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2 年安徽取消少数民族以及侨眷、港澳眷属等相关高考加分,具有哪些意义?是否值得全国推广? 第1页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必须给为天下先的安徽点赞,很开心见到教育公平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只有赞美、欢呼和掌声,才能够进一步消除他们的疑虑,推动更多、更大范围的“迈步”。

还请不要吝惜。


很明显,

之前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优惠手段来糅合整盘棋,

教育便是其中一种,

但如今棋局稳固,也该逐步平等对待了。

而付出者,仍应享受荣耀。


我期待有一天台湾省考生也能向港澳那样,

被取消高考加分,

因为那意味着——

统一!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昨天听郑国成直播。

有个朝鲜族打来电话埋怨说:三年级才学普通话。

最后普通话学得不够深,好多典故啊、成语啊、历史啊都没学。

上大学虽然加分进了有民族性质的延边大学,但学的东西少。出来找工作比较吃亏。

自己原来的语言在社会上又不怎么常用,说不开。

还不如从一年级就开始学普通话。和所有人一样考大学。

所以,其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到底是哪部分人非要强调民族教育,非要搞加分。

54朵花都是灿烂的。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绝对的公平很难做到,最实际的公平,是“机会公平”。

也就是给予同样的机会,让大家在同样的平台上、遵守同样的规则竞争,把“身份”、“家族”、“资本”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高考是为全社会选拔人才,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端劳动力和智力储备,就该凭真才实学,考究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让聪明的、勤奋的、能够继续学习的,脱颖而出……

其他所谓的血统、身份、背景、资源……都是狗屁,早就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高考这件事,在中国是最大的“机会公平”,本来就该一视同仁,无论贫穷、富裕、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都该面对同样的招考标准。

当年很多政策是好意,比如少数民族加分,是为了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的同胞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可以理解,但这也给许多擅长钻空子的家庭开了口子,不少人为了高考,可以“移民”,可以“改户籍”,可以把“汉族”改成其他“少数民族”,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不公平了。

真正想要帮助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就应该从根本上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再穷不能穷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水平线以上的现代教育,而不是给予“加分”,加分帮不了真正贫穷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反而帮了许多走歪门邪道的“发达地区精英”。

所有的“身份加分”、“竞赛加分”、“科研论文加分”、“推荐信”、“自主招生”,都不是为了多数人的公平,而是为了少数人的“不公平”。

至于侨眷、港澳眷属、“外国人子女”……本来就不该在教育上有任何“特权”和“优待”,他们可以拼财力、拼智力,他们就算读不了好大学,也能过得不错,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的子女成为“教育特权阶层”,挤压本国大多数普通孩子的生存空间呢?

难道是如《马太福音》所说,“占有多的,反而要多给他;占有少的,反而要剥夺他”吗?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

更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普遍利益。

所以,这件事干得好,值得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安徽省的高中教学水平差异与民族差异关系没有多大了——难不成比较贫穷的大别山区和原黄泛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吗?于是,取消少数民族加分自然是合理的。

至于是否值得全国推广,我们想一想山西、河南、天津,同样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再贫穷落后,那末自然都是可以取消的;但如果是云贵川蒙的话,考虑到许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仍然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甚至有许多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率还很低,我认为就值得再认真调研一下。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事,支持

中国是民族平等国家,不仅每个民族的人平等,而且每个民族的语言也是平等的,任何人和语言不可以凭借民族身份得到特殊待遇。

加分政策起初想法是好的。由于边疆少民不仅教育资源匮乏(比当地汉校也差),少民汉语水平低。党和政府为了通过教育拉动发展,鼓励非汉母语少民学汉语而专项加分,以加分形式公平语言导致的不公平。但是,这政策到今天变成内地城市少民的捷径,名额更多的被城市汉母语少民和改民族的汉族给占了,跟那些辛辛苦苦学汉语的非汉母语少民没有什么多大关系了,显然政策已经不适合当时情况了。

@念缺一 说的好,应该直接投入当地的教育,让边疆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发展跟内地沿海地区公平化,让边疆贫困地区的教育跟上内地的水平,直接给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提供同水平教育条件。然后每个人凭个人的学习水平考上相对应的学校。

还是那句话,少数民族学生有自信跨语言竞争,那就用汉语考试,考内地汉语言大学。没有自信跨语言竞争,那就老老实实的用母语考试。


顺便,中国不是美国,中国少数民族不是美国少数族裔移民或难民,请不要偷换概念瞎类比。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教育扶贫的意义在提供教育资源,给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提供更好的学校和老师,而不是无脑根据民族加分。

很多在大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条件已经十分充足,更不应该受到这种一刀切的划分。


user avatar   sun-wu-kong-93-21-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民心所向,喜大普奔。

翻阅了前十多个回答,基本都认可军烈加分。可以这样认为,人民对为了国家,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人,其子女进行适当优待是赞成的。

所以除了军烈,我个人建议军烈外,其他做出巨大贡献或为国付出巨大牺牲的人,子女也有优待。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我们国家现在轴承钢,航空轮胎,尖端光刻机等等设备和材料都依赖进口。要想完成民族复兴,对国内尖端科学和技术取得突破性技术成果的科技人员,其子女也可以适当加分。

一个突飞猛进的中国,一定是唯才是举,厚赏功臣,没有贵族阶级,没有种姓制度,没有宗教特权,没有作弊空间。


user avatar   ling-hu-er-g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平,公道,公正,公开……

就说那么多!


user avatar   dian-fu-zhe-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项政策的出台十分顺应时代潮流,朝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方向又迈一大步。

这篇回答,我想从大陆居民与港澳台居民、汉族与少数民族、为什么要给予军人优待三个角度,跟大家盘一下该项举措的利弊得失。

一、大陆居民与港澳台居民:曾经的我你爱理不理,现在的我让你高攀不起

改革开放前,跟港澳挨的近的村庄,每年都有成群结队逃亡港澳的事情发生。

在我们国家还未起势的80年代,台湾依托出口导向型经济,成为经济动力火车“亚洲四小龙”之一。

这个时期,咱们实力不够,对同根同源的海外同胞,只能采用利诱的方式招商引资。

所以才有你看到的华侨子女、配偶和港澳台同胞高考加分政策。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经济“龙抬头”,咖位猛地上升,成为了唯一一个能跟美国扳手腕的超级大国。

“仓禀实而知礼节”,经济上去了,教育自然会有质的提升,我国多所大学的排名火箭式地提升,渴望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中国诞生更多的国际名校只是时间问题。

再加上前段香港的动乱,更是让国人对香港年轻一代产生了负面形象。

综上,所以安徽省才有底气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但值得注意的一点,并没有包括台湾考生。

这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同化工作还是要继续做滴,让台湾的年轻人认同大陆,才有实现和平统一的土壤。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永远是好兄弟,不进行区别对待才是真正的尊重

法律上关于平等有个分类: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高考突然加了个打高尔夫的考试科目,表面上都给大家考试的机会,但实质上呢这就是特权,因为大部分穷人根本没机会接触到高尔夫,更别说考试了。

我们国家追求更多的是实质平等,少数民族的确由于一些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在与以传统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汉族考生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高考中给一些优惠待遇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种优惠不能说得永远享有,它只能说是一个暂时的东西。

新中国成立都71周年了,许多问题也早该解决了,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是歧视,而是认同和尊重。

三、没有军人保家卫国,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更没有中国的大国崛起

相信大家近段都看到了印度一方总是在我国西藏边界地区挑事闹事,我们的边疆战士冒着严寒,脸冻的通红,双手开裂无数,却还坚守在岗位。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凝聚力的标准之一,是看它的人民愿不愿意到祖国最需要、同时也是最艰苦的地方去。

无论是之前的亚丁湾护航,还是汶川大地震、洪水灾害以及最近的新冠疫情,处处可见人民子弟兵的身影。

他们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才有了我们现在随意地刷刷手机,吃吃饭散散步的悠闲生活。

只有做出贡献的人才配谈权利,而军人是最有资格的。

所以,安微省还保留了四项全国性通行加分政策,四条中三条都是关于军人的。

四、结语

我觉得安微省的高考新政策,恰恰体现了我们一直追求的公平理念,它让教育机会更加公平的分配,更大程度上减少特权考生的数量。

这样的措施,可以考虑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我们是一个历经几千年不倒,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大国,应当有这样的从容和自信。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侨眷,港澳眷属,少数民族为加分理由,本质上是一种血统论,是一种具有世袭性质的特权,是一种人为制造的不公,是对其他群体的系统性歧视。

高考作为人才选拔和阶级流动的重要通道,公平性和普惠性应该成为它的主要特征,而加分这种基于血统且具有世袭性质的特权行为,毫无疑问是破坏了其公平性和普惠性,是政治合法性的重大流失点。

及时取消这一政策,是对政治合法性流失的及时止损,保护了我国阶级流动通道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应该作为先进经验和优秀政策典范,尽快完成试点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加分帮扶政策出发点是好的,因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客观存在,但政策方向出现了重大失误,应该代之以贫困地区加分,而非基于血统论并以世袭性质特权制造人为不公。




        

相关话题

  我是蒙古族,总是被室友说是蛮夷怎么破? 
  如果给你1000万或者高考600分,你选哪个? 
  我们的创造力都被谁毁掉了? 
  关于2016姓名报告怎么看? 
  青岛智禾考研寄宿学校为什么报名的那么多? 
  人民警察要是摸了人民,预示着什么? 
  浙江大学是否被高估了? 
  清华北大什么时候成为了中国最好的大学? 
  经常逛博物馆的孩子长大后有什么不同? 
  如何看待冒名顶替上大学拟写入刑法? 

前一个讨论
研究生怎么经济独立的?
下一个讨论
你离职的公司经理突然找你,说让你回去上班,你们回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