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深远的,
拿破仑在征服西班牙之后,通过扶持约瑟国王,对西班牙进行统治,正如在其他帝国的占领区,实行了一些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大多与西班牙当时的传统和地方精英的利益相悖,造成了其他地区少有的全民的大规模反抗:
法国在西班牙模仿法国大革命后的行政单位,建立了更加中央集权式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由中央派遣官员管理各地区的事务。这一改革,可以说比18世纪西班牙波旁王朝的中央集权化改革更加激进,但是也威胁到了各地的贵族、教会拥有一定的地方自治权的精英们的威胁,使得他们反抗。
法国引进了反教权主义(虽然拿破仑在1801年已经与教会签署协议和解)的理念,认为国家应该取代天主教会在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不允许教会干预世俗生活,并实行:大规模没收教会土地等财产,并出售使其成为私有财产,还关闭教堂、修道院、神学院以及教会的社会服务机构等政策。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充实财政,支持法军进行半岛战争,也为了将这些建筑作为军用,更是法国大革命后自由主义下牺牲教会利益满足私人资本的做法。但是这些对教士阶级,以及普遍狂热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人民来说十分不可接受,教会土地的没收损害其经济利益,而且教会社会服务机构的关闭使得许多人难以获得救济和保障,关闭教堂、修道院、神学院使得许多教士和宗教学生无处可归,被迫反抗(许多游击队首领是教士和宗教学生)。教士们利用在西班牙基层的影响力和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能够有效动员广大人民参加游击队反抗法军。
法国在西班牙试图像在意大利那样寻找合作者,但是合作者主要是一些城市热衷自由主义的精英,他们被称为“亲法者”(afrancesado)。但是这些人难以有效控制基层,基层被各地的游击队控制,法军只能有效控制城市地区。
缺乏对基层的控制,使得法军不可能像在意大利等地获得当地精英的直接帮助,于是在半岛战争中使用粗暴的方式获得补给,经常进行劫掠甚至屠村,这更激起了游击队的反抗。可以说半岛战争使得西班牙损失上百万人口,主要就是法军的屠杀以及秩序的全面混乱造成的。
可以说主要是这样的政策,使得法国没有像在意大利那样得到有效的合作,而是遭遇全民反抗。
但是拿破仑战争,也促进了西班牙自由主义的发展,促进其从绝对君主制向君主立宪制,从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
在18世纪波旁王朝改革期间,西班牙就开始引进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按照其理念进行一些改革,大学与欧洲各大大学的交流,使得许多精英接受到启蒙思想,受到一定的熏陶,对科学、理性主义、自由贸易、君主立宪等理念有所认同,希望波旁王朝进行更多的改革。1789年法国大革命也使得一些西班牙人开始受到其自由、平等、博爱的吸引。
1808年拿破仑罢黜费尔南多七世,扶持约瑟当国王,造成了西班牙的权力真空,使得西班牙和西属拉美各地的人民开始建立自己的自治政府,建立叫做洪塔(junta)的议会。除了塞维利亚(后来迁到加的斯)由中央议会,各地都有地方议会,开始地方自治和组建民兵进行反抗。这些议会许多由西班牙的自由主义者控制,希望借权力空缺实现其改造西班牙的理想。
1812年,加的斯宪法颁布,通过一个选举产生的,包含西班牙和西属拉美各地代表组成的立法机构,制定了以自由、平等、博爱等法国大革命影响的自由主义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主权属于西班牙人民,而不是波旁王朝的国王,而且国王的权力要受到议会的限制。但是这部宪法没有确立信仰自由的原则,因为天主教在半岛战争中成为反抗法国的旗帜,规定天主教仍是西班牙唯一合法的国教。
不过好景不长,1813年半岛战争光复西班牙,费尔南多七世复辟,很快废除了宪法,复辟了绝对君主制。但是这一自由主义的遗产不断在西班牙发挥作用,1820年被派往美洲压制独立运动的军队,在加的斯起事,迫使费尔南多七世从新接受宪法,实行自由主义改革,再次实行法国实行过的没收和出售教会财产等政策,但是1823年在国内保守派和法国波旁王朝的干涉下,自由主义政权垮台,领导者被处决,费尔南多七世再次复辟绝对君主制。
但是1833年这个顽固的家伙去世后,因为伊莎贝拉二世和卡洛斯的王位纷争,爆发了卡洛斯战争,克里斯蒂安娜摄政与自由派联合,重新在西班牙实行自由主义改革,这些改革就比较深远了,许多被固定下来,比如宗教裁判所多次废立,这次彻底被废掉了,而且此后虽然自由派保守派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尽管存在大量腐败低效的内容,在此后的西班牙被固定下来,除了短暂的两个共和国时期和佛朗哥统治的前期。西班牙也正式从传统王朝国家,变成一个统治者承认主权属于人民的现代民族国家。
而自由主义的盛行,进一步激起保守主义的不满,维护绝对君主制、教会特权的保守派就像抗法战争那样实行游击战,机动性强、神出鬼没,给自由派政府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第一次卡洛斯战争,在阿拉贡、纳瓦拉等地,保守派使用骑兵进行游击战,突袭城镇。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卡洛斯战争的许多保守派领导者,正好也是抗法战争的老兵,他们反对自由派政府,也像反对法国统治的理由一样,反对非法的国王以及亵渎教会。
可以说半岛战争的遗产,游击战,在19世纪的西班牙,成为保守派的重要武器,三次卡洛斯战争也使得西班牙长期处于动荡当中,影响了其社会经济发展。非常有趣的是,游击战长期是相对保守、反动的一方的策略,直到西班牙内战,才开始成为进步主义者们的策略。
不请自来。
虽然我不擅长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Reconquista)之后的西班牙历史,相信接下来肯定有比我更了解西班牙近现代史的答主可以给出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回答,姑且把我这个答案作为抛砖引玉吧。
在西班牙历史中,反法战争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独立战争(Guerra de la Independencia)。这场战争虽然说是帝国主义开启的吞并战争,但在西班牙演变成了全民族参战的人民战争。
如果说菲利佩五世利用暴力工具和行政命令将全西班牙强行卡斯蒂利亚化[1],形式上完成了西班牙国家政权基本统一,那么反法战争则是西班牙民族身份认同的完全构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族国家,诞生我们现在所认识的西班牙。
在反法战争中除了王室控制的军队参与了战争之外,由“老顽固”,又译“铁砧”(El Empecinado)胡安·马丁·迪亚兹 (Juan Martín Díez)领导的西班牙人民游击队首次将游击战从战术层面提升到了战役战略层面。这也是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由非正规部队在整个战区内展开大规模“游击战”的经典战役;实际上,英语中游击战“Guerrilla”一词即来自西班牙语,原意为“小战”。
此外,反法战争中还诞生了西班牙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宪法——1812年宪法(la Constitución de 1812)[2]。流亡议会在加的斯通过了《西班牙君主立宪制宪法》(La Constitución Política de la Monarquía Española),宪法分为十章,共有 384 条,带有明显的自由主义特征。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第一部规定了国家主权和权力分立的宪法。该宪法的主要特点是公开宣布根据自由主义原则彻底重建国家政体。
当然,还有西班牙的著名画家戈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为揭露法军暴行和歌颂马德里人民反抗法军所创作的《1808年5月2日》(El 2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3]和《1808年5月3日》(El 3 de mayo en Madrid)[4]。
这是戈雅从给贵族王室作画的宫廷画家转变成为为普通西班牙人作画的“人民画家”的标志。
比起戈雅为权臣戈多伊(Godoy)所作的《穿衣的玛哈》(La maja vestida)和《裸体的玛哈》(La maja desnuda),以上这两幅画普遍被认为戈雅的最高成就,无论是从技法上还是在立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