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Nat Biotech上同时发表四篇新型双碱基基因编辑器文章? 第1页

  

user avatar   fung-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16年CBE出来,定点把DNA的C变成T,是开创性工作;17年ABE,把A变成G也很创新。这几年各种单碱基编辑器都是在原有两篇文章上的缝缝补补,比如提高编辑效率,扩大缩小编辑窗口,降低DNA和RNA脱靶,改变PAM。

今年NBT一下子出四篇类似概念的文章,把ABE和CBE功能整合到一个蛋白上,就觉得……这也能一次水四篇?NBT不愧是高分大水刊(大误)。

从实验思路来讲,构建双碱基编辑器不难,把目前常用的的腺嘌呤脱氨酶和胞嘧啶脱氨酶都加到nCas9上,换不同linker,看哪个组合同时拥有两种编辑活性。麻烦的是组合多,工作量比较大。

光做出双碱基编辑器是个体力活,没有biological insight还比较难发NBT。关键是这种C变T,A变G的工具有什么用。这四篇文章提到的概念很清晰:DNA产生大量突变,在不双链切割DNA的情况下把序列变乱。比如Bcl11a增强子区域变乱后,该基因表达降低,幼儿表达的血红蛋白就不再受到Bcl11a抑制,表达出来的血红蛋白可以治疗地中海贫血或镰刀型贫血。

由此可知,双碱基编辑器主要用来打乱序列,特别可以打乱启动子 增强子这类基因调控区域,影响基因表达。

但这些工具也有问题:一是工具太大,包不进一个AAV,治疗时递送细胞很困难;二是脱靶很强,目前CBE用YE1 rAPOBEC1才比较安全,这四篇用的胞嘧啶脱氨酶比较放飞自我。总体来讲,NBT真是个大水刊(柠檬精已上线……)。




  

相关话题

  人类需要转基因食品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辐射引发DNA结构改变的大致过程是什么? 
  DNA 里面到底可以写入多少信息? 
  中国学者在 3 月 30 日《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首次将神经退行性疾病基因敲入猪,意义有多重大? 
  分子生物学中为什么外源基因要在多克隆位点插入呢? 
  怎么看待发现人体内也含有可以进行逆转录的酶的论文? 
  人体有没有本身就支持基因编辑? 
  为什么某些看起来对生物不利的基因依然存在? 
  “植物中所含微小RNA能够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血液和器官组织,然后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高? 
  孔子后裔出现三个不同的父系来源? 

前一个讨论
RNA修饰与RNA编辑一样吗?
下一个讨论
你见过最好看的橘猫长什么样?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