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在做无序体系声子计算方面的工作
晶格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史
相关的文献在这里
两篇比较近代一点的大作,一篇关于实验的,一篇关于计算的
大神Brockhouse,关于三轴中子谱仪的原理和应用的综述文章
大神Baroni的密度泛函微扰理论计算声子的综述文章
黄昆前辈的教材
对于无序体系的声子计算,目前最主流的是是相干势近似(CPA)方法。
一些早期的文献
ü1967,Taylor 单点近似(single-site coherent potential approximation) (PR 1967)
ü1972,Haydock 递归算法(Recursion Method),用于计算格林函数,将哈密顿量转为三对角形式. (J. Phys. C : Solid State Phys 1972)
ü1973,Mookerjee 增广空间方法(augmented space approach) (J. Phys. C : Solid State Phys 1973)
ü1984, Mookerjee、Yussouff 2位点CPA(2-site CPA) (J. Phys. C : Solid State Phys 1984)
当前比较成功的一些工作
然后,相干势近似要用到格林函数法,关于格林函数有几本不错的教材。
这里推荐一本
下载地址
文档:Green's Functions for Solid State Ph...
链接:有道云笔记
S.R.Elliott Physics of amorphous materials
凝聚态物理,密度泛函计算方向,先推荐一篇
之所以推荐这篇,是因为我个人的经历。研究生的固体理论和第一性原理这些课上,一般都把密度泛函理论(DFT)翻来覆去的讲。在不同的课上听了两三遍以后,我以为我懂了,开始和软件包对线,然后发现了一大堆具体问题,比如: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现在看真的都是入门级知识点,但刚从本科进入研究生的我,面对着各种意义不明的输入(对,说的就是VASP),一直都认为DFT就是个黑箱,每天也是干着炼丹的活。
所以这篇RMP就主要说明了这些东西,正好连接了天上飘着的DFT理论,和地下躺着的软件包说明书,可惜我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已经通过打补丁的方式,经历各种血的教训,补个七七八八了。
这篇论文年代也有点久远了,有些技术不太用了,比如CPMD[3]; 但是它的好处是,其中那些还在用的技术,别的论文不屑给你讲,或者说讲这些的论文发不出来。理解这个文章之后,继续深入理解DFT软件的具体算法就比较方便一些了。
希望DFT计算圈能少些炼丹使者.....[4]
现在是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相信很多人都跑过五公里,五公里跑分两种性质:一种是竞赛类,另一种是健身运动类。而竞赛类一般都会有专业的教练老师去指导,并且非常科学合理,方式方法分类的特别详细。非竞赛类跑步者绝大部分是遵循所了解的比较狭隘的方法去运动,如果你去问一个非竞赛类的跑步者怎样提高五公里速度,或者怎样提高配速,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我比较系统地训练过两年多的五公里跑,因为有专业的老师指导,速度一般保持在17分钟左右,配速一般是3分30秒,其实五公里并不是跑的越多越好,跑的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一些不良的拉伤扭伤,会不同程度上磨损半月板。利用一些时间整理出一套可以提高五公里配速的方法,与朋友分享,希望能够帮的上你。
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练好小腿的力量,能够不断输出力量。
1、跳绳:如果你是一个新手的话,想要锻炼小腿的力量,那么跳绳是最好的。跳绳不占场地,有一根绳子就能跳了。每天1000个。
2、深蹲:如果你想要锻炼你的小腿力量的话,那么可以深蹲。如果你觉得力量不够,可以一边举铁一边深蹲。
3、半靠墙:如果想要训练小腿的力量,那么你可以尝试半靠墙这个动作。保持深蹲的动作半靠在墙上。
如果说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那么大腿是起着带动小腿的至关作用。
1、蛙跳;蛙跳可以在平地跳,也可以在楼梯里往上跳;其方法是将双手放在后背,或是双手抱头,跳的时候最好是将脚后跟踮起,尽量跳高,跳远,跳的过程中要调整呼吸节奏,以30个为一组,进行多组训练。
2、篮球场上往返跑;以篮球场篮筐一头的边线为起点,第一次往返以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二次往返以中线为终点,第三次往返以另一个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四次往返以球场另一头的边线为终点,四次往返要全速跑且要一次性完成,进行多组练习。
3、深蹲起跳;站在原地,将双手抱住头,下蹲时,要蹲到底,往上跳时,以最快的速度爆发往上跳,越高越好,以每组50个,进行多组练习。
4、肩上负重上下蹲;将杠铃平衡的扛在肩上,杠铃的重量根据自己需要配置,当下蹲时,速度要慢,下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当上蹲时,速度稍微加快,可以提高大腿的爆发力。
以腰腹部为中间点,下半身为力量型,上半身多为协调型
1、卷腹
平躺在瑜伽垫上,屈膝,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踩地。双手可以扶在耳侧,或者提高难度,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保持双腿放松,用腹肌的力量抬起上半身到30度-45度之间,在最高处停留一下,再缓慢回到初始位置,注意感受腹肌的发力。卷腹时呼气,下落时吸气。
2、悬垂举腿
握住单杠,让身体与单杠垂直,双脚并拢。收缩腹肌,屈膝向上抬腿,直到大腿与身体呈90度,停留一下,控制双腿缓慢恢复原位。抬腿是吸气,放下时呼气。
有一个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正确的摆臂动作,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头部:跑步时应该目视前方,头部保持水平,这样才能很好地缓解脊椎的压力,防止脊椎受力过大而造成的疲劳损伤。
手臂:跑步时手臂应该前后摆动,这样才能很好的带动我们的身体,节省身体的能量,让我们跑得更快更远。
腹部:跑步时,应该挺胸收腹,让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不要弓腰塌背,否则很容易造成脊椎压力过大,导致脊椎受伤。身体上半部分应该稍稍向前倾,这样可以让我们跑得更加省力,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
腿部:跑步的时候大腿应该带动小腿,这样才能很好的缓冲,从而减轻膝盖的压力,防止膝盖受损,步幅自然有意识地稍大一点。
脚踝:跑步时脚踝一定要活动起来,千万不能太硬,防止脚踝受损,脚踝扭伤。要用脚踝的活动性来带动足弓,从而进行缓冲。
脚部:落地时应该用足弓来进行充分的缓冲,最好前脚掌着地,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脚部吸收落地时的冲击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我们的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