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川幕府财政困难问题,说起来非常复杂内容也相当之多。关于德川家财政问题,我跟大家说说我的看法。
能让大家正确了解幕府财政问题,首先要知道关于幕府的收入。
幕府直辖领地在元禄时期(1688~1704)约有400万石左右。伴随享保改革重要一环农业大力发展,享保十五年(1730)达到450万石。当时日本总石高仅仅就3000万石,幕领就占了15%。
关原合战后取代丰臣家成为天下人的家康,推行了日本国内金银山直辖的方针。全国的金银收入都由幕府来控制,筑建德川家的统治基础。
幕府直辖的主要矿山有:伊豆的金山、佐渡相川金银山、骏河安倍金山、但马生野金山、石见大森银山、下野足尾铜山等等。不单单控制这些矿山、周边区域也是由幕府管理,江户直接派遣奉行与代官设置奉行所或代官所。
战国时代各大名全力扩充军备,花大功夫进行矿山开采。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初期,金银产出量大增,当时日本银的开采量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佐渡相川金银山。1602年银开采量约有一万贯目(37500kg)、1623年开采量超过了一万贯目。
幕府控制了金银等矿山,有了足够资源后开始大量铸造金货·银货·钱货三个种类钱币。除去铸造费用,直接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三种货币的流通业促进了江户时期经济的活性发展。
锁国之前,外国船只多来往于九州各个港口。幕府在1616年允许欧洲船只能前往平户与长崎。之后的岛原之乱,幕府断绝了与欧洲多国的往来,仅允许荷兰之间贸易。
1640年幕府对设在平户的荷兰商管下了通牒,命其前往长崎出岛。因此长崎成为江户幕府正式承认的贸易港口,出岛的荷兰商馆隶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由荷属东印度公司总督管理。商会馆长被称为“甲比丹”。
幕府任命旗本直辖管理长崎行政以及同荷兰的贸易、外交问题。将军也为了阻止西国大名特别是外样大名进行外国贸易而富强储备军事力量。长崎奉行严格监视出岛的荷兰人的动向,严禁其与西国各大名进行贸易来往。
锁国开始时候,中国商人并不像荷兰人可以自由进行贸易,居住地与行动也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随着走私贸易增多,以及信奉基督教商人传教事件频频传入奉行的耳中,1688年长崎在郊外开发出一片地并用高墙围挡,水渠包围。这片地界又被叫做“唐人屋敷”。
当时与中国主要进口中国丝织品、布绢等。荷兰多是从中国进口大量商品到日本进行转卖。
如此先天条件的德川幕府怎么会陷入财政困难呢?
前两代将军创建的统治基础,以及财政收入办法到了三代将军家光时代,财库充盈、军事力量强大,太平盛世也正式到来。有盛既有衰,到了四点将军德川家纲时,出现“明历大火”。一场影响巨大的火灾,开始改变了德川家的经济走向。
家光结束30年的统治后,德川家纲就任为第四代将军。家纲时代政治由武断转为文治,社会也开始安定起来。但是没想到1657年一场江户时代最大的大火“明历大火”,打断了这份平静。
大名屋敷、町奉行所、乃至江户城的本丸御殿以及天守接连被大火侵吞,二之丸、三之丸也几乎被毁坏殆尽,仅剩西之丸还算保留完好,因此家纲前往西之丸避难。
大火从正月十八日下午烧到二十日8点左右,这场大火造成了江户6成建筑物损毁。烧死人数高达十万人。
没经历过如此灾难的幕府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进行重建:
首先从浅草米藏中拿出6000石米,从灭火后的二十一号到二月二号在江户市内设立六个救助屋提供米粥;当时米价开始暴涨,纪州藩献上了3000石米后廉价售卖稳定了市场。
幕府不仅对町人百姓有补助措施,幕臣旗本以及御家人也有相关的救助措施。俸禄可以提前预支,解决了武士们的生活问题。
二月上旬制定了集中力量首先解决江户市内重建,之后再考虑江户城的补休。对在灾害中去世的大名以及幕臣,赐予或者借助石高相应的金银。例如水户藩就从幕府得到银5000贯目赏赐。
幕府把江户城周边一大片土地免费赏赐诸大名,作为参勤交代居住的府邸。当然建筑物的修建还得各藩出钱,但是这也是德川家从来未有过的赏赐,遭受灾害的各个大名也都感激涕零。
同时江户町内家屋建设,幕府也提供了银1万贯的大金。
1658年开始对江户城重建工作,加贺藩前田家主要负责本丸天守台的石垣以及各个城门的修建。据说单单石垣修建就有4000石工。9月天守台完成后,并没有修建天守阁,当时将军辅佐保科正之认为要集中精力让江户城内各町复兴,而不是花在只能登高望远的天守上。
经过这场大火,幕府也在反思城市建设问题。也在城市规划上下了重工,避免下次出现如此大的灾情。掩埋赤坂·小石川等火灾后的沼地,建造住宅。隅田川东岸的湿地本所·深川作为宅地进行大规模开发,由幕府主导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影响了现在的东京。
江户城的重建幕府也应该拿出老办法“天下普请”,让诸位大名负责江户重建工作。但是当时各位大名屋敷都被摧毁,财政也捉襟见肘。幕府也不得不自己出钱,本丸的重建一共花了93万两大米6万7000石。
明历大火的复兴建设,幕府付出了相当多的金钱。动摇了幕府的财政基础。之后随着年贡米收入放缓、金银产出量的放缓、年间收支的赤字。让幕府储备金变得越来越少。
德川家纲30年的统治,因明历大火的支出。让国库不在充盈。而且家纲常年体弱多病,造成大老专制,幕府威信减弱。5代将军徳川纲吉出身于将军家分家馆林德川家,在馆林时代重用身边陪臣对幕政发表意见。成为将军后为了恢复将军家的威信,馆林时代所有家臣编入幕臣的行列,馆林德川家被幕府完全吸收而不复存在。纲吉手下掌握了幕府经济命脉,勘定所大半数人都是馆林家臣。
上百人一下加入幕臣行列,让财政问题更加严峻。
德川纲吉受到母亲桂昌院影响,营造了大量的寺社。1658年日光山堂社修复花费约1万4327两、1688年热田神宫修复花费9144两、1688年到1696年在寺社修复花费上就高达22万9269两。
新建造寺院有护国寺与护持院等等,据历史记载一共有106次关于修复与修建的事例。
当然还有大家熟知“犬公方”事件,德川纲吉受到儒家影响,再加上没有孩子请教护持院隆光和尚,和尚建议发布生类怜悯令,因为将军属狗要对狗格外照顾。这条政令一发布,老百姓都怕自己对狗不好而受到惩罚,纷纷抛弃。于是野狗数量大增,幕府在四谷、大久保、中野建造了面积非常大的收养场所。据说单单中野就收养了十万多条狗。
在纲吉晚年时候又接连爆发了1703年“元禄地震”,1707年8.4级地震“宝永地震”,1708年富士山喷发的“宝永大喷火”。
江户初期矿山开采热潮还在继续,但金银也不是无穷无尽的,纲吉时矿山枯竭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国内产的金货·银货又通过贸易,大多都流向国外。幕府认识到问题所在,慌忙的发布政策禁止白银外流。幕府有铸币权利,正常情况下也是收入组成一环,但是随着矿山枯竭,金银的外流原料难以保障,金银发行量难以增加。支出又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赤字几率也越来越大。
于是纲吉开始币制改革,大幅减少金银纯度铸币。市面上一下开始流通大量货币,造成了通货膨胀,人民生活越来越困苦。但是一定程度缓解了财政方面窘境。6代将军德川家宣继续减少纯度铸币方法,财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同时通货膨胀带来社会问题越来越重。于是家宣命令新井白石重新进行币制改革,新井首先恢复了原来金银纯度。限制于中国荷兰的贸易量,严防银流出。
向中国大量出口海参、鲍鱼、鱼翅,向荷兰出口伊万里烧等工艺品。经过改革确实限制了白银外流但是也是杯水车薪。金银原料不足,成分又足,产量下降,商品经济发展停滞。幕府再次陷入财政困难境地,白石又在支出上做足了功夫但是幕府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个别支出上减少并不能让这个庞然大物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