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当家庭作业,天才青年无意中解出世界难题……
这个故事竟然,是!真!的!
可能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青年在大学里学习高等数学。他很怕考试通不过,考试前一天晚上熬夜复习,结果睡过头了。他急急忙忙赶到教室,已经开始考试了。黑板上写着三个方程式。前两个很简单,第三个超难!这个青年咬紧牙关苦苦解题,总算找到了一个管用的方法,赶在交卷前完成了这三道题。
晚上他接到教授的电话。教授冲他喊:“你知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他想:完了,肯定是答案错了。结果教授继续说:“前两道题才是考题!第三道题是一个从爱因斯坦以来没有人能解出来的难题,结果你把它解出来了!”
好吧,也许你听过的是类似的版本。有的版本里这个青年是华人。有的版本里青年用了一个晚上(或者几天)才解出那个问题。还有的版本里,青年毕业以后去了一家公司,上司给他安排了一些艰难的工作,几天后他把咬牙完成的工作交给上司,上司大惊:这是你半年的工作量!
不过,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成功学,很像是一个都市传说,它却是有现实原型的。真实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数学家乔治·伯纳德·丹齐格身上,与上面的故事只是有些细节上的差别。
丹齐格被誉为线性规划之父。他于194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这个轶事发生在1939年。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这件事: 当时是他在伯克利的第一年。有一天他去上内曼教授的课,结果迟到了。他看见黑板上有两道统计学问题,以为是家庭作业,就抄了回去。这两道题确切来说不是“未解难题”,而是未被证明的统计学定理。几天以后他做出来了,去交作业,并且向内曼教授道歉说这次作业花的时间有点长,因为题目好像比平时略难。他问教授现在交作业还赶趟吗?教授说,那就扔我桌上吧。教授桌上堆着各种纸,丹齐格当时还在想估计这一扔就再也找不着了。结果过了六个星期,在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教授跑来找丹齐格说:你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我已经把导语写好了,你快看一下,然后我就投出去发表!丹齐格完全状况外……
一年后,丹齐格该选课题了,他不知道怎么选,就去找内曼教授。教授耸耸肩说,你去把那两个问题打印出来装订好给我,那就是你的课题。 他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则没有很快发表。一直到大约1950年,另一位罗马尼亚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也独立解决了那个问题,向杂志社投稿。有人向他指出丹齐格的结论和他完全一致。于是他联系了丹齐格,把他列为共同作者发表。
这件事后来流传开来,是因为丹齐格有一次认识了一位倡导“积极性思维”的牧师(有点类似现在的成功学导师)罗伯特·舒勒。舒勒听了丹齐格的故事,就问能不能把这个故事写进他最近准备出版的书里。结果他写出来的时候给故事改头换面了一下,变得更加夸张。比如他把家庭作业改成了一场考试,丹齐格“交卷前十分钟”才解出最后一道题;还添加了“爱因斯坦也解不出的未解之谜”之类的描述等等。舒勒给这个故事添加了这样的寓意:如果丹齐格一开始就知道这两道题不是作业,而是著名的统计学未解决难题,他可能就不会“积极性思维”,可能会气馁,永远也解不出这两道题。
单单只看袁崇焕案当然不是冤案,罪行有一码是一码,足够给他吃刀子了,毙个一两回并不很冤。
问题是.....有一大半的勋贵、庸官、阉党、军阀那种动摇国本的应该凌迟几十回,大明敢么?
之前的辽东将领,“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比起袁他们给个七八刀,有啥问题么?
那袁为啥吃刀子?吹最大的牛,打最响的脸了呗。......况且,身处高位本来就很难完全干干净净,谁还没个吃刀子的罪.....
冤吗?不冤吗?emmmmmm.........
高赞举了D的例子,我也举一下表达我的观点,黄克功案知道吧?一个团级干部因感情问题枪杀恋人,他的死确实罪有应得,而且功过不相抵,这一点没毛病吧?
问题是 那吴化文投奔日寇、残害百姓、阻挠抗战怎么算?他罪行够不够大?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颗花生米? 结局:战场起义,将功赎罪,安度晚年。
少帅放弃东北、不肯抵抗、白赠国土怎么算?不是蝗军满世界开打他就是千古罪人了。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百颗花生米? 结局:都懂。
这些不是说黄就不该处死了,只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双重标准是一直伴随着OO存在的,嘟嘟有罪,揪出来就得死,没毛病,一点都不冤,但真正冤了天下苍生的人逍遥自得,才是另一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