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苏联海军的作战体系与美国完全不同,这是苏联的总体战略决定的。而苏联的总体战略,作为政治的一部分,则又有其经济基础。
苏联海军的冷战时期的作战体系,是以核潜艇为中心。海军的中心任务是掩护核潜艇进入战位、展开,然后对美国实施战略核打击(核大战)或战略破交作战(常规大战)。当然除此以外海军还有其他任务,比如执行侧翼登陆作战,不过都谈不上战略任务了。顺便一提,海军的这个战略任务,本身也证明战略火箭军没有垄断核工具。
那么在这个体系之下,苏联海军的其他作战舰艇基本上都要为核潜艇服务。巡洋舰和各型反潜舰侧重反潜,主要任务是消灭可能攻击己方核潜艇特别是战略核潜艇的潜艇;潜水巡洋舰(巡航导弹核潜艇)和导弹舰则是侧重于反舰,主要任务是消灭敌方的以航母为中心的反潜舰艇编队;岸基作战飞机和在60—70年代加入苏联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载机巡洋舰平台,主要任务则是消灭敌方的反潜作战飞机。这些作战舰艇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己方核潜艇营造出一个安全的展开海域。
当然,苏联海军的这个作战体系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从更早的作战体系上发展而来的。斯大林时代红海军的作战体系与日本海军著名的九段渐灭作战有类似之处,但相对来说目标更加切合实际、手段也更加科学。这是因为,红海军当时不是力图通过歼灭敌方舰队夺取整个制海权,而仅仅是试图将敌舰队拒止于己方领海之外或阻止其从侧翼方向介入红军在陆地上实施的作战。在此基础上,红海军的主要作战体系是以巡洋舰和战列舰为中心的水面舰队牵制敌人,然后通过雷击舰、陆基航空兵和潜艇等手段将敌人加以歼灭或使其受到重创而丧失作战能力。
到了冷战时期,苏联海军被赋予更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核心作战目标不再是负责拒敌于国门/陆军侧翼之外,而是负责将拒敌于堡垒海域之外,最终保证苏联能够在核大战中击败美国而在常规世界大战中也足以摧毁美国的全球海权(注意,摧毁美国的全球海权不等于苏联能够夺取这一海权)。
当然,无论是斯大林时期还是冷战中的红海军/苏联,其作战任务似乎都偏于消极。即便是冷战中能够进行核反击从而显得更加攻防兼备的苏联海军,其作战想定也是比较被动的。然而这种消极和被动,却是由苏联的总体战略决定的。
苏联的总体战略,在斯大林时期是保卫祖国、击退帝国主义可能的进犯,同时积极地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去援助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世界革命创造必要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不需要、实际上也不可能去建立一支足以夺取和维持全球制海权的庞大海军。相反,苏联所需要的只是一支足以捍卫领海和陆军作战方向侧翼水域的绿水海军。
到了冷战时期(具体来说是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的总体战略发生了变化,试图在维持和扩大其所控制的平行世界市场基础上与美国进行所谓和平竞赛。由于苏联控制的以经互会为基础的平行世界市场具有高度封闭性,且基本处于欧亚大陆腹地,所以苏联同样不需要去建立一支足以夺取和维持全球制海权的庞大海军,而至多只需要建立一支在大战时足以摧毁敌方全球制海权的全球挑战型海军即可。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苏联作为一个经济体较为封闭,尤其不依赖于海上贸易,因此夺取和维持全球海权对于其来说成本过高。
不过,到了197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在全球范围内转入攻势,这一前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一方面,苏联为首的平行世界市场与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关系日渐密切;另一方面,苏联开始试图将这一平行市场扩大到非洲、拉丁美洲等远离欧亚大陆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海外利益急剧增长。尽管,夺取和维持全球海权对苏联仍然毫无必要,但在某一时期内夺取和维持远离苏联的某一区域的海权,对苏联来说成为日益现实的课题。因此,苏联海军在保持本色同时也逐渐开始转型,向更接近美国的方向发展了。然而苏东阵营在1980年代迅速衰落并最终瓦解、苏联自己也在1991年底解体,苏联海军的这一转型也就随之戛然而止。
如上所述,我们很容易看出,苏联海军的作战体系是符合其总体战略要求的,是国家经济基础和政治现实合乎逻辑的产物,根本谈不上什么“被骗了”或者如某些人抱怨得那样是什么“大陆军主义”利益集团的结果。那么,中国海军当前试图发展怎样一套作战体系呢?
答案是,与苏联大相径庭。
中国没有发展出一个以本国为中心的平行世界市场,而是依附于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因此其海外利益说白了很大程度上是“搭便车”。当然这个便车也不白搭,美国垄断资本凭借着自己对全球海权的控制,获取了超额利润,这也算是中国的海外利益为“搭便车”所缴纳的“贡税”。
然而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面临着发展不均衡问题,这就决定了某种静止的超帝国主义世界秩序不可能维持。相对发展得较快的垄断资本,自然不甘心时时刻刻缴纳贡税。贡税少时,尚无所谓;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觉得与其缴纳贡税,还不如自我保护来得合算,于是开始试图凭借自己的力量建立秩序。按照奥巴马的话说,就是“美国不立规矩,中国就要立规矩”。
不过,中国仍然没有能力夺取和维持全球制海权,更谈不上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因此在现实层面中国就是一方面承认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一方面又在局部试图挑战它。这一战略目标反映到海军建设领域,就表现为试图建立一支能够夺取和维持世界局部区域制海权的蓝水海军。这一种海军战时的目标是,在陆基兵力兵器(包括航空兵和岸炮/岸基导弹)的协力下,夺取世界局部区域(例如西太平洋或是“一路”沿线)的制海权,同时威胁更强大海军的全球制海权。
历史上,尝试建立类似海军的国家数量较多,试图维持最终国防圈内制海权并以在九段渐灭作战中挑战更强大海军全球制海权为威胁的大日本帝国海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沙皇俄国在某些历史时期的海军甚至美国在19、20世纪之交的海军,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这一类型。可以看出,总的来说拥有这一类型海军的国家命运多不太好。当然,这一结果与海军建设思路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