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几乎突然没有很多人买福特车了? 第1页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锅应该是长安的。

当然福特也有责任。

好车型都不拿来卖,不知道他们心里是个什么想法。


user avatar   will-liu-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8年,我还在一家外资汽车零部件工厂上班,那家工厂的60%以上的销量就是供长安福特的。

福特对公司的领导层都有购车优惠,可以按内部员工价,其中的一个总监就买的当时热销的福特金牛座。

那年的春天,就开始听着风声不对了,长安福特说停止了招新,接着开始有了难得的双休。但来自福特的订单还没明显减少,每天还是要照常发几十个卡车出去。但突然有一天,还没到盛夏,发货说停就停了,说是提前放高温假两周,所有线的生产设备整体检修,暂不要货。而之前福特的高温假是绝对没有放过这么久的。

然后接下来几个月,亲眼看到了福特的垮掉,在福特驻场的质量工程师说高温假开始延长,然后开始裁员,上四休三,然后接着就是取消了夜班。之前发过去的零部件库存说是还能管很久,暂时不需要生产了。但接下来的滚动月计划和全年计划还死撑着,说要我们暂时不要变,把库存备着,以后产能还会恢复……但是接下来的福特没有想象的翻身,而是继续一蹶不振……

然后福特的萎靡也直接导致了我的跳槽,因为我在公司的同岗位工资最高,是属于之前被这公司给挖过来的。福特一垮,公司的收入来源大幅锐减,没过几个月领导找我敲打,说我业绩没达标,要降级降薪三分之一,要不去外地的分工厂任职。我当然没同意,花了半个月找了新工作,之前公司也赔了笔钱,我们好聚好散了。

话题回到福特身上,实际福特有很多的经典车型,原来的福克斯是曾经的A级别轿车之王。两千零几年的时候,热度堪比后来的轩逸、朗逸、英朗,我几个同事入手第一辆车的时候都买的福克斯。而后面推出来的蒙迪欧更是经典,虽然价格不便宜,但那外观让所有人赞不绝口,刚推出的那几年简直要卖爆。

其中福特翼虎2012年推出的时候,还有过因为太过热销而产能不足的情况,那个时候的4S店有的还要加价才能提车。

我有同事当时就加价买了福特的翼虎,然后就出来了著名的翼虎断轴事件。

福特当时的确不地道,那么多车主捧福特的翼虎,宁愿加价购买。但是福特翼虎频发的断轴事件,消费者流泪又流血,因为断轴造成的重大事故多达五起。其中甚至造成了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而是要无辜的购车者负责赔偿相关损失。而购车者的反馈和投诉,这一切并没有让福特认错,而是出具了“专业”的鉴定结果,是车主驾驶导致的事故,是外力导致的断轴,并非产品自身的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

直到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公开维权,讨回公道。长安福特依旧声明回复“不信谣不传谣”,坚称“翼虎不存在任何产品设计和质量缺陷”、“零件材料、各项性能符合福特设计规范要求”。

但是纸再厚也包不住越来越旺的大火,2013年12月27日,长安福特宣布因转向节强度不达标可能断裂,召回2012年9月21日至2013年11月13日期间生产的翼虎汽车,涉及数量共计80857台。

而即便是出了如此严重的质量事故,但长安福特的口碑过了短短的时间又恢复如初,接下来推出来几款新车型,又迎来了国内消费者的热捧。

而真正的滑铁卢应该就是在2018年。

2016年长安福特在华销量为96万辆,2017年在华销量为81万辆,2018年开始狂跌,销量滑到了37.8万辆,2019年则是只销售了18.3万辆,仅为高峰期的18%,对比2018年直接腰斩。

2017年,福特在国内率先大批量用三缸机,虽然他的三缸机还在国际上获过奖,但这种节省成本的方式,直接就影响了2018年的销量。

要知道,别说最先用三缸机的了,一直到后面,哪怕是这两年用三缸机,就是品牌力强悍到BBA这种,用三缸机都会挨骂,销量就会锐减,消费者对三缸机那是深恶痛绝,骂不绝口。

2017年到2018年,整整两年,长安福特旗下热销车辆都没有改款。

不过也可以认为福特2016年、2017年销量近百万,那段时间赚钱赚到手软,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感受了。而其竞争车型,不说大改款,小的改款一定要跟上,而日系车就做得不错,基本两年都要变下前脸和内饰,微调下动力,改善下系统。如果觉得销量不错而想在改善上省钱,那就真的不怪消费者,毕竟是要真金白银付出的。

2019年长安福特被国内其他合资品牌拉开了身位,沦为了国内二三线合资品牌后,终于痛定思痛,开始推出来福克斯、金牛座、锐界的新款车型。

不过之前的口碑下跌,虽然新车的定价也符合“二三线”品牌求生的性价比,但是因为本来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就有些萎靡,其他竞争厂商一样在求生存,被其他车企抢去的市场没这么容易回来。所以2019年对于长安福特来说,是之前苦果酿成苦酒的一年。

这种状况直到现在才稍微有所好转,但离福特的“复兴”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

尤其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开始抢占市场的高地,同为美国同行的特斯拉已经股票涨到了天际,在市值上面,一个更比九个强(2021年底,特斯拉市值等于第二到第十的车企市值之和)。

福特的新能源车型也要抓紧了,否则就别说复兴了,因为其他赫赫有名的传统车企都在这波浪潮里被打得够呛,何况被落在后面的福特了。


user avatar   aflred-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7年福特老车主

座驾:2013款经典福克斯 1.8MT基本型

提车时间:2013年6月

当前里程:106000km

我与小福的故事:

我对福特过去辉煌及惨淡现况的看法

首先上结论,福特当前的惨淡现况,主要是输在了产品力方面,更具体的是整体产品的布局失衡,以及销量担当细分市场的产品力严重缺位。

回忆往昔

回顾福特当年如日中天的时代,2013-2016年,福特在主要细分市场大杀特杀。

包括A级明星轿车福克斯,B级明星轿车蒙迪欧,A0级SUV翼博,A级SUV翼虎,这四款产品都是各个细分市场的TOP级角色,常年跻身万辆俱乐部。

其中,作为福特灵魂轿车产品,福克斯更是曾经连续多月蝉联轿车销量冠军。在笔者买车的2013年,福克斯甚至力压朗逸、凯越等神车,拿下了当年的轿车年度销量冠军!

当时福克斯采取了两代同堂的销售策略,各个榜单上大都是第三代新福克斯+第二代经典福克斯销量一同统计,考虑到新老福克斯都有两厢、三厢款式,福克斯的总销量实际包含了四款产品,因此榜单表现爆炸。良好的榜单表现,进一步增加了福克斯的曝光率,对其销量的增长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作用。

2012年上市的第三代新福克斯,造型设计、操控性能在同级产品中十分出色,一时风头无两。

2007年上市的第二代福克斯,在2013年摇身一变成为经典款,价格下沉,以高性价比冲击下沉市场。在新福克斯畅销的引领下,经典福克斯销量也受到带动。


2013年是福特的产品大年。2013年初上市的翼虎,短时间内成为A级SUV市场的新热点。2013年6月,第三代蒙迪欧也在国内市场上市。



危机来临


然而自从2013年之后,福特就再也没有投放过具备市场统治力的产品了。后续福特投放的一系列新品如福睿斯、金牛座、锐界等等,销量大都不及预期。


更要命的是,不仅新的产品线没能带来销量和利润的增长,连原有的基本盘也逐渐丢掉了。

首先是核心产品福克斯,由于首次采用了格特拉克的双离合变速箱,质量问题大量爆发。当初与我一同买车的朋友们,选了双离合版本福克斯的,变速箱基本都出了故障。

口碑的崩坏,导致市场端销量大幅跳水。下图可见,福克斯销量在2013-2014年达到巅峰,随即开始下滑,从2014年的40万左右掉到2015年的25万。

【补图】

随着老福克斯的停产,以及第三代新福中期改款的上市,2015-2017这三年福克斯还在勉强撑着20万左右的年销量。到2018年,产品已经严重老化的福克斯销量再次大幅跳水,从17万掉到只剩零头的6.7万辆,退出了主流A级轿车的舞台。

【补图】

2018年底第四代新福克斯上市,并未扭转这款曾经辉煌过产品的命运,全系三缸、低配扭力梁悬架、奇怪的造型设计为这一系列钉上了最后一根棺材钉,2019年全年销量仅5万台,彻底沦为小众产品。

【补图】

另一款B级明星产品蒙迪欧与福克斯销量走势十分类似,在2014-2015迎来巅峰,随即在2018年销量腰斩。

蒙迪欧最大的问题是产品长期不进行更新换代,一款2013年上市的车,到2018年时已经5年了,没有大的中期改款,更没有全新换代,一直是小修小补,直到如今7年过去了,蒙迪欧的外观内饰仍然还是老样子,福特在美国本土市场已经完全放弃此产品,我们等不到下一代蒙迪欧了。

此外蒙迪欧各种质量方面的投诉一直都不少,如车内异味、异响等,口碑也在不断的崩坏。

【补图】

SUV产品方面,翼虎曾经是福特的希望之星。在那个合资SUV选择很少的年代,横空出世的翼虎就像一个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少年侠客,要向把持江湖多年的霸主大众途观发起挑战。

可惜,翼虎的辉煌也就持续了2014-2015两年,巅峰销量不过13万辆左右,与途观巅峰30万的年销量相去甚远。更糟糕的是,翼虎从2016年就开始了止不住的下滑趋势,2018年仅仅卖出了3万多辆。

【补图】

上面三款福特最核心的产品线从兴盛到衰亡,有以下几个看点:

  • 福克斯死于改款、换代过程中对三缸机、双离合等新技术的误判;
  • 蒙迪欧和翼虎死于产品长期没有更新换代;
  • 三者的共同原因,则是福特对市场声音长期的漠视,无论是产品质量问题的抱怨、还是终端市场需求,福特都置之不理,最终导致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销量崩盘;

福特还有没有救?

还没想好,晚点补充......

什么情况,传不了图片了?



user avatar   bluedr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克斯老款两厢经典车主来回答一下。

为什么要买经典福克斯?


1.颜值高,采用当年少有掀背大两厢,整个外形象一个跃跃欲试起跳的猛虎,而且采用当年少有的金属漆,无论多脏,一洗就闪闪发亮。

2.操控性好,毕竟是冠军赛车,这个车主自有体会。

3.细节做得很完美,虽然国产车阉割不少,但通过某宝基本能补回来。

因此这车的铁粉是城市白领,但是内心热爱运动或者操作性的有点闷骚年轻男性。

否则更稳,更居家的男人会选 大众 或日系。

省钱过日子会选国产。

而有点钱小老板更上会选BBA.

更张扬会选越野车,或跑车,

女性基本是在日系选得多,大家客户群分得很清。

其它群体基本上看不上福克斯,而且城市白领这块市场已经不少了,

在一线城市经典款已经过汽,但二线城市仍大量保有经典福克斯。


到了后面,福特不知道脑子进大水了,是想省成本还是把这车卖给女性客户,

把新福的外形拍扁,用了几乎跟威驰外形差不多的外壳。外形由一个超跳猛虎变成趴在地上青蛙。

相当于一个大汉画个浓妆,作娇羞状,加上用了三缸,立刻劝退了对外形和操作性有要求的铁粉。


而且当年福克斯一直是销冠第一集团,我记得好长一段时间是销冠,福特居然放弃这款车,去主推不温不火的 蒙迪欧和翼虎。方向错误,在强手重多的主推车型又出了断轴门之类。


相当于自己作死主动退出市场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4——2016在重庆汽车零部件工作,恰好见到福特达到顶峰,应该比较适合回答这个话题。其实一些隐患的问题在极盛之时就已经埋下了,只是销量掩盖了问题。

1.毛毡厂传奇

我们当时一直叫福特毛毡厂,因为遇到任何问题,比如异响、间隙、尺寸的偏差,福特首先想到的方案就是贴毛毡。在产品的B面,贴上了各种尺寸不同材质的十几块毛毡。毛毡是个神器,在新车的时候那些问题立刻就解决了,而且立竿见影,甚至有时候会发现顺带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简直不要太好了。

而且贴毛毡涉及到供应商的物料和工时的成本,供应商又可以为此报价,而报价往往又比实际的价格高出不少,供应商自然是非常开心。对于福特的工程师,贴毛毡不用去改欧洲和北美的设计,流程比较快,而且还省事。即便不行,以后再撕掉,重新换其他的贴就好了。而且,增加了工时和物料,又为以后取消毛毡留出了VAVE的空间。

对于福特的领导,当时车卖的好,用最快的方式解决问题,然后铆足劲儿去生产,这样大家的KPI又是非常美丽了。

看起来是不是很完美,所有人都开心,好像大家一起都得到了快乐。

但是,毛毡是用粘胶和织物等材质贴在产品上,毛毡的特性就决定了这只是临时方案,因为只要时间久了,毛毡会出现脱落、变形等问题,而且毛毡还带来了异味。

所以福特的车,三年以后就到处异响,车内的气味也长期被投诉。

2.供应商爸爸

记得当时有次出了一个尺寸问题,我被质量的同事拉去福特解决问题,后来经过调查后发现我们的产品是完全合格的,在检具的尺寸都在范围内,甚至还与封样的对手件装配测量也是合格的。

但是把这些信息告诉福特后,对方表示你们说的有道理,但是对手件很难去做变更,你们的产品做变更更加容易,所以应该你们去改产品“解决问题”。事实上对手件更难改,我们是认可的,可是我们的产品是合格的,难道要配合你改成不符合标准。其实主要原因是对手件供应商与福特关系更好。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有个机智的同事找到了解决办法——去找我们的供应商,告诉供应商是我们怀疑是他们的产品导致了再整车的尺寸问题。这家供应商是做标准件的,得到消息后他们也调查了问题,自然也发现了真正的原因。后来,不知道这家供应商做了什么操作,这个问题福特再也没有找过我们。

这种情况在各个零件其实也挺常见的,往往拿到项目的都是和主机厂关系好的供应商,除非少数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多数产品是否能中标和产品的品质没太大关联,主要是取决于供应商怎么去运作。

为什么重庆汽车零部件的民营企业实力强劲,和民企老板的运作能力有非常大的关系。

3.气味熏人

我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去买福特车,这是因为在黄茅坪车库的一次排库的工作所致。

当时天气并不是十分热,大约是32度左右,太阳也远远不及夏天的烈日。我们的任务是打开新车的车门,然后检查车内一个零件的情况,看是否是缺陷件。

至今想到当时打开车门的那个感觉,可以在知乎回答“你一生中闻过最臭的东西是什么?”,我会说,是福特车。

打开门的一瞬间,几乎是被那个气味熏得晕过去,当场后退了好几部。后来是憋着气去打开车门检查,然后走远几步,换口气,再继续。

后来听同事说,福特负责把车开到车库的人全是年纪大的,因为年轻人不愿意去,担心影响生育。

印象中在2015年,新闻还报道过长安福特一厂喷涂车间的废气扰民,还波及到了周围一片小区,更加严重的是,附件的轻轨长福路站的站台工作人员有2人患癌症(新闻凭记忆会议,只记得大致)。

后来再看到蒙迪欧出了名的臭,也就不奇怪了。(备注下,车内气味个人觉得,来源更多应该是胶水、沥青片、地毯等物质,但是毛毡应该是有所贡献的)

但是好笑的是,2015年出还去福特参加了气味实验培训,也把产品拿去做气味实验。结果当然都是合格的,但是车内的味道来自于哪里,大家都不知道。

4.供应商定点

汽车上的一个价值较高的电子产品,这个产品有A、B、C三个主流外企,其中A实力最强,多供应高端车型,B和C不相上下,各有优势,但是B这家和福特北美以及欧洲关系比较好,长安福特不喜欢B这家供应商,但是又得听北美和欧洲的话。C这家就比较聪明了,顺应国情单独设置了销售部门,这个部门掌握有较多的资源,以便于去做获取项目的准备工作。

结果A这家实力最强的,自从某次与福特交恶后,多年再也没拿到过其项目定点。

B这家虽然项目还有,但是经常由于一些小问题,比如某个零件阻燃性不达标等不是那么严重的问题被罚款,而且是千万计。

C这家呢,承担了一些诸如福特的高端车型的零部件,但是拿改款的项目还是需要去做游说。

5.外观部门的段子

以前在重庆时候的产品是外观件,涉及到外观件嘛,自然就存在一些主观的判断,比如产品颜色是否符合标准啊,外观整体是不是合格的这类。

当时公司产品工程师有两个,甲是长相一般的典型工科男,是属于踏实做事的,基本客户问什么都能回答,而且是从产品的角度去做解答。他为了拿下福特的外观认可,去找了外观认可部门两三次,但是一直无法拿下签字,总是被指出一些细节的问题,然后回来后根据其意见想尽办法去整改,这么一折腾又是一个月时间。

另外一个产品工程师则是个子比较高,长得还有点小帅,喜欢开玩笑打游戏,对工作很佛系,他比较会说。他看到外观一直无法签字,就拿着第二次被拒绝签字产品,了解下历史后,做了些资料的准备,就又去找签字了。结果他只去了一次,就顺利拿到了签字。

为什么,因为福特的这个外观部门全是女性员工,其中不少都是领导的亲戚家人之类。这个帅哥嘴巴甜,当然就能搞定这些人了。

后来回到家乡,当地主机厂签外观不再那么要求颜值了,但是挑天气。太阳大不行,因为太晒,下雨也不行,因为光线不好,需要的是不冷不热还不是阴天的情况。

关于外观认可,无论是颜值还是天气,其实都是主机厂自己不那么懂自己的专业,缺乏自信,如果一次就让供应商通过了,会显得缺点什么,而折腾过一两次之后,再通过,一切就显得自然多了。其实也许第一次不通过和第三次通过的产品,供应商并没有做什么改变。

6.节前综合症

凡是和主机厂打交道的CQE,都会有个发现,就是过节之前产品问题特别多,而且往往是一些小问题。这个问题在福特就显得特别突出。

每逢过节,都会给车间的工人、线长送卡,目的是为了让一些小问题不要报上去。问题很小就当做没看到,放过去,问题大一点就通知供应商的驻场人员,赶紧拿个好的产品去换掉。当然工程师一般不会收卡,但是也是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就比如曾经就听说过福特有个SQE和女朋友分手后,被女朋友把他和供应商的事情全部捅到了公司,最后也是落得一地鸡毛。

在主机厂产线上换产品这种事情,本就是一个问题,作为主机厂的产线,能够默许供应商直接去产线上。在装车时候去换产品,那么请问对质量管控去了哪里。汽车上这么多零件,但凡多几个零件出现这样的事情,整车的质量又改如何去管控。

说到福特的质量部门,还能记得当时和一个质量同事拿着改善后的产品去找福特的质量主管签字,那个场景至今都记忆深刻。该主管半躺在椅子上,让我们在他旁边站着等了几分钟,然后再侧着身子拿着产品看了下,整个和他对话的过程我的感受就是“不平等”。质量的同事还是弯着腰去和他说话。动作尚且如此,语气自然是非常不友好的。

这种沟通的方式,又如何能一起去探讨和解决问题。

过了几年后,和老CQE聊到主机厂到厂审核,他总结的规律是“本田最难搞,稍微不留神就是饭都不吃逼着你干活儿。福特稍微好些,招待好了走下过场。还有一家下跌到看不到的主机厂,来了后把卡给了,基本就不用担心了,再安排吃个饭,一切都搞定了。”

再去看看关于戈恩和日产的故事,也许这些主机厂都需要一个戈恩这样的铁腕人物来降低成本。

7.福特Q1审核

对于福特体系的供应商,Q1认证无疑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这些审核到了工厂执行的时候,往往都变成了补(zao)资(jia)料,各个部门的人一起去加班,质量体系工程师按照Q1的条款去要求各个部门补充各种资料。这套体系也都是理想化的,在工厂实际都是得不到执行的,那么自然就是各种编造。

最后Q1审核就变成了补资料以及一些运作了。

这里扩充下,自己待过2家不同的零部件外企,企业自己都有内部审核,这种内部审核就条款的琐碎和企业的重视程度,其实都是高于Q1、16949这类外审的,企业内审虽然也存在大量的补资料,但是相对而言,审核员对自己内部工厂更加熟悉,一定会到现场去检查一些情况。相对而言,Q1和16949这种就几乎纯粹是在会议室看PPT和资料了,去现场也是走个过场。

现在特斯拉的崛起,特斯拉的体系很多甚至开始都是没有的,还是在规模扩大后才慢慢的去补充传统汽车工业的体系。

我一直在想,汽车的工业的几次进步——福特T型车、丰田精益生产,那么下一次就是现在了。过去由于工艺水平和材料的限制,为了使汽车安全,设计了这么一套体系来确保造成安全的汽车。大家即便犯错,也能做好产品,为什么?因为这套系统为产品预留了充分的冗余空间。

现在技术进步了,我们完全可以对这套体系进行精简,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和提升迭代的速度。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个傻乎乎的品牌想的c是如何把车造得更好开……浪费时间精力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地方,怎么可能卖得好?

我们买车看啥?当然看品牌、外观、内饰和配置了。福特偏离了市场需求。

开过嘉年华、福克斯和翼虎的非福特车主。


user avatar   zhang-wei-82-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个买福特的理由!

便宜:不!

省油:不!

好看:不!

经典:不!

耐用:不!

科技:不!

那为毛买它?


user avatar   shang-ban-dong-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和我的朋友们,形成了一个共识。福特不适合造正常车。

但福特的不正常车都特别棒。

福特开始造不正常车的时候,工程师简直是才思泉涌。

Fiesta ST ,最好玩的小车。

Focus RS, 几乎完美的钢炮。带漂移模式的横置布局。A45出来前,简直没有对手。也可以用四驱的优势去欺负type R.

野马。神级的coyote发动机家族。硬靠5.0的排量,灭了6.2的科迈罗。还有自然吸气升功率过百的350R。(宝马 M5,用了多大的代价,才实现5.0 V10,500马力)

福特GT 法拉利杀手。car and driver 测出来圈速比918都快。号称用的ecoboost 发动机,和普通版本有70% 共用零部件。大猩猩也是超级喜欢这车。

F150。两台神级发动机,十字曲轴coyote; 3.5 450hp ecoboost. 轻量化车身。 能在高速上跑出23Mpg( 10L )的高速巡航油耗。 把丰田坦途吊起来打。

Transit, 全顺。 可能是最棒的厢式货车。

还有新加入 福特不正常车队,但是大概率封神的选手。

Bronco 系列,真SUV。 7速手动挡越野。或者2.7T 配 10AT 力大飞砖。 超额完成接班普拉多的任务。

在欧洲市场,历史上Ford和Cosworth.诞生了无数神车。和更多的神引擎(包括福特那些年旗下的捷豹和阿斯顿马丁] 。 后来有很多神仙高转发动机的基础设计,都还可以追溯到捷豹在cosworth 那里定制的。比如某部一千多马力的,自然吸气V12。

还有委托保时捷设计的传奇V6发动机,用在当时的蒙迪欧上,号称是半部阿斯顿马丁V12。这个系列的V6,慢慢发展成了TiVCR .后来涡轮化后演变成ecoboost. 福特自己设计“不正常”引擎的能力也很强。当初福特脑洞大开,要设计一个方便模块化生产的V8平台。名字就非常方便的取为 模块化V8。这个系列,虽然诞生在80年代。但是不断的进化到今天的5.0 Coyote系列。而外卖出去的4.6 V8那个分支,被柯尼赛格完善后,达到了俯瞰众生的1400马力。后来也和福特一样的思路,独立进化到了5.0的排量。

去年,美三大厂宣布停止轿车项目。克莱斯勒几乎是无痛滑过。通用大家想了想,主要觉得CT6 V比较可惜。 然而对于欧洲运动型车影响深远的福特,大家就不这么淡定从容了。Grand Tour最后一季,最后一集。就是Funeral of a Ford. 一个福特的葬礼。非常感人。

福特以一己之力,造出了这么多的神车。估计没剩下什么工程师来好好造家用车了。

福特的家用车,哈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ying-tiao-87-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jiang-shi-dan-dun-41-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相关话题

  如果让你第二辆车依然购买马自达,你还会选择它吗?为什么? 
  特斯拉回应行车数据被篡改:「数据采用加密技术记录,无法直接读取、修改或是删除」,你怎么看? 
  为什么许多老司机都强调备刹车?平常脚虚搭在刹车踏板上,养成这种一脚下去直接刹车的肌肉记忆真的安全吗? 
  汽车底盘好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蔚来 ES8 行驶途中死机导致全车系统无法启动,主要原因及隐患有哪些?其稳定性到底如何? 
  为什么国内销售的汽车最高车速大大超过120公里/小时?多出来的速度裕量是否存在诱导违规嫌疑? 
  为什么电商卖车,以及通过国美、苏宁这种渠道卖车,就没有成功过?关键点在哪里? 
  为什么广州大众汽车有的便宜了4万多,2018年款的!同省异地买车可以吗? 
  哪些车型的外观设计是惊艳的,超前的,而且多年后不落伍,依然耐看,符合大多数人审美的? 
  凯美瑞的质量真的那么好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车间朱主任》《辉仔奇议论》《纹翼大叔》之类做LGBT内容的账号的出现?
下一个讨论
第一次去男朋友家,火车全程 31 个小时男朋友不给买卧铺买的硬座,应不应该生气?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