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重重阻碍返回产卵地繁殖的大马哈鱼
答题过程中题主修改了题干,我的回答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明确一下态度:不建议从人类情感的角度理解生物本能。
有一个说法是:每一个生命体,都只是基因的载体,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将基因传递下去。生物的觅食、求生本能,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延续自己生命的目的,是为了熬到性成熟参与交配,参与交配是为了继续传播自己的基因片段。在这个过程中,生命的个体仅仅是完成传递的工具,任务一旦完成,个体终将衰老逝去,而基因则永世不灭的传替下去。这个说法偏激,但并无原则错误,自然界的生物行为大体上就是如此。
所以让我们回到题目本身吧,有的动物竭尽全力抚育后代,有的动物完成交配后不管不问,这其实并没有高低立判的区别,更无关感情,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基因传递的任务而做出的不同的选择罢了。总的来说,这些选择可以归纳为两个大方向:质量取胜、数量取胜。
质量取胜的典型代表是哺乳动物,鸟类,部分鱼类、部分爬行动物和部分昆虫。以咱们人类为例,男女通过啪啪啪完成授精之后,受精卵在妹子的子宫中发育,38-42个周之后,受精卵发育成了各项器官都功能健全的婴儿,这时候才会生产,而一般来说,每胎只有1个婴儿,个别情况会是2个,而一次3、4甚至5胎的情况就少之又少了。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个周期极为漫长,而人类的孕期还不是最长的——抹香鲸是16个月,非洲象是22个月。而且,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女性(雌性)自身机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抵御外界危害的能力变差,更要命的是,这么长时间内雌性再也无法发情和交配,这就又导致了极为低下的繁殖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消耗了这么长的时间,只产生了这么少的幼崽,万一要是夭折了,那可是亏大发喽……怎么能保证这么少的幼崽存活下来,让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定高位呢?这就需要成年父母对幼崽进行保护和抚育,这种行为在生物学上就叫做——亲代抚育。
以鸟类为例吧,雌雄鸟类交配后,雌鸟产下鸟蛋之后,因为鸟蛋没有自主调解温度的能力,就由雌鸟(部分鸟类比如企鹅是雄鸟)负责对鸟蛋进行持续的保温孵化,而在幼鸟破壳而出之后,成年鸟类还要为幼鸟觅食、驱赶捕食者、等到幼鸟羽翼丰满可以独立生活之后,成鸟才会结束抚育。而对哺乳动物来说,幼崽干脆就不吃其他食物,而是专门靠着雌雄乳腺分泌的乳汁存活,在此之后,成年父母还要负责教会幼崽捕食的技巧。这种在后代出生后由父母直接抚育的行为称之为直接亲代抚育。几乎所有的鸟类和所有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抚育后代的,而一些鱼类——比如近几年在热带鱼市场上风生水起的三湖慈鲷,也有直接亲代抚育的习性,它们会在产下卵后把卵含到嘴里,卵孵化之后,小鱼也会继续在母鱼身边生活,遇到危险的时候迅速钻到母鱼嘴里。
抚育后代的天鹅
而还有一些动物,它们的亲代抚育就要简单一些,比如我们常见的候鸟——布谷鸟(杜鹃),它们的成鸟是不直接与后代接触的,它就改变了策略,为自己的后代找一个“养父母”:雌雄杜鹃会将自己的鸟蛋下在其他鸟类的巢里,而这个可怜的“养父母”对此是完全不知情的。在布谷鸟幼鸟破壳而出之后,就会靠着本能把“养父母”下的蛋推出巢外摔烂,从而独霸“养父母”的宠爱,在这个过程中,杜鹃成鸟没有付出任何养育成本,但是它为后代挑选了”养父母“,这样算作是一种间接亲代抚育行为。与之类似的还有寄生蜂把自己的卵产在其他昆虫体内,小寄生蜂幼虫靠着吃这些可怜的宿主过活。
雌性杜鹃将自己的卵(左上那枚灰白的鸟蛋)下在其他鸟类巢穴中,而杜鹃的幼鸟总是会抢先破壳出,然后依靠本能把其他几枚卵推出巢穴
不过,亲代抚育这种行为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精力的行为,有的动物没有选择这条路,转而通过简单粗暴的“蝗虫战术”,以数量取胜,通过大量繁育的方式保障有足够的后代存活下来。这种以数量取胜的动物以大多数鱼类、大多数昆虫、部分爬行动物为代表。
以著名的翻车鱼为例,成年的翻车鱼在交配季节可以产下多达3亿枚卵,卵直接产在海水中随波飘散,这么多的鱼卵自然会吸引许多其他鱼类抢食,但鱼卵实在是太多了,总有一些鱼卵可以逃出生天,而在鱼卵孵化之后,又有一些小的翻车鱼苗会被其他鱼类吃掉,但还是会有幸存者存活下来。根据统计,一条雌性翻车鱼产下的3亿枚卵中,最终可以顺利成长为成年翻车鱼的仅有千万分之一,也就是30条。但这个数字也已经非常可观了。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海龟,一些海龟在繁殖季节会在沙滩上产下200枚卵,这些小海龟孵化后,会成群结对的冲下海里,在沙滩上就会有一大半死于海鸟口中,到了海中之后,还有大量的鱼类捕食小海龟,但总有几只小海龟可以顺利的长到成年。
刚刚孵化的小海龟们,图片中的小海龟绝大多数都会夭折,能活到性成熟的海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
当然了,我们上边只是大体介绍了一下质量取胜和数量取胜两种方式,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许多动物是把这二者灵活运用的:
抱卵的圣诞岛红蟹。卵在母蟹的腹部孵化,但在孵化之后,母蟹就扬长而去不管不问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参与亲代抚育的动物,是为了保障后代的存活率,是为了更好地让有限的后代更多的存活下来;而不参与亲代抚育的动物,则完全不在乎后代的存活率,而是通过生产出大量的后代,保障总有一定数量的后代可以存活下来。
而不管动物们采取什么样的繁殖策略,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即是——延续个体和种族的基因。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这种生殖策略就是成功的。悉心抚育后代的鸟类也好,成群夭折的翻车鱼也罢,它们都是生命的壮举,却无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