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离别也意味着新的遇见,也是孩子独立观察世界的视角变换。正是通过一次次的离别,孩子们终于可以和父母一起分享对世界的不同认知。
因此,孩子们迫切需要学会的是,怎样尽快适应每一次离别后的陌生或非常态环境,快速悦纳或积极面对新的遇见,进而学会对新视界的良好表达。
这里有几个简单场景:
显然,不同的离别和遇见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差别很大,细微末节更是千差万别,需要父母于离前别后有不同的应对之策,但不存在标准答案和行为模版。不过对于孩子们来说,每一次离别可能都是第一次,包括每一次久别重逢和意外相遇。在他们没有学会自己处理离情别意与重逢喜悦之前,父母们总是需要操心,并付出情感交流。
但离别时的伤感,却是三岁以前的孩子都明白的情绪表达。面对每一次离别,大家该怎么伤感就怎么伤感就对了,不需要彼此开导、安慰或者特别转移注意力。因为这是包括孩子父母在内的一家人的正常心理诉求,需要充分培育、健全和丰富,而对孩子真正的影响发生在离别之后。
离别时的伤感中,自然可以添加喜乐、憧憬、坚定、克制、隐忍等等情绪、语言和故事。
父母每次需要大量做的功课是,针对自己家庭出现的各种离别,事先充分预估孩子可能遇到的新旧境况和应对之策。然后用孩子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和孩子曾经的类似经历或认知(如大家一起看过的动画读过的书),让孩子明白如何自处和如何应对陌生人及陌生的事物。离别后还应该及时沟通交流,填补空缺,排解伤感,协助培养新的情感,适应新的场景,分享独自遇见的快乐,惊喜孩子成长的神奇,等等。
以及留心孩子暂久获得某种程度自由之后的自我管理和社交习惯。
此处具体做法,需要一家人好好琢磨,没人了解其他人家的情感表达。
…
这个功课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远远超过离别时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输入。
而且很遗憾,没有适用于自家孩子之外的可靠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正常面对离别后的境况,必须靠自己和孩子一起努力,其他人帮不上什么忙,包括孩子的爷爷奶奶们。越具体可操作越不靠谱,越亲历故事化越不适用。所以自己也别轻易介绍、编纂什么经验,除非真的了解对方并且对方真的了解自己。
也就是说,亲情表达不具备任何遗传性和可模仿特征。
…
顺便提一句:我们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和早慧。
孩子们在我们意识到所谓「第一次离别」之前,早就经历过无数次真真切切的离别,并且可以应付裕如,包括对待新的遇见。
但是,重要的离别(因人而异)还需要父母操心:操自己孩子的心,操孩子离别后行为表现的心,而不是借鉴或请教别人如何替自己的孩子操心,尤其不仅是第一次,而是每一次都要仔仔细细地操心。
并且这些操心要在孩子面对「下一次离别」前落实大部分,并在离别后随时完成余下的部分,正如90后们的父母当年很多都是这样做的一样。
我们上学可以偷懒,上班也可以偷懒。
现在养孩子,不该偷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