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面的诗虽然文学水平不高,但是念起来朗朗上口,有些甚至只需要看一遍,过目不忘,出口即诵。这一点,就算是大小李杜的诗也很难有这个效果。比如: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根本无用解释,都知道讲的什么事情,夸的谁。还有射张郃的时候的一首也很赞: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
至今关外人曾过,犹说军师旧时名。
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比较文人气,我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里面的更喜欢一些,一度非常着迷,为此专门看了毛本、嘉靖本和叶逢春本,就为了看多出来的那些诗。这里面很多诗都是谁写的?答案是一个叫做“周静轩”的人。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三国演义是毛宗岗父子批改过的,删除和修改了大量水平不高的诗。所以只看通行本的三国演义,是对周这个人没有印象的,但是到了嘉靖本的三国演义,也就是网上俗称的罗本,就出现了不少“静轩周先生有诗云”。
关于这个神秘周静轩先生,目前的观点是这个人应该和明代书坊出版业有关。当时书商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又没有版权限制,所以大家都分别在原稿上做一些“微创新”来吸引客户,包括水浒传里面的王庆,田虎,都是书商的锅。但是仔细看的话,这个周静轩先生的诗作水平差距也太大了,并且前后不统一。在有的版本里面使劲的骂曹操,比如:
昔日曹瞒相汉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四十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
这种几乎就是白话,幸灾乐祸的嘲笑曹操。包括著名的三马同槽,也是大开嘲讽:
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
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
而在有的版本里面则对曹操比较中性:
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
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
不仅如此,周静轩还活跃的评论各种其他的小说和演义,比如《唐书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演义》等等,比如:
静轩先生读史至此,感太宗饥人卖子将金赎之事,有诗云:
饥人卖子将金赎,一点仁台恻隐生。
中外黎民无失所,邦家安得不隆兴!
总体来说,周静轩的诗量大、水平不高、观点碎片化并且经常抵触——所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周静轩,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事实上,根据考证,周静轩大概率还是确有其人的,也确实写了一些评论诗。但是明朝的时候有很多书商,在周静轩的诗传播开来之后,也开始写一些诗插入进自己的出版,来和其他的书商差异化,同时也托周静轩的名字。这可能就是三国演义里面的诗不和谐的根源——根本不是一个人的写的。而是不同的出版社由水平不同、立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添加进去的,最后虽然经过毛宗岗的修改,依然能看出冲突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