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经历的哪些真实故事,让你意识到「中国真的不一样了」? 第4页

                    

user avatar   da-jiang-jun-5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越来越强大是从下面各大参数看出来的,但是需要指出各大城市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希望所有的城市再努努力把房价提高到跟北京一样高,这样我们就更成功更强大了,不看房价统计,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多富有。


北京

北京3月均价为65262元/㎡同比下跌4.89%↓,环比上涨0.53%↑




上海

上海3月均价为67628元/㎡同比上涨23.56%↑,环比上涨2.29%↑




厦门

厦门3月均价为48570元/㎡同比上涨4.10%↑,环比下跌3.04%↓




广州

广州3月均价为42849元/㎡同比上涨20.58%↑,环比上涨0.6%↑




南京

南京3月均价为33659元/㎡同比上涨6.11%↑,环比上涨3.83%↑




杭州杭州3月均价为36770元/㎡同比上涨16.43%↑,环比上涨0.61%↑




福州

福州3月均价为26558元/㎡同比上涨1.58%↑,环比下跌1.46%↓




天津天津3月均价为25610元/㎡同比下跌1.33%↓,环比下跌6.44%↓




宁波

宁波3月均价为26556元/㎡同比上涨11.52%↑,环比下跌1.74%↓




苏州

苏州3月均价为23207元/㎡同比下跌2.05%↓,环比上涨2.21%↑




珠海

珠海3月均价为24783元/㎡同比上涨5%↑,环比上涨0.06%↑




青岛

青岛3月均价为21662元/㎡同比下跌0.16%↓,环比下跌5.75%↓




武汉武汉3月均价为19494元/㎡同比上涨13.61%↑,环比下跌2.49%↓




济南济南3月均价为16314元/㎡同比上涨0.75%↑,环比下跌4.47%↓




合肥合肥3月均价为18151元/㎡同比上涨9.93%↑,环比上涨2.41%↑




成都成都3月均价为18430元/㎡同比上涨9.93%↑,环比下跌0.97%↓




海口海口3月均价为16248元/㎡同比上涨4.66%↑,环比下跌0.88%↓




西安西安3月均价为16665元/㎡同比上涨8.04%↑,环比下跌1.72%↓




石家庄

石家庄3月均价为14633元/㎡同比下跌3%↓,环比上涨1.52%↑




郑州

郑州3月均价为14385元/㎡同比下跌1.82%↓,环比上涨2.86%↑




昆明昆明3月均价为14226元/㎡同比上涨3.85%↑,环比下跌6.05%↓




南昌南昌3月均价为13129元/㎡同比上涨0.20%↑,环比上涨0.88%




重庆

重庆3月均价为12921元/㎡同比上涨2.74%↑,环比上涨0.85%↑




沈阳沈阳3月均价为12056元/㎡同比上涨4.34%↑,环比上涨1.58%↑




长沙长沙3月均价为11715元/㎡同比上涨5.54%↑,环比下跌3.33%↓




哈尔滨哈尔滨3月均价为10473元/㎡同比下跌0.85%↓,环比下跌4.86%↓



大湾区






user avatar   shoudoumaoda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在疫情之前的时候,我曾经接手过一个病人,痊愈出院之时,病人的女儿跟我说,她是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的研究员,这次是为了父亲的病专程回国就医的。

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虽然我不是搞儿科方向的,却也有所耳闻,毕竟北美TOP3的儿童医疗机构,如雷贯耳。

作为病人家属和半个同行,她对我们的治疗的评价是「很规范,大小医生们都对国际指南很熟悉,而且在指南的基础上有合理的治疗,跟以前在国内的感觉很不一样了」。

虽然当时没有完全理解她后半句是什么意思,不过我还是客气了一句:

「谢谢,这是我们的正常水平。」

事后被同事半开玩笑地说,「你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不过后来又收治了一个在驻华机构工作的WHO(世卫组织)外国官员,这个病人出院以后,很接地气地给院领导写了一封表扬信。

大致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医疗水平给了他“超出预料”的惊喜…

不过我们私下里吐槽——合着您当初来看病的时候是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了么……

但话说回来,这些年在医院,一个小小的实际感受就是——不仅接触到的海外病人变多了,来自海外病人的认可也变多了。

现在可能说起「跨国就医」,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出国看病」。这个反应其实倒也没错,但关键得看你的立足点是哪个国~~从中国到国外是跨国就医,从国外回中国也同样是跨国就医。

上大学的那些年,接触到的大多是在复杂疾病/恶性疾病在国内求医无望,为了求生存,不得已赴海外就医的人——目的地不出意外的当然大多是欧美日,少数也有赴某些点亮了特殊医疗体系属性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比如伊朗、泰国什么的.....

那时候为了挣点零花钱,偶尔会给这部分人群翻译翻译病历、整理整理就医指南和攻略什么的。这部分的需求人群之大,可能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以至于催生了不少类似的提供跨国就医中介服务的商业机构,赚的就是这个过程中关于疾病、医疗机构声誉、保险乃至病人转运的信息差。

鉴于会选择这条途径的大多是有钱人,事实上这曾经是一个非常有钱途的蓝海市场,钱途之大,以至于时隔这些年后,我依然会时不时地后悔当年拒绝了某位师兄的创业邀约,如果当年选择跟他一起干的话,保不齐现在已经实现了狭义上的财务自由了——当然,现在这片蓝海已经很红了~

不过等到我工作了几年以后,却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就医洄游」——人在国外,生了病千里迢迢飞回国治病。

这部分的人群传统上以以下两种为主:

  • 「空巢」老人——子女在国外工作定居,留下父母在国内,而父母又在出国探亲、带孩子的过程中生病的。这部分在帝都其实是个挺庞大的人群,尤其在高校密布的帝都西边。据我观察,有钱人和高级知识分子送子女移民的比例还是远远高于其他人群的。至于他们选择回国看病的原因,大部分还是因为老人在国外没有医保,欧美(尤其是美帝)看病实在太贵,现买医保更不划算,算来算去还不如打个「飞的」回国治;
  • 留学生——本质上和空巢老人的性质类似,主要还是费用因素;

最近几年,却能明显感受到另外几种人群的增加:

  • 移民海外后,又选择回国发展的华人;
  • 选择定居内地的港澳台同胞;
  • 在中国学习、工作乃至定居的歪果仁——最近就遇到了一位这样的病人,也让我有机会知道了「中国绿卡」(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长得什么样——设计跟身份证几乎一模一样,就是内容不同,不过第一次看一张身份证一样的卡片上印着一个歪果仁的脑袋还挺喜感的;

当然,由于地处北京闹市区,喝多了大家打破头的歪果仁也是医院急诊的常客......

除了病人,医院里也时不时有医学院的留学生来实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客,这两年差不多已经见到了一小半;

之所以想到这些我日常工作的小细节,是因为这是一个对我很直观的、能够看出中国和过去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毕竟,来医院看病的人,只是现实世界中的一部分,或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切片而已;医院里的归国游子、海外来客越来越多,窥一斑而知全豹,也说明中国这个国家对世界的吸引力比以前更大了一些;

虽然可能只是一些,但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相比,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改变。或许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还会有更加更大的进步;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中国医生们,也有自己要做的事:

让中国医疗从廉价的代名词,向领先、规范、高效的代表转变。

差不多就是想从摸着石头过河,变成让别人摸着我们过河吧。

希望有朝一日,医疗和国产航母、东风快递...这样的宏大叙事一样,成为让这个国家「真的不一样」的事物。

虽然有些人可能又要说我「不知道天高地厚」,但这也算是我辈一点小小的夙愿吧。


user avatar   zou-yu-tong-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智能手机、移动支付普遍后:小偷都下岗了。

我国几乎成为全世界抢劫、盗窃案件比例最低的国家。


还记得曾经登上过各类法制头条的 某地飞车抢夺案 吗?

无现金时代的降维打击,才是根除这类案件的办法。

00后的小朋友怕是都会看不懂这部电影了:


多年后黎叔出狱 连偷5只钱包,惊讶发现:啥现金都没有,偷来的手机没有指纹/密码根本不能用。


科技进步才是第一生产力,贼和抢劫犯都只能下岗了。




当然他们中的部分人 转就业去了电信诈骗

这个就是我们需要再研究的问题啦。


user avatar   tang-53-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gao-yuan-s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节选自2020年7月17日的日本航空中心研讨会上,东京大学大学院川岛真老师(也是中日关系研究的比较著名的日本教授)的关于中美对抗下中日关系的演讲内容,由本人翻译并为了审核通过做了细微名称修改,可能会存在一下细节错误,还请斧正。

听了这次演讲后,我认为作为日本的精英阶层对中国的崛起是有着深刻的认识的,也对中国的崛起和成就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价,当然也有些不甘。但我作为中国人很自豪,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崛起目前确实只能是干瞪眼的态度,进而靠拢在美国周围,期望美国替他们出头。当然祖国的成绩固然喜人,但是主要的矛盾问题也要努力解决。

最后一点,这是来自日本的学者关于中国崛起的看法和观点,请理性发言。

“(以下省略诸多对中美关系的冲突陈述)

美中对立的特征如下。第一个特征是超党派的。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不管是共和还是民主,都是强硬派。实际上美国现在是超越党派的,不管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亦或是被称为自由主义的哈佛大学老师、哥伦比亚大学老师、斯坦福大学老师,都对中国内部剧烈的严峻变化感到非常吃惊,发起批判态度。这在3,4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第二个特征是全面的。在多方面美国都对中国发起批判。这不仅涉及到西方民主、自由和价值观。最能体现的就是美国联邦议会。美国联邦议会通过的中国相关法案数量众多,在各方面都谴责中国。(省略部分)

但在民主党、共和党也存在着差异。在列举了关于中国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各党派对中国问题的想法都有着轻重。美国就像1971年基辛格访华一样那段时间一样,态度会突然发生变化,也许突然就从敌对变成盟友,以至于连日本都措手不及。当时,美国国务院也很难掌握基辛格访华的消息。我想需要对美国的对中战略的再进行理解。在新冠发生前的世界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对美国都很头疼。日本、英国、德国认为,如果美国提出了鲁莽的要求,除了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都应该协力反对美国的主张。但是,新冠病毒感染扩大期间,美中关系极为恶化,英国政府说要消除华为的5G影响,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也因为各种事件而恶化了。虽然美国和英国,澳大利亚反对中国,但是比较起来,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的对中国反对程度并没有那么高。但是,事实上来看,新冠以来,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原本多少有些讨厌美国的发达国家都在向美国靠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状况对于日本的经济界来说可能是非常严峻的。

(省略部分)

美国对中国的持续强硬和中国对美国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差距,是两者产生分歧的重要一点。就日本而言,1930年代曾发生过918事变、扶植伪满洲国、利顿调查团派遣、退出国联的事态,当初美国对日本并不那么严厉。虽然也有一部分严峻的倾向,但作为政府整体来说美国对日本并不严厉。但1937年,日本更进一步扩大了中日战争,美国就开始严格对待日本。但那时的日本怎么可能轻易收手呢。说到中国,美国对中国方针变化,恐怕是在雷曼危机之后,2008~2009年之间。但是,虽然有了转换,但中国的胡锦涛主席并没有因此而全面的改变大方针。等到中国新一届的领导班子上台,中国却朝着和美国人设想相反的方向改变了方针。2014年左右,中国主席使用亚洲新安全保障观一词,“今后亚洲的安全保障将由亚洲各国来实施。中国在这之中拥有主导性”。这明显就是“排除美国”。但是,那时美国没有做出反应。但在中国看来,美国迟早会出手的,这是他们早就预料的。中方在2017、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权方面作出了非常严厉的反应的时候,仍试图以新型大国关系、相互保护核心利益、相互协调的传统想法来应对。特朗普总统提出关税问题的时候,中国也非常顽强地进行交涉,最终其实很好地达成了协议。在和美国的谈判桌,结果总算找到了妥协点。

但是,在军事和安全保障方面,中美对抗还在继续。而且,关于周边领土问题,中国“见缝插针”的态度也不会改变。因此,正如特朗普总统所说的那样,在关税问题上两方妥协了,但也不能因此而在军事、安全保障方面、网络战,太空战上松懈。即使新冠蔓延,但中国也继续发射北斗GPS卫星,扩大5G设施的建设。其他先进产业的工厂也一直在运转。这些是国策。所以关税方面握手言和,但是在主权和安全保障方面是中美仍旧敌对,持续对抗。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般来说,在日本的媒体等媒体中,说起去技术隔断Decoupling,给人一种美国发明的印象。但美国在与中国之间,为了消除技术交流的影响,都在互相进行技术隔断。不仅是中国的北斗导航,进入2010年后,中国从胡主席任内末期开始推进另外一项更加庞大的计划。不仅针对美国,更是整个欧美国家体系。那就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技术隔断。比如海底电缆、卫星网络、手机终端,中国都将从西方发达国家提供的信息基础设施中分离出来的。中国的手机已经渐渐不需要美国等发达国家的GPS卫星了。海底电缆的铺设需要很长时间和庞大的经费,虽然没有全部建成,但是以中国的手段是不会停下的 。华为也在制作海底电缆。中国制的海底电缆完成后,美国方面恐怕就很难再监听中国国产手机的情况。与此相对,中国方面认为,如果是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的手机,只要知道电话号码就可以知道个人所在地。美国现在还想做同样的事情的话是可以的,但碍于所谓的民主制度还正大光明的公布。这就是中国正在布局的信息技术隔断。这已经和新冠,经济发展什么的无关了,也许是中国在为了将来和欧美的最终斗争做准备,这里要注意。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会公开北斗和海底电缆的信息,所以欧美国家还有据可查。

.....(省略部分)无论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还是其他科学技术,美中对立恐怕不是美国和中国哪一方会赢或输,而是世界各国会选择美国和中国哪一方。如果说中国的系统既便宜又方便的话,也会有投奔中国的国家。而且,这是根据各个领域、各事件来判断的话,美国或者中国占据所有的技术制高点是不太可能的。

比如说,数字人民币,可能会引发货币战争,但在这方面美元还处在压倒性的强势,我不认为人民币会彻底取代美元,但已经有了崛起的趋势。但是,美元在结算上有各种各样的条件,例如美元无法和黑钱结算。美元结算方面的限制越加强,所以一些无法转汇为美元的资金流向数字人民币的可能性就越高(例如伊朗的石油与人民币结算)。另外,由于支付宝的网络扩大,不通过银行的国际汇款网络就可以转账的事情也在变成现实。现在,在大陆和港澳工作的菲律宾人,,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支付宝给菲律宾的家人汇款。菲律宾的家人可以在自己的村子里支付)通过支付宝实现现金化。这项汇款应该没有任何银行参与。这样的个人水平的汇款网也有可能逐渐被人民币收取。整体上虽然保持了美元的优势,但也有无法完全覆盖的领域。我想人民币将可能填补这些领域。

中国是一个包含人口问题在内有很多问题的国家。在很多方面不能按照常规考虑的情况下,从经济规模来说,中国现在是日本的3倍。如果美国的经济实力是10,中国是6,日本是2。在日本之后,德国、英国等国家排在1.8和1.7之间。因此,不能忘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强劲实力的国家,这个国家不需要履行西方式的民主,只要排版就可以实行任何重大政策 而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反对和民意,所以在世界秩序方面中国是不可被忽视的存在。

美中对立下的中日关系 在这样的美中对立进行中,日中关系到底是怎么展开的呢。众所周知,中日关系在2008年、2010年、2012年发生的围绕钓鱼岛的各种问题中恶化了。我觉得2008年12月8日是一个转折点。我对2012年9月所谓尖阁群岛国有化作为媒体卖点的日本媒体持批判的态度。2008年12月8日,中国的官方的船只第一次进入了钓鱼岛的领海。在那个事件中,以石原都知事为首的保守政治家开始着手在岛上建设设施。2010年又发生了渔船冲突事件,之后民主党政权将该岛国有化。日本的一部分媒体使用了“国有化”这个词,而国有化这个词,在中文里是接近领土化的意思,这极大刺激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因为中国除了国有土地以外并没有其他土地。因此,说到“国有化”,人们会认为是“日本(从台湾那儿)买下了岛屿并将其国有化”。而且,2012年9月野田政权时期将钓鱼岛改为国有地之后,中日之间的首脑会谈就没有了。这确实是日本的内阁很鲁莽的行为。

那之后的日中关系会变成什么样呢。2012年安倍内阁成立,2013年末安倍参拜靖国神社,2014年1月的国会上,安倍首相在施政方针演说中表现出了改善日中关系的倾向。我认为真正的改善关系是从2017年5月自民党的二阶干事长访华开始的。2017年7月,安倍总理对一带一路的评价发生转变,声明只要一带一路具备开放性、透明性、经济性、财政健全性四个条件(这些是后来整理的,当初没有这样的话),日本将支持一带一路。在那之前,他说因为没有这四个条件,所以不能参加一带一路,但是他说只要改善四个条件就可以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换言之,积极的信号被中国方面接受了。中国方面最终也在2019年6月的大阪G20峰会上同日本达成第三国合作协议(比如中日韩,中日与东盟等),安倍总理2018年访华时同中国签订了52件合作协议,但我想真正在日中与第三国顺利推进合作项目的,恐怕还不到52分之10吧。但是,还是作为实绩保留下来了,还要展示给世界范围看。正如刚才所说,很不幸的,美国对中国停止了各种协议政策,采取了极其严格的反制政策。就在这个时间点,日本向中国方面走近,提出了4个条件,同时也在推进第三国合作。就好像日本在独自推进和中国的各项协议政策一样。

虽然可以看到那个时候日中关系的改善,但是正如刚才所说的,在钓鱼岛周围以及其他地区,中国海警的活动是不会停止的。这里要注意的是,先前中国外交部的傅莹所提及的关于国际秩序的话。傅莹其实在那个时候说过一件有趣的事情。那是国际秩序这个词。在说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同时,中国只承认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3个要素中的联合国和国际法的基础上,傅莹表示,中国将在重视联合国和国际法的同时,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不是世界秩序,而是国际秩序。中国支持的是“国际秩序”,而不是美国的“世界秩序”。因此,读《人民日报》的时候,看官方发言的时候,应该注意,世界秩序是美国的东西,而国际秩序是中国的东西,所以要注意。

之后,在2017年秋季第19届党大会上,中国主席又一次对新型国际关系发进行说明。所谓新型国际关系,就是以经济关系为中心,建立双赢的关系,然后成为伙伴关系,甚至是命运共同体。这里的重点是以经济为中心,完全和西方价值观不相连。西方的基本想法是,例如民主和平经济发展下的民主化的国家增加了,民主化的国家之间很难进行战争等等这样的想法。中国设想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完全不使用这种“民主主义”、“自由”的概念的国际关系。之后,2018年特朗普政权成立,提倡美国一国主义,包含了贸易壁垒主义,这使得中国不仅仅倡导中国式的新型国际关系,还添加了“世界自由贸易秩序由中国来维护”这样的内容。


日本的位置 关于日本的立场,我之前已经说过了,所以不多说了,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事态不能像以前那样政经分离了。日本到现在为止,把政治和经济分开对待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安全保障·军事和美国合作,经济和中国合作。但是,如果技术层面问题浮出水面的话,今后就不会这样了。技术跨越了经济和军事两方面,而且价值观也跨越了这两方面。因此,今后,可以说是日本既存方针的政经分离有不能应对的可能性。我觉得这是今后的大问题。

新冠问题,围绕这次新冠疫情的问题,自由主义的国际协调体制几乎没有起到作用。大家都说WHO不行。但是,包括WHO在内的世界的国际组织中,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的力量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那是现实,所以就算抨击也无能为力。在接受这个现实的同时,增加资金,增加人员,涉及到高层人事等,作为发达国家也必须要做点什么。必须考虑美日欧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合作,如何重新建立国际协调系统。新冠病毒的感染者还在增加,恐怕不仅仅是今年一年,明年也会一直持续下去,在这种状况下,一边注视着新冠,一边一步一步地选择现在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很重要的。


——————割,待续


user avatar   xiao-yao-you-20-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什么时候觉得中国不一样了?

大概是2016年我第一次踏出国门,参加美国Middlebury College的交换项目。当我看到美国独立日插在路边的国旗是“made in china”的时候。

大概是2017年我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机场,看到巨大而醒目的华为和小米广告的时候。

大概是迪拜的好友托我买大疆无人机的时候。

大概是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的教授坦言希望能到中国工作的时候。

大概是阿尔及利亚的高中生为了来中国上大学天天找我学中文的时候。

大概是2019年英国导师说中国即将担负起人类发展的命运,希望我担起年轻人的担当的时候。

大概是现在博士组的台湾老师发自心底地认可大陆的成就并痛批对岸睿智领导人的的时候。

她从积贫积弱任人欺凌,到国门外单挑了18国联军;从被核讹诈的悲壮自保,到东风真理的全球送达;从小舢板渡海到即将看到的三航母战斗群,从一穷二白到建立完全的工业体系;从唯唯诺诺要加入全球贸易,到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体;从看人脸色参加国际空间站建设,到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欢迎各国共建人类航空事业;从被关闭GPS的无奈,到建立北斗导航系统;从大多数人的目不识丁,到高等教育人数全球第一。

你怎么能相信,一个被人屠了数次都城的民族,有一天让世界老大收起了自己的拳头;

你怎么能相信,一个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有一天年轻人的平均身高成了东亚第一;

你怎么能相信,一个错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有一天即将引领人类走向第四次工业革命;

你怎么能相信,一个只会生产衬衣和袜子的国家,有一天她的科技公司遭到了对岸举国之力的打压;

你怎么能相信,一个连拖拉机都造不出来的国家,有一天她的战机水平和蓝星第一平分秋色;

你怎么能相信,一个连青霉素都依赖进口的国家,有一天她首先遏制住了肆虐全球的疫情。

你知道,这其中的任何一项成就,都足以让一个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而她只用了71年,比很多人的一生都要短。

我知道你是相信的。因为这一天,是当年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天,是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是板门店停战协议签署的那一天,是GDP (PPP) 问鼎全球的那一天,是南海仲裁案美军后退的那一天,是华为被全方位禁运和制裁的那一天,是今天,更是明天。

中国真的不一样了吗?

不,其实从1949年起,中国一直都一样。


user avatar   yangh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真的不一样了”对我来说只有一次:2020年的新冠疫情,具体来说是中国应对的方式方法与西方的方式方法有明显对比之后:2020年3月底。

疫情之前,方方是主流。疫情之后,方方不再是主流。

疫情之前,粉红,五毛是最差的帽子,疫情之后,公知,美分垫底。

中国人总算真正对自己有了些自信。

我是70后,经历了太多太多,一直活在”我们不行,人家行”的阴影下。即使我从1996年醒了过来,也是源于“米国太流氓”。为中国说话,不是“粉红”,就是“沸腾”。

相信我,2020才是1949后真正的转折点。

但不要掉以轻心,反扑的势力极其强大,高知,资本与尸位素餐腐败的officer为主。


user avatar   cheng-nan-jiu-xiang-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57年美国海关,强行扣押了一名中国单身女子。对其做搜查。抢走了女子6800美元的存款。


1918年2月在福建莆田,诞生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女婴。对于男丁才能光宗耀祖的时代,这个女婴的到来,就是“没用的东西”。爷爷无奈给其取名字,林兰英。


作为林家长孙女,林兰英的童年并不幸福,甚至很悲哀,母亲生了四个女儿,在家族里颇受排挤,而懦弱的母亲,并不能为林兰英撑起一片天空。如受到伯母的不公正待遇,林母不是为林兰英讨回公道,而是毒打林兰英,息事宁人。5岁便承担一家人的一日三餐,还要照顾刚出世的弟弟。


连上学的机会,也是林兰英绝食了两天,才获得。面对珍贵的机会,林兰英用无数个第一名,捍卫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她用优秀的成绩证明,女子也可以光宗耀祖。18岁那年,她提出要考大学,家中再无人阻拦,母亲甚至还当掉戒指,支持女儿考大学。


林兰英成了莆田地区第一位女大学生。此后的十年,她从第一个女状元,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迪金森学院的录取通知,也成该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女博士。


学业的优秀,被导师推荐到索菲尼亚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这是一家美国半导体行业中的佼佼者,这让林兰英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而这家公司也让,林兰英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在公司期间,因为硅单晶制作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污染,提取的过程中一直未能成功。林兰英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并用自己所学,帮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


自此林兰英开始被公司重视。并参加了更多的项目,也实现了很创新。在公司期间,很短时间就申报了两项专利,还发表了无数论文。踏实的作风、追求的精神,无数的论文,一时间半导体行业都知道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博士。一时间她成了行业知名学者。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林兰英在美国一定能收获颇丰的名誉和地位。


然而1957年林兰英,收到了祖国的邀请,希望她回国报效祖国。一面是物质基础丰盛的美国,一面是一穷二白的中国。一面是1万美元的年薪,一面是270元的月薪。林兰英没有丝毫的犹豫。

她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年薪1万美元的,高级工程师工作。索菲尼亚的老板提出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职务。


林兰英说:我的母亲病重,我必须回去照顾她。老板提出将她的母亲接到美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然而母亲病重只是托词,她一心想要回到的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老板看到决然的林兰英,请来美籍华人夫妇对其劝说。林兰英坚定对他们说:“你们不用劝我留在美国,就如同我劝你们回国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无计可施的老板,只能同意林兰英辞职。而让林兰英做梦也想不到是,刚到达海关。就被两名海关人员强行扣押,并要搜查行李。


当他们打开行李箱后,每一件物品都认真而仔细地搜查着。终于他们发现了两盒药。林兰英抢在他们前面,打开了一盒药,你看就是治疗肺病的药。另一盒也是。


幸运的是,海关并没有继续检查这个药品。而是对林兰英进行了身体搜查。发现了她身上的6800美元支票,他们无耻地要没收这笔钱。这是林兰英在美国的全部积蓄。


美国海关说,你只要留在这里,钱就给你。你想要回到中国,这个钱只能留在美国。


林兰英很愤怒,但并未争论,不是不敢,而是不能。转身登上了回家的轮船。

她只希望早点回到中国,那不敢打开的一盒肺病药,是500克锗单晶和100克硅单晶,价值20多万元,那是中国科技希望。是她冒死也想带回祖国的希望。


经过了23天的漂泊,从美国回到祖国的怀抱。也正式开启了中国的半导体材料研制工作。


她不仅回来了,还带回了,无价之宝的“药”。回国后,林兰英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工作,在半导体研究室负责材料组的工作。而她本人也大公无私的,将冒险带回的半导体特殊材料,捐献给了祖国。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联专家预言,中国想要实现制作硅单晶,要在10年以后。从小不服输的林兰英,这次也没有服输。她相信自己所学,每日废寝忘食,在她的生活中,只有硅单晶一件事情,终于半年以后,中国第一根锗单晶拉制成功!


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苏联专家的预言,整整将中国半导体产业提前了十年的发展进程。而这一发明的实现,也填补了中国半导体材料的空白。


虽然她创造了很多的奇迹,但是依旧发扬着中国人团结一致的精神。指导和带领着同事,创造了许多的“中国第一”:创造出第一个单晶炉、第一片单异质结 SOI 外延材料、第一根 GAP 半晶、第一片双异质结 SOI 外延材料……


而这些都是国外对祖国技术封锁下,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不可能变成可能。此后林兰英在困难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林兰英因此被誉为“半导体材料之母”“中国太空材料之母”。


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她说 :“如果我留在美国工作,30多年拥有100多万美元没有问题。回国后虽然清贫,但我勇往直前,从来没后悔过。”


user avatar   bao-yu-15-25-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96年,我高中。电视新闻里播放着军演的新闻,看着电视里的画面,我感觉的是无力和无奈:如果那时候真的打响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战,恐怕除了核弹,我们毫无重创美帝干涉军的机会。

16年,南海军演,上班路上的公共汽车的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当那一天来临》,但我不再是20年前那般无奈。我知道,至少这次我们能剁下美国的两只爪子,就算我们倒下了,美帝也不再是美帝。

20年 弹指而过,我经历了红色信仰从崩溃破灭到重新竖立的过程。

也许再过二十年,就是我们向他们讨还耻辱的时候。是我们把我们自1840年以来所遭受的一切屈辱都倍返的那一天;是我们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那一天。


user avatar   liu-ping-ping-32-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在乡间的路边买鱼,来了几辆城管车,正常的剧情是小商贩们躲得鸡飞蛋打,但是入耳的却是让商贩们在路边要注意安全,不要缺斤短两的话。

2.我们在发改委注册了个项目,各相关单位的电话就来了,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比起之前上门去低声下气察言观色,现在是上门服务,几年前还真是不敢想。

3.去异地税务补个税款,到的时候刚好十二点多,本想着等会上班再进去,看着门开着,进去一看却是中午也不下班,以为是做错进了银行了。

4.我是个没有关系的女性生意人,做的还是工程行业,十年前根本不可能自己做事情,现在只要有付出就有收获,劳有所得。社会越来越公平。

5.妈妈癌症进了医院,治病报80%。十年前爸爸也是癌症,因为没有钱爷爷让放弃治疗,一个亲戚出了钱做了化疗(为了报答给他打了N年工)。不光是花销少了太多,药品现在也要好的多。




                    

相关话题

  对于祖国年轻一代你们有什么看法? 
  远东地区还能收回吗? 
  历史学界对光武帝刘秀评价很高,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却不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呢? 
  如何看待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正好减少200万人? 
  哪些东西在外国是一次性的,在中国却被反复使用? 
  有哪些神转折的情话段子? 
  古人为何将夫子庙、贡院与妓院都建在南京秦淮河边? 
  如何看待国内一些人,一提到苏联就说是高压、一提到苏军就说是流氓、一提到中苏就谈领土等? 
  有哪些能给人带来极大幸福感的家具或家居用品? 
  筋膜枪自慰会伤身体吗? 

前一个讨论
世粮署向马斯克公布饥荒计划明细称「这就是你要的解决饥荒计划」,预计接下来马斯克将怎么做?
下一个讨论
如果朱棣出兵攻伐朝鲜,能不能攻下来?





© 2025-04-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