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能的,完全不了解长跑,或者根本没参与过长跑这项运动。
换句话说:只要是400米以上的项目,都绝对不可能用天赋创造奇迹(当然400米以下也大概率不可能)
以我自己和一位朋友为例。我5000米最快速度17分(323配速),他16分30秒(318配速),看着很接近吧?但是在生死存亡之际,我是根本不可能跑到他那个水平的,如果让我用318配速跑的话,最多能跑3000~3500米,然后就跑不动了,只能6,7分慢慢颠着。
平时没经过训练的人(默认5000米25分之外)在生死存亡之际,跑5000米用比自己水平快的配速启动,哪怕快上5秒,后面提前掉速都是必然的。
这不是生死存亡、意志力的问题,这只是自然规律。
所以,结论是:
不能!
————无情的分界线
鉴于此问题得到不少网友点赞,再补充一些:
1.关于肾上腺素的作用:原答案中我给这玩意留了余地,特地强调了400米原则。先科普一下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概念:无氧运动是相对有氧运动而言的。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新陈代谢是加速的,加速的代谢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人体的能量是通过身体内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代谢得来的。在运动量不大时,比如慢跑、跳舞等情况下,机体能量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糖的有氧代谢。以糖的有氧代谢为主要供应能量的运动就是我们说的有氧运动。当我们从事的运动非常剧烈,或者是急速爆发,例如举重、百米冲刺、摔跤等,此时机体在瞬间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在正常情况下,有氧代谢是不能满足身体此时的需求的,于是糖就进行无氧代谢,以迅速产生大量能量。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就是无氧运动(包括评论区说的搬起石头救人,逃离火灾现场之类的应急运动),肾上腺素只对无氧运动有效果。对跑步这项运动而言,无氧运动一般来说只能坚持220~300米,所以400米这个项目是最难练的,世界顶级选手能将其无氧能力保持接近400米,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成绩会差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纪录是43秒03,你身边却很难找到一个能跑进60秒的人)
2.中长跑如何取得最佳成绩:科普这个是为了告诉大家,中长跑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靠的不是以命相博,而是对平时训练的深入分析与身体状态的良好把控。中跑(800米和1500米)与长跑(5000米以上)的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之前,会仔细记录下自己所有的训练记录,根据训练的配速、体感、心率等主要数据以及天气、睡眠和伤病恢复情况等辅助数据综合预测自己的完赛成绩,并换算成每圈配速。
比赛时候,他们会严格按照赛前预测的配速去跑(甚至起步会稍微慢一点)每圈(400米)的误差都在1秒以内,这样他们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补充一点:中跑(800米,1500米)比赛中,意志品质确实是运动员能力的一部分,但仅限于两个水平接近的运动员在最后一个直道的较量。打个比方:一个1500米只有5分水平的选手,意志品质再好也不可能跑赢4分45秒水平的选手。原因很简单,算一算就知道,中跑比赛一秒6米左右,10秒的差距60米就出去了,后者进直道开始冲刺的时候,前者很可能刚进最后那个弯道,俩人根本没有一决胜负的机会。
至于跑完为什么没趴下,为什么没直接躺地上起不来?因为他们是运动员,不是敢死队……
3.关于兴奋剂的问题:在此首先强调,任何运动员使用任何种类的兴奋剂都是极其可耻的!长跑中目前最常见的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促红素,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简单来说就是能让混氧配速坚持更长距离(比如让你3000米的配速能坚持4000~5000米)但是它的作用有限,不可能把1公里只能跑4分钟的人提升到5公里20分钟。
况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普通人没经过训练”,恕我直言,除了必须参加中考的那些男生,没经过训练的普通成年人(指的是从不跑步的人),1公里跑进4分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综上所述,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
4.关于5公里跑进20分钟的难度(主要是某些中学生经常说自己1000米满分,由此推断自己5000米肯定能跑进20分):虽然5000米成绩17分(323配速)的我经常在各类长跑的帖子、答案和文章中调侃这个成绩,但是这个成绩也不是那些中考1000米混个满分(现在的具体标准我不太清楚,姑且认为是3分20~3分40之间吧)的人能达到的。因为中跑和长跑是两个差别很大的项目!中跑更多考验的是速度耐力,长跑更多考验的是有氧耐力。诚然,有些40岁以上的马拉松爱好者1000米跑不了中考满分,5公里却能跑进20分,但这是他们常年的有氧训练的结果,不能说你1000米能跑个3分30,你5000米就一定能跑进20分。再换个说法:如果你从来没进行过5000米的专项训练,靠两三个月突击达到1000米3分30的你几乎不可能在20分以内完成5公里。
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初三的时候1000米能跑3分05秒,但我从来不练更长的项目,所以那时候我3公里都跑不进12分钟,就别说5公里了。
5.关于理论基础:鉴于我小学生一般的理论水平,再推荐 @奶黄包包包包 的答案
各种想抬杠的理论帝可以先拜读一下,然后科学地,有建设性地抬杠。
以上
没有经过锻炼,按这个强度跑,多数人心率会直接在前面一公里两公里就拉爆,然后暴毙。
普通高三学生没有经过学习,在决定一生的高考开考之际,能不能拿命在一天之内将自己的成绩提升到一本线?
多年前给员工画大饼洗脑讲课的时候,经常会讲以下几个案例。
给你10万,你愿意裸奔吗?不愿意,100万,1000万,一个亿?
给你100斤粪便,你提不动,给你100斤黄金,你不但提得动,还能一路小跑。
随便一个路人让你跑十公里你理都懒得理,有劫匪威胁你最心爱的亲人生命,让你跑十公里,你跑得比谁都快。
不是你做不到是不逼你一把,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恐怖。
不信?
那么你回答我,你一分钟鼓掌多少次?
100次?200次?300次最多?
来三人,一个计时十年起一个数数,一个倾尽全力鼓掌。
是不是十秒就能有50次了?
我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一个滑铲就能秒了一头老虎。
好以上全是忽悠瘸了的销售培训话术。
实际上,人的潜能是有限的,说无限,那也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
对于没有锻炼过的普通人,特别是日常葛优瘫的社畜,你别说生死存亡之际让我跑五公里了,90%的人都是死路一条。
不可能。
生死存亡之际可能能在短距离跑出15公里的时速,但代价是双腿发软,软骨磨损,韧带拉伤,双眼发黑,头晕脑胀,难以保持平衡,变成深一脚浅一脚了。
跑步这种敏捷型的运动并不是用蛮力就能加速的。
普通人以为“生死存亡之际”能逼出人体的某种超级反应,了解长跑者生理特性后还是要接受事实:想实现以4分配速维持五公里跑步,其要求的能力都是“逼” 不出来的。
从五公里/5000米开始,一直到马拉松,符合绝大多数人对长跑的定义。长跑圈子有个约定俗成的基础认知,最终比赛日的发挥,都是日常训练的体现。
基因决定了长跑提升进步的范围,训练决定你现在能力在此提升范围内所处的位置。训练是怎样,比赛就是怎样。完全不存在、也没可能超纲发挥的情况。
身边多数首次五公里跑进20分钟的,此前几乎都有大量训练中模拟跑到21分内的,而后完成了突破——稍微放宽泛点说,如果在系统的跑步训练中没有表现出至少跑进22分的能力,比赛也好、题目中的“生死存亡之际”也好、后面放条狗追也好、甚至吃药……恐怕都做不到。
4分配速维持五公里,这差不多也是长跑爱好者有氧能力的天花板。基本上一个有长跑习惯的普通跑者(周跑量如果达到50公里),只堆有氧能达到的上限,就是五公里20分钟了。想再往里面突破,更系统的训练和强度/力量训练就得安排上了。
当然人和人的差别比人和狗都大。这个基准对有些人是蜀道难于上青天,对有些人又可能只是几次训练后就能实现的突破。
「普通人没经过训练,在生死存亡之际,能不能拿命在20分钟跑完5公里?」如果这个普通人此前没有什么职业运动队/田径队背景,大概率是做不到的。
如果认可开头那段话,可以继续看下长跑者生理上的几点特质:
身体三大类肌肉纤维类型,慢肌纤维、快肌纤维A和快肌纤维B。简单说慢肌纤维有更强的有氧处理能力和更高的线粒体密度(线粒体才是长跑的真正体内发动机),这都是长跑最需要、最理想的肌肉纤维类型。
——这个慢肌纤维比例由基因决定,训练改变的可能性约等于0。不过训练可以让身体部分快肌纤维具备慢肌纤维的特质(尤其快肌纤维A)。
所以这玩意同样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效果。
4分巡航配速在业余跑者里已经算很快了,体内乳酸堆积(血液中的乳酸浓度)会非常快。厉害的长跑者会有更高的乳酸阈值,这样消耗/分解乳酸的速度能赶上产生的速度,就能保证肌肉维持收缩水平、而不是迈不开步。
乳酸阈值在更长时间/距离跑步中会更有价值,当然普通人的定义里,跑五公里这玩意还是很能直接决定你的最终水准。
简单讲,就是输送氧气到肌肉的能力。
长跑训练系统的话,心搏量更大,血液携氧能力更高,肌肉用氧效率更高。
这些都是上天赏饭吃的好东西,越强就能跑得越快。线粒体是利用氧气产生能量的关键(发动机)、毛细血管是输送氧气效率的关键、有氧代谢酶是产生有氧能力速率的关键——反正日常的大量训练,包括近年长跑非常讲究的「慢训练」,都是为了增加体内这些的能力。
对五公里来讲这两点不见得那么重要,但五公里跑进20分的,这亮点也不会差到哪去。同样也都是需要长期训练才会有改观的身体特质。
乳酸阈值、最大摄氧量、糖原储备和燃脂效率、线粒体之类的,全部都得长年累月才会有效果。
跑步经济性最表象的就是跑姿。比如现在推崇的碳板竞速跑鞋,本质上也是倡导了一种更高效率的跑动经济性。有兴趣可以看看这几篇,里面有不少跑步经济性的反向推导(从跑鞋设计反推):
最顶级跑者改跑姿都得以数十个月来计(之前其它回答提到过的,堪称是亚洲马拉松天花板级的大迫杰,改跑姿用了18个月)。身边太多人都是自以为精进了跑姿,实际用肌电测试、视频对比依然没啥变化的……
所以,基本上能看出,但凡长跑想跑得好,除了先天基因优势(这也是很多东非长跑者最大的长板),后天想提升,都得需要很漫长的训练才能达到。
普通人以为生死存亡之际能逼出人体的某种超级反应,可偏偏具备以4分配速维持五公里跑步的人,其要求的能力都是“逼” 不出来的。
多数人对运动都停留在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大多来自职业运动员,他们拿到成绩后总是会讲现场的观众鼓励、今天的比赛信念、比赛中的超神发挥……让很多人夸大了对精神战力的认知。尤其是长跑这种几乎不存在奇迹的项目。
但凡自己真的跑步,都清楚遇到比赛其实能做的事很有限,无非调整好状态(休息/睡眠/赛前减少身体疲惫又保证维持强度),降低意外因素(赛前饮食/装备问题),期待外界环境给力(平坦的赛道/适宜的温度、湿度、日照和风力),而后再有一丁点儿的外界助力(精神信念/比赛氛围)。
——这样,比赛也好,题目中的“生死存亡之际”也好,跑步只不过是把你日常的训练能力给表现出来。
唯一一种可能,比如以往4分配速只能维持4公里不掉速,今天则状态非常在线顶到了5公里。但提升实在是很有限很有限的。
当然首次实现后通常也会迎来一个常态,如果能维持训练量,接下来五公里sub 20又是更加轻松和水到渠成的事,不会每次都那么痛苦。
不服也千万别跑跑看,没有长跑习惯的人直接“拿命”跑五公里,容易出事。
给一个参考数据,全世界所有能完成马拉松(全马,42.195公里)的跑者里,全马跑进3小时的比例在2%左右。算下来差不多4分15的均速。
如果是长跑爱好者(不说全马,起码能匀速完成15-20公里),五公里能sub 20的比例,我估计撑死了也就翻个番,不会到5%。
这是中国田协的《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和《全国田径锻炼等级标准》——
《技术等级标准》相对来说就更适合多数职业选手、业余长跑爱好者中的佼佼者,用来自我衡量;对应的,如果只是以日常健身为目的,按性别、年龄来区分的《全国田径锻炼等级标准》就更适合作为参照。
两个表格应该是旧版,但大差不差。
可以看到五公里跑进20分钟大概是什么水准,能达标的人凤毛麟角。
最后放张我很喜欢的一张GIF,2014年莫法拉和盖伦鲁普来上海跑过世纪公园(一圈标准的5公里),和上海比较快的业余跑者一起,业余跑者们先跑1公里,莫法拉和盖伦鲁普再跑。
五公里20分钟,即便放长跑爱好者里也是较高水准的存在,多数人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系统训练才达成。不要过分低估它的难度。
也千万别想当然以为不训练、靠某种精气神就能拼出来。
我也知道一个产业也是这样做的。一模一样。区别是那个可能穿了鞋。
保守治疗吧。
周xx一个实习生下门店,把客人三克拉钻戒直接丢到超声波机里清洗,捞上来碎的就剩戒托了,公司赔100多w,实习生得到了血的教训…
———————————————————
解释下为什么会碎。
宝石虽然硬但是都很脆,直接受到超声波机的高频振动大概率都会碎,更何况大克拉钻石里都会有包裹体羽状纹什么的,不需要有很大裂纹就会碎掉。行内清洗镶嵌首饰都是用绳子吊着/架起来不接触超声波机壁,只用水的震荡来清洗。
至于那些宝石可以进超声波机,哪些不能进,可以参看:金银首饰,镶嵌和非镶嵌类的如何清洗?
@彭友城 这篇回答,讲的已经相当详尽。当然普通消费者的话,最好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清理。
———————————————————
统一回复下:
实习生已经经过上岗培训了,出问题还是因为学的不认真,顺手就丢进去是脑子里的弦没绷起来。
结果肯定是开除,自己赔了几万块钱,虽然实习但是也有合同,记录什么的,跑是跑不了的,而且这种情况在行内传开之后再找相关工作肯定会受影响了。
经验教训总需要积累,每个人也都值得二次机会。
评论区有拿钻石首饰直接扔进超声波机里的…这个吧,我只想说姑娘汉子们可长点心吧…一次两次不坏,只是因为没造成可见的损害,细微的裂痕什么的肯定有,指不定哪次就坏了。
再有,稍小一点的钻石,或者稍微轻一点的钻石首饰,受超声波集机的负面影响肯定更小一些,感觉起来好像是结实,其实不然,有可能受清洗液浮力阻力啊什么的综合影响,震动差一点,但是一直震下去该坏还是坏。
再再有,非专业的超声波机有的根本达不到超声波级别,像一些很便宜那种买东西送的小小的超声波清洗机,实际上只是震荡清洗机而已,伤害肯定不如超声波机,真正的超声波机噪音尖锐,而且开时间长了水都能热了…不过保险起见一般消费者,还是看见超声波两个字就直接躲得远远的最好。
当然要是妹子们想买新的没借口,常备一个超声波机也是不错的选择。
————————————————————
这个回答竟然又火了,谢谢大家。毕竟我也是自诩为有点东西的答主,还是希望多看看我的设计专栏,专业内容更多。
————————————Unstable Element————————————
欢迎关注YimingEM
一个特别设计的公众号
年幼无知,大一的时候觉得没什么是自己不行的,于是想合成一点冰毒。
那么真就是学习学傻了,完全没意识到制毒是违法的,感觉为了卖才犯法,为了装B不犯法。
于是兴冲冲去药店买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张嘴就要5盒,拿起来一看,含量也忒低了,怎么也要50盒才有操作可能,问了问价格,我就开始算我买不买得起,结果药店人员认为我在核算成本,万幸是学校医院的药店,要看我学生证,我也没对象就给他了,结果被校领导当场抓获。 我们化学院院长那么忙,还抽出时间足足教育了我一下午。
我第二天就开始学习法律知识,犯罪纪录片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