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令智昏,教育部不好好管课程和教育质量,参和就业干什么,这本身就不是教育部该想的事情,学生找工作难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课程体系和专业划分已经远远落后于实业界的变化了,可以说已经彻底落后时代了,这个局面不去解决,反而本末倒置去解决学生?
我想起前两个月一个小财得意洋洋地和我说:谁说商科学不到东西,我们就做企业沙盘模拟,老师还会在课上讲商业案例分析。我听着真是哭笑不得,我告诉他这一套我上学的时候就在学,现在外面都天翻地覆了,你们现在竟然还在学十几年前的东西,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全部都是过时的东西,如果不是看在你们年轻的份上,社会会给你们机会吗?
去西部?去偏远地区?去那里有个毛用,那里又没有工作机会!市场本来就有聚集效应,产业和就业机会都是跟着市场走的,西部没有有效市场何来的就业机会?你们去了除了糟蹋环境还能做什么,不会真信了什么山河湖海草生态经济圈?你们仔细想想乡村经济振兴的最终来源是什么,新农村的产品和服务产出最终的消费者是谁?哪怕你去搞乡村旅游经济做民宿搞直播带货,那最终消费者哪里来的?难道别的贫困县村?还不是靠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者!还不是长三珠三经济体的消化!乡村的开发和扶贫本身并不是一个经济行为,不产生经济循环,扶持的成本是被低估的,比如一个科学家把一项发明免费共享给农村,他未从农村扶持活动中获得收益,这是被低估的成本,但科学家本身对研发的投入和自身日常生活开销是要从城市经济体的商业活动汲取的,看上去是个人慈善行为,背后本质是城市发达经济体对乡村的反哺。
越是贫困地区越是西部地区出来的同学,恰恰越应该去一线城市尽可能谋取最大的劳动收入,实现自己最大的劳动价值,这样才能最大化变现投入在你们身上的教育资源,才机会真正反哺西北和偏远地区。
竟然还有说给编制去西部的,那你tn不就是想趴在西部人民身上吸血吗?今年疫情下全国紧张,上半年甚至只有上海存在财政盈余
看看这个财政自给率排名,50%以上的都是来自哪里!
事情证明中西部省份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加前几年跃进式地产开发造成债务负担过重,真正有希望缓解西部和偏远地区困难恰恰是一线城市经济体的持续增长,这需要同学们共同的努力,都想去做米虫,只能大家都饿死!
看这题的下的风向,西边都不是人呆的地方,让大学生去西部就是____,全国人民都应该住进东南大城市。
这说明东部房价还不够贵,应该加大力度涨价,充分发挥市场指导资源配置的作用,让无形的手送大学生去西部,皆大欢喜(逃
看好多人讽刺分配人“自私”“不肯让利”的,我提醒一下,这个政策是针对今后新产生的应届毕业生的,而据我所知,无论是分配壬大V还是入关壬大V,基本已经有意向单位甚至参加工作了,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一群基本不需要担心自己未来出路的人在讨论“他者”的前途命运该如何安排的话题。
那么问题来了,分配壬们至少念在未来的应届毕业生们(不论他们来自城市还是乡村,来自东部还是西部)和自己学过同一门课/看过同一本书/喜欢同一个番等等理由的份上,共情一下他们可能因为自己迷茫或者学校半哄半骗而成为高校就业考核KPI数字的悲惨结局。反倒是那些讽刺分配壬的人,噼里啪啦一通敲键盘就先不分青红皂白把大学生(不论他们来自城市还是乡村,来自东部还是西部)划定为“先富”,再高呼大学生应该去西部带动后富。
请问到底谁更“自私”?
谢邀。
劳动力过剩,不就得国家创造需求来消化咯?
虽然我也是老阴阳师,但这个问题下我觉得有些阴阳发言实在大可不必。
你觉得毕业生送西部、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委屈了他们,我倒觉得西基远地区挺委屈的:
地方经济活力本来就弱,唯一的香饽饽就是体制,结果体制里还塞进来一帮一心想跑路的人上人。
你大学生看不上的一个岗,乡里老王可能念想了三年。
是城市不要你们、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不要你们。你们可以把罪过算在经济周期上、过度城市化上,甚至可以把怨气撒在自己的无力上。但独独没有必要撒在这套操作上。
如果中高端就业市场紧俏,如果今年不是被经济压力逼出六保六稳,谁特么闲得去出台这些逆周期调节手段?
心里想的是新荣记,最次也是大董,实际上饭都快吃不上了。你端一份华莱士过去,对方还振振有词。
文件第一大项第一小项里就是“用好用足稳就业政策,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和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稳就业政策向高校毕业生重点倾斜”。
什么叫“稳就业政策”?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市场上能提供给毕业生的新增就业岗位锐减。中央只好向所有国家掌握的领域发话:有新坑,尽可能让毕业生来填。市场没有就业,只好我们来给。
这种大规模招聘倾斜,就是“稳就业政策”之一。
什么叫“配合和会同相关部门”?就是多数部门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自己的利益结构。虽然硬性指标划下来,但是依然会有大量地方想尽办法不去接包袱。所以作为直管毕业生的教育部门,你们积极点,先把人压下去。
地方实在油盐不进的,督察组下去和他们亲切沟通。
地方看那些下来塞人的高校跟看瘟神似的,高校也没什么权限要求对方一定执行接收。如果不上指标、不拉高考核权重,你告诉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只有C9是大学生?二三本的不是人?
烂事肯定有,这是运动式指令下的常态。
但至少先把大规模逆周期调节给做了,先把毕业生普遍失业的最恶局面给避了。
外贸运费涨3倍,空有订单数量的好看,利润赚个鸡脖;互联网增长数据不错,但实际上是垄断下加大了割韭菜的力度,新业态极少;而在传统的工业板块,几个课题组已经发文:“过度”自动化果然会加重失业。
难啊。
为什么要强调大规模内陆投资?为什么要重视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因为就算你继续集中资源到一线,一线吸纳新增就业的能力也就这样了。
今年疫情加经济衰退,一线围住现有就业不崩,已经善莫大焉。“大批农民工停止返城”的新闻忘了?搜一下“转移就业”,你看看各地乡镇今年压力有多大。
而且一线集中过头,容易出现金融化,会在高地租的环境下产生去工业化,就业岗位反而少了。
杭州,说的就是你。
这个条件下,大规模国家投资必然集中在内陆,投资刺激出的新增就业也必然集中在内陆。不往这导往哪导?上海的居委会还能多招几个人?
很多带温拿看不上这类操作,引申发散一下,很正常。
但对很多毕业即失业的二三本童鞋,这是一个真实可行的选项。带温拿们可以指出不足,可以感慨历史进程,但没必要攻击根本。
再说,能骂的也就是摆在前面的校方。有些央企国企就是不接收、就要掐好苗子、就把包袱甩回去,这些藏后面的,骂都骂不到。
毕业生还可以被营销号灌两口鸡汤,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你我一票三十出头的老帮菜,难道不知道今年是什么环境?
义乌永康一片片的厂子已经空了,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浮萍飘零。你觉得国家这个逆周期调节八行,那你告诉我市场上还有什么出路?
几个儿子分家产。大儿子要房子,二儿子要车子,小儿子说,你们随便抢,把老妈给我留下就行。
非洲的工作,我已经签了。我要是会影分身,我还真巴不得去个大兴安岭选调。可惜我不会,可惜我只有一个身体,不能踏遍这世界的大江大河。
我不在乎谁赚得多,谁官做得大,谁在超大城市有一套鸽子笼,谁是什么人上人。七十年后,当你们的染色体在这个宇宙中灰飞烟灭仿佛从未存在过的时候,我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
兄弟们,我先干了,你们随意吧。
挺好的。
参军入关壬上,援边分配壬上,大家都能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可想而知,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劣质高校群体将如此办理:
必须签约西部,月薪2000,八年内离职赔偿1000000,不签拿不到毕业证。
进阶版:
三年考核期,非升即走,被赶走了就不满八年嘛,所以必须赔1000000.
此回答下可能会出现两种声音,第一种是:
“我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我们贫困的家乡。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种则是另一个最近很流行的一个梗了:
“我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贫困的家乡摆脱我们,生如蝼蚁当有自知之明,为生化环材立心,为机械土木立命,为地海农油继绝学,为集成电路开太平。”
先给第一种价值取向的鼓掌,有这种志向的同学我表示敬佩,这是真心话,比如扶贫模范,支教这种就很让人肃然起敬的。
人家这才真的是不在乎钱,为了实现有意义的事去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真正的爱国。
以及不想内卷的同学可以踊跃报名去西部,去艰苦地区,我双手支持,这真的是既不用内卷也造福后人的。
但是第二种的呢,我也可以理解,我更关心的是,他们如果去了,有没有什么保障。去了想回来怎么办?他们的利益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
整个手机行业吃掉60%利润的全球唯一巨头,需要其他公司来教他做事?
整个手机行业吃掉60%利润的全球唯一巨头,需要其他公司来教他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