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题主一个思路。
以前北大有一位做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导师,主要工作是开发他写的一个软件,把新方法新思想都放进去实现。结果有一年有个学生也是喜欢理论推导,完全不喜欢用电脑。(当时个人电脑还没有普及)结果就只做理论不做计算,提出并证明了多条定理,发表多篇纯理论化学的文章,顺利博士毕业。这个故事是一位在他们组里呆过的师兄告诉我的。还有香港大学的陈冠华老师,课题组曾经有学生提出并证明了开放系统的密度泛函理论的相关定理,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我想,如果不喜欢做计算(某种程度上计算相当于实验,不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思想,而是为了观察某种理论会带来什么结果。不是说品味不好,而是说有的人确实不喜欢这种趟地雷的感觉),至少要有上述这种觉悟。
实际上,趟地雷这种活业内都知道很重要,但是谁都不愿意去做。最后总要有人去做。比如瑞典有一位前辈明师U. Ryde,就时不时发表一些“不同软件做XXX方法的比较”“两种模型方法AAA和BBB的比较”之类的benchmark文章,不图名不图利,造福广大博士生。我读博士的时候就很喜欢,因为这样就可以报告导师:经过专家计算验证,AAA方法的精度比BBB方法精度高XXX倍,但是计算速度慢YYY倍。手头这个活咱就用BBB方法好了。或者说:经过前人测试,CCC软件精度没有提高多少,我们就买DDD软件好了,省钱。没有这种文章,我就要干很多这种折腾的活了。我确实也干了不少。读书就要有这种觉悟。
因为作为一个学生,毕竟不是PI,来读书是跟导师学习,如果觉得两人心性不合,应当好聚好散,或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想的是对的。最忌讳自身不过硬,又不喜欢当前的生活,这样会把自己逼到绝境。《缅甸岁月》就描写了这样一个痛苦中的主人公。希望题主能够审视自己,人生苦短,但活在痛苦中就显得漫长无间。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