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焦虑。
如果你的行程仅仅是上下班通勤,并且自己家小区车位就能充电,你当然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但如果出远门呢?
我半路上没油了,随便找个加油站,几分钟就搞定。
你能不能找到充电桩先不论,你得充多久?
如果赶上北方,冬天下大雪,零下二十多度,我一箱油本来能开650,现在就算能开600,我也不算多焦虑。
你电车能开多少?
总望着一块天不是啥好事,不管是人还是井里的蛤蟆。
说的有点极端,但却是实情,就是惯的!上面还没准备好收拾你!
想想当初的小灵通吧,市话30随便打,个别人的小灵通还是个豹子号,以为可以天荒地老,但现在谁还在用小灵通?回忆回忆你是怎么不用的?那时候老联通营业厅客服人员简直是噩梦,天天面对打架 但又如何?信号越来越差,差到你只能放弃!
我是唐山的,看看唐山最近的限号政策,二环内单双号,二环外限两个,除了周末,汽油车基本告别开车了,但电动车不限号!这下该有人关注电车了吧?
下一步就是加油站会减少,你会发现,我擦,加油越来越难了,而充电桩越来越多我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但当汽油车已经不再是你出行选项的时候,你怎么办?
且不说电车续航虚标、冬天充满电续航也要缩水50%、电车随着使用年限续航缩减、换电池贵的要死……这一票问题。
就说这500km续航用完了怎么办?油车2分钟加油接着走,电车快充30分钟才只有80%电。可不是哪哪都有支持你家电车快充协议的快充充电桩的,而且就算是有快充,就算你可以忍受30分钟的充电时间,可这路上不只有你一辆车的,前面的人没充好电是不会给你让出来充电桩的,每个人都要30分钟 这补能的效率就不可忍受了。
现在一个加油站一组有8个油枪,一般可以同时为6辆车加油,最多可以给8辆车同时加油,一个油站一般是有4组这样的油枪,也就是正常情况下可以为24辆车同时加油,最多可同时为32辆车加油,一辆车算上停车缴费走人离开加油站,再算上司机尿尿(我就都按照男司机算)一辆车在加油站5分钟,一个小时加油站最差也可以为288辆车加满油;如果2分钟加完就走(移动支付的那种),最多可以为960辆车加油。
而同样的面积,32个停车位,如果是充电,一小时最多也就给64辆车充80%电。你想想如果你是开电车,你要等多久?30分钟?
如果两辆车,一电车一油车,到服务器加油充电,前面各自排了一百辆车等着,油车最快只要等6分钟就能轮到自己,10分钟内一定能开出服务区,慢也只需要等21分钟就轮到自己。电车呢?一个半小时之后才能轮到他,然后自己还要再充电半小时。要是路上顺畅点,这功夫油车都开到下一个服务区了。
如果充电和加油能一样方便可靠,
那么没有不同。
第一,因为现在全国充电桩没有加油站来的多。简单来说,就是配套设施不完善。
我汽车快没油了,随便找一家加油站,只要不碰上高峰,进去十分钟以内加满油,又可以开500km了。
我电车没电了,搜索一下附近根本没有充电桩,好不容易找到了充电桩,却全部被汽车当做停车位给停上了。
第二,充电和加油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说过,只要不碰上高峰,加满一箱油,用不了十分钟。那如果充电呢,肯定没有汽车来的快。这
两个问题如果解决了,那么电车取代油车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来写了一大堆,但是再仔细看看题目,发现跑题了。
对锂电池车500公里续航(不管啥工况)满意,就去买;不满意的人,就不买。
两个技能同样的伤害,一个冷却2分钟,一个冷却40分钟,你告诉我区别在哪里?
因为加个油,几分钟就够了。充电呢?
我是新能源车主,我来回答一下你吧。
汽车一箱油跑500公里是实打实的五百,可能还有多。
但是大部分新能源标称500公里,大概有90度电左右。其实在市区内能耗可以做到百公里13-15度电,所以他标称5-600公里续航都可以。
但是一旦上了高速之后,风阻和势能都在增加,能耗就会来到恐怖的百公里30度电-40度电,这么一算的话,高速续航能有300就顶天了。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高速续航打个三折基本上是没问题的,在电池技术突破之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能量的确是比不过汽油的能量的。
当然,相比起麻烦,新能源汽车确实省钱,我也没后悔,这种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了。
油车跑500公里,是因为它只需要跑五百公里,如果有必要,加到一千公里也是轻松且随意。在现实环境中,只要钱包充足,油车是无限续航的,加满一箱油的时间,比你撒泡尿的时间都短。
电车跑500公里,是因为它只能跑到五百公里,如果跑高速,三百公里也不一定能跑得下来。在现实环境中,只要跑到低电,这车就是一堆废铁,如果你睡前插上电,等你睡醒可能还没充满。
油车无论怎么破,都是一辆车,完整的车,可以连轴转二十四小时无休,随时待命。而电车,严格来说是半辆车,作息规律,条理分明,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加班。
昨天北方暴雪,我开车出门的时候,不由感慨,好在我开的是油车,虽然只有半箱油,但是路上随便找个加油站加满,接下来一百多公里的路无论是堵车还是封路,发生各种情况都可以从容应对。
如果是电动车,我就要开始纠结,只有一半电,一百多公里的路,路况不明,天气又冷,低温下电池究竟还能发挥几成实力,如遇突发情况,甚至封路,有没有足够的电量折返,甚至于开空调会不会影响续航?
电动车的优势,在于市内短途通勤,能耗极低,随时启停,静音低噪,加上动能回收,能量基本没有一丝丝的浪费。
但是这个东西,不能出远门,不能跑长途,低温、高速乃至空调都会严重影响续航,而锂电本身的衰减又不可忽视,这种需要精打细算,随时捉襟见肘的感觉,分分钟让人崩溃。
归根结底,还是汽油的能量密度太高了,燃烧一公斤汽油的热值,抵得上六十公斤三元锂电的储能,所以哪怕内燃机效率连电机的一半都没有,依旧比不得内燃机财大气粗,能量多随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