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非常非常冷门的。
斗地主是如何走向全世界的。
扑克牌已有几百年的变迁史。最早的西方纸牌是在13世纪十字军战争时期从亚洲流入欧洲的,而当时在亚洲只有中国的纸牌,因此,西方纸牌的发展与中国的马吊牌向外传播有一定的关系。
16世纪,西方流行一种称为“胜牌”的纸牌,它在17世纪初演变为类似桥牌的惠斯特牌戏,流行于英国伦敦及荷兰,1894年,在英国伦敦俱乐部中产生了桥牌,这种桥牌再经演变就是现在的扑克牌。
扑克牌作为西方纸牌的一种,其设计方案也包藏着无尽的学问。它是按历法设计的,在某种意义上,扑克可以说是历法的缩影。
上面是扑克的简单历史。扑克有很多玩法。但是斗地主这个玩法产生与什么时候则比较难以考证。通常认为是我军发明的,主要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有这种打法的萌芽。
外国人最早玩斗地主的照片貌似是下面这张。接着开始向全世界传播。
先声明,上面的照片绝对没有PS。
猜下上面有多少个国家的外国人。他们真的是玩斗地主。
那个叼着烟的居然在看人家的牌。,那个笑的很灿烂的。最左边的那个猜一下是哪个国家的人。
拍下这张照片的人是个外国人。然后他靠拍这些照片成了百万富翁。
他当时说,中国人(志愿军的管理人员)都不稀得跟这些外国人打斗地主。一个个偷奸耍滑,还偷看牌。
当时最便宜的娱乐活动估计就是打牌了,由于我方急缺翻译人员,那些战士的英语都是二把刀。虽然很多人号称会10国语言,其实每门语言只会几句。因此管理起战俘非常困难,交流很成问题。
为了管理好这些战俘真是绞尽脑汁。最后发现教他们学斗地主,很方便。因为规则简单,还有娱乐活动,同时能传达我们的政策。
当时的管理员特地强调“斗地主”,而当时的斗地主的玩法跟现在的斗地址的玩法,极有可能不是一样的。而当时强调斗地主,毫无疑问是要让那些俘虏有阶级斗争的意识!
这个无心之举,让斗地主走向了世界。
撇开斗地主的这个具体玩法。回到扑克牌运用的广泛性来说。美国曾经发明了扑克牌通缉令。效果特别好
扑克牌通缉令是个人识别扑克牌(personality identification playing cards)的俗称,是一套2003年美军出兵伊拉克期间,由美国政府所设计、绘有人像在牌身上的扑克牌,用以帮助军队识别萨达姆·侯赛因政府的通缉犯成员。
然后以后就出现了,红桃J抓到了。方块A死了之类的新闻。
上述扑克牌通缉令效果极好,很快被人学走了。如:我国公安机关就发布了多起这样的通缉令。
回到战俘使用的扑克牌来。我国的扑克牌在解放前后,有着非常显著的特征。
简言之,抗美援朝那几年的扑克,花色变化主要是在大小王上面,还有就是扑克牌的壳上面的花色。
类似上面的。大小王换了一下,其它的内容基本固定下来。
当时的俘虏总是老盯着大小王看,并学习上面的汉字,比如很快学会了红旗这两个字。
上面一书有提到朝鲜战争,里面有讲到战俘营的问题
说说速效救心丸和某丸(先卖个关子)吧。
速效救心丸是含片,含在嘴里,救急心脏相关疾病使用,具体药效我就不细说了,现在可以说是心脏类疾病必备药。人手一瓶。
因为药效很好,让很多人避免了发生重大危险。
然后,感谢信不断。。。
然后。。。。。。
然后很多感谢信写的是,不仅让我心脏病不再可怕,更神奇的是,治好了我多年的咽炎。
你没看错,很多人写信感谢速效救心丸对咽炎的奇效!
后来研发人员觉得总是这样不是回事儿啊,这要是发展下去就得成为段子。
于是,速效救心丸的厂子一听,既然对咽炎有奇效,那就研究下为什么,这样多一种药方,多一个市场啊!
于是!清咽滴丸诞生了!包装,药瓶,药丸的样子,服用方法等,和速效救心丸一样(厂家是有多懒)!当然,是提取的速效救心丸中对咽炎有作用的药材制成的。
不过实话实说,清咽滴丸真的非常好。咳嗦不停地时候,含几粒清咽滴丸,迅速见效。
我现在口袋里都有清咽滴丸。
求关注啊!各位!
以下淘宝链接,供参考,有好几种了,有几十粒的100粒的,注意亮点,天津中新药业六厂生产,第二是包装和我发的这个一样,然后就看大家需求了。
淘口令:69¥EI3K2RLPR4A¥
鸦片战争前夜,清王朝举国烟毒泛滥,吸食鸦片人口突破两百万人,甚至道光皇帝在登基前也曾吸食过鸦片,在如此糟心国情下,临危受命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带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豪迈誓言,在广东掀起铁腕禁烟风暴。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叫英美烟贩乖乖认输,一口气收缴二百多万斤鸦片。然后从是年6月3日起,在东莞虎门海滩,上演震撼的“虎门销烟”壮举,历经二十三天艰苦劳动,将这害人的鸦片销毁殆尽
随后鸦片战争爆发,清军惨败。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 促使林则徐“ 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
林则徐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 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在此过程中,他就从译报资料中细心地发现了沙俄可能侵入中国西北边疆的进军路线,从而在举世尚未觉察到西北边疆隐伏着严重的危机时,第一个提出了注意防俄的战略性意见。
林则徐画像
1842年他因禁烟抗英,妨碍了清政府的对外妥协,再加上以博尔济吉特·琦善及爱新觉罗·奕山等为首的妥协派造谣打击,他被道光皇帝革职谪戍新疆伊犁惠远城,以此效力赎罪。
由于长途奔波,林则徐走到西安就卧病不起。在西安养病四个月后,大病初愈的林则徐携三子聪彝、四子拱枢继续登上戍途,并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同郑夫人作别,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句成为千古名句,真切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崇高情怀,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842年12月10日(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九日),林则徐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戍所惠远城。
林则徐一到伊犁,就留心西陲边防。以诗言志,在《送伊犁领军开子捷(开明阿)》诗中,指出伊犁驻军的职责是:“静以绥中原,动以御外侮。”
在新疆期间,林则徐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悲观绝望,而是积极协助新疆将军办理垦荒政务 ,他还曾大声疾呼,警告新疆各级官吏,不要因表面上的暂时平静而麻痹大意,并曾向伊犁将军布彦泰建议“屯田耕战”之策,以便有备无患。他不顾自己年近6旬高龄,在新疆各地进行实地考察,行程3万里。每到一地,林则徐都与当地老百姓一起,兴修水利,开辟屯田。
例如
1843年春夏,伊犁遭受旱灾,林则徐自制水车,积极筹划抗旱。历时半年,他带病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在三棵树及红柳湾垦地33350亩,安设汉民571户;在阿勒卜斯垦地161000亩,安设维吾尔民500户。1844年5月,他又捐资承建修复垦惠远城东阿齐乌苏废地的大渠龙口工程,亲自设计督修,率领民工在西岸峭壁陡坡刨挖石头,在东岸水流之中建坝筑堤,历时4个月,用工10万,修出六里渠首。渠道全通后,使阿齐乌苏10万余亩土地得到灌溉。主要安置民户,使伊犁屯田得到重大发展。布彦泰奏报皇帝绘制了一幅《开垦阿齐乌苏地亩渠道全图》,描绘从哈什河龙口至惠远城,全长400余里的农田灌渠,时称阿齐乌苏大渠,又称皇渠。1966年改成人民渠,经过护砌整修,年灌溉面积80余万亩,至今还在造福伊犁各族人民,被亲切地称之为“林公渠”。
伊犁开垦成效显著,影响带动南疆掀起兴垦热潮。1845年初,林则徐奉旨赴南疆,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勘查了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叶尔羌、喀什噶尔和喀喇沙尔7城垦地,中经英吉沙,遍历南疆8大城,勘地60余万亩,基本上全部分给了当地维吾尔农民耕种 ;9月,在吐鲁番所辖托克逊之伊拉里克勘地11万亩,10月,在哈密以东塔尔纳沁勘地7000余亩,还接受军民控状,迫使伯锡尔郡王退出所霸田地万余亩,收为国有,招民耕种。
1845年12月,60岁的林则徐在哈密终于接旨获释,在新疆共生活了3年多时间。林则徐离开哈密时深情地吟咏道:“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虽然他来得并非情愿,但走时却对伊犁的山山水水和各族人民充满着留恋。林则徐被道光帝召还入关时,他还曾在答复别人的提问中,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认为“英夷不足深虑”,而沙俄则“防不胜防,将来必为大患”。
林则徐还作有《回疆竹枝词》24首,是其诗作名篇,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历法宗教、农作节气、文化艺术等。
1848年,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从自己的同僚胡林翼那里得知左宗棠是一个“有异才,品学为湘中士类第一”的难得人才 就想把左延聘到自己的幕府中,但因这时“正逢左宗棠大嫂要为儿子世延完婚,另外左宗棠已接受陶家教课的聘约” ,未能成行。
1849年,他在云贵总督任上,由于多种疾病复发,又因权奸穆彰阿当朝,无所施其才;加上相敬如宾的夫人逝世,心中悲痛万分,愤而告老扶柩还乡。在家乡他和亲朋故友们讨论时局,大家都以英国侵略为忧,林则徐却说:“此易与而,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夫 ! 君等当见之。 ” (李元度《林文忠公事略》)
1850年1月3日当林则徐在告归回乡路过长沙时,将小舟停泊在岳麓山下之湘江中。此时林则徐已是六十五岁高龄,在短暂的滞留中,却特地派人请年仅三十七岁的左宗棠来舟中相会。左宗棠应邀来到舟中晋见文忠公时,湖南文武官员皆在侯见,当左宗棠将“湖南举人左宗棠”大红帖递上,文忠公立即辞谢各官员,单独招左入见。左在登船时,不慎落水。
林则徐开玩笑:“此为君之见面礼乎?”
左宗棠应声而答:“他人敬公,五体投地;晚生敬公,五体投水!”
两人相视而笑。
左右立即将他扶起,沐浴更衣,然后主客畅叙,并将官船下驶到幽静地点,设宴款待,由三个儿子陪同(长子汝舟,次子聪彝,三子拱枢),一直谈到次日天晓,在此一夜中,国家大事无所不谈,他们对于政务、军务、治国等根本大计,特别对西北边境的见解,均不谋而合。
他们从当年禁烟抗英,谈到官场腐败,外患日急;从治理黄河,谈到民生凋困;从《海国图志》谈到西方技术,共同的忧国忧民之情,使他们都感到相见恨晚。使林则徐感到欣慰的是,左宗棠果然名不虚传,才学和见识不同凡响。林则徐想到当今天下动荡不安,左宗棠终究会脱颖而出,担负起大任。他把久藏胸中的西北边防大事,郑重地叮嘱左宗棠。指出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沃饶之区不能富强。并说新疆南八城如一律照苏(州)松(江)兴修水利,广种稻田,则美利不减东南。尤其特别提到,西北地区的安全,关系国家的命运,今日若不早图长治久安,百十年后必然危及神州大地。左宗棠对林公的心忧国事,高瞻远瞩,钦佩之极,认为林公如同天人,光贯日月。
左宗棠的遗著中,亦有数处叙述其与文忠愉快的晤叙,并在这次会后,左在致友人信里说“林官保所书各联,别时曾届寄交夏亭,李仲云处,想不至误。宫保問天人,乃其嗣君三人考,亦未易及也。江中宴谈达曙,无所不及……。”(《左文襄公全集·书陕》卷一《与贺仲肃》).
当林则徐问左宗棠有何志向时,左回答说:内平贼匪,东拒英夷,西定新疆,使寰宇澄清,举国富强,此吾志也。林听此言,相信左是能说也能干的人,对左宗棠深加器重。因为挚友中精于地学者,龚自珍早死,魏源、姚莹都长于文事,而未能大用,独左宗棠那时已“究心奥地兵法” (《清史·左宗棠传》)。因此立即将自己在新疆花了无数心血整理的全部资料,包括新疆地理考察记录、战守计划、俄国的政治,军事情况及在边的动态,全部交给了左宗棠,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此吾数载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的着”。
林则徐生平交友是很严格的,对后辈他虽爱护备至,但从不轻易夸奖,而对左宗棠如此器重和信任,使左热泪盈眶。回想自己二十岁中举后,三次会试落第,邀发狠不再参加会试,而努力“经世之学”,潜心攻读研究地理、农桑、财政、军事之学,并亲自辟地种桑,种茶,以“湘上农人”自慰。但毕竟自己是个没有一官半职的落拓举人,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唯独名震四海的林则徐如此器重,一种知遇之感涌上左宗棠心间。他当即朗声答道,西拒俄夷,安定新疆,决不辜负林大人的期望。
左宗棠告辞后,林则徐的长子汝舟叹道“如此人才,朝廷有眼不识,不重用,实为可惜”!林则徐深沉地说:“夫为国君者,以人才为重。能用才则国兴,反之国必衰,时机成熟吾当荐之”。
这次会见,史称“湘江夜话”
没成想,二人这唯一一次见面,离别后却是永别
1850年,林则徐回到家乡仅半年,广西动荡,洪秀全组织的“拜上帝会”图谋起事,朝中大臣纷纷向继位不久的咸丰帝举荐林则徐。道光三十年十月初一(1850年11月4日),林则徐接到任命他为钦差大臣“驰赴粤西剿办军务”的谕旨,第二天便匆忙从侯官起程。16日抵达广东潮州府城后,他“忽患重病,吐泻交作,…··一面赶紧服药,仍力疾驰至普宁县城”,“困惫愈深,昏晕难起,元气大损,痰喘不休。据医者云,积久虚劳,心脉已散,百药罔效。自料万无生机,伏枕望阙碰头,悲号欲绝”。22日,林则徐令随行的儿子执笔向咸丰帝上遗折,遗折中他仍一再推荐左宗棠为难得的人才。辰时,林则徐病逝于普宁行馆,享年66岁。噩耗传开,四方皆悲。胡林翼手书挽联:“千古英雄皆堕泪,四方妇孺尽知名。”
林则徐去世一个月后左宗棠惊悉噩耗,痛挽林则徐:“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林则徐未能参与镇压洪秀全,但也正是由于太平军起事,他去世一年后,左宗棠在朋友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正式出山,在湖南巡抚手下担任幕僚,虽无官职,但大权独揽,政绩卓著,当时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说法。咸丰六年(1856年),左宗棠被任命为兵部郎中,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个官职。咸丰十年(1860年),左宗棠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次年,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后升任闽浙总督。同治三年一月(1864年3月),左宗棠率军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论功封一等恪靖伯。仅几年时间,左宗棠就由教书先生一跃成为总督,一品大员,战功赫赫,位高权重,真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
1864年(同治三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和同治陕甘回变,后者并且波及新疆,新疆各地豪强趁机而起,出现了割据纷争,各自为王的混乱局面。其中,围绕喀什噶尔展开争夺的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马木提艾和柯尔克孜族部落头目司迪克来相继致书中亚的浩罕汗国,由此引来该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他于1867年(同治六年)建立“洪福汗国”盘踞新疆,之后获得了俄罗斯,英国的承认。俄罗斯亦趁机于1871年(同治十年)7月以‘代收代守’的名义占领伊犁。
1873年(同治十二年)3月,左宗棠致信总理衙门,指出“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如果乌鲁木齐城克复,“我威维扬”,再大兴屯田以保证长期后勤供应,安抚新疆各部族耕牧如常,“即不遽索伊犁,而已稳然不可犯矣”。乌城形势既固,然后明示以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若外交失败、不得已与俄军交战,清军亦未必不能够胜利。这样,左宗棠提出了先安定新疆回部再准备收回伊犁的方针。
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侵略台湾,清廷由此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等人力主海防,以日本为主要假想敌,主张放弃塞防,“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湖南巡抚王文韶主张塞防。
林则徐关于西北之重嘱,左宗棠铭刻在心。
他则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指出,不收复新疆,陕甘清军便会被长期牵制,不仅不能裁减兵饷、助益海防,而且“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并提出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军机大臣文祥赞同左见,全力支持之。与此同时,左宗棠弹劾景廉、成禄等原受命收复新疆而逡巡不进者,成禄被革职,景廉被调任。于是1875年5月,清廷下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以将军金顺为帮办军务,择机出塞平叛新疆。
随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1875年,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清军进入新疆,收复新疆之战开始。
左宗棠虽然从没到过新疆,但军队在林则徐地图资料的指引下,行军作战有条不紊,有如成竹在胸。最终,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阿古柏亦因兵败,自杀于库尔勒。他死后,其子伯克·胡里(胡达·胡里伯克)即位,将其葬于 喀什。不久,“洪福汗国”崩溃,1878年1月2日,和阗光复。至此,侵占新疆十四年之久的阿古柏境外势力彻底覆灭。
伯克·胡里于1878年2月率残部白彦虎等人逃回中亚河中地区(一说投奔俄国)。
在刘锦棠率领西征大军即将进入南疆作战时,左宗棠也一再教育前线大将说,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是爱国的,这次应剿对象是阿古柏匪军、白彦虎叛匪及其死党,对各族民人应严禁杀掠奸淫。总之,前进作战,“只打真贼,不扰平民,不愁乏食”。
阿古柏在新疆的统治也并不得人心,他的重税政策和严苛的 伊斯兰教法统治,遭到了大多数新疆当地居民的反对,“见到 安集延人(浩罕人的别称)就杀”的口号一时响彻天山南北。
西征军在收复北疆、南疆之后,只剩下沙俄侵占的伊犁孤悬海外了。
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伊犁将军金顺企图“乘间抵隙”,乘伊犁俄军空虚,袭取伊犁。左宗棠制止了金顺的行动。他认为应在收复南疆以后,立足既稳,再来解决伊犁问题,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在清军收复天山北路和南疆以后,清政府曾先后与沙俄驻华公使交涉收回伊犁均遭拒绝。1878年7月20日,清廷派崇厚到俄国交涉收回伊犁。1879年10月2日,崇厚未经清政府同意,竟与俄国签订《里亚吉亚条约》。条约规定,沙俄虽交还伊犁九城,但却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特克斯河流域及位置重要的穆素尔山口,从而隔断了伊犁与南疆阿克苏等城的联系。此外,还要中国赔款二百八十万两白银。
这是在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尤其在中国没有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消息传出,举国震惊,同声谴责崇厚的卖国罪行,同时一致声讨沙俄的侵略。为挽回局势,左宗棠提出“先之以议论”、“决之以战阵”的方针。这时,李鸿章无耻地说:“此次崇厚出使,奉旨给与全权便宜行事字样,不可谓无立约定议之权。若先允后翻,其曲在我“。又在写给曾纪泽的信中说:“其实(伊犁)久假不归,于大局亦无甚关碍,今成蛇足,进退两难”;他攻击左宗棠主战是“不明彼已”,必有后患。
但在爱国浪潮激荡下,清廷只好摒弃李鸿章的投降卖国建议,改派曾纪泽前往沙俄谈判,同时命左宗棠统筹兵事,作好打仗的准备。沙俄眼看即将攫取到的巨大利益又要成为泡影,恼羞成怒,遂加紧调兵遣将,大搞军事讹诈,一时间战云密布。面对险恶的形势,年已69岁高龄的左宗棠毫不畏惧,决心奋起对付沙俄的猖狂挑战,将余年献给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神圣事业,正如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所说:“衰年报国,心力交瘁,亦复何暇顾及!”1880年3、4月间,他还拟定了一个三路出击、收复伊犁的军事计划。1880年5月26日,左宗棠亲率亲军一千多人离开肃州,出嘉峪关向哈密进发。为表示抗俄决心,他驮着棺材出征,何其慷慨,何其悲壮!近世罕有其匹!抵达哈密后不顾旅途劳累,身体有病(肝病复发),立即着手部署军事,准备随时应战,并对收回伊犁充满信心:“生力之军络绎而至,足供指挥,今岁天下大熟,关内外粮价平减,优于师行为便,天赞我也!”
然而,尽管左宗棠调兵遣将,厉兵秣马,积极地准备通过战斗收复伊犁,但腐朽的清政府被投降卖国的李鸿章之流所裹挟,对武力收复失地存在疑惧,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清廷派曾纪泽赴俄重开谈判。另一方面,色厉内荏的沙俄,对左宗棠的积极备战感到惴惴不安。8月11日清廷调离左宗棠回京,“以备朝廷顾问”。沙俄政府对此不解,以为中国“有动兵之意”,感到有点害怕,多次向曾纪泽问过此事。可见左宗棠的积极备战,对曾纪泽同沙俄的谈判,是起了后盾作用的。经过半年多艰苦卓绝的谈判,由于曾纪泽的外交才干和他对沙俄方面针锋相对的据理力争,沙俄迫于刚刚结束对土耳其的战争而陷于内外交困的形势,他们觉得用战争打败中国没有胜算,故被迫同意改约。曾纪泽力持收回伊犁的意见,而在其他方面则有所让步。终于在1881年2月12日,与沙俄签订了中俄《改订条约》(即中俄《伊犁条约》),根据条约,沙俄同意交还特克斯河谷约二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和通往南疆的穆扎尔山口,但仍割占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赔款增加至五百零九万两白银等。尽管这个条约仍然是沙俄强加于中国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毕竟还收回了一些权益。根据条约,宣告了沙俄在我国伊犁地区殖民统治的结束。1882年2月17日,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升泰抵达伊犁,与俄方代表会商收交办法。3月22日,双方换文,完成了移交手续,伊犁将军金顺随即带兵进驻,从此,整个新疆回归祖国,使“金瓯罔缺”!
林则徐西拒俄夷的夙愿二十七年后,终为左宗棠实现,左宗棠完成了收复新疆的大业 ! 而林则徐将亲自实地考察边疆的第一手资料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左宗棠,这正是左宗棠赖以成功的诀窍。
接下来,左宗棠又按照林则徐的思想理念,对新疆进行治理。他禁种罂粟、禁运鸦片、兴修水利、种植桑稻……这些治理方针,都有林则徐的影子。
1885年,林则徐诞辰100周年之际,年仅73岁的左宗棠也与世长辞,带着傲人的功绩,去地下和林公相会了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一诗传诵一百余年。今日,重修的长沙左宗棠墓的一副墓联:“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也是表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当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林则徐与左宗棠在湘江舟中竟夕畅谈,交流对祖国特别是西北形势的看法,对几十年后左宗棠收复新疆,经略西北的伟业,有着何等深远的影响!
有专家评说:"林则徐治水的成就,在江苏表现的是全面;在湖广表现的是熟练果断;对黄河的设想最宏伟;对畿辅地区阐述得最完整;在新疆留下的影响最深远。"
林则徐抗英禁烟,却发现了西北可能隐伏的危机,又正好被流放新疆。太平军起事,太平军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让左宗棠出山,平步登云,崭露头角,登上历史的舞台。种种时间和事件上的巧合,当时的人可能都不会意识到这些事对以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或许这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
初读《小王子》时觉得玫瑰虚荣骄纵,仰仗着小王子对她的倾慕便对他颐指气使。后来才懂得,原来小王子没能读懂玫瑰刁蛮任性背后隐藏的多少柔情,不知道她在孕育出花朵之前多么精心地打扮着自己却又装作毫不在意般矫揉造作的小心思;不知道她并不是天真地相信自己仅有的四根刺能够保护自己,而是相信只要小王子在身边便不会遇到危险;不知道她刁蛮地催促小王子为她架起屏风是想获得小王子更多的珍视与照顾。玫瑰经历尚浅,还不懂得如何好好去爱一个人;小王子尽心尽力地照料着玫瑰,以为将自己的一切奉上便是爱的真谛,却忘记了是玫瑰使他的生活芬芳多彩。
小王子精疲力竭,带着沮丧的心情决定离开玫瑰。玫瑰终于懂得自己的虚张声势使小王子疲惫不堪。那些只是想让小王子更加珍视自己的无理取闹的花招,曾折磨着全心全意对待她的小王子。其实玫瑰知道自己并非独一无二,自己的刁蛮只是希望确认小王子的爱是特别的。她终于放下了骄傲言明了爱,也接受了小王子即将离开的事实。小王子没能与玫瑰相守,并不是因为他对玫瑰爱得不够深情,而是太过在乎彼此却又不知如何表达。故事的结局并不一定要圆满才有意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丢失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暮然回首,才会发现原来那些曾经的痛都是成长必须经历的。正是这一份疼痛告诉小王子相爱中不应该只有盲目的迷恋与容忍,而是看到对方身上的所有好与坏,知道对方并非是特别的,但仍愿意彼此携手并进,因为知道对方是世间属于自己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
小狐狸告诉小王子人与人的关系,其实是心甘情愿的驯服与被驯服,从此以后两个人之间有了独一无二的联结,一个普通人便开始变得与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不一样。但与此同时,不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建立羁绊就不得不面临流眼泪的风险。小狐狸让小王子明白了纵使花园中盛开着成千上万的玫瑰,但B612星球上的那朵才是独一无二的。她单独一朵就胜过这世间所有的玫瑰,因为她是小王子浇灌的,是小王子放在花罩中的,是小王子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小王子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聆听过她的沉默。 他们互相驯养过彼此,她是小王子的玫瑰。小王子爱着这样一朵盛开在浩瀚星海里的花,因此当他抬头仰望繁星时,便会感到心满意足。小狐狸从一开始就明白小王子迟早会与自己告别,可它仍然希望与小王子建立羁绊。它一点一点教着曾经不太懂得爱的小王子他的玫瑰因彼此的驯养而独特,告诉他要对驯养过的玫瑰负责,也眼睁睁地看着小王子离自己愈来愈远,直到告别的那一刻。小狐狸可怜吗?才不是呢,因为实质性的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正如星空的美丽在于宇宙间存在着一朵娇艳的玫瑰花,沙漠的美丽在于苍茫中存在的那一口甘甜的井,在今后的日子里,小狐狸会拥有整个秋天麦子的颜色,也会拥有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常的想法,正确的做法是适应人类与生俱来肉食习惯。人类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早在古代人类驯化各种动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安全可靠的肉类来源。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培养,这些驯化动物可以说是越来越领会到人类的情绪也在主动去影响人类的情绪以避免被吃而成为种,这也导致了以牛为首的动物变得越来越“通人性”。
如果是某些所谓的“宗教信仰”或者生理吸收不了的原因而不愿意吃肉的话可以尊重,但是不能向外界宣扬传教,但是其他没有合理理由的一律认定为邪教。
不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软弱,只吃肉人的性格就会过于急躁,两者都是属于典型的极端人士的饮食基础。欧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左右极端魔怔人?就是因为他们要么就不均衡地吃肉,要么就只吃蔬菜,而中华均衡饮食所以文化一直保持中庸。
每当看到这一类问题,我就想说下面这段话:
“丛林主义者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总喜欢为胜利者的一切恶心行为跪舔,包括屠城和施虐,并把这些行为的责任归咎于受害者,因为他们强大了以后也想骑在别人头上拉屎。信奉谁强谁恶谁正确是没有最基本的是非观和精神油腻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