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清朝作为一个满族政权。不敢发动汉族地主。否则就会出现曾国藩李鸿章的现象。就是汉族地主武装拥兵自重。
第二,人家英国有船。跑得快。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朝出于自身认知和利益属性的原因,没把英国当成心腹大患对待,反而担心大清子民借机起事,所以像三元里抗英这种自发的抵抗,抗英时的效果挺好,但最后自己落的结果却不好,也没得到清廷的真正支持。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后的汉族军阀,就已经是清廷眼中尾大不掉的存在了,而这种地方军阀(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基本就是封建时代“举国动员”的“完全体”形态了。但这种程度的“举国动员”,本质上仍是服务于地主阶层的,而像义和团这种自发形成的团体,这种不能完全受控的势力,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就成了“非法扶清”和“非法灭洋”的存在了,是会被内外合伙绞杀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不论是地主阶层,还是买办势力,都不喜欢自发性的农民团体,就像资本时代的“企业家”同样不喜欢自发性的工人团体一样,因为他们不受控制,平时还和自身利益有冲突,可以和自己讨价还价甚至进行物理性的“交流”,基本只有一致对外时才有“期间限定”的“共同利益”。
但现实是,如果自身内部没有问题的话,像大清这种体量的国家,是不可能需要时时刻刻担心外敌,并“一致对外”的,本就没有这种“举国动员”的动机和需要。
在鸦片战争前,英国实际上也没有稳赢清朝的把握,因为他们当时真的认为大清是个上下一心的大帝国,尽管落后,但还是很能打的。
所以只要大清是个先进的国家,那么外敌是不敢轻易就派几艘军舰几千号人过来丢人现眼的。
然而它不是,所以晚清的各种苦难也就随之而来了。
因为清朝是农业国,所以打不过工业国英国——抗美援朝时,中国也是农业国;越南战争时,北越同样是农业国。
因为清朝没有制海权,所以打不过船坚炮利的英国——抗美援朝时,中国也没有制海权;越南战争时,北越同样没有制海权,连制空权也没有。
记得有人吐槽过一句话,“中国近代战争压根就没到拼武器代差的程度”,只要拼政权、军队的组织性就完全够用了
而清朝政权与军队的组织性极端涣散,后来太平天国时,用来包围南京的江南江北大营,军营里在干嘛?赌博、遛鸟、嫖娼、娈童、抽鸦片、做木匠、画字画、斗蛐蛐、做买卖……在最前线,清军就这吊样,那鸦片战争时的清军状况可能更不如,就这水平的部队,多少人不是送?
更糟糕的是,举国体制是近代产物,其前提是“民族主义”,而清朝恰恰不敢发动民族主义,相反,它惧怕民族主义,所以外战上总是稍一作战便立即求和,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它很清楚自身的定位:满、蒙、藏三族贵胄压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回、壮、苗、彝等族,你让它实行举国动员、全民战争就是在要它的命。
没办法动员。英国人非常聪明,他们当时采取的是反政府而不反民众的策略。
如今的人以为当时的英国人根本不了解中国,甚至轻视中国,其实这是错误的。当时的英国人在对满清作战之前,对满清的了解是非常深刻的。
在发动鸦片战争之前,英军已经做了极为充分的情报工作,他们知道,中国东南沿海的民众非常反感和痛恨满清统治者。所以,要求在战争中“尽量少与人民作对”。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用中文四处张贴布告,强调英军的作战对象是中国的朝廷,不是中国的民众。这些布告还暗示,满清调入广东的军队才是民众的祸害,想想你们经受的抢劫和掠夺,是不是他们才是你们的敌人?他试图让广州人相信,英国人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保护者”。
英国人这样的策略和定位是很准确的,对于东南沿海的大量汉人而言,因为距离京城太远,对于皇帝没什么感觉,倒是受本地区的知识分子和传统文化影响更大,要知道东南地区,尤其在两广,会社遍地,受天地会、洪门等等的影响极深。所以天然对满清没什么好感,再加上这时的中国人,还有一种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在他们看来,英国人是蛮夷,满人其实也一样是蛮夷。两个蛮夷之间狗咬狗都不关我们的事。
而且说实话,满清朝廷嘴里喊着满汉一家,但《清实录》里可是写得明明白白,清朝皇帝一直会讲满语,其中咸丰的满语可以达到母语水平,要知道到咸丰时期,满清进入中原已经两百年了,而且满人大臣的折子都是用的满文,不少的清朝皇帝在骨子里对汉文化其实是不屑一顾的,其中乾隆就曾经表示,学汉文化完全是为了统治的需要,学不学其实都没问题。道光认为满人只要会翻译汉字汉语即可,不必要深入去学习。
因此终满清一朝,满人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立性,防止被汉文化所同化。他们在骨子里根本不信任汉人,也时刻防备汉人,尤其是军队,最好的装备都是优先旗人,或者旗人控制的军队。并且时刻警惕汉人的军队扩大,防备汉人掌握军队,从而动摇自己的统治。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很敏锐的看出了这里面的矛盾,真实的历史是,鸦片战争期间,包括三元里在内的广州大批民众自动充当了英国军队后援,或背送弹药,或刺探情报,或引路参与作战等。根据清朝的官方资料,仅三元里一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就有1200名援英者被搜出。这个庞大的群体在当时被称为“汉奸”。
林则徐在各种场合痛骂汉奸,说这些汉奸有的穿着官兵的衣服,有的穿着洋人的衣服,既为英军作带路党,还帮助英军打清军。
1841年2月,琦善在连吃败仗的情况下,上书道光皇帝哭诉,广东已不堪作战,原因就在于民众除了做汉奸之外,还都被英军的小恩小惠诱惑收买,以助敌势。
不管是满族官员还是汉人官员,都使用了“汉奸”这个词。说“汉奸”,而不说“清奸”什么的,强调的是汉人中的奸细,而不是大清帝国的奸细,很明显带有种族区隔意识。这反过来也说明了,满清政权对一般汉人的敌视,以及一般汉人对满清政权的漠视。
这样的状态下,为什么会有三元里抗英事件呢?就是因为一些英国士兵得意忘形,跑到乡里触碰了当时村民的底线,结果三元里民众一怒之下,拿起棍棒、锄头等冷兵器武装自己,同时鸣锣召集四里八乡的男人加入战斗的行列。
尽管三元里抗英的争议很多,有人说取得了巨大战果,有人说只击毙和打伤英军二三十人,无足轻重。认为三元里不足为据,觉得哪怕满清即使真的能举国动员也不一定能打得过英军,无法改变战争结果。
其实这种人完全忽视了当时东南沿海的民间力量,以广东为例,广东一地民团随处可见,这些民团小则几百人,多则上万,打起仗来悍不畏死,极为不好对付。
这些民团的武器冷热混杂,但热武器并不少,广东佛山在鸦片战争期间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大量钢铁都被用作铸造民间鸟枪和土炮了。后世1926年民国政府的《查验人民自卫枪炮章程》中提到,广东一省有民不过两千余万,民间却有各种枪支四百多万支,相当于每五个人就有一杆枪。
鸦片战争期间民间虽然没有后来这么多的鸟枪土炮,但以东南沿海民间的民团力量,如果真的全体动员,就凭英军那几千人的陆军,真的还不够这些民团杀的。
但可惜,当时的状况,满清的朝廷根本不想,也不敢举国动员,而广大的沿海民众,对于朝廷根本就没什么感觉,更谈不上和英国人决一死战,他们中间最好的态度是中立,两不相帮,不少人甚至是帮英国人的。
所以满清举国动员与英军决一死战根本就是扯淡,上下相疑,官民如仇,动员民众那就是自取灭亡。满清的统治者够聪明,赶紧和英国人签条约,苟且一天是一天。
补充-------------------------------------------------
有兄弟提出了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这位五号电房西,他说:完了,你这一说那些清朝余孽估计会说鸦片战争失败都怪汉人勾结洋人。所以认真回答一下。
其实这位五号电房西都说了,是清朝余孽,如今的满清余孽总能找出各种歪理,他们就是为了歪楼而歪楼,总之无论怎么辩驳也辩驳不过来。所以我一般懒得和他们去辩经。
具体到这件事来说,满清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享受统治者的权利,接受民众的供养,结果在国家遭受侵略的时候,却和自己统治的广大民众处于敌对状态,既无法进行民众动员,也无法完全借重他们的力量,甚至还担心和害怕他们的力量,并且时刻防备。你觉得,这样的结果怪谁呢?是因为广大的汉人无知、愚蠢,还是作为统治者和执政者太无能呢?或者是因为自己平时在政策和执政上的问题呢?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平时作为统治者享受各种权利,结果要尽义务的时候,自己打输了,反而怪治下的民众不尽力。那平时大家纳税,服役等等,受尽你的盘剥都是给狗吃了?
你是国家的统治者,大家交给你的军费和行政费用也没人说不交,你养那么多的官员和军队,最后一败涂地,然后怪老百姓勾结洋人?要点脸吧。老百姓为什么宁可帮洋人也不帮你?你自己不清楚,不明白吗?
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其一是愚民。当年商鞅有驭民六术: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虐民。
其中的愚民就是实行文化专制,让百姓愚昧无知。商鞅谓之:民愚则易治。 韩非谓之: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法家认为,刑罚和阴谋诡计只是捍卫君权,奴役臣民的低级手段。愚民才是高级手段。其目的是让人民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任由君主驱使。
国内两千年都是儒皮法骨,弱民和愚民执行得最到位,达到巅峰的是满清,当真是“太上禁其心。”满清当年愚民不但把普通老百姓搞得愚昧无知,最后愚来愚去,连那些国家的精英也当真了,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那些国家精英的愚蠢,真的令人目瞪口呆。比如林则徐。
在这样的愚民政策之下,你能指望广大的普通民众有国家民族的概念,有为国家牺牲,反抗侵略的觉悟?作为统治阶层,你种什么因,当然只能得什么果。
其二、政治责任。无论是一个政治集团,还是政治人物,在享受权利的时候,都必须尽到相应的义务,并且承担责任。
这些年某些人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忽略政治责任这么一个词汇,还有很多人都假装不知道有政治责任这么一说,这其实就是给后来的政治人物,或者政治集团,在失败后不承担政治责任的理由。
没有失败的时候,这些政治集团和政治人物可以在台上享受权利,风光无限,一旦失败了,那么就是外部原因,有人拖后退啦,国家整体实力太差啦,对手太强啦,实际环境不允许啦,等等之类,总之锅都是别人的,我有我的苦衷,我实在已经尽力了。
比如甲午之战后的李鸿章,比如鸦片战争的满清统治者。
如果都是这样,那领导也太好当了,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失败了也不被追究责任。这是所有政治人物最喜欢的。但老百姓会买账吗?当然不会。
你是皇帝,你是宰相,你是国家的执政者,不求你让国家富强,民众富裕,你最低限度也能抵御外辱吧?结果你的军队打了败仗,反而怪汉人勾结洋人,你连特朗普都不如,特朗普都知道怪中国,不怪自己人,你却甩锅给自己人,你怎么不问问你自己,自己人为什么不帮你帮外人,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太无能,平时对自己人太苛刻。
所以,满清余孽这种问题,完全不需要去管他,他们也多半不会反思自己,反省自己的,他们是一定会怪治下的民众不配合,要拖他们的后腿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掩饰自己的无能,也才能推卸自己的政治责任。
这样的人,你理他做什么?
补充-----------------------------补充----------------------------------------------
麻烦有些同学把问题看清楚了再发评论,比如这位
龙翱云天:那为什么三元里要抗英?卖鸦片给全中国人是不是毒害全中国人?
这个问题问的是:鸦片战争时,清朝为什么不举国动员和英军决一死战?
而不是问:为什么三元里要抗英?卖鸦片给全中国人是不是毒害全中国人?
不过还是回答一下吧,评论里放不下了,所以补充在正文。
一、为什么会发生三元里事件? 很简单, 一些英军做得太过分,没有做到“不与人民作对”,从而触碰了村民的底线,骚扰村庄,激起反抗。
当时驻扎在广州城北高地的英军,下山到三元里一带村子征掠财物,夜间巡逻兵还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农民是出了名的“忍者”,这些过分之事,引起他们的抱怨是肯定的,但要让他们操起家伙,以命相搏,却还不到那个程度。
按照美国历史学者魏斐德的说法,真正激起民众激烈反抗的是,英军触碰了他们的底线,亵渎了他们传统价值中的“孝”和“义”,具体是由两件事引发的: 第一件事,英军中一个由印度土著组成的步兵团进入当地一座庙宇,一个军官出于好奇,挖开坟墓,乱抛尸骨。没有什么事情比这种亵渎行为更能使孝顺的中国人震怒。
第二件事,这些印度兵强奸了三元里附近的良家妇女。当时人梁廷枏的记载是,夷兵“大肆淫掠,奸及老妇”,连老妇人都不放过。可以想象,村民因为自己或邻居的妻女受辱而被激起的反抗情绪有多强烈。
5月29日,一队英军巡逻兵在三元里一带停留。一些士兵强行闯入农民韦绍光家里,企图污辱家中的主妇。 于是当地村民暴怒,拿起棍棒、锄头等冷兵器武装自己,同时鸣锣召集四里八乡的男人加入战斗的行列。
第二个问题:卖鸦片给全中国人是不是毒害全中国人?
这不是废话吗?卖鸦片给全中国人当然是毒害全中国人,这样的行为也当然要反对。我想你的言下之意,就是既然卖鸦片给全中国人是毒害全中国人,所以全中国人都有义务进行动员,来反抗英国侵略者。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完全是站在上帝的视角,把现代人的观念强加给1840年代的中国人,那个年代的普通民众,有几个真的有国家民族的观念?有几个真的意识到,满清打了败仗,西方殖民者就会殖民中国?何况在满清的愚民政策之下,那个年代的民众又有几个真的能认识得如此深刻?满清政府最害怕的就是当时的广大民众觉醒民族意识,他们遮掩镇压还来不及呢。
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当时的满清政府,是国家的管理者和执政者,国家出了问题,应当负责任的当然是他们。不然广大民众为什么要给政府纳税?服役?你愿意养一群光吃饭不干活,还做老爷的废物吗?
补充---------------------------------------------------
本来以为对于清朝,满人享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和司法上的特权是个常识,并不需要我多作解释,所以我只是选取了文化上的差异,因为在我原本的印象里,一直以为满清建立之后,满人皇帝和贵族已经放弃了满语和满文,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才在这里作为一个新的知识点普及给大家。谁知评论里一看,愕然发现原来很多人对很多常识居然也还那么糊涂。比如这位MrLu同学就问:然而清朝的一品大员基本都是汉怎么解释,好好看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刘永福,等人的事情。
这位MrLu大概就是个明显搞不明白满清官制特点的同学,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是稍微懂一点满清官吏制度的常识,应该也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好吧,还是普及一下。
清代官制的核心就是“首崇满洲”,所以清代官制中的民族歧视也是公开的,而且越到高层歧视越明显。
在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前者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全部由满洲贵族和八旗首脑组成,汉人是不得参与的。这种早期的氏族贵族会议制度,早在入关前就已确立,入关后依然保存。
后来康熙又设立了南书房,于是在康熙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然后到雍正时期,又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同时架空了内阁。所以在清代,内阁已经不同于明朝的内阁,真正的实权部门是军机处。
那么清朝的内阁和军机处与历代中枢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军机大臣基本都是满、蒙人担任,而被架空的内阁则以汉人文士居多。也就是说,用内阁虚衔将汉臣挂起来,实权却掌握在满蒙官员手里。这是在中枢。
下面清代中央各部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设立了两个长官,每一个部有一满一汉两个尚书。虽然名义上不分高下,但仅限于两个人意见相同的时候。实际上满尚书是正部长,汉尚书是副部长,各部实权完全抓在满洲人手里。
其他各种官缺也分为满、蒙、汉军、汉四类,涉及军事、皇族、民族事务和钱粮军火等重要职务的官缺均为满、蒙独占,汉人根本不能染指。
地方督抚虽然不限满汉,但康熙时期汉人担任督抚的“十无一二”,乾隆时期清军入关已经一百多年,尚且巡抚“满汉各半”,而侧重军务的总督也还是满人为主。
满缺不能任汉人,汉缺则满人当然可以担任。只是满蒙人口在整个国家中的比例过于稀少,才保留了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中下层官员的手段,并作为笼络汉人的工具。清代的科举,可谓八旗制度下的科举。
至于那位MrLu同学所举的那些例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等,这是因为太平天国起义,清朝中枢权威被削弱之后,南方汉人督抚趁势而起,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强行分了满人的权力,才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这也是有人说满清实际上亡于太平天国,就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汉人权力大增,打破了这种满人掌握核心军事、经济和人事权力的官僚结构。
而且实际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中枢的权力并没有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大,他们只是在地方上根基深厚。举个例子就可以知道了。
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收复新疆,从西北回朝的第三天,就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并管理兵部事务。
这个职务号称“破天荒。”为什么叫破天荒呢?因为这意味着左被赋予直接参与和决策中枢的政治、外交、军事诸要务的权力,这是满清立国以来的汉人前所未有的。(后来倒有一个,就是袁世凯,直接了结了大清朝。)
当时中兴三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曾、李虽先后在向被视为畿辅重地的直隶担任总督,且曾国藩以一等侯爵高出左,李鸿章晋封大学士早于左,但曾、李二人终其一生也未得到入值军机、主持总署和参戎兵部而集三权为一身的殊荣。由此被李鸿章称之为“破天荒相公”。
这么一解释大家应该就明白了。而且左宗棠这个破天荒相公并没有做多久,他到中枢之后,愤于朝中纲纪废弛,有心整顿,但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从议政王奕到内阁军机都不合作。
最后左宗棠被内阁集体排挤,有什么事都不找他,只把他当作一尊菩萨摆在那里,以至于他每天在内阁无事可做,李鸿藻有一首诗就是写当时左宗棠在中枢时的情形的:“坐久始知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李鸿藻这里虽然看上去只是打趣,其中也有嘲讽之意,而对于左则是无尽的无奈,和说不出的酸楚。所以左宗棠的这个破天荒相公只做了八九个月,就调任两江总督了。
以上是政治组织上的歧视。清朝最后怎么完蛋的,就是立宪一拖再拖,最后搞来搞去搞出一个皇族内阁,满清哪怕到临死了,也不想放弃这种政治上的特权,最后连最拥护满清的立宪党人都抛弃了它。
下面来看看满人在司法上的特权。
满清一直都是坚持“首崇满族“的原则,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保护满族贵族和旗人的优越地位。
清代《大清律》在实施中,必须加上“八旗制度下“五个字的定语,凡是遇到旗人犯罪,定罪量刑与汉人并不相同。
旗人处刑方面的区别。《大清律·名例》规定,“凡旗人犯罪,笞仗各照数鞭责。充军留迁,免发遣,分别枷号。”具体枷号折抵法则是相当轻的,比如仅次于死刑的充军,折抵枷号70~90日,甚至杂犯死罪者也可以枷号,(真犯死罪者不可)。
其次是司法方面,旗人案件由特定机关审理。京师平民旗人由步军统领衙门审理,贵族由宗人府审理,民事案件由户部现审处审理。
地方官员可以审理地方涉及旗人的案件,但无权判决,只能提出审理意见,交由相应的满人审判机关——理事厅处理,理事厅是类似现在“军地联络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八旗驻军和地方关系,官员也都由旗人担任。
旗人的刑罚执行也不同于汉人,斩立决者可以减为斩候监(死刑改死缓),刺字不刺面而刺臂,徒刑则有专门的监狱。特权法实施的结果自然是旗人“自恃地方关不能办理,固而骄纵,地方官难于约束,是亦滋事常见。”整个清代,民族特权法一直存在。
满人不但在司法上享有特殊权力,在经济上更是有各种特权。
满清初入关后,在靠近京城三五百里内的顺天、保定、承德、永平、河间等府进行了大量圈占土地,强迫百姓投充补充其壮丁队伍,这些人只要是被圈定了土地的,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沦为农奴。这些农奴不但遭到残酷剥削,从事繁重劳动,而且没有人身自由,更引起大量逃亡。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清廷进一步制定极其残酷的逃人法。
当时三顺王之一的耿仲明就是因为部下触犯了逃人法,惊吓之下自杀的。
旗人从一落地,就享受国家的供养。清朝入关伊始,顺治帝下令八旗实施薪金制。这种制度规定,凡八旗前锋、户军、领催、骁骑,每人月给饷银2两,匠役则为1两。到了康熙年间,社会经济稳定恢复,八旗饷银开始大幅上涨,而且出兵打仗时还可以领“双工资”,这就是所谓的“行粮”制度——八旗士兵在领取原饷(原饷领取地为京师)的同时,还能在行营中另领一份饷银,即“行粮”。此外,八旗士兵的家属还能得到相应福利,即“丁粮”和“马乾”,丁粮是朝廷支给八旗驻防官兵家眷的口粮,马乾则是马草料。另外,清廷入关后还给八旗将士分发了大量世袭土地,即“旗地”,即使是最普通的下等士兵,在当时都分到了十余亩田地,占田多者则达数十亩,不事生产的旗人往往会将土地出租给汉人佃户耕种,他们只需坐收田租。
清代一个七品官员的俸禄是每年银45两、米22石5斗,八品官是银40两、米20石(《清朝通志》卷71)
八旗甲兵则岁支饷银、米、马乾等银共84两3钱3分。可见一个甲兵的俸饷是超过这一数目的。所以雍正曾对满洲兵丁说:“从前满洲人等虽不能咸备,各饶裕,凡遇出征行走俱系自备,并无贻误之处,此皆由平日节俭,勤于生计,故其家赀,皆足自给。今兵丁等钱粮较前增加一两,又有马银,计其所得,已多于七、八品官之俸禄。即此有能谋生之人,尽足具用矣。”(《八旗通志初集》卷67)
八旗到底有多少人?每年到底有多少旗饷?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汤象龙先生以同光时期的京旗数目与《嘉庆会典》中的驻防八旗数量相加得出二十三万左右,以《文献通考卷四十》中的京旗兵饷“应领之数”与《嘉庆会典》中的驻防八旗饷额相加得出总额应在一千万两左右的推测。这个计算可以说是很保守的。
由此可见,无论是政治权力、司法权力,还是经济权力,满族都享有极大的特权,并且很明显的表现出民族歧视,在这样的状况下,满清是不可能举国动员的。
当时大英帝国还真怕过清朝举国动员……
因为他们印象中的中国,还是那个中央集权、制度无比成熟、举国军民万众一心、从上到下如臂使指的可怕古典帝国,至少当年启蒙运动的“中吹”大师们都是这么说的。
结果他们发现,这个大清,和书里面讲的那个中国不太一样嘛?它根本没有本事不惜一切代价动员民众,没有本事迅速集结最精锐的军队,它甚至就没有想过和侵略者决一死战。
大清的官僚不会为它出力,士兵不会为它死战,老百姓也不会为它毁家纾难,国不知有民,民也不知有国。
英军根本不需要和一个国家的力量战斗,它只需开着军舰四处游荡,伺机杀上岸来,攻占港口城市,几千英军就能所向无敌,因为他们面对的,绝不是国家精锐和“全民抵抗”,而是各地的散兵游勇,一触即溃,根本没有备战,也没有后续的抵抗。
因为19世纪的大清,早就不是一个具有强大基层组织能力的封建帝国了,四万万人民不属于一个外来的中央政权,而属于各地的土地主、行会、流民领袖。人民对朝廷没有认同感,朝廷对人民也没有那么多责任。
所以,人民不会为了大清拼命,大清也不会为了国家拼命。
更重要的是,英国从未想过灭了大清,大清也从未想过要彻底抵抗大清,因为大家不是生死大敌,如果英国把大清逼到举国动员的地步,是必然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还不如把大清政权作为殖民地代理人,当条狗……从中国吸血的目的已经达到?为什么要推翻清政府呢?
所以,一来大清没能力举国动员,举国动员是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独有技能,末年大清做不到;二来,大清被大英几千人打几个城池而已,大英不想要大清的命,所以大清远没有到要拼命的时候。
你看大清后来打太平天国的时候还是挺拼命的,不惜放权给地主办团练养军阀,甚至借师助剿,请洋人来帮忙剿灭长毛,因为太平天国真想要清妖的命。
你这大约是在问为什么侵华日军不在华北搞土改。
侵华日军搞土改成功会是个啥结果?
大和号一声炮响,革命的IJN水兵冲进了皇居。
此处当有BGM
你别说,还挺好听。
所以如果鞑清全国动员的话,武昌起义会更早的以更“传统”的方式出现。
有一说一,这种想法确实被考虑过,只不过思考的人是英国人。1840年,英国议会经过三天激烈的辩论,在对华鸦片战争拨款投票表决中以271:262的微弱票数优势决定对华动武。
反战派的一大理由跟题主想的一样,就是大清虽然军事力量落后,但是若搞起了全国动员,英国远征存在很大失败可能。到时候不光军费全打水漂,远东的贸易也会受制裁。因为大清与印度完全不同,大清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且中华文明相比西方虽然落后,但并不存在致命的缺陷。
后来发现他们多虑了……满清是真的痤,连第一步举国动员都无法做到。更为确切地说,其实第零步:皇帝知道真实战况都无法做到。
晚清从京城到广州,来回一个信息需要18天的时间(没有电报,全靠骑马),也就是说皇帝收到的战报全都是九天前的。存在这么大的ping,且丢包率极高(官员瞒报、推诿责任),那这局还怎么打?
“举国动员”这件事,直到电报被普及以后才算初步解决。容闳率领的第一批留美幼童,回国后清政府急不可耐地让他们统统去研究电报,足可见对于信息ping的重视度。
直接点说,因为这场仗,本就不是一场值得举国动员决一死战的战争。
它本质上,是英国政府为了对当时的清政府当局,进行惩罚,报复,教训,威胁,逼迫,打痛你,打怕你,从而让你在一个英国所希望的国与国关系尤其是经贸体系里,乖乖就范的烈度有限,范围可控的局部战争。
它发起这场仗的目的,根本不是要灭国,而是逼迫清政府进入一个它所希望,它来订制的国际关系新框架。
有趣的是,与三级片一样,战争这个名词其涵义范畴也不是铁板一块,它也是有内部分层分级的。很多仗,看似凶残激烈,旷日持久,但双方的目的并不是要彻底摧毁一个敌方政权,而是迫使对方承认,接受,一个国际间利益分配和权力运行规则。
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道理就在于此。
就像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方对越南也是惩罚,惩戒,威慑,表态,亮底线,亮底牌的过程。不是要推翻越南政权。
就像很多街头摩擦引起的斗殴,邻里纠纷引起的打砸,生活里不是任何一场冲突,都是要你死我活,不是所有憎恶与仇恨,都必须拼命取对方首级。
很多时候,暴力只是手段,政治斗争的一种终极表现形式。
鸦片战争包括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乃至八国联军也是一样,不是帝国主义要推翻清政府,把整个中国吞下,灭国,建立完全的彻底的殖民统治。而更多的人要报复,惩戒,逼迫,让清政府不断的按照帝国主义的利益要求,去behave,去承认,去保障,去支持。
晚清很多御侮对外抗敌战争,说白了都是满清贵族与殖民者之间的博弈,试探,讲斤头。战争本身成了双方角力和谈判的方式。
对清政府来说,腐朽狡黠的满清贵族对这种低烈度,范围可控,影响可承受的战争把戏心知肚明,甚至逐渐习惯了。
任凭风吹浪起,稳坐钓鱼台。
1840年开始,打了多少场仗了?哪一场不是打打试试,打不过就投降,签约,卖国,然后对方满意,自己就能得过且过,苟且偷生了?
何必发动举国动员,决一死战呢?
搞不好,一旦民间力量充分觉醒,而帝国核心武力不在满清贵族手上掌握,被撵下台就不太好了。
你觉得举国动员后
是大清先凉还是英军先凉。
题主认为的全国动员
皇帝发个圣旨
左边圈起来A过去,右边圈起来A过去
粮食,军械直接数据化划拨到位
行军路线不会冲突,不会延误,不会骚扰地方
各地督抚不惜一切勤王
实际上的举国动员
不少于三年的全国演习
不少于一屋子的各种计划预案
起码一个一战总参谋部的工作人员日夜不停纸上作业实时调整
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和高效的运输网
稍微有点荣誉感的官僚机构
简单来说,举国动员这活,不是工业国玩不来,就鞑清鸦战前那个皇权下不了乡的德行,连八旗总动员都办不到,就别提啥举国动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