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外学术圈真的有那么干净吗? 第1页

        

user avatar   he-lin-9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从广义的学术腐败:数据造假,学阀政治,利益分配等现象看,国外并不比中国干净多少。

首先假定你说的国外是美英法德日: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学术圈腐败是出了名的(之前还有论文专门研究他们学术近亲署名的问题,大量文章存在同姓亲属署名的现象),俄国最近缺钱,基础科学水平江河日下,倾向于自娱自乐,做的研究都比较偏门,而且学术丑闻也不少,这里就不和更烂的比了。

日法德三国学术圈确实是比较“干净”,但也都存在严重的老化和学阀现象:日本学术圈等级森严,青年学者上升困难,学术圈内部利益固化严重,年轻教授只能在老教授羽翼下生存,通过把老教授熬死了才能出头,导致不少日本中年教授无法独立工作;法国有一个独特的“终身”制度,在法国做博士后也可以是终身制,group leader要赶人非常难,因此法国总体上学术动力不足,周末上班要事先申请,同时因为你没有赶人的机制,很多机构老人为患,人浮于事,科研水平逐年下降,不止听一个法国pi抱怨这事,手下实验员只要没有进行刑事犯罪就没法开除(反过来说确实是有劳动保障了);德国算是这三个国家里面学术发展最好的,但是也有比较严重的学术垄断的问题,很多机构都靠一两个业内大佬撑着,因为德国的教授终身职位非常稀缺难获得,导致大量的科研人员(甚至一些看似大佬级别的人)都是临时编制,(这个类似于美国的医学院教授的编制,就算给你个终身教授的头衔,但是你的工资80%都是要从自己的funding出,一旦你缺少资助也不得不走人,其实和临时工也没啥区别),这一方面确实让德国的科研活力提高了,但是也导致学术资源垄断,一个大佬走人退休,可能会导致整个系关门!这在英美和中国都难以想象。

英美的学术可以说是最具活力,当然也就没那么“干净”,(英国体量小就和美国捆在一起分析了):单看撤稿数,美国过去一直是最多的(当然美国文章也最多)。就目前看,中美两家文章总数最多,撤稿总数也最多。当然绝对数量还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撤稿率。

2018年,sciense 杂志发表了撤稿率最高的国家,第一是伊朗,第二是罗马尼亚,第三是新加坡,第四是印度,第五马来西亚,第六是韩国,第七是中国,第八是土耳其,第九是南非,第十才是一个欧洲国家荷兰。

而2019年的统计是伊朗第一,印度第三,中国第四(每万篇文章9撤稿),韩国,新加坡,日本是第12,13,15,(每万篇5多点),美国第二十,每万篇4撤稿。这里排名变动比较大,因为撤稿本身其实是很大的随机性的小概率事件。

很显然,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撤稿率明显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确实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没有那么多例外)。这里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学术快速野蛮发展和监管相对落后确实是催生了学术腐败;(其实这个现象在8-90年代的日本也出现了,当时就有不少社会学研究论文分析为什么日本科学家更喜欢造假之类,反思日本人的劣根性,现在倒是不怎么提了。)

2, 发展中国家因为存在大量低水平研究,低端研究论文(尤其是大量“收费发表的杂志”)缺少严格的同行评审,本身的撤稿率就非常之高 (总体上越好的杂志撤稿事件越少,这是个基本事实,至于是不是好杂志撤稿恶劣影响越大是另外的问题了。)。

中国的撤稿中就有太多的非常低端的论文:例如集体伪造评审等,而且撤稿的期刊也大多是非常“野鸡”的刊物(这里作弊肯定可耻,但是这些连评审是谁都搞不清楚的期刊也已经是纯粹“垃圾”,这些杂志也不是什么受害者)。其实这个在业内叫“predatory journals”掠夺性期刊, 说白了就是为了收费,交钱就发表的,对数据质量根本缺少把关。而你打开这些journal的网站,里面几乎充斥了中国人的论文,因此这个可以说本来就是“妓女和嫖客”的官司,那些众多没有撤稿的中国论文也基本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这里一方面需要认真提高研究层次,不要进行简单重复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要改变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减少硕士发文的压力:欧美硕士毕业是不需要发论文的,你一边上学一边研究那么一两年怎么可能人人都出有价值的成果?这种盲目追求论文数量导致水平下降的问题确实需要从制度层面改变。)

但是,但是如果你排除掉那些“垃圾论文”,中国在正经期刊的论文(比如nature index收录的知名期刊)的撤稿率其实和美国基本一样,都在千分之零点四左右。因此如果你觉得英美的学术圈比中国“干净”很多,恐怕只是“the grass on the other hill is always greener”的误解(外国月亮真的圆么?)

中国确实需要好好整顿学术圈的风气,确实需要更多饶毅这样的吹哨人去检举揭发学术不端。但是国人也不要妄自菲薄,上升到什么民族根性之类的自恨的地步,尤其不要臆想国外学术圈有多“纯洁”,过去几年震惊世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也都是欧美干的:harvard的stap干细胞事件,harvard的心脏干细胞事件,硅谷数十亿startup滴血检测事件,伯克利的伪造元素事件,普渡大学的研究剽窃事件,贝尔实验室的有机晶体管事件等等。至于经费分配,业内大佬垄断,大佬剽窃别人的idea,审稿人恶意阻挠文章发表等问题在英美也是层出不穷,不要因为自己对国外了解的少就以为国外比国内好很多。

任何缺乏监管的但又有可能带来巨大利益的人类活动都会滋生腐败,是否更干净?只是驱动力和代价的平衡而已。

做为在美国学术圈(业内top5的两所大学)待了十多年的人,个人认为在美国,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和被公开惩处的实际比例大约在10:1左右,例如数据不准确,发生比被撤稿肯定高得多(现在那篇砷替代磷的sicence paper还好得很,虽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扯蛋研究),而多数一次性撤稿的lab其实并没有公开的处罚,但是今后在领域里的名誉受损是必然的,而且应该会影响今后的funding申请(之前有研究显示造假被抓对老pi的影响比新pi小的多,而retraction watch上98%的retraction 的作者只出现了一次)。至于中国具体情况如何,我确实就不得太清楚了。

ps:单纯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术不端事件,其实是缺少发展的视野。中国的整体学术氛围和质量的提升是平行的,也是在十几年前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科研现在处于高速提升的快车道,相比欧美成熟稳定的系统必然存在更多的问题和不足,但是也不能因此妄自菲薄,从技不如人一路反思到制不如人,甚至人不如人。对于西方,既不仰视,也不蔑视,而是实事求是的平视,该学习的虚心学习,该批判的就大胆批判。

此外就是现在互联网上黑中国学术的风气很盛,除了留学机构们为了吃饭带节奏之外,一方面固然事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另外一方面也有不少问题是全世界科研圈-或者发展中国家科研圈都存在的,并不是中国独有(中国没有那么特别)。比如说到科研内卷,其实目前美国科研卷的比中国厉害多了。科研本来就有非常多失败的几率(尤其是好的科研往往是高风险投资),这个其实和个人水平和努力没有绝对的必然联系,美国诺奖得主或者科学院院士没拿到终身教授、实验室被迫关门的例子也有好几个。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何应对失败的科研生涯?欧美还有大公司吸纳高端技术人员,“失败/不成功”的博士和博后们还有退路,但是在中国高端技术企业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的“失败/不成功”的科研人员会对任何现有的体制宣泄自己的不满,尤其是在知乎上往往能带起节奏。

我个人觉得中国科研最大的敌人其实一直没有变,就是一个“穷”字。说中国缺少人才,缺少土壤,其实都是beating around the bush,中国科研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太穷了!(近10年算是有了很大的改进,不过比起欧美还是差了不少。)

受到最近一个关于为何大量违规来自于医学院的启发: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近几年大量的低质量论文以及由于在垃圾杂志上伪造审稿人(这种杂志连审稿人是谁都搞不清楚也是魔幻)导致的撤稿,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医学院。这其实明显是医院的晋升制度问题:过度要求临床医生去做本来不该他们做的研究工作,不仅导致巨大的浪费,还迫使使很多人走上歧路。具体可以参见我的另外一个回答:zhihu.com/answer/147790


user avatar   yawgmot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外有国外的问题,国内有国内的特点。

我坚决反对说国外学术圈如何如何,来贬低国内学术圈。历史上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大多数都在国外,冷核聚变,心脏干细胞等。

但是我想说,国外学术圈更纯粹,而国内这种科举式的科研体系是中国独有的。至少在国外,没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title。更没有突然某个部门下一个命令,第二天SCI文章就一文不值了。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学术圈的评价体系应该归学术圈,而不是教育部几个拍脑门的大老爷。指定这个政策的人,肯定是开了几次座谈会就一拍脑门定出来的规矩。

如果不是一拍脑门,只能说这些人不是xx就是xx,是典型的官僚主义思想。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学术圈和国外学术圈,大概是杀马特流氓和西装黑手党的区别吧。

本质是一样的,后者更“体面”一些。


user avatar   asur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在美国,说的都是美国的事情。

一个美国博后到知名大学独立做教授,之后原实验室做的所有实验都重复不出来。当然没人知道是故意的还是其它原因。

一个才华横溢的同学在知名大学做博后,重复不出来实验,后来发现那个发文章博后(同学在重复他的实验)篡改数据。抑郁了,改行到工业界了。

一个同学的老公(美国人),读博士的时候我感觉真是青年才俊,对未来充满信心。到美国院士实验室做博后,发现院士文章大都造假。之后郁闷万分,整个人都变得消沉了,改行学计算机了。

一个院士找了个年轻老婆,然后此老婆烂文章发到专业领域最高杂志。

一个一直没有结婚的美女教授,在知名大学独立前后都没啥好文章。有一孩子,说是精子库的,但有人说是她自己的。逢人便说自己跟奥巴马聊过天什么的。

张丰在CRISPR贡献很大,结果因为有个美国人的组跟他争名誉,现在美国媒体都不怎么报道他。

某领域中国大牛,因为是华人在知名大学被美国同行们打压严重(同行们文章数量质量经费都不如他),一怒之下,受邀到二流大学去做系主任了。

另一领域,某中国教授勤勤恳恳发文章,文章多,质量也不错,经费一般。某美国教授文章不多,质量不高,但是会搞关系,经费充裕。

某教授投稿二流杂志被拒绝了,后来跟一流杂志编辑吃饭之后,发了一流杂志。

传说中某教授跟主编商量,一篇好文章投到新的子刊,后面一篇给发顶级期刊。被投子刊的博后心灰意冷。

最有名的心脏干细胞造假,一个人造假造出了一个领域。事发之后因为徒子徒孙太多,大都没啥事。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指望斑马没有条纹是不可能的。

看到自己地区的斑马有条纹,就直接断定其他地区的斑马”平均条纹“比自己的地区少,其他地区的斑马比自己地区的”好得多",同样是反智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多了,都不干净……

说这么一个事情,我们组在某个领域中偶然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然后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这是一个小突破,算是某一个非常小的领域开山之作了。

但是,后来美国某个比较强的组也进入了这个领域,和我们组开始竞争。大家都知道,目前科学期刊实质上是被英语国家所把控的,而恰好美国这个组的老板是该领域顶刊的审稿人(非生化,刊物比较少)。

那么后续的事情就变成了,无论我们组做多大的努力,只要是该领域的文章,那么必定会被卡。那么我们的文章要么想办法绕开这个领域,要么转投影响因子低的刊物。长此以往,我们组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必然就逐渐下降,最后不得不退出这个领域的竞争。

这只是我们组自己的经历,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甚至某种程度上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user avatar   alan-wang-zzz 网友的相关建议: 
      

脏,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利用。

我在我们领域投文章的时候,总会碰到有个reviewer让我“研究”一下abc这些工作(就是暴露一下自己是哪个大牛,顺便让我引用一下),并且一定要我补充一个公式,以达到论述的完备性;然后他就不提其他太多问题了,估计一般给的都是minor(废话,要是他给reject这文章直接就被拒了);这个时候就大概可以猜到对面是哪个组了。

那我要做什么呢,并不会说这个公式的方法现在早没人用了(事实),他们让我引的文章都不太相关,也都是垃圾(事实);而是当我审到他们组的时候,也会说,你们要看看最新的研究成果def(我们组的工作),并且你们要补充上边那个公式的另一种形式(和他们对一下暗号),以达到完备性,然后给个minor。

大家一起默默水文,其乐融融。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不会,关键词:心肌干细胞。


但是至少没有把造假说成“图片误用”啊。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己出了一串丑闻,不反省,不亡羊补牢,开始在别人身上找毛病,每次都这样。------ 我是说我们小区那个喜欢骂街的泼妇。


user avatar   zhong-nan-hai-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连“导师评价网”都上不了的地方,你说呢?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中山大学宣传的专职科研人员欣欣向荣、其乐融融? 
  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士以后才懂的? 
  如何看待重庆大学引进 25 岁博导冯磊,入职半年实现学院 ICML 顶会论文零的突破? 
  我有一个重大的发明科研理论要申报国家怎么申请呢? 
  今天本科刚毕业,做研究所的科研助理怎么样? 
  如何评价邢立达关于女性出野外的微博? 
  搞科研的硕士博士们,手机上适合下载哪些 app? 
  国外哪些城市去了感觉像在中国一样? 
  怎么知道一名研究生有没有科研潜力? 
  你遇到过最坑爹的审稿意见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经济日报说超级小桀6万人砍pdd“与事实有出入”?
下一个讨论
你所知道的那些高效率提升写作水平的暗黑技术?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