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科普作家都应该首先学习一下心理学。
科普的目的是普及科学常识,而是不炫耀作者自己的知识水平,保持一个低姿态是科普作者的基本功。哪怕你自己确实是业内的权威大牛,也要尊重读者,尽量将专业的知识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而谦虚一点学习心理学,掌握一些读者的心理特征,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提高科普文章的水平。
知乎上有着大量的科普文章,水平参差不齐。也有不少科普作者抱怨,“干货没人看、水货满天飞”。这种时候作为一个作者,首先应该冷静分析一下满天飞的“水货”里面到底有没有优秀之处?而“干货”到底是不是本着普及科学常识的目的去的?有多少其实是在炫技?
所以创作出一篇合格的科普文,首要条件是放低身段。
如果读者都具有阅读正规论文的水平,那还需要科普作者干什么呢?科普作者存在的基础,本身就是在人群中还存在大量不具备正规论文的读者。如果这些读者都能自己读懂论文,那么他完全可以自己去读知网,何必跑到知乎来。
这时候,作为一个合格的科普作者,最起码的就是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抱怨读者水平不够看懂你的“高论”,恰恰是你自己能力不足的表现。
能够用通俗的语言,讲透高深的道理,这既需要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更需要很好的文笔、换位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日常生活深刻的理解。你写的“干货”没人看,说明你缺乏这方面能力,还需要锻炼和提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我们总能想办法一点一点的弥补,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则问题是无解的。
将深刻的理论讲透彻,还要让非专业人士能够粗浅的了解,有几个小小的技巧需要掌握:
1、文章中绝对不要出现公式。一篇满分100分的科普文,出现一个公式,立刻只值60分。读者不是来看推导过程的,他只想要结论,最多只需要结论逻辑上无懈可击。抖出一个公式来,读者疏离感立刻就上来了。
2、尽量少引用数字。熟练掌握数字是一种很高超的行文技巧,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表达式,其实非常考验文笔的。比如300000000米每秒,光速的近似值,可以表达为3*10^8,3E10,“三十万米每秒”,c。这么多种方式,面对不同的读者就要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在写作能力不足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掌握读者的观感,你就应该尽量少用。
3、绝对不能出现对读者水平的抱怨。须知,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异士,别人可能在你的专业领域是个门外汉,在他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你同样是个门外汉。抱怨读者看不懂你写的东西,或者存在蔑视,极易招致别人的反感,从而让你的文章一文不值。比如你给王羲之讲量子力学,王羲之很可能就不知所云,这时候你去抱怨人家一窍不通,他作为书法大家怎么可能咽下这口窝囊气呢?还读你文章,不揍你一顿都不错了。那么炸油条的老张又必须咽下你这口气吗?老张虽然不如老王那么牛,但是他炸油条也是这条街最靓的仔,不一定气性就小了。
4、如果必须干以上三件事,一定要温柔。诚然,有时候不用公式表达不出意思来,不引用数字做不到,不贬损两句读者你心里过不去。这时候就要注意,要像母亲喂婴儿喝奶那么温柔。比如一定要用公式,尽量不要出现积分;一定要引用数字,不要整一大串数不清位数的数字;一定要损读者几句,注意不要让读者有代入感。
归根结底,科普文也是一篇文章,文章就是文章,不可能因为你是在说科学的事情,就没有了文章的本质。文章的本质是传播和推广,“好酒不怕巷子深”这种事情,在文章上面是不会出现的,不能传播就是不能传播,曲高和寡就等于无人问津,孤芳自赏没有任何意义。
连好好说话都不会,又怎么写文章呢?
所以,创作科普文,要达到最起码合格的标准,至少是要谦逊、礼貌、有趣的,至少是要让人看得下去的。
哈哈哈,虽然我现在都在写足球,但似,我在知乎第一个千赞答案是一篇(不知道合不合格)的科普文,而且目前依然在我的答案里赞数排第三~↓
起初,也就是今年年初,我是有一个大部头科普计划的,上面这个答案只是那个计划中浓缩出来的一些结论,当然了,和答案里的评论一样,很像某本书或者某种已知的观点,那是当然啦,因为这只是一小部分。
现在那个未完成的计划还静静躺在D盘里(不要在意中二标题这种小细节)↓
如果有人想看,我阔以陆续贴在专栏里,哈哈哈~
当然我并不知道合不合格,但至少我文件夹里可能有写了差不多五六万字,直到我发现写足球更能刷赞和关注(哈哈哈),不过我可以说一下我写了这些光是书和论文就查看了不少,还找我学医的堂妹去找留血美国的盆友白嫖了几篇高级论文,哈哈哈。
首先勾起我这种激情的是这本书(顺便刷波广告,完美!)↓
这书第一章讲的是玻璃,我靠对于第一阅读的人来说真的很神奇,其实和我那个答案写得差不多啦(我加了点东西),但要注意玻璃和硅有关。因此到后面第五章讲到时间,提到石英这个硅化物,我发现,咦,怎么又是硅?于是我当时对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我开始在化学和艺术两个方面探索这个东西,毕竟我也有个很久没跟新的关于艺术的专栏,哈哈哈↓
同时在化学和艺术上,我先在公开课上听了不少比较基本的讲座,顺便把文艺复兴也锤了一遍。在化学的路上,我发现,硅酸盐矿物这个概念,艾玛就更神奇了,所以我把这个元素专栏的文章看了N遍↓
当然还不够,于是开始扫公开课、相关的书以及一些纪录片,那种求知欲真的超强,其中一些书又可以广告,哈哈哈!
这个牛津通读本比较有意思,除了这个我还买了N本别的主题,只不过没怎么看。
在艺术方面,我发现,艾玛这黏土也离不开硅啊,于是又开始了解制陶的历史。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现艾玛制陶要生火对不对,于是又在钻木取火和钻燧取火这两件事情上研究很久,在我自己的努力和主观意愿下,我认为钻燧取火是正统,因为燧石又是硅啊,哈哈哈。
在这些研究下,于是有了这些答案和文章,当然我不知道算不算合格,哈哈哈!
特别这一个我还能和足球结合起来↓
所以呢,总的来说,多读多吸纳知识是必须的,那个2k赞的假科普文,我当时随手就写了出来,但那之前我基本上涉猎了石器时代、直立人、中世纪、基督教、奴隶制度史、城市史、光学、透视学、古罗马古希腊、禾本植物、芯片制造等等这一大波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甚至翻墙在维基上疯狂浪论文链接。
当然我还是不知道我当初写的合不合格,我只能说至少要让人愿意点赞,是要付出很多心血的,当然我那个答案是比较意外的,我并不是为了获得高赞答案去读那么多东西,只是当时顺手按我那段时间了解到的东西简单复述了一遍。
纯粹是一个念头出现后自发去逐步搜集的,甚至有些地方弄不清楚的情况下我还在知网上氪过金。
其实到最后发现,补得越多差得越多,就半年没有续上了,记得我写到了透视和平面方面的问题,那个章节我又考究了庞贝古城的壁画,在ins上关注了N个专门上传壁画的账号。下面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一副↓
有平面就有立体,所以还产生了这个答案↓
写到现在我发现,关于足球我也写了很多科普性质的东西,那其实更难了,要看海量的比赛,也要读不少书,甚至英文的,中文的我推荐战术入门其实是这个↓
英文的我正在看↓
最后,多读多看多思考呗,多联系各种关系,然后至少(可能)不合格但能刷赞的文章肯定能出来,哈哈哈!
个人理解,科普创作重要的有两点:
媒体线的工作者往往擅长第一条,科研线的工作者往往擅长第二条,请各自寻找自己的短板。个人以为,合格的科普文起码要满足这两方面的底限,再去追求擅长的部分,我不认为只注重传播性,却存在事实错误的文章叫「合格的」科普文。让人可惜是,目前的媒体平台是以第一条来衡量文章的商业价值。
就科研人员对第一条的理解,我可以举出很多很成熟的例子,比如把热点事件作为结合点的法律领域@王瑞恩、经济学领域 @司马懿;有趣的故事等作为结合点的神经学 @赵思家、用科研手段来做无厘头搞笑,引起观众兴趣的化学 @毕导 ;民生情感作为结合点的 @京师心理大学堂 ;喜欢梳理学科历史和也很擅长热点的 @太空精酿 ;纯粹历史脉络请看各种信息简史、人类简史。
这些都是科普。
此外,科普知识也不限于「科普」概念十分兴盛的自然科学,信息科学、心理科学、哲学等前沿知识/现象和大众平均观点存在鸿沟的学科都属于需要科普的范畴;比如因为政治因素,某芯片话题很热,但是如饥似渴的群众不清楚芯片的内部逻辑、设计方式、对产业真实的影响,这是天然的兴趣结合点,就有了 @Forever snow 科普芯片EDA的答案。
赞同云大 @云舞空城 的观点,作者在实际写作中需要对自己文章的目标受众有了解,才能确定文章的知识起点。有了明确的知识起点,才能决定是否应该在文章中放公式、是否使用术语,才能保证自己对传播性的心理预期不至于过高。反对某些说科普不能放公式的说法,如果作者希望向同专业本科生数学严谨的、从不同于课堂的角度科普某些定义,为什么不能放公式?
不是所有科普都是大众的。
科普和科研写作有共同之处,也有区别。
科普即扩展受众的知识和视野,是一种知识的扩展性传播,科研文章的introduction是一种科普,目的是为了向同行科普自己的研究领域;大家在大学课堂上学的课本是一种科普,目的是让初学者在有限时间里系统掌握一门学科;我们在知乎上写回答,是一种科普,目的是通过提问→感兴趣人群关注这种知识背景筛选,简单确定合适的知识起点,找到感兴趣的观众。
科研即扩展人类的知识边界,是一种知识的拓展性探索,所以我们需要在科研文章中着重笔墨介绍自己的公式推导、论证方式和实验条件,确保他人可复现,并详细介绍这种新知识对现状的影响。
这两者共通之处是要保证准确,区别在于科普是向下、扩散性的传播,科研是向上、探究性的探索。正如之前有和 @小侯飞氘 聊到的那样,我们做科普一般只介绍实验结论和影响,但科研写作的精髓:逻辑严密的证明和论证过程其实是被忽略的。
我们为什么说知乎是天然的科普平台?而不是一个大众科普平台?
是因为提问/回答这种形式可以做到在其他平台比较难做到的目标受众筛选,我们很简单就可以通过提问大概了解关注者的知识水平;不论是真正学术前沿和热点潮流的探讨,比如机器学习领域某些热点论文的解释,还是一些大众化的社会现象提问,有兴趣去解释这些知识的人总能很简单就找到读者,减少了科普过程中定位观众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精力。写书则不同,预先筛选不了观众,所以要非常注重低知识起点。
同时建议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有个预期,比如我就没指望这个回答有很多CTR,只是想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科普的理解;如果作者真的十分关注大众传播性,建议挑选一些大众关心的话题去回答,专业问题不太适合大众科普,知识起点过低可能会导致关注者反感。
一家之谈,希望有用。
尽量远离政治、文化、国家、民族、宗教、意识形态、价值观、哲理、道德、法理、社会建构、历史解读、跨时空史今比较等话题;
尽量避免在政治、文化、国家、民族、宗教、意识形态、价值观、哲理、道德、法理、社会建构、历史解读、跨时空史今比较等方向上给出任何直白表述或植入性暗示,
乃是一篇合格的科普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之一。
以上列举的那些话题,专业研究者和从业者也好,业余爱好者也罢,都可以自由表达自由讨论,自然也可能很有价值,很有建设性。仅是,表达和讨论就是了,可千万别说自己是在 “科普”。
在这些话题上,除非陈述完全彻底严格是几乎无关定义的朴素 “客观事实”,否则,只要一个人以 “科普” 的名义一张嘴,“科普” 就成了观点输出的工具和话术了。而这对 “科普” 乃是最直白的污蔑,理应受到每一个热爱科学和真理的年轻人的唾骂。
我想我应该有点资格来谈论这个问题。我从事科普十年了,目前已经出版四本译作和两本原创作品,另有几本正在出版或撰写中。已出版的作品中,有两本译作成为“文津奖”的推荐图书,分别是第12届的《诗意的原子》和本届的《迷人的液体》。文章比较长,因为我觉得既然是写给要投入这个行业的人看,我愿意知不无言,言无不尽,就算躺在收藏夹里吃灰,也好过说一些片儿汤话。
如何创作出一篇合格的科普文,我分几个点阐述。
这一点放在一开始说,是因为很多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个问题,也有人为此辩护,最常见的一种解释就是:有干货就行了,还要文学性干啥?那么极端一点说,任何一门大学专业教材都是干货很多,不注重文学性,这要拿出来当科普,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写科普,先要认清一个现实,这不同于科学论文写作,首先是文学创作。
文学的定义不是那么太清晰,《史记》和《金瓶梅》都是文学作品,风格就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有一点很明确,文学一定是语言的艺术,要写科普文,就得花一点心思研究语言艺术。
我个人的经验就这么几点:一是要有结构设计,二是要确保语句通顺,三是慎用长句冷词。
一篇文章也好,一本书也罢,如果结构没有设计好,那么就跟建大楼不打框架一样,必然是会崩的。
科普文通常也是议论文,而议论文的结构我们从小就熟悉,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我们在网上读科普文,往往会遇到两种极端,一种是洋洋洒洒几千字,每一段都头头是道,但读完根本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一种是看完头两句话,就知道说什么了,但是再往后看,一大堆废话。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结构问题。前一种是没有论点,后一种是只有论点,这都是写科普文比较容易犯的毛病。
我建议,在刚开始写科普文的时候,可以采用最基本的议论文套路,一个论点提出来,然后寻找三到四个论据,每一个论据和论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全都明确地指出来,最后总结。这样写出来的科普文会比较呆板,但是它至少结构完整了。
我搜了一下自己比较热门的回答,发现还是有一些符合这种基本结构:
或者在这种结构上进行改良,变成递进式论证,论据是跟洋葱一样层层剥开的:
就算不是科普,只是为了论证一个问题,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简单易学,四两拨千斤。
当然,有一点我觉得需要提醒一下,能够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结构,不能靠刻意地去学习模仿,而是需要在练笔中实践训练出来。所以,就算不写科普,我建议平时也要多写写东西,有空写写网络文学都是不错的。
说完结构,再说后面两点,其实说到底就是句式和词汇。
语句通顺,这个其实没啥可说的,基本要求,但这也是很多科普爱好者容易犯的问题。学术交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那种“你不用多说,我其实都懂”的时候,这不是心有灵犀,而是大家的基础类似,靠关键词就知道说的是什么了。最极端的,我们听报告的时候,有的老外讲的英语,听起来很吃力,但是他需要表达的信息,还是可以传达出来。
我在翻知乎的时候,在非专业领域,经常会怀疑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说个最简单的现象,不知道是不是大家也经常会碰到:连接词混乱。比如,该用“但是”转折的地方,作者顺手说了个“所以”,整个段落都会因此变得不通顺。我相信这种情况绝不是因为作者看不出来不通顺,只是打字的时候顺着脑子里的意识流就打出来了。
还有像什么缺主语、宾语的问题,对中文来说确实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读起来会很难受,而且对于不熟悉这个专业的人,也确实容易丢失信息。我举个化学的例子:原子分为原子核与电子,电子可以失去,变成正离子。这句话,最后一个分句少了一个主语“原子”,让任何一个有化学基础的人读,都不会有歧义,但是非专业人士就要辨别,是“原子变为正离子”,还是“电子变为正离子”。
这些问题,其实自己写完以后再通读一遍,一般都可以找到不通的地方并修改。都写科普了,起码也都念过高中,这种基础应该不是问题。
长句和冷词,这也是不少人会忽略的,而且检查也不太容易查出来。
长句不是一定不好,沈逸在观察者网的那些视频,长句都很多。问题是,运用长句,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很强,强大到比大多数读者高出一个维度。但是,科普文中的长句,往往是为了精确描述一个事物而不得已加了一些修饰词,并不是为了展现事物的逻辑关系。
我写过不少专利,说个专利里常用的句式:以滴加或注射的方式以大约每秒钟一滴的速度在上述乙二胺体系中添加浓度为0.1-0.2 mol/L的包括但不限于盐酸、硫酸、醋酸、柠檬酸的无机酸或有机酸,使体系pH值控制在3-6之间,优选3.5-5之间。实际上,只要我想写,可以写出一个超过百字只有顿号的长句,但是这对读者来说,信息量其实很有限,必要性也不大。更何况,不少专利代理人爱用长句,本身就有一个目的是让人不容易看懂。
比较生僻的术语也是需要避免的,但这需要经验,通过实践,不断试探公众的认知范围,而且也是在不断地变化。比如说,二十年前,甲醛是术语,现在谁人不知?十年前,石墨烯刚拿诺贝尔奖,是新词,现在都被一些人来收割智商税了。
所以,这个需要去摸索。有些内容,不用专业词汇是不行的,但是在用的时候,要避免给读者一种掉书袋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长期写科普文,不建议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词,因为科普并不都是追热点,比如我在知乎发的,五年前的回答也许还会翻红。网络流行词往往只有一两年的生命力,现在再去看五年前的网络流行词就有生疏的感觉,甚至会感觉有些脱离时代。相反,已经被历史证明的这些词汇短语,它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所以在非必要的时候,还是少用网络流行词。
科普是一种科学传播行为,如果是写了自己看,当私房作品,那也很难称得上是科普。
既然是传播,就要考虑两个对象,一是平台,二是受众。
比方说,我现在写的这个,虽然不是科普,但是也要考虑到传播。我选择在知乎上发,自然就要贴合知乎的特点。从受众考虑,我写得很具体,真正需要看这么细的人不多,但是对那些想创作的人来说,却会很有用,所以我的受众是带有一定专业性的读者。
科普文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纸媒和网络媒体,纸媒又分报纸和杂志,而网络媒体既有知乎这样具有社交性的平台,也有丁香医生这类集中在某一类专业的垂直媒体,还有腾讯这类门户网站,当然还有微信公众号这类自媒体。
对于不同的媒体,要采用不同的策略。
报纸和门户网站,时效性很重要,最好在科普中探讨一些近期的话题。比方说,石墨变金刚石,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化学反应,围绕这个主题,可以从拉瓦锡烧钻石说起,也可以聊聊莫瓦桑的八卦,还可以谈谈上世纪60年代的实验室成果。这些主题,如果是写书或者在杂志上发,都是比较有厚度有温度的素材,但是放到有时效性的平台上,就显得有些过于遥远。这时候在素材选择上,就应该有所调整,比如从近些年来中国大量制造金刚石这个事情,或者戴比尔斯对人造钻石态度发生的变化,历史厚重感是少了很多,但是更符合平台的特质。
再比如说,在知乎这个平台发,就要考虑知乎的阅读习惯是以手机为主,不像电脑那样,一打开屏幕就能显示上千字。在手机阅读习惯上,适合小步快跑,论述少一点,论据多一点,要不然一段看不完,前面又忘了,再往前拉很麻烦,人就看不下去。如果是看书,就没这个问题,比如19世纪的哲学经典,艰深晦涩倒是其次,关键是要仔细读,经常要前后反复看,纸的页码清晰,而且往往都有页眉,比较容易翻找,实在不行还能做笔记。手机阅读,谁会乐意这么看?
此外,平台也有很多奖励的操作,还以知乎为例,前期可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够获得知乎给予的一些称号或权限。比如我有“科普优秀回答者”的称号,那么我在写这一篇回答的时候,就会有流量的支持,可以让我的回答更有机会传播出去。这些不是写作技巧,但是又和创作有关。
自媒体又是一套不同的玩法,要想传播,就要吸引人去转发。这个一说,可能就有人想到了,“不转不是中国人”这类梗,其实就是自媒体的习惯用语。当然,我绝不鼓励用这种方式去骗转发,诅咒的方式就更低级了,最好还是从内容上去引导读者。
从受众角度来说,科学传播有一组矛盾,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那就是越高知识水平的人,越不容易成为传播节点。科学有一定的门槛,所以科普应该是由专业人士来进行,但是有些专业人士没时间,他不仅自己不写,甚至都没时间好好看科普,就更别说转发了。相反,像各种家庭群,一些只能以看视频为主的半老年人,往往是转发的主力,这样就导致,优秀的科普作品不容易被接受,更不容易传播。
我的一个看法,这个矛盾靠科普文是没法解决的。科普文,终究是文字媒介,它不可避免地有门槛,10岁以下的孩子阅读有困难,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不是搞了一辈子文字工作,即使文化修养还可以,视力的下降也会导致文字阅读速度不够快,转而去看“大字报”或者视频。我说的大字报,就是那种文字内容很少,但是用很大字号的一些内容,公众号自媒体中比较常见。
所以,这其实也需要科普作者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比如利用短视频手段。我也有尝试,但是并不成功,接下来有时间了还会继续尝试。
“可拿走性”是我创造的词,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其他词能涵盖我的所有指向。
我们都知道,科普内容要有干货,但是科普如果只讲教科书上的东西,肯定是不够的,真有兴趣的人还不如自己上课去。
我知道有些人的态度,是在这些干货以上增加娱乐性,这样就能吸引人阅读了。这当然没错,但是肯定不够,比如说前几天的“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它确实可以娱乐化,但是对公众来说还是不够。
我也反思过这个问题。娱乐化也好,增加趣味性也好,这些说到底其实还是,传播角度考虑的,加入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梗,阅读的时候就会有乐趣。
但是,“乐趣”不就是一种可以被拿走的东西吗?我看一篇科普,即使干货的部分啥也没看懂,但是我看完之后很开心,我收获了“快乐”。
所以,一篇科普文能不能被读者喜欢,就在于有没有“收获感”,反过来,这就要求科普文要有“可拿走性”。
这里的可拿走性可以是实用的,比如在文章中,谈到某个内容的时候,增加一个对实用技巧的解答,哪怕它只是一个经验,也会让读者有所收获。
也可以是提问式的,让读者有所思。特别成年人不像儿童那样充满主动的好奇心,说得不好听就是生活所迫,脑子都是木的,有的时候还需要看那些虐心的电视剧去找点事想想。我们很多科普爱好者热衷于“灌输”,却忽视了“反思”。比如全球变暖,大家都喜欢写这些大叙事框架的故事,但是公众却很容易反感这类题材,不只是距离比较远,更重要的是,它有点精英主义的味道。所以,不妨换个思路,让读者读有所思,对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那也是有获得感的表现。
还可以是社交式的,让读者收获一份情感。科普有很强的社交功能,因为作者在某个领域掌握的很多知识,正是读者缺的。但是,反过来说,读者掌握的一些东西,会不会也是作者缺乏的?交流是人类本能,在创作科普的时候,我们能够从中获得快感,其实也是自己的知识输出后的愉悦感,反过来,如果读者有东西输出给作者,也一样会有愉悦感。自媒体有个口头禅:“关于XXX,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和我分享”。其实我们在写科普文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个经验,留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空白。过去作品只能在纸媒呈现,读者反馈只是聊胜于无,但是现在网络时代,这就很容易操作了。
我说的只是自己的一点见解,相信每个人在操作时,也会有自己的心得。
以上,是我从科普写作、科学传播以及内容选择等角度对写作科普文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够对创作者有用。在知乎,我写的科普文比较多,一多半都是,需要阅读的话,也不是很难找。关于写作本身,我也有一篇比较系统的看法,在这里贴个链接,可以参考。
作为健康领域科普工作的一份子,本人热衷并致力于脊柱健康的科普,特此也开设了 脊柱健康 专栏。文章虽不多,但也谈谈我对科普文的看法。
首先,科普文需要明确的受众目标是哪个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的行文风格和语言词汇是有针对性。
第二,瞄准受众目标之后需要了解“客户需求”。科普文在形成一个系列后,比如说专栏形式后,需要有的放矢,切忌滥竽充数。有些所谓的“每日一更”,与其说是科普,不如说是单方面的输出推广。所以,在知乎的平台上,我其实发的文章很少,文章的灵感都是来源于问题的回答。当遇到了很多共通的问题时,我才会觉得有必要来总结成一篇需要普及的科普文。
第三,科普文一定要简洁。只有简洁了,才能明了。不可做长篇大论的报告。毕竟深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时间都有限,大家都偏爱“快餐”。至于简洁的快餐有没有营养,那就要看科普工作者的能力,对专业知识“翻译”的能力,一样讲求的是信达雅。经得住检验的,有流量推广的,留下来的才是好的。
他的目的可能不单用拳形容招式类型,我想更多的是在表达庐山本身的霸气。庐山升龙霸在圣斗士的所有必杀中,其实是很特别的。
一览圣斗士所有必杀技,名称里带有拳字的屈指可数。仅限原著的话就星矢和魔铃,暗黑天马,撒加,加隆和一辉的幻拳系。即便算上动画版的原创,也少得可怜。
闪电光速拳,钻石星尘拳之类的都是中文翻译的名字,原本可没有拳字表述。
这些必杀技中,庐山龙派那就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因为这是唯一用地名来命名,圣界独一无二的必杀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丽的庐山大瀑布,或许只有这个霸字,方能体现出它的宏伟。
在这五个人当中,紫龙的修行环境算得上是非常优越的了。不用忍受死亡皇后岛,仙女岛和东西伯利亚那种鬼天气,也不用像星矢那样成天遭一群欧洲人翻白眼儿。
但紫龙获得圣衣的条件并不轻松,理论上说是最难也不为过。让瀑布逆流是何概念,尤其是如此宏伟的大瀑布。这可是打破宇宙定律的行为,忍一忍就过了是明显行不通的。
而在紫龙打出决定性的一击时,也并没有什么燃烧小宇宙之类的描写。反倒是通过童虎在旁边讲述着李白的诗咋咋地,貌似是在提醒紫龙面对的是何等雄伟之物。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无疑是在大大的高捧庐山瀑布之壮景,而霸字就是为庐山而生。所以庐山升龙霸不仅是必杀,也是对庐山本身的一种赞美,用拳就显得格局小了。
再换个角度看吧,其实从发音上也能知道霸与拳有着明显的优劣。日语发霸的音时,嘴大张成「阿」型。反之发拳的音时,最后嘴得闭上发出「嗯」的音。
要知道这搭配的是升龙这个词。可以对比下街霸中升龙拳的呐喊,升龙是上升音调,而最后的拳发音要闭嘴,音调有个下降趋势。
升龙霸就不一样了,霸的「阿」音可迎合勾拳轨迹持续上升,发声与姿势同步,哪一种更有气势,更有劲儿,就不言而喻了吧。所以升龙霸始终比流星拳吼得给有力。
任何武打片中都会听到,哈,哈,哈,不会有人在过招时发出嗯,嗯,嗯的音。
突然还想到个类似的,机战 OG 系的修罗众的福尔康(爱称)的最终必杀。
他的一般招数命名九成以上都是拳。但神化后的最终必杀,最后是上升多段乱击,并且打斗极为华丽。此时的招式名没有定义为拳,而用的是破,真覇…猛撃烈…破……
破的日语发音口型与霸一样是「阿」,并且前面的烈字有一个促音,呐喊时会给人一种蓄力攻击的感觉,听着就霸气。
为必杀取名其实挺考验品味的,要的不单是华丽。不但要朗朗上口,呐喊时最好能配合动作达到统一,才能效果最大化。
话说回来,车田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彰显庐山的霸气,那升龙霸完全不用如此命名,这与其他招式不统一。平白无故就这招用地名,难道不觉得很特殊么。
触龙之逆鳞,受龙之天罚,诸如逆鳞升龙霸之类的名称,个人觉得也并不是不可行。非要用地名,只能是有其他目的。
至于是否如此,就只有车田自己才知道了。
用中文吼必杀千万别用普通话,得用那些不需翘舌,不分前后鼻音的方言最佳。比如川渝方言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信可以试试。
至于为什么,请参照以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