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媒体称「山东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取得学历」,涉及14所高校?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曝出的所有事件中,受害者的家庭出身几乎都非常一般,很多人甚至还比较贫困。而顶替他们入学的人,去的基本上也不是什么好大学。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其中有一部分人的确是被人顶替了,但也有另一部分人是卖出了自己的上学资格。

不说别的省份了,这种情况在山东其实并不算罕见。一方面,有些学生家庭条件的确很差,他们的父母也没什么见识和人脉,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所以有些人就为了钱把自己的名额出卖了。所以现在很多学校是可以查出来某些人是冒名顶替上学的,但却并没有人出来表示自己受害,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操作。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学生可能今年考了个很一般的大学,于是想继续复读明年再考,但是又不想今年的成绩浪费。于是也会选择把今年的身份卖掉,然后明年再换个身份考试。

当然,即便是这种情况是自愿的,背后也肯定涉及一堆暗箱操作。这个就不展开细说了。

这种现象之所以频繁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对涉事人员的处分太轻,根本无法形成威慑。在大清,遇到这种事,涉事人员轻则丢官重则砍头。但如今,法律上的确却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比如说在这种事情里,修改档案是必须做的一步,但《刑法》中关于档案的犯罪,仅有抢夺、窃取国家档案这一条:

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也就是说,抢夺、窃取国家档案是犯罪,但修改档案并不是犯罪,因为过失导致档案被损被烧也不是犯罪。以后真要是某个县市大规模爆发类似事件,会不会有人为了自保故意烧毁相关档案呢?反正到时候大不了也就是被开除,外加赔偿损失,只要有人保着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所以,归根结底,有法可依比盲目的从重处分更加有必要。


user avatar   ta-hua-zhui-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下案例,被冒名顶替的,有一个特征,成绩一般家境贫寒,大概作弊者选人的时候也是衡量了一下,这样的家境,一般当事人不会追究责任。

我分享我人生中的一件事,让我至今想起来又愤怒又觉得幸运的事。

我初中在一个乡镇初中,初三时,学校搞了两个火箭班,集中了学校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学校前一百名学生去集中培训,说白了能上高中就看这些学生了,我当时成绩大概是五十左右,是绝对够资格的,我也以为我去火箭班是没问题的,结果名单下来没有我的份。

没有走后门的事,没多久班主任喊我过去和我解释,你家里情况你也知道(当年父亲生病,我上学的书本费父母都拿不出来,初中三年都是用的别人的旧书),勉强上个普高(非重点),家里也供不起,学业也难以为继,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你不要灰心嘛,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就是这么直白,因为穷,他们理所当然的觉得把机会给别人更好,给穷人是浪费资源。

一年后中考我是考了个烂高中,我们家也是穷,但是我家里砸锅卖铁也供我上了烂高中,坎坎坷坷,我在烂高中最后也上了一本线。

这一切,当年替我做决定的班主任能料到么,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可能,你凭什么去决定别人的人生,去偷走别人的人生。

我愤怒是我当年因为贫穷受到这样光明正大不公正待遇,我庆幸是我考了烂高中,我高考,都没人冒名顶替,也许是我上学的时候各种机制更加完善了,可是如果没有呢,如果我上了烂高中,班主任还是觉得我浪费名额不如给别人呢,不敢细想。

我能在烂高中上一本,除了我家人和自己努力(说家里砸锅卖铁不是夸张,爸妈为了我读书,抛家舍业,牲畜和粮食都卖了,出门打工,我自己进高中300多名,后来考到前十名,又复读考的大学),其实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初中语数外并不差,政史地好但是不计入总分,只要汇考及格就都是一样的分数,我是物理化学差(化学初三才开,我没进火箭班,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中考物理化学都没及格)但是班主任能看到我这个潜力么,他看不到,只看到了我家里穷。

问我恨不恨,我已经放下这件事了,因为我后来还是上了高中上了大学,我现在过的也不差,起码不比替我去了火箭班的人差,她中考高中都没考上,她家里有钱,但是父母并不愿意在女孩子的教育上投资太多,她的学业初中毕业就结束了,可是如果我没能上高中,没能上大学呢?如果我去了火箭班,也许物理化学入门了进步了(这么并非没有可能,我高中能通过努力把数学从50多提高到120多,也许给我一个机会,我真就入门了),去了重点高中呢,我可能比现在过的还好。

那些剽窃别人人生的人,你午夜梦回,你能心安么,不要安慰自己你穷人考个普通大学是浪费资源,你剽窃的是别人人生的无限可能性。就凭这一点,说你该下地狱也不为过!


user avatar   leng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姨父当年就是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八几年的大学生啊,不比现在的大学民工,那真是命运的交叉口。按一个老哥的话说,八几年的大学生,县长出去吃酒都得带着他,特别介绍这是我们这出的大学生。

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动手能力极强,他自己后来做生意需要买一些设备,因为资金不足,他去设备厂参观了一圈,回来自己居然捣鼓出来了。

但我印象里他的脾气特别差,抽烟酗酒,暴饮暴食,体重失控,但一说话就明显看得出有文化。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表哥对学历特别在意,他就属于邻居家的学霸的人设,在家包揽家务,在学校包揽奖学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拒绝了一个高薪的工作,继续读书。当时对方的条件是一年几十万加深圳一套房。这套房如果到现在那价格是相当感人了。但真正可惜的是房子越来越值钱,而学历越来越不值钱。

我不知道如果当初我姨夫没被人冒名顶替现在会是什么样。但是他要是公正得上了大学,那一定是不一样的人生,他不必饕餮酗酒,也不会去世得那么早。

所以你要问我怎么看待这群冒名顶替的?

我觉得他们都是变相的杀人犯,只不过他们杀的不是别人的肉体,而是别人的人生。


user avatar   xiao-mie-mie-yao-guai-gua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知道怎么查,自己有没有被别人顶替上大学!!!

大家顶我上去!!!!

按着我所列的步骤做,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当年被录取、是否被顶替、顶替者在哪里工作。

1.如下图所示,百度搜索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再点击带有“官网”字样的链接。

或者复制下边我发出来的这个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chsi.com.cn/

2.在首页找到这个板块,点击注册

3.所需填写的信息,如图所示。带有红色星号※的,将它们填完整。没有星号※的可以不填。

填完之后点击 立即注册。如果账号已经被人注册了,点击 找回用户名

用户名已经被人注册,会有类似于下图的显示

这说明,你的身份证号已经被别人抢先用来注册了,也就意味着你很可能被人顶替上了大学。

这时候要怎么办呢?重新注册。回到网站首页,重复我上面提到的第2步,点击注册。后续步骤如下图。





手持身份证拍照的环节,一定要用像素高的手机来拍,确保能够看清身份证号、身份证头像、本人长相等所有信息。这个一定一定要注意!!!!

本人手持身份证正面和反面分别拍一张,再单独拍一遍身份证的正面和反面。一定要拍清晰,不然客服看不清楚,很可能会审核不通过。谨记!!!

提交审核信息之后,每天都打开学信网看一看,看信息审核是否通过。审核时间通常是3个工作日(即不包括周末、节假日在内,共3天)。通过后,再进行注册。

注册后,登录学信网。在首页找到 学信档案 板块,点击登录。如下图

点击绿色框框,登录学信档案

输入身份证号和密码,点击绿色框框 登录

登录之后,一般会跳出这个页面,让你填问卷。别管他,拉到最底下,有一个“跳过”的选项,点击“跳过”,就可以关闭了。

跳过问卷,会出现查询页面。如图所示,我用红色圈圈给圈起来了

点击蓝色字体 “学历

出来的就是你本人的学籍信息。上边有学历情况、学校名称等信息。如果你本人没到这些学校读书,那么就是被别人顶替了。


如果是帮忙长辈查询,因为年代久远,学信网不一定都录入了所有几十年来所有大学生的信息。所以,在学信网上查不到,还可以向当年高考的报考学校查询

回忆一下自己当年高考以后,填报志愿时,报了哪些学校。在网上查找这些学校的招生办电话,再打电话咨询。

怎么查呢?我们以清华大学为例,查询方法如下图所示。

1.在搜索框输入xx大学。xx大学,也就是你当年报考的大学名称。点击带有蓝色“官方”字样的链接

2.找到本科生教育模块,点击进入

3.找到教务处的链接,点击进入。学籍、学历通常是归教务处管理,大家要查询的话,要以查找教务处的联系方式为主。

4.找到联系方式,点击进去

5.找到对应的联系号码,一般是名称中带有 学籍、教务 的部门。拨打上面的电话,就可以查询了。

在这里,要注意的事情有以下几件——

第一,行政部门的办公时间通常是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半到中午12点,下午2点到到下午5点。我列的时间不一定完全准确,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但大体相近。大家查询的时候,要在办公时间打电话。非办公时间,办公室是没有人的,电话就白打了。

第二,这些部门公布的电话号码,很多是没有添加区号的。所以拨打之前,自己需要先在网上查询学校所在城市的区号是什么,在电话号码前加上区号,再打出去。

第三,打出去的电话,不一定就能准确地对应你想要找的部门。如果对方说这个不归他管,不要紧张,冷静下来问问,对方是不是该学校的工作部门,确定是的话,再问问,如果自己想查询当年自己是否被录取、有没有报到入学就读,该找哪个部门、能否给个办公室号码?交流的时候,态度要好,捋清思路,慢慢说。


如果自己真被别人顶替上了大学,怎么知道顶替你的人在哪里工作呢?个人所得税 app

操作步骤如下——

1.手机下载 个人所得税 app

2.打开app,先点击右下角的“个人中心”,再点击左上角的“登录/注册”

3.先用身份证号码注册,如果注册不了,已经被别人先注册了,就点击 找回密码

4.找回密码的页面如下图,填好信息,再点击“下一步”

5.虽然app给出了两种验证方式,但是别人既然已经用你的身份证号注册了,那么,注册用的手机号和邮箱,也必定是那个顶替者的。所以,接下来就是拿着身份证、户口本的原件以及复印件,到县/市税务大厅办理。

咨询税务大厅的工作人员, 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被别人盗用了,抢先注册了个税app,要怎么找回账号密码。让工作人员帮忙处理。

6.解除了顶替者的账号信息之后,自己再重新注册个税app。打开页面,先点击右下角的“个人中心”,再点击“任职受雇信息”,就可以看到顶替者在哪个单位工作了。


得到顶替者的任职受雇信息以后,带上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都带上。联系媒体,再发条微博,微博记得@各大媒体

接下来去顶替者的任职单位,找纪委部门,进行实名举报。顶替者任职单位的纪委不受理或者不作为,再到县里或者市级的纪委部门实名举报。一定要记得联系媒体,扩大舆论!!!

欢迎大家标注原作者后转发到任何平台


user avatar   mou-zhe-6-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不明白了,你偷别人东西,不仅要把东西还给人家,还要蹲监狱。

怎么偷了别人的学籍,偷了别人的人生,仅仅是取消学籍、开除工作就可以了!

更何况,学籍和工作本来就不属于你!

还有办理这种暗箱操作的政府人员,背个政务处分、党纪处分就行了?!(见仝卓事件通报,就几个小喽啰因为涉嫌伪造公章被追刑事责任。)

强烈要求此种顶替学籍的行为入刑!

顶替者要入刑,暗箱操作者也要入刑!

——第一次补充——

最近顶替学籍的事,还有之前退伍兵被顶替工作的事,类似的事情发生太多,偷窃人生的事情,真的让人气愤!

要知道,古代科举作弊是重罪,现代高考作弊也是入刑的,一旦被抓住就要受到刑事处罚,结果直接把别人高考成绩全部拿过来,放到自己名下,然后去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反而没有入刑!

目前看到,这种事儿被发现,就是本人取消学籍、开除工作,暗箱操作的人,也就是党纪政务处分,太轻了!

比如,仝卓事件那一串官员,处理的人不少,但最重的连开除党籍、开除公务员身份都没有,更别说刑责了。

然而!!!

更讽刺的是,昨天一位同学咨询我参军入伍政审的事,说父亲打了两只野兔,获利不足250元,竟然被以非法狩猎罪判了7个月刑事责任,缓刑一年!

有人觉得七个月不长,还缓刑了,但我来告诉你们党纪政务处分刑事责任的区别吧:

在参军入伍政审中,除非一个人的父亲被开除党籍,否则完全不影响本人参军入伍政审。

但是只要你父亲受到刑事处罚,不论多轻,本人参军政审就会受到影响,有的地方武装部甚至直接把父母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排除在外!

而且一个人一旦受到刑事处罚,必然失去党员身份,失去公务员身份。

而仝卓事件中暗箱操作的那一大串官员,最重的也不过是仝卓的干爹仝天峰被留党察看一年。(比留党察看再重一档,才是开除党籍。

所以换句话说,顶替学籍、偷窃人生的那群人,还是党员、还是公务员,子女还能不受任何影响的通过参军入伍政审。

而狩猎两只野兔、获利不足250元的人,不仅自己受到刑罚,与公务员、党员身份无缘,他的子女参军政审还会受到影响!

你们偷走的,是努力高考的少年们最美的年华!

希望我们的社会,不负少年心。

———第二次补充———

20200621

来自央视新闻的最新消息:

且不说这242人的事情,就连最先爆出被顶替学籍的陈春秀的事情都没有解决。

根据上面央视新闻公众号消息,截止今日6月21日,关于陈春秀事摘要:

至今不知道暗箱操作顶替陈春秀学籍的一串领导是谁。

至今无人受到任何处理。

陈春秀至今没得到顶替者一句道歉。

顶替者意图私了。

山东理工大学注销了本属于陈春秀的学籍,以“无此先例”为理由,拒绝陈春秀重新入学要求。

对比之下,虽然我觉得山西纪检系统处罚有点轻,但是行动是迅速果断的,一串官员无一遗漏,没有遮瞒任何人和问题!

而山东这边,从陈春秀5月23日举报,到今天央视新的报道,过去了整整30天,山东依然没有个结果。

要知道,山西纪检系统从仝卓5月22日直播自曝那天起算,到6月12日山西临汾市纪委发布调查通报,也不过就是22天,一大串名单就公布出来了。

山东啊!你是查不出问题,还是不想查出问题?


最后,希望大家都去点开上面央视新闻公众号那个链接,看看最后那个白岩松灵魂发问的视频,听一听陈春秀的声音…

我是一听鼻子就酸了…泪T_T

————

我的公众号:学长在搬砖。非营销号,所以乱糟糟的啥都写,没统一主题,慎重关注。

下面是本回答在我公众号的链接,如果本文在知乎阵亡了,欢迎移步公众号。

——20200629——

20200629 陈春秀举报后的第38天

陈春秀的事有了初步调查结果,我们终于可以称呼核心偷窃人生的人为“犯罪嫌疑人”了,接下来,期待陈春秀入学的消息



不过,陈艳萍、陈巨鹏两个人明确说涉嫌犯罪已立案,而且采取强制措施(已经被公安关起来了),这两个人可以说已经在走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序了。

但我反复读了一下张峰、冯秀振两人目前的处理情况,我拿不准是已经开始追究两个人的刑事责任,还是停留在党纪政纪处分阶段。

因为纪委、监委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能查违纪违规,也能查职务犯罪,虽然通报说张、冯二人涉嫌“违法”了,但违法可以是违反刑法,也可以是违反一般政府法律法规,所以并不能确定是不是已经开始追究刑责。

但查这个事儿,是山东省纪委监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级别很高,查职务犯罪权限绝对是够了!

总之,也期待一下吧,毕竟是山东省一级的三部门联合查办,我还是抱有信心的。

PS:可能通报里有个小的信息文本错误:

张峰到底是时任党委副书记,还是党委书记,我看的央视新闻公众号的通报,信息前后不一致啊: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知乎是不能讲和议论天龙人的。

只要一讲体制内的弯弯道道,就算含沙射影也会被“政治敏感”。

敝人今年的高赞答案清一色小黑屋,已经绝望了。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下有多少优秀的答案已经不在了。


user avatar   shou-xu-shan-liang-lan-di-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贪腐的理由已经过时了?

搞搞也好,一切服务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对吧……

今年挖出来的各类体制内黑历史可能会格外的多,不妨注意一下。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冒名顶替上学事件的爆发,暴露出一个问题: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代价过低,法律威慑力不足。

「狸猫换太子」的事情一旦曝光,相关人员可能会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

刑法层面,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如果使用了假身份证件、户口本或者其他伪造材料参加录取,就可能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相关国家工作人员在招生工作中,明知存在伪造的身份信息而予以认可,帮助冒名顶替者获得录取,可能构成徇私舞弊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滥用职权造成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可能构成渎职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样看来,最高刑期可能不足以满足大众对正义的朴素认知。毕竟,在中国社会价值观中,冒名顶替上学断绝的是一个家族的希望、破坏的是具有根本性质的社会秩序。

如果相关行为伴随着行贿受贿,那么当然也有对应的罪名。但从目前曝光的一些事例来看,所设计的冒名顶替者未必是巨富权贵,来自普通家庭居多,受贿金额未必巨大。

而在民事层面,针对侵犯他人姓名权,可提出民事诉讼并主张获得经济赔偿。然而,从个案的情况来看,赔偿额度是比较有限的。

在罗彩霞遭湖南省隆回县公安局原政委王峥嵘女儿王佳俊冒名顶替事件中,通过民事诉讼,罗彩霞获得了 4.5 万元赔偿,而这已经是当时(2010 年)姓名侵权的最高赔偿记录。对于被冒名顶替者来说,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并非是通过计算收入差距就可以填平的。

希望此次事件能让社会对冒名顶替的阻遏力度加以反思,无论是刑法,民法还是党内纪律,都需要更有威慑力的方式,劝退潜在的冒名顶替者。

618 了,为了蹭下知乎对好物推荐的扶持,推荐波斯纳的一本书。波斯纳是我很欣赏的法学家,他善于使用经济学的视角,让法律不再停留在真空中的球形状态,引导我们思考如何让法律更好地塑造社会,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启发。


user avatar   zhang-h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果然是发现一只蟑螂说明有一千只。。。

古代都怎么处理的?鲁迅的爷爷行贿考官,虽然未遂,也是直接判死刑,家里花钱找人好不容易才改成死缓。山东这些有判刑的么。。。


user avatar   dong-yu-71-92-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绝大部分中国人,寒窗苦读十年,一考,就为自己的命运买单了。

在我上学的时候,临近大学的一位学长大哥,就是山东人

他跟我说,他是他们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发榜以后,县里都来给他披红,用驴车载着走了好久,乡亲们都为出了这么一个大学生而感到骄傲

有人问,他考上了,同村的人骄傲什么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们村穷,特别穷,伙伴们因为各种原因,最终不得不选择辍学务农。但是因为他成绩太好了,村里人舍不得,于是大家凑钱,让他去读书。老家人一个一个鸡蛋省出来,给他增加营养,给他购置需用的东西。而他唯一能回报的,只有拼命的读书

吃饭的时候读书,蹲厕所时也要背书,走路要看球,家里活儿哥哥和弟弟从来不让他插手,他的一切动力,的勇气,就只剩下读书

眼睛睁开,读书到眼睛闭上

他说他高考结束的那一刻,放下笔,交完卷,就晕过去了。等再睁开眼睛,已经是一天后了,半村子的人都在他家房前屋后的望着

好像他就是整个村的希望

好像这希望,要像风中的烛火那样,倏忽熄灭


最终,他从老家来到了吉林省,保了研。他没交女朋友,平时除了跟我们打打球,就是忙活打工,学习。

他说他要回去,回老家去,报恩



今日看到新闻,突然又想起他,想起他略带怯懦,但眼中有梦想与激情的模样。

我们当时逗他,问他如果他没能考上,是否还有勇气复读再考一次。他很冷静的说

或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也没有机会认识我们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表达的感情

有些人剥夺的,不是一次读书的机会啊,而是希望,期冀,梦想,是汗水,是泪水,是血水

留下的

是不甘,是愤怒,是颓然

是冰冷的死灰



人的一生无法重来

涉案人员枪毙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河北廊坊本月公交车免费乘坐? 
  如何看待山东退休教师帮学生借贷 18 万后被拉黑,后打工还债? 
  如何看待高考前撕书这一现象? 
  河南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常少,省内学生高考分数也非常高,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 
  在一线城市有两套房大概值900万, 全卖了去小县城可以一辈子不用工作吗? 
  如何看待手工耿为自己制作的旋转木驴道歉? 
  为什么大凉山接受了那么多捐助依然那么穷? 
  如何看待韩寒投资稳赔不赚,屡屡被割韭菜? 
  韩国 2020 年高考报名人数低于总招生人数,韩国低生育率或致高校倒闭潮,会带来哪些问题? 
  沈阳一对父子核酸检测点插队被拒,殴打防疫民警被刑拘,他们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前一个讨论
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屡试不爽的白刃冲锋战,为何在太平洋战场上失去威力?
下一个讨论
网传复旦唐世平教授说:少沉迷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文明?这一言论是否属实?你怎么看?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