顶级标准进行动员,将大批大批的壮丁用成熟的国家机器送到前线和唐朝人死磕。

廓尔喀连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大批山地贵族的编户都还整不利索。但凡带个脑子在身上的,有谁相信它廓尔喀的江湖地位和吐蕃当时的江湖地位持平?

廓尔喀是十八世纪的法国的地位吗?

它在地球上横向所处地位,甚至是不如明代的藏地帕木竹巴政权,更不如虎踞西南的麓川王朝。

2、十全武功有收新疆,就是屌。就是牛。你汉唐都没有在新疆永久站住,明朝就没有尝试过哈密以西的地盘。

这个几把毛脑瘫说法,我摊开了说,几万字说不完

简略说几点,横向来看,清代所处的时代大潮,是全球沿海强国瓜分内陆地皮的大时代。

大清只不过是在这个时代大浪潮里分了一杯不算很大的羹。

而清朝起步的条件,又是中国所有朝代里最好的,云贵湘桂,松潘河湟等诸多区域经过明代经营都已经可以很成熟的接受大一统中央的指令。

技术流通高地已经是南中国海路线,而不是汉唐时期的西域路线。

明代的时候,沙俄还在修建各种长墙,蛇墙,防备克里木汗国入侵与劫掠,全国不过八九万机动兵力。一两万鞑靼骑兵就能搞得它南境狼烟四起。

乾隆收下新疆的时候呢,沙俄已经啥样了?

明代中晚期的英国人,还在印度次大陆的沿海地区小心翼翼的经营着殖民者贸易城镇,尚且不敢公开与莫卧儿这样的次大陆最大地头蛇正式争锋

你乾隆收新疆的时候,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又是啥样?都特么开始打中亚了。

实际上,各大沿海强国,包括奥斯曼,英法,沙俄等势力,对于亚洲的蚕食,和技术输入,已经让中亚完完全全的落后于周边很多。

各位清吹别忘了皇太极时期非常重要的拉丁世界一流标准水平的炮队是从哪儿来投奔的?跨海而来!

哪怕孔有德们因为和后金有深仇大恨,想投奔蒙古人也不可能做到,因为蒙古人没有半个港口。

所以说新疆虽大,以乾隆时期的经济,人口,技术状况以及世界潮流大势所趋,收个新疆不过是及格发挥。

阿木尔纳撒,达瓦齐,大小和卓,武装规模比大股黑社会山贼土匪强不了多少。准部不仅技战术打法落后,炮队基本可以无视,连国家机器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像格登山大捷这种战役,兆惠的黑水营之战,差不多夸两句得了,治安战的级别非特么吹的跟火星撞地球一样。

你们也不想想,清朝到乾隆这样鼎盛的时刻,陕甘宁都三千多万人口了。亩产,畜力,中药治疗时疫什么的,都进步多少了?

明朝强盛时,陕甘宁才几个人?三千万人口的地方,那都是江浙沪那边了。

清军在新疆多年,打的仗加起来规模都没有明朝和一个麓川王朝打的大,明代在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跟土司打过一大堆惨烈的战争。

不然你乾隆大帝改土归流能走的那么轻松?

大家都是横向对比,只有清吹天天纵向对比。

跟明朝比比也就罢了,毕竟很多人不知道清朝在生产力的许多方面(非人均)都大幅超过了明代(连中医的水平都提高了),作物更发达了等等。

还要跟汉代唐代比难度和成就地位?

中国唯物主义科普工作的脸都让你们丢光了


3、我大清远迈前明?


军事上,别看洪永熙宣时期明朝大杀四方,成化时期也还比较强势,实际上,万历时期的明军技战术打法装备比明前中期更加先进

对内亚优势更显著

但是晚明失去的是前中期明朝的组织动员力,合格大规模步兵维持的财政支出能力

清朝的技战术打法则基本一直停留在晚明的框架内了,只不过财政水平比晚明强很多

如果明中前期就有万历到皇太极时期对内亚的军事技战术的代差优势,那画面是啥样?

有空看看这几篇文章,清乾隆时期的物质生产能力,土地增产水平,比之明代前中期有多么巨大的发展。

这里面的差距足够养活特么多少个廓尔喀了?


最后


经济上的,我就不说了

单说军事上,明朝洪永熙宣时期的明军,和隆万时期的明军,能看出来极为显著的军事技战术打法迭代。

乾隆清军的技战术打法和康熙清军的,有多大不同?

未完待续,有空再说吧,中国的科学历史发展观,普及的真特么失败


==================================================


今天更新一下关于大小金川之战的事情

大小金川之战也能吹成那样,我真是醉了,乾隆和大金川也就打了个平手,第二次连小金川一块儿打时,还得等沙罗奔病逝才敢动手。沙罗奔可不是只靠碉楼和乾隆握手言和,人家还靠反冲击,甚至出动出击夺取清军碉寨,冲垮清军阵地,耀武扬威。

而网络上的清朝皇帝吹为了给乾隆开脱责任,狂吹碉楼宇宙无敌,神风不进。实际清军两次金川之战中,损失最大的都是野战。

在金川土司兵弱势兵力的突袭下,遭受了最大的损失。

早在第一次金川之战,乾隆在查办张广泗,纳亲两个大员之后,派去督战的傅恒立刻指出,之前的打法很有问题。傅恒指出应该舍碉楼绕路突入金川河谷地内部,才是正道。

本来乾隆就要同意傅恒的计划了,但是这时候沙罗奔和郎卡(他儿子)决定请降,乾隆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他害怕清军如果绕过大金川多重碉楼防线拉长侧翼可能会被人野战爆出重大损失。

毕竟之前张广泗和纳亲就被沙罗奔郎卡一波反突击损兵折将。游击将军孟辰被阵斩,张广泗两大副将丢失多处军营,狂退数十里。

对于这个结果,傅恒是十分不服气的。

最后沙罗奔和郎卡都活到了寿终正寝,而且之后还有闹事,乾隆都忍了。(笑尿)

第二次金川之战,清军最大的损失仍然是野战。

在金川的当嘎尔拉山防线跟前,清军确实无论怎么炮轰,都打不开这个碉楼防线。

但是从果木绕道走昔岭,则是一个金川的防线弱点,毕竟金川人力物力财力有限,不可能碉楼环绕金川谷地一圈。

清军温福一路率本部主力绕道果木走昔岭试图突入金川谷地腹地。

结果金川土兵为了避免被突破弱点,果断主动出击,以区区四千人左右的劣势兵力,突袭两万多清军主力。

阵斩清军主帅福温,提督,副都统,以及总兵到参将,知府到县官,各级文武官员被击毙超过百人。

大量营地,兵站被捣毁。

乾隆面子上挂不住,派阿桂继续从黑龙江等地调关外八旗精锐驰援。

战术上不允许再大胆战术迂回,就是死围困,拼粮食消耗。

最后拼到大小金川首脑内讧互相残杀。

才终于等到对方开门请降那一天。

清军在大小金川两次战争,输得最惨的,反而都是野战,遭遇对方反突击。

在清军没有准备充分,没有筑垒设阵清楚的情况下,被数千藏族土兵两次重创主力部队,折损大批文武官员,甚至三名主将陷没。

乾隆水平不咋地,还特么喜欢遥控指挥。

对自己的部队实力倒是还有数,即使人数占绝对优势也不敢轻易允许前线酌情大胆迂回机动。就怕侧翼拉长被人反突击爆菊。

就这,吹上天了我去。大小金川合起来也就能拿出两万壮丁跟你打。

而且乾隆还靠寿命熬死了能征善战的沙罗奔和郎卡两父子。

愣是熬到孙子辈儿才动手。而且清军的机动野战能力实在是丢人现眼,碉楼和金川主防线确实难打,但薄弱点也有,可清军一旦实施机动,就被爆,而且是被几千人野战反突击爆。

===============================================

大小金川和松潘卫所在海拔上是基本持平的

明代就有金川土司了,清代才分为大小金川,小金川是明初一直承袭下来的正统

包括明正土司,杂谷土司等等,这一帮子川藏交界的土司,在明代全部都有官印,基本都是清军入关进川后,陆续缴纳明代印信投降的。

包括金川土司。

这帮子土司在明代就没什么大规模互相兼并,明史只有零星的几次提起对他们有过一些规模不大的军事行动。

总之基本都顺利世袭下来了。也没被藏巴汗或者后来的和硕特干掉。

到了雍正乾隆时期,这里陆续爆发动乱和对抗中央。

碉楼并非大小金川的特产,这一片藏区的大小土司个个都有碉楼。

金川位于今天马尔康和康定之间的长条河谷地,海拔确实是高,位于松潘高原南面

以前在天涯曾经请教过一位对这方面很有研究的大佬,据大佬研究,大金川土司老大沙罗奔实际上本名不叫沙罗奔,沙罗奔更像是一个固定职位名称,很可能是残存的苯教大祭司的一种变化称谓。

而明代敕封的金川土司,在清代被改为小金川土司那个,也是从宗教领袖而来。朱棣敕封的演化禅师就是当时的金川苯教大祭司。

乾隆打的大金川沙罗奔就是这么一个角色,他能够动用的作战壮丁不过是六七千人的规模。

乾隆的大金川之战,天南海北全帝国调集军队,折损三名二品大员,最后也只是和沙罗奔握手言和打了个平局。

后勤难不难?是很难,但是大金川距离可以为清朝所使用的前进基地,如松潘城,或者是理县,也并没有很远。

其金川谷地海拔还没有松潘高原高。

清军当时一旦进行机动,侧翼拉长之后,过于拉胯的野战能力,才是大小金川之战打的如此难看的主要原因。乾隆对于允许前线清军将领主观判断实施机动绕过当噶腊尔山防线是非常谨慎,甚至可以说是害怕的。

而且还是靠寿命熬死了最能打的沙罗奔和郎卡。


user avatar   ai-min-ru-zi-cao-a-m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11更新:

好家伙,隔了这么久不小心又翻到这个话题,回来一瞧,噗……好吧,为带清精神孝子贤孙们点赞。

任你们再怎么鼓吹乾隆的丰功伟绩,也没法改变他的清王朝已经被西方列国甩在身后的事实——知道问题关键在哪吗?在于乾隆这孙子对欧洲格局、战争、武备、科学、技术、制度等等非常了解,然而他却什么也没做。

举例而言,就算有一位印加帝国君王十分伟大,文治武功排进美洲历史前十,又如何?欧洲强盗来了给你一波降维打击,你什么十全武功、百缺文治,统统被倒进历史垃圾桶里了,你印第安后裔再怎么吹,别人看了也只当笑话。

要是这位印加帝国君王也了解外面的世界发展、科技知识以及军政制度,却沉醉于自己的所谓"伟大成就"、“天朝上国”,无动于衷,只当做自己个人的"私有物",严禁臣民接触,那么你们认为他是一个正面教材还是反面教材?

更有甚者,不敢比同时代的西方,反而有脸去比一两千年的古国,然后鼓吹一波带清史上最牛、乾隆超越哪个哪个著名帝王……能够把不要脸和怂同时融入到义正言辞的嘴脸中,真让人大开眼界。

——原答案——

李二晚年打高句丽(人口几百万,山城林立,甲骑具装成群),把高句丽打成重度残疾,就因为没一次性把高句丽骨灰扬了,被人三天两头黑“打高句丽打了败仗”,甚至被高句丽的精神子孙们意淫成大韩帝国暴揍李二,射瞎李二狗眼,李二跪地求饶,割让北方国土……

再对比对比乾隆大帝的自吹自擂,李二在不要脸和虚荣方面,真是弟中弟,当然相比泡菜国的无耻无下限,乾隆也是弟中弟。


user avatar   kashiwara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女真人和原辽东军为主的重甲步兵(包括各种工程兵,像推盾车的)、重甲骑兵。

以蒙古人为主的冷兵器轻骑兵。

以三顺王(孔、尚、耿)军队、佟氏武装为主的汉军重炮兵。

以原辽东军火器兵为主的火器营。

全员重甲,全员骑马机动。

1、后金军的甲胄、装束、武器,与大明辽东军基本一样,这个之前我科普过,这里不再赘述。

后金、清军在关外推行剃发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战场识别。不然两边打起来,都不知道该砍谁。

2、明军的红衣炮是找葡萄牙人代工的,后金(清)军的红衣炮,才是国产的。后金的铸炮技术,原胜于同时期的明军。

明军的红衣炮,都是从澳门运过来的,后金第一次入关的时候,葡萄牙人将红衣炮运到涿州,发现了后金骑兵,葡萄牙人死活不往前走了。这时,被崇祯打为阉党的冯铨主动出资,招募家丁、乡勇,这才把这些炮运到了北京。

明军装备的红衣炮少得可怜,松锦大战中,十几万明军装备的红衣炮不足二十门,而同时期清军一年就可以造六十门。

下面为松锦大战之后,清军缴获的明军火器。

松山之战,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之战,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之战,获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

杏山之战,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清军共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其中红衣炮仅15门,佛郎机也只有百余门,其他大多数火炮都质量低劣,不堪使用。

说说后金将红衣炮国产化的过程。

孔有德投降,他在登州跟着孙元化打过工,孙元化是火炮专家,所以孔有德的几个部下,像王天相与金世祥也学习了不少火炮知识,对原理、架构都很精通,结构制造就没有问题。

然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制作工艺。当时后金军中有一名汉族工匠刘汉,他精通冶铁技术,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造出的铁炮接近钢炮的水准,质量已超越欧洲同时期水平。

崇祯四年,后金成功仿制了明朝的红夷炮,因满人对“夷”犯忌讳,故改称“红衣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将军”。相较明朝的红夷炮,后金版的炮架先进,高低角可调,转向也方便,并有瞄准装置。

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炮军”,满语为乌真超哈,汉旗军都统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重炮兵。

3、入关初期的清军,从人员构成上来说,是吴三桂辽东军(4万,打完李自成后约2万)+三顺王辽东军(1万)+佟氏兄弟手下零散投降的辽东军(1万)+祖大寿系辽东军(1万)+建州女真本部(2万)+努尔哈赤、皇太极掳掠的东北索伦诸部壮丁(1万)+漠南蒙古军(3万)。

以上人数为估算值,但误差不会太大,合计约11万人,原辽东军占了约半数,这就是入关前后清军的全部家当。

入关后,姜瓖的宣大军8万、河南地主武装约10万、南明江北四镇23万、左梦庚部(左良玉之子)约8万,先后投降清军。

这才让清军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而后期抵抗清军的,湖南何腾蛟,主力为原李自成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部;东南郑成功,主力为原海盗集团;西南孙可望、李定国,主力为原张献忠的大西军。

基本就这么个情况。


说明一下。

辽东军所谓的“军事地主制度”,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即军籍即户籍,平常当地主,打仗的时候每户抽丁上阵,打仗→抢人、抢地盘→分地、种地。

努尔哈赤把这一套学来,搞出了八旗。

在清军入关前,关外最大的三股地主势力,即为吴襄系(辽西走廊南侧)、毛文龙系(辽宁半岛沿海)和祖大寿系(辽西走廊北侧)。在清军入关时,这三大系都给清军打工了,你说这得分多少地。

有很多朋友会说,人家毛文龙就占着个皮岛,怎么成地主了?

其实呢,在毛文龙死之前,东江所控制的地域甚至要大于明军在关外控制的地盘,请看下图:

图中深红色部分,即为毛文龙屯过田的地方。

所以,满洲不等于女真,八旗更不等于女真,它是一种满、蒙、汉相结合的军事贵族团体。

八旗军的主力,就是辽东军+爱新觉罗宗室+北方来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漠南蒙古。

上文所谓“祖大寿系”,并不是祖大寿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简单列一下辽东军投降后金军的情况。

李永芳,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带500人投降;投降后金后授三等总兵官。

这位仁兄有点意思,明明是一个地道的汉人,投降后却处处满洲化,最典型的就是给他的儿子起名,请看:

三儿子,李·刚阿泰,后官至宣府总兵;四儿子李·哈什库;五儿子李·巴颜,一个汉人,官至正蓝旗二把手,后封一等昭信伯;六儿子李·呼图礼;七儿子李·胡拜;八儿子李·克胜额;九儿子李·克德。

个性不?

孙得功,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后金封爵封三等梅勒章京。

石廷柱,瓜尔佳氏,汉化满族人,投降前为关宁军广宁卫守备,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后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因战功卓著,死后追封太子太傅。

金砺,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武堡都司,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金后战功卓著,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孔有德,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恭顺王,后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因被李定国击败,自焚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耿仲明,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怀顺王,后改封靖南王。顺治六年,因其私藏逃人,多尔衮追查不休,耿仲明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副将,带军民万余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智顺王,后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五年被其子尚之信逼迫而死。

祖大寿,汉族,李成梁管家祖承训之子,李家衰落后辽东最大的地主家族,吴三桂之娘舅。投降前为大明辽东军总兵,先是被围大凌河投降,再是被围锦州投降。投降后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祖大乐,汉族,祖大寿之堂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无记载。

祖大弼,汉族,祖承训次子,祖大寿之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顺治时授散秩内大臣,隶属汉军镶黄旗。

祖泽远,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关宁参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战功卓著,官至湖广四川总督,一个人管半个南方,爵位为得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

祖可法,汉族,祖大寿养子,大凌河之战中作为祖大寿的人质被扣在后金营中,祖大寿降而复叛后归降后金。皇太极对其信任有加,授汉军正黄旗副都统。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战功卓著,封为左都督,充任镇守湖广的总兵。

祖泽润,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大明锦州副将;投降后战功卓著,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吴三凤,汉族,吴三桂长兄,投降前为辽东军参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

张存仁,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副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投降后因其文武兼备,备受多尔衮赏识,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三省总督,爵位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洪承畴,不介绍了;吴三桂,不介绍了。

东北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诸部,也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克萨原住民,达斡尔族博穆博果尔叛逃,皇太极北伐,一次性抢回来近5000人;

尼布楚原住民,茂明安蒙古人,一千余户南下,加入后金;

索尼的赫舍里氏、沙尔虎达的瓜尔佳氏等等,之前都不是建州女真,都是从北边过来的。

真正的建州女真,能凑出一万壮丁,就顶天了。




              

相关话题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难道没有人提出,意识到沙俄是新的威胁,类似汉之匈奴? 
  为什么明朝没有和蒙古贵族联姻,而清朝可以? 
  乾隆帝大兴文字狱的原因是什么?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和明宪宗朱见深相比较,哪个更厉害一些? 
  乾隆为什么在四十三年为其叔叔「八阿哥」胤禩平反? 
  为什么皇太极的名气不如康熙和乾隆皇帝呢? 
  严嵩、和珅这么贪,嘉靖和乾隆为什么不杀他们却委以重任? 
  如何评价兆惠? 
  嘉庆皇帝继位以后,乾隆留下的众多漂亮嫔妃,是如何处置的? 
  活在康乾盛世是种什么体验? 

前一个讨论
2022 年会遇到大牛市吗?利好什么股票?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孤勇者》这首歌?





© 2024-09-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