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够红,又不够蓝,甚至还不够「精致」,那我算是什么?
1911 年,一所学校在屈辱之上建立了。按照《辛丑条约》,清政府应当向美国支付「赔款」,而西奥多·罗斯福决定从其中拨出部分款项,用于兴办学校。学校采用美式教材和教学方法,就连主建筑群,也是仿照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设计。这所学校所培养了大量留美人才,被非官方地称呼为「留美预备学校」。这个梗,一直被玩到今天。有个段子说,如果第六教学楼被炸了,那么美国的科技将会倒退十年。
此为「不够红」。
这所学校在建校早期也并不够「理工」,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人文大师曾在此任教,也走出了钱锺书、杨绛、季羡林、梁实秋这样的知名校友。随着院系调整,这所全科目综合类大学才变成仅有八个工程系的工程技术大学,而这一变化至今依然制造着流行文化中的「理工男」标签。
此为「不够蓝」。
这所学校的同学们,从建校早期就习惯于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反正是留美预备嘛,脚底抹油便是了,为什么要建设这个国家?反正有传统嘛,吃点救济粮,是「不忘初心」。但看看事实,就会发现这样的声音从来没有成为主流。
此为「不够精致」。
那就如此罢,那我自己来说,不够中,也不够西,脸皮还不够厚,也是发扬传统了。
1分钟了解芯片制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