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拉近传统民俗和年轻人的距离? 第1页

  

user avatar   ChuyeKar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诸如小戏班扭秧歌舞龙舞狮等春节传统年俗大都活在电视上和回忆里了,年味越来越淡,如何让年轻人了解它们接近它们?
user avatar   lin-xiao-6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8世纪,北京话在奉天府(沈阳)、锦州府 取代了原本一直通行到明末的昌黎话(由满文《三国志》对音可证)。

奉天府的北京话,是现代东北话(哈阜片~大碴子味)的正源,当时的沈阳话是大碴子味(饿=ne),跟近代闯关东之后受胶辽官话强烈影响的“曲么菜味”沈阳话不同。

锦州府的北京话,是现代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几个区县(秦锦片)的正源。秦锦话从锦州府扩张,在卢龙(永平府城)取代昌黎话的时间应该晚于锦州,具体时间不明,可能是19世纪。秦皇岛由于形成市区的时间已经是近代,一开始就是说秦锦话。

18世纪的北京话另有两个分支:顺天府(北京)& 承德府。朝阳、赤峰的建置虽源自承德府,但近代受移民(主要是汴宋官话)影响形成的单元音化“干面子味”跟承德已明显不同。


了解了昌黎话之后,越来越发现,现代东北话虽然音系在17~18世纪被北京话洗掉了,但是词汇却可能有相当大的数量,是从明代辽宁(昌黎话)继承下来了。几个最基本的例子:

A、“没”的两个声调—— mei4来 vs mei2钱;

B、嗯呐,来自上古燕国【诺】(na:k),昌黎话最大特征;

C、唠嗑;;;D、屯里、屯下、老屯、XX屯 等等“屯”相关词汇;;

E、扔=leng,这个词原本以为是胶东话影响,现在看来是明代辽宁继承而来。

F、朝鲜朴氏=piao,这个很可能说明,丹东在明代并不说胶东话。

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觉得,东北话的历史纵深一下就不一样了,

他全面融合了 幽州(北京)、平州/营州(卢龙/昌黎)、登州(牟平/蓬莱)的文化厚度,

近代在黑土地上,迎来了空前的爆发。




  

相关话题

  男生怎么护肤,有哪些护肤品值得推荐? 
  如何评价阿里淘菜菜小店的「一店多能」模式,会是小店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知乎如果不能实现盈利的话,还能维持多久? 
  一块钱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是毫无价值? 
  中国是否拍不出《坂上之云》这样的大河剧? 
  我会羡慕有钱人的生活怎么办? 
  如何评价咪蒙的文章《帅,才是男人最好的嫁妆!》? 
  字节跳动 CEO 梁汝波发内部信宣布架构调整,头条、西瓜等并入抖音,是何用意?会给字节带来哪些改变? 
  如何看待因取消支付宝付款渠道,美团遭遇反垄断诉讼,目前法院已立案审理? 
  如何看待深信服的「离职倾向分析」服务?是否侵犯员工隐私?你在职投简历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塞尔维亚总统之子新冠病毒检测为阳性?
下一个讨论
北印度电影和南印度电影有什么区别?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