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曾经的「天才神童」袁岚峰,现在也只是做简单的科普工作? 第1页

        

user avatar   Linsin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神童的问题其实被讨论过很多次了,我谈谈自己看法

袁岚峰先生的履历看,确实称得上神童,两年学完小学和初一的课程,14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23岁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说袁岚峰先生泯然众人,伤仲永的,无外乎质疑科研能力,他没有做出像14岁中科大那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

有人说,从学术生涯上看,似乎没有发过几篇非常非常厉害的研究论文。

也有人说,他在知乎的文章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从政治到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热点、甚至体育等都有涉及,涉及领域这么广,肯定做不到精。

因此质疑他是泯然众人,但我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按照年少成名的神童标准,所谓不辜负,那无非就是维持小时候的名声,要在成年以后,也在科学领域维持以往神童时代的名气




其实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先不说留名科学史或者其他领域的历史,就仅仅在一个领域,随便一个领域,要做到全国知名,那有多么难?

企业家里面大概也就马云马化腾刘强东一帮人知名度高,剩下的企业家大部分,哪怕上了中国福布斯排名榜,身家几十亿上百亿,没有前呼后拥的部下下属,也不开豪车的情况下,走到隔壁省市大街上转一圈都无人认出。

作家目前出名的也就那么几个,莫言,余华,刘慈欣这些人出门可能会遇到书迷认出来,索要合影签名,剩下的,哪怕是圈内大名鼎鼎,在国民度上面依然逊色。

比如说,去年诺贝尔奖赔率榜,残雪进入了排名榜的时候,绝大部分人的反应是,谁是残雪?

要知道,人家很多年前就是文坛重量级的作家。

比如说,在互联网上面流传的很广的一个搞笑视频,男子相亲上去看了一圈,然后淡定说出“换一批”,无数人爆笑转发,在互联网上面曝光度如此高了,看过的人起码几千万了吧,居然没几个人发现,这是个电影选段,演员是中国顶尖的诗人韩东。

要知道,韩东起码是中国前二十的作家,但几乎没有人认出来。

(可自行搜索“换一批”,这个知名度很高)



娱乐圈算是曝光度最高的领域之一了,然而我们心中能容纳下多少明星?赵丽颖,杨幂,TFBOYS,胡歌这些人不愁知名度,然而很多小明星,哪怕是出演电视剧,哪怕在全国观众面前刷存在感,依然不可能享受到粉丝接机,粉丝围堵签名的待遇,一个人出去都不用带保镖。

在每年的各大电影节上面,那种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感觉越发明显,也因此娱乐圈残酷无比,为了一个上位机会可以不惜一切



在学术界,科学界依然如此。

一个14岁上中科大的天才少年,23岁博士毕业也是年轻地令人惊讶,但是,每年这样的人能产出多少?以西安交大,东南大学,中科大每年招收的少年班数量来看,这个数目超过两百,加上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其他名校,没有少年班,但是每年也有不少15岁16岁的天才考入,比如2001年的何碧玉14岁考入清华,2013年的14岁范书恺也同样复制了这个奇迹。

那么零零散散算下来,每年的应届大学生中,称得上神童,同龄人佼佼者的人数每年高达500

然而能拿诺贝尔奖的学者能有多少?能做到全国知名的学者又有多少?

我们心中能记得多少?能说出100个中国顶尖的科研工作者吗?

屠呦呦,中国第一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当然算,然后就是回了国的杨振宁,然后是已逝的钱学森,邓稼先,茅以升一群人,然后是钟南山,丁仲礼这些人挺出名。

然后??你问然后,真不知道了,中国科学院院长是什么名字可能都没几个人说得出来。

注意,这里其实还放宽了条件,中国的神童其实是每年产出500,而中国100个顶尖工作者,是历史累计统计的。

我们反过来去看神童现象,

你是神童就敢保证以后一定成为闻名全国的科学家吗?

看看这概率,才多少?

从这个意义上,泯然众人几乎是必然,所谓年少成名,面临最后寂寂无名,长大后反而没人知,几乎是必然。

1000个神童,最终功成名就,拿到诺贝尔奖,或者在国民中地位崇高,或者知名全国,最终可能就那么一两个能做到。

而大部分人,其实注定只能成为科研工作者,就这一个头衔,去查他的新闻报道,只有小时候的神童报道,其余没什么了。



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个问题,神童的正确人生是什么?我在西瓜视频搜索袁岚峰,找到了他的主页,在他的主页里就看到了这种思索。

他提到过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神童,我们的期望到底是什么?

什么才叫不辜负?

怎么去定义不辜负?

拿到诺奖,成为大师才算?每年中国神童就有500以上,算上全世界,好几千都有了,然而获得诺奖,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平均每年只有四个,而且去看数据统计,得主里面非神童也很多,那种正常年龄本科博士毕业的诺奖得主还要占一大半。

而成为牛顿,爱因斯坦,高斯级别,那概率是更加微乎其微,这种光耀科学史的人物,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寥若晨星。

神童最后发展到大师级别的当然有,一个著名的例子那就是维纳,控制论的奠基人,对战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就是一个昔日神童,15岁上哈佛大学,19岁顺利拿到博士。

然而,要所有神童都成为这样的科学大师,那怎么可能呢

一个曾经知名的神童,非要日后在学术界名扬天下才算不辜负,这个根本就不切实际。

就如袁岚峰先生自己曾经说过的,神童找到自己合适的领域,能够做出一定的成就也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对于神童,要么捧上天要么踩入地,14岁上大学那是神童,长大后还能全国知名就是天才,没有名气就是伤仲永。

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袁岚峰是否伤仲永,我觉得并没有,这是很正常的生命过程,他现在的成就去查查,依然是成绩斐然,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科普专家,《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这些成绩依然是很厉害的。

年少成名的神童其实是一种期待,少年的天才,只是好苗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参天大树,我们不否认他拿到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可能性。

甚至说神童有成为牛顿,爱因斯坦,高斯,拉瓦锡的可能性。

但也只是可能性,成功固然可喜,但成为不了,那只是很正常的人生。

写到这里,真的想起了一首歌。

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Via Via

易碎的 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 不安着的

你要去哪 Via Via

谜一样的 沉默着的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老师的科普好就好在:数据量大。

然而,做科普多有懒人的托词。

我们系就有年轻教师号称要做科普的,每年争当本科的班主任,教几门课。科研基本不搞。同龄人的都当教授了,他还是讲师。

话说,我们学校教学教得好、或科普做得好也可以凭教授,要有教学或科谱方面的论文、文章;没有论文的话有专著也行;没有专著的话获了教学类科普类的奖也行。然而,他并没有。

然后,问学生,你们觉得谁的课上得最好?学生的回答却是另一个老师。

当然了,袁老师不是这样的人,我只是这么一说。


当年,肘子号称学术打假,结果连社会我周哥的海带也打。今年呢,开口闭口“XX肺炎”,跟着美国人说口罩没用。还建议美国政府没收华人的口罩。

当然了,袁老师绝不会成为这种人,我只是这么一说。


公知最喜欢抓住一个社会事件,然后上升为整个社会的问题,放大检视。

女权也喜欢抓住社会事件,然后上升为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而搞科普的呢?那就不一样了。

当然了,袁老师也不会成为这种人,我只是这么一说。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才,只是早发优势,而不代表年幼时的起点高,将来的成就必然要很大,中间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天才自己出来澄清了,但不重要。

普通人的成长曲线,可能应该被称为更顺利的,虽然最终泯然者比例也最多。

还有后发优势者,也未必是坏事。


user avatar   guai-li-luan-shen-28-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可以用袁岚峰自己的一句话来回答:“他是神童,与你何干?”。

题主的这个疑惑我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你对神童的期望值,究竟是什么?

二、科普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你是期望看到一个现代版伤仲永的故事,像宁铂、魏永康那样,或出家为僧,或被学校劝退泯然众人;还是更期望看到一个“天才儿童”慢慢成长逐渐小有成就,最终依旧初心不忘,一直致力于推动大众科学的传播,旨在为公众传递科学知识的故事呢?

太小受到媒体关注,对所有的“神童”都是个严重的损害。不要在年轻人真正做出成就前去扰乱他们。好比人家本来能达到100,媒体搅和一通说不定给搞成50,然后媒体又来拿人家的不足大做文章,这样是很不道德的!

科技袁人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个很有趣的冷知识:我们普罗大众平常挂在嘴边的“神童”其实是很多很多的。

中科大少年班每年招生几十人,再加上其他高校的少年大学生,全国的“神童”可能有上百人。中国人占全世界人口的1/5,那么全世界的“神童”每年可能有几百甚至上千人。

注意,不是总共这么多,而是每年就有这么多。而牛顿、爱因斯坦这种量级的人物,整个人类历史上只出过屈指可数的几个。所以如果你指望每个“神童”都成为牛顿、爱因斯坦,那怎么可能呢?完全不现实嘛!

那么,对“神童”真正合理的期望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对世界上绝大部分领域来说,智力是一个进入的门槛,足以把很多人挡在外面,而“神童”们大都能越过这道门槛。入门之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还取决于智力之外的很多因素,如意志力、跟人交流的能力,以至机缘。

我们能够确定的只是,对每个“神童”来说,应该存在某些适合他的领域,使他能在其中做出很好的成就。这里的“很好”只是日常意义的“很好”,显著高于平均值就行,不是说非得拿诺贝尔奖才算数的。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对不对?运气更好一点的话,甚至可以期望他开创一个新的领域。

我们对“神童”应该采取的态度,就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鼓励他们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为世界和人类造福。捧上天和踩入地都是不可取的,请千万不要再跟着不负责任的媒体一惊一乍了。

娱乐容易,科普很难

“当我们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时,我们应该做到尽可能地简单,争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在如今这个大家都在想着如何赚智商税的社会,科普工作者却致力于提高大家智商,难度与门槛都可想而知。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自从全程围观了微博著名大V、戴胜和夹竹桃天蛾幼虫亲爹——博物杂志的“水猴子”事件,我对科普的困难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有的人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懂,化用《三体》的一句名言就是:无知不是进步的障碍,傲慢才是。

当然,学术上的争辩并非科普作家的责任,那是科学家的活计,科普作家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公众的通识教育,但是,如果知识背景略显毛糙,科普工作在专业性上出了偏差,你会被学术所遗弃、被同行唾弃;在zzx上屁股不“正”,你又会被戴上奇奇怪怪的帽子;科普,真的不容易!

目前国外的科普机构以及科普工作者仍旧是世界上的科普主力, NASA等科研单位的网站制作非常精良,科普栏目包罗万象,形式和内容上都秒杀中国同类机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家所能投入的资源足有我们的几倍之多。

科普读物在中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就没有充分的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没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 就没有可观的利润。 袁岚峰能够坚持做一些 “简单”的科普工作,在我看来,为爱发电也值得尊重。

对科普受众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科普内容的兴趣更高。但对于我们来说,优质的科普受众太少了,而且在娱乐至上、赚钱大于一切的氛围下,大多数去获取科普内容都有极强的功利性,所以为了迎合这些优质的科普受众,国内目前的科普媒体和工作者们都有走向功利性的倾向。

这年头,广告主希望明星流量加持,希望专家专业背书,他们考虑的是怎么样短平快赚钱,从来不会管高不高尚,正不正确;普通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谁会赚钱......做科普就是与钱为难,越科普越辛苦。

不管外界如何看待科技袁人“简单”的科普工作,只要他把科普当做一种情怀而非生意,能够让普罗大众意识到科学家并非严肃的另一种人类,而是和普通人一样嬉笑怒骂的个体,从而对“赛先生”产生兴趣,并有着正确的认知,这一点微小的工作我觉得就足够了。

(侵删)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倒觉得,这才是一个“神童”最好的样子:拥有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说着平民百姓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做着看起来平凡,但真的对社会有好处的工作。

而不是自以为自己是《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孤僻高傲,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用老百姓听都不想听的语言,做一些看似高大上,实则在业内人士看起来不过尔尔的水货。

纯粹的科研工作者当然也是有价值的,人类科技的进步靠他们在推动,这没有错;但我们必须要清楚,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缺的是什么,或者说最缺的是什么。是科学家吗?不是,是那些能把看似高大上的科研工作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最普通的老百姓能够理解、认同科学思想的人。

随着科学进步得越来越深,普通人距离科学前沿越来越远,从业外人士到行业专家所需要的受教育年限越来越长,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普通市民可以只花几个月的专业训练就能完全理解蒸汽机的构造,但一个21世纪的普通人上几个月的课,肯定还是学不通转基因。这是科学进步、知识链延长导致的必然结果。

可是,因为这样,所以一个普通老百姓,业外人士,就注定不配“了解科学”,就必须“盲信”专业人员所提供的一切结果吗?我不认为是这样。当然,普通人确实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科技前沿运转的详细机理,但我并不认为,科技前沿的东西,无法用普通人看得懂的语言,用“人话”,跟普通人讲清楚。恰恰相反,科学必定是可理解的,可讨论的。不可理解、不可讨论的东西是神学,不是科学。

如果普通百姓长期无法与科技前沿接轨,人们的思想必然走向反智主义。轻则对知识阶层抱有敌意和戒备,认为他们只不过是在愚弄民众、骗取经费;重则完全走向迷信,彻底抛弃科学的思想方法,厌弃这个“可以被人类的思想与智慧理解的世界”。前车之鉴就摆在我们面前。

另外,神童不是妖怪,神童不是神经病

神童也好,天才也好,任何人都有从事“非纯粹脑力劳动”的资格。神童也是人,他们完全可以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就像你我一样。说白了,所谓的神童,不过是在某些方面拥有比普通人强一些的天赋,这种天赋和有人擅长举重、有人擅长跑步、有人擅长电子竞技一样,不过是一种技能层面的优秀。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最渴望的仍然是过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从事普通人的工作,取得普通人的成就。真正把神童逼上绝路的,往往是社会对神童畸形的期待:他们必须干什么样的工作,他们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

凭什么呢?凭什么?

一个人的天赋本该是一种幸运,能够给他带来更多选择的命运恩赐;而不应该成为他的累赘,一种把他的未来限死的东西。

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不受才能绑架的自由。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翻译翻译,什么TM的叫TM的"只是做简单的科普工作"?你眼里的科普工作是不就是" 九旬老太为何裸死街头? 数百头母驴为何深夜惨叫? 小卖部安全套为何屡遭黑手? 女生宿舍内裤为何频频失窃?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政治的暗影还是历史的轮回?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0年度巨献……

是的,《走近科学》已经停播了,但这就代表我们民众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就大功告成了吗?你不要以为看着大洋对面各种电视驱魔逐新冠,口服84灭病毒,你就以为全国人民的智商都占领高地了。

你是否曾听过这些新闻?

你是否见过这种段子?

你是否听说过这些睿智?

看看这些科学素养高端的人才,这些科学意识先进的网友,他们可都是0202年的人,他们在现实中的数量可不算少数。

你还觉得科普是个"简单的工作"吗?这么简单的工作,我国以世界上最强的组织力和贯彻程度,从上世纪建国开始至今坚持不懈,至今仍然有那么多漏网之鱼,这要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那相关人员这几十年的工作都是在吃干饭吗?

我瞅了瞅已经搬迁到西瓜视频的科技袁理,就讲述内容而言,言语上没有走近科学式的故弄玄虚,也没有营销号似的"把你的意见分享在评论区哦!,可谓平铺直叙,流畅直白,虽然涉及的程度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可能有些浅,但仅仅对于科普而言,是干货满满,诚意满满,能够看出用心程度的,比每次机器语音旁白完还要配个bgm的洗稿营销号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基本上,普通人不了解的社会热点概念,在科普之后能够有所了解,比如最近的新型病毒。


我是衷心的希望的一个还算不错的科普节目能够保持自己形成的风格及态度走下去,毕竟我们国家一向的原则是走群众路线,只要还不打算像太平洋对岸那样彻底扔掉后面的大多数去搞什么精英教育,那么这种科普节目以及以他为代表的科普工作就永远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这件事永远是需要有人去认真做的。

不管是讲氢弹还是聊华为,都不是问题里的"简单"所能概括的。

然后,我们再说说这个"神童",似乎只要有什么小孩子年少有一些超乎寻常的表现,人们就会对他们产生某种超过平常人的希望,他们未来只有做出什么超凡的成就,才能避免被人们诟病为"伤仲永",这么多年里网络都不知道见证了多少"神童"神话破灭了,感觉也只有这样。好多人才能咂咂嘴来一句:"神童嘛,也就那样。"

这对这些所谓的"神童"公平吗?神童的智商和光环都快成了一个诅咒了,谁沾谁完蛋。人家有些人可能不过是智商和兴趣提前发育了一些,或者本身就喜欢平淡低调的生活,怎么选择是他们个人的权利,就像不管做科研还是做科普都是个人选择一样,并不应该被他人所攻讦。

何况科普和科研本来就不应该有高下之分,科研是重于泰山,科普也未必就轻于鸿毛,搞对立也不应该把学术里做出一条鄙视链来,那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

所以,你这个"是不是个悲剧"的提问充满了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看热闹心态,还夹杂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情绪,好像一种40分学渣看着学霸嘲笑他没考到满分似的,没必要,这种热闹没必要看,像袁岚峰这样真正参与过前沿科技学术的研究人员,能来做科普,本来就是个挺值得大家开心的事,不是什么"悲剧"。

最后,一个人喜欢做什么事,都是自己的权利,只要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那就与他人无关,没有权利说三道四的去评价什么"悲剧"什么"可惜",这种事情是村口老大妈最爱干的,所以这个群体也是最被人嫌弃的,有那个时间,你不如去人家的节目里看看北斗卫星发射的历程,氢弹研究背后的心酸,比你单纯的在这里喊叫"悲剧"有用多了。


世界上少一个两个"神童",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但网络上多一两个科普大V,无论对于谁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长远的来看,说不定还能掀起一阵全民科普的热潮,君不见自从罗翔老师带着张三红火以后,全网络的年轻人都开始琢磨什么情况下应该紧急避险?普法效果甩了多少宣传人员的工作?如果这位袁老师也能将科普内容做出罗老师的效果,那他又何尝不是另一层面上的"神童"?


user avatar   rocw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普一点都不简单啊


user avatar   yuan-lan-feng-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如何看待我个人,其实是个小问题,这是各人的自由。不过让我哭笑不得的是“简单的科普”这个说法,有不少人对科普的价值和方法论一无所知,这才是我们社会的大问题。当然,这也正是需要有专业人士来做科普的原因之一。


user avatar   cloudyc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袁老师的“无中生友”之一,袁老师的公众号每次在转载我写的科普文章之前,他一定会逐字逐句把文章弄懂读顺,不懂的、有疑问的、感到困惑的地方,他都会给我发消息。哪怕有时候都半夜三更了,也要问明白了怎么回事,然后才会安排助理转发。

人家就是用这种字字必究的科学精神,在做着一些人眼里“简单的科普”。

我和袁老师的交往不多,但这一点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就足以令我十分敬佩。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普工作是在保护科学本身,是防止出现三堂会审伽利略的重要手段

我坚持认为,在科学工作领域,大众普及和前沿探索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

由于缺乏直接变现能力,科普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是被常态化低估的,以至于一度被某些知道分子开除了科籍,搞科普工作被某些人认为是在科研工作上“没有前途”之人退居二线的选择。

这种妖风刮了不是一年两年了,有相当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和知道分子的双脚早已离地,他们言必称发纸,谈必称期刊,好像离了这俩东西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至于那些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屁民?谁在乎他们?他们也配学点知识?他们看得懂吗?

其实他们也不见得对屁民有多大恶意,他们只是单纯的漠视,不在乎。但漠视和不在乎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冷酷,因为这是巨人面对蝼蚁时的心态。

这种做题家式的高傲,是科学在社会层面上面临的重大潜在威胁。幸运的是,我们拥有相当一批类似于袁老师这样的,致力于在一般群众中普及推广科学知识的学者,他们弯下腰来,用尽可能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深奥复杂的科学知识普及于民间

这个视频我个人就很喜欢,三言两语就让我这种智力不高的一般社畜了解了被一切问题转的量子力学(❁´◡`❁)

他当下主要在西瓜视频上做科普工作,我在西瓜上日常找王刚师傅的菜谱学习的时候都会看一看他有没有什么新作品。

我的感觉是他毕竟并非专业播音和主持人,在直播的时候显然会有非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的生涩感,但可以看得出来,他在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解读成体系的复杂科学问题,并普及于一般受众,除了发际线比较高和鼻子比较大外,没有太多的缺点。

他也并非总是就单纯科技问题展开讨论,很多设计到科学与社会间交互关系的热点问题,他也会展开讨论,而且都比较中肯,也会在谈论过程中夹杂很多涉及科学普及的知识点,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叫做信息量密集。

比如这个,就科普了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的知识,之前很多阴谋论有广泛的流传,引起群众的恐慌,如果这种科普作品能流传开来,那以后阴谋论就不会有市场了。

我们必须牢记,我们是一个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的,高等教育覆盖率非常低的发展中国家,竭尽全力让尽可能多的人不要被科学进步的大潮抛下,让科学普惠于人,是我们的重要历史使命。

我不从道德层面谈这个问题,那样有过度拔高的嫌疑,我就从技术层面谈谈这种工作的意义。

首先科普工作绝非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毫无门槛。事实上,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难度要远大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深奥复杂的科学理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组织起来,再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媒方式传播出去。

这实际上是一个横跨修辞,传媒,大众心理和科学专业素养的多学科系统工程。

其难度之大,恐不下于发纸——特别是某些灌水纸。

其次,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教育文化资源的分布极度不均衡,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应对这一问题是维护社会生命力的关键,除了增加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外,科普工作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还记得刘慈欣的著名短篇《乡村教师》吗?小说固然有情节设计和虚构成分,但它昭示的道理却是真实的,知识普及的死角,是对全人类利益的共同威胁。

科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取决于社会存在,全社会的综合科学素养是培植科学生长的土壤,而科学本身又反馈于社会,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二者间的交互关系共同构成了科学的内在社会职能,一个普罗大众万马齐喑,个别几个科学巨匠鹤立鸡群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布鲁诺已经做过示范了。

教育和科普工作,是在蒙昧荒原上点燃的启迪之火,它可以逐退黑暗,捍卫光明。




        

相关话题

  一个全是水的星球,生活在水里的生物能否发明内燃机? 
  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到底有多厉害? 
  有哪些历史人物是被段子毁掉的? 
  阅读科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高智商的人在生活中的表现比普通人更为突出和优秀吗? 
  有什么关于温州的冷知识? 
  为什么马丁·海德格尔说「科学家是当代最悲惨的奴隶」? 
  什么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够中标? 
  如果只有植物,没有动物,地球生命能继续吗? 
  为什么有一部分人在转基因知识日益普及的形势下还反对转基因?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Unity中国特供版一天一激活?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欧洲法院裁定欧美数据传输协议无效,会带来什么后果?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