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
取log约等于
GDP增速 = a*资本增速+(1-a)技术增速+(1-a)劳动力增速
我们先讨论资本增速:
小管家要我删掉。
资本增速公式如下:
已知过去政府借入了巨量资金作为资本(基础建设),储蓄率由于涨价去库存运动等等,不停的降低。 可以预测到,实体资本增速不断降低,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从18年增速不停降低。
然后劳动力增速:
过十年之后,假设我们二胎潮过去了,我们的生育率是1.3,每年人口大概会减少300万以上,劳动力的减少更触目惊心,也许可以达到每年减少500万。这大概是每年劳动力衰减1.3%。
现在公式变为
GDP增速 = a*资本增速(没指望了)+(1-a)技术增速+(1-a)劳动力增速
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技术增速:
众所周知,技术增速又叫全要素生产率,从2014年开始增速一直在下降,一方面是技术的后发优势正在快速消失,另一方面则是不能公开解释的政治原因。总体来说,不出意外,也没有什么指望了。
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从16年开始大幅下降,降到0.7%。我猜测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改革无法继续深化,高效率的大城市的扩张变慢,迫使劳动力进入低效率城市劳动。
当然,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降低,15年开始,大城市房子狂涨,房价是很有负外部性的,房价每提高10%,该地区增速减少1.2%。这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全要素生产率也就这样了,再多说就封号了。
现在公式成为:
GDP增速 = a资本增速(没指望了)+(1-a)技术增速(没指望了)+(1-a)劳动力增速
劳动力增速:未来每年大概是-1.3%,这20年前就决定了,也没有什么办法。
所以不会好
有朋友对生育数据感兴趣:
现在还是二胎潮的尾端,等积累的二胎潮过去,理论出生人口如下:中国平均生育年龄29岁,也就是1992年人,出生2113,人口性别比例115,则女性993万。
好,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努力把出生人口中,把累计的大龄妇女二胎剔除出去,就可以预测出二胎潮过去后的出生数据了。
已知去年一胎出生593w,生育率1.3,这是一个严重高估的数字,这个数字里40%都是是二胎。均衡状态下,假设1.3是没有扭曲的数字,则出生人口80%一胎,20%二胎,三胎忽略不计。毕竟只有生过一胎的人才能生二胎。那么理论上的二胎潮过后,出生数字为963万。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统计真是门艺术。但我们不管这么多,我们继续计算:963/993== 0.97。0.97的出生率,而即使这个数字也是我们系统性高估了未来的二胎数量,以及平均生育年龄是错的前提。
出生算完了,我们算算死亡。谢天谢地,建国伊始,统计局艺术的细胞还不甚发达,死亡的数据就好预测多了。
已知平均死亡年龄76岁。
现在死亡的人平均是1945年生人,已知1945出生人口1000万(死亡还真是个符合正态分布的事情),正好去年死亡1000万,不错,数据对得上。可是接下来1945年后就是二战后的生育潮,直到1954年出生人口2232万,每年都比上年多生100万人以上。
那么这意味着,从今年2021年开始,每年的死亡人数也会增加大约100万左右,直到2030年达到高峰,一年死亡2232万。如果2030年,我们的二胎潮过去,我们会每年出生963万,2232-963=1269。如果不出意外,每年人口会减少1269万。
但是这个数据不重要!我们不在乎出生和死亡,我们在乎的是劳动力数量,大学生毕业22岁,我们来定义:劳动力为22岁-60岁。 已知生育率大滑坡始于2004年,出生1588万,成为劳动力2026年。2026年退休的人员是1966年生人,2554万。2554-1588 = 966。到2026年劳动力每年衰减966万人。
已知我国劳动力总数81104万(这个统计局数字是高估的,,毕竟16岁还在上高一,很少有工作的),到了2026年,每年衰减至少劳动力966万( -1.3%)或更高,这个数字会至少维持20年左右。
公式:
GDP增速 = a*资本增速+(1-a)技术增速+(1-a)劳动力增速
已知中国的a为0.4(央行的某个论文上找的),劳动力增速-1.3%(我们算出来的),技术增速从2016年减速以来就到了0.7,则公式变为:
GDP增速 = 0.4资本增速+0.6*0.7+0.6*(-1.3)
公式变形:
GDP增速 = 0.4*资本增速 - 0.36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来,一旦资本增速停下来就会立刻出大问题,这也是“印钱爽,一直印钱一直爽”的一个深度注脚吧。
算了不敢计算了,我们到了新时代了,大家耗子尾汁吧。
短期不看好,长期不知道。
有人说看衰是恶意看衰,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相关数据,看看根据这些数据,短期不看好是不是“恶意”: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中国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一直稳步上升,2020年参保人数甚至比2019年多了1200万。
然而,2020年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却出现了可以称之为断崖式下滑。
自2018年起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开始增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较2019年明显下滑,2020年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为963.4亿元,较2019年减少了309.18亿元,同比减少24.3%。
尽管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国家对企业和个人进行了减免,以及不少企业和个人不再缴纳失业保险。
可以很明显看出,202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相比2019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这还是公开数据。
其结果就是2020年失业保险金领取人数暴涨,要知道我国失业金领取的繁琐复杂程度堪称全球TOP2,这还是谦虚的说法,这么复杂的情况下2020年失业金支出依然比2019年增加了50%,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情况?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较2019年大幅增加,2020年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达2120.1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779.89亿元,同比增长58.2%。
同样,根据《2021年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看,今年上年年失业率是5.2%,要知道去年全年是4.24%。
至于2021年上半年失业金开支情况还没有查到,但是查到不少县市网上公布的失业金领取数据,那真是相当惊人啊。
以安徽临泉县为例,2020年12月失业保险金总体开支仅为27284元人民币,失业人数为19人。
而2021年1月失业保险金开支暴增到33万元,领取失业金人数达到121人。
对此,我只能说一句:
当然,临泉一个县的情况不能代表全国,但是有心的朋友完全可以查一查,看看各地失业金发放情况嘛。
我相信,至少是理智的朋友看完、查完一定对未来经济走势有自己的判断。
1 宏观经济形势
最近财经领域最大的新闻就是人民银行降低银行准备金0.5%。
最初,市场的预测是管理层可能会定向降准,没想到竟然是全面降准,力度之大远超预期。
按:银行准备金就是银行吸纳存款之后必须缴纳给央行的保证金,降准就是降低这个缴纳保证金的比例,相当于给银行释放了可以直接放贷的资金。
定向降准就是管理层只是针对部分银行降低准备金,但这一次是全面降准,也就是所有的银行雨露均沾都同时降低了给央行的准备金。
既然出现了远超预期的货币政策,那么就一定有不及预期的经济数据。
这个不及预期的经济数据就是6月CPI指数。
CPI指数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物价指数,它是反映我们终端消费品物价变动的指数。
2021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
其中,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0.7%;食品价格下降1.7%,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1%,服务价格上涨1.0%。
上述数据是同比,也就是说与2020年6月比较,我们的物价整体上涨了1.1%,在5月,这个CPI指数同比还增长了1.3%。
6月,这个数据居然还在下降!
所以,我们看看环比数据,也就是6月的物价数据与5月的比较。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
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2.2%,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6%,服务价格下降0.1%。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说明6月我们的物价相比5月还在往下掉!
一个经济保持增长的经济体,正常情况下的物价应该是保持温和上涨,物价突然往下掉绝对不是好现象。
那么,为啥物价会往下掉呢?
是上游原材料成本在下降吗?
恰恰相反!
我们上游原材料成本还在飞速上涨!
我国PPI数据变化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6月我国PPI指数已经飙升到8.8!
按:PPI是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注意,它不仅仅是消费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还包括初级原料产品的出厂价格指数。所以,这个指标一般被看做是制造业产品成本变化的一个指标。
PPI指标是8.8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工业产品成本增长了8.8%。
上游工业产品生产成本上涨了8.8%,下游消费品价格竟然下跌了0.4%,剔除食品价格的影响,一般消费品价格6月实际下降了0.6%!
换句话说,我们的企业在成本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居然还在降价销售!
以上情况说明了什么?
说明终端消费异常低迷!
消费低迷的现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数据得到佐证。
今年五一,我国出行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3.2%,但是最终消费却只有2019年的77%左右。
出行人次更高,但是消费金额却更低,大家外出旅游都捂紧了钱包。
那么,为啥从去年十月以来,我们消费就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呢?
因为杠杆率太高!
杠杆率就是负债率,2020年底我国宏观杠杆率(负债率)高达273%,其中居民负债率也超过60%——
负债率越来越高就是导致消费低迷的根本原因!
负债率太高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顽疾,原因其实也好理解。站在宏观层面,最近20年中国基建狂飙猛进,中国短短20年时间的基建规模就超过了西方国家300年的成就。
如此巨大的成绩自然也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很高的负债率——对!你没看错,我国基建大部分是靠负债建设起来的。
2015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就接近250%,所以从2015年起,我们开始搞供给侧改革,首先就是去杠杆。
2018年,我国宏观杠杆率降了一点,大致是240%,但是这一年偏偏遇到美国向我国发起贸易战!外部冲击之下,只能暂停去杠杆。
2019年,我国杠杆率又恢复到了250%左右。
2020年,因为突发的新冠疫情冲击,央行被迫实施了一波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结果到了2020年年底,我国宏观杠杆率一下子飙升到了273%!
站在老百姓的层面,负债率高达60%主要是房地产影响。
2000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只有9平米,到了2018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平米(城市30平米,农村45平米)。同时,居民自有房率也达到了96.5%。
这两个数据甚至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还高,付出的代价就是居民负债率比较高。
2019年我国居民负债率56.5%,去年央行放水之后,房地产又火了一轮,让居民负债率直接超过60%!
本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大家还担心会造成输入型通胀,结果通胀意外地没来,来的是更让人担忧的通缩!
从经济内循环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的供给端与需求端是都存在隐忧的。
供给端是成本大幅度增加,产品价格还不敢涨,所以企业是叫苦连天。
需求端是负债率太高,导致消费低迷,消费低迷就无法支撑供给端发展,就无法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
怎么办?
怎么解决当下复杂难解的经济难题?
2 供给侧为企业降本
直接开始去杠杆降负债?
这肯定不行。
当前经济恢复并不牢固,老百姓连消费都很低迷,如果强行去杠杆降负债是无法承受的。
所以,当前只能从两个方面着手。
对于供给端——
尽量降低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企业降成本。
对于消费端——
其一,千方百计保证老百姓就业;
其二,要稳定居民负债率,决不能让居民负债率继续快速增长;
其三,要想办法降低居民刚性开支。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是供给端。
为了化解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管理层花了很大力气来打压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目前来看,对煤炭、铁矿石价格的平抑手段效果显著,但是对石油、铜等效果不大理想,当然这里面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煤炭我国储量丰富,管理层有足够的产量去平抑煤炭价格。
铁矿石的全球主要买家就是中国,虽然暂时还无法摆脱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但是作为全球主要买家,我们也有丰富的手段去打压铁矿石价格。
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去打压铁矿石价格,包括——
一、提高粗钢出口税率,同时将粗钢进口关税降为0。仅此一项每年我国就要减少5000万吨以上的低附加值钢铁产能;
二、加大对国内废钢铁回收与利用。2020年我国废钢铁产能有2亿多吨,这一块做好了将降低20%铁矿石需求;
三、促进国内钢铁产能整合,提高我国钢铁生产效率。
以上措施多管齐下,直接将铁矿石价格打掉30%,铁矿石价格指数从1358的高位大幅度调整到1058的年初低位,好吧,土澳又要哭了。
铁矿石价格下来了,钢材价格也会降下来。
但是石油与铜的价格就比较难控制。
这类资源不但国内产量少,对外依赖比较高,而且国际上买家众多,中国采购占比并不大,所以即使管理层想尽办法,也无法控制跟随美联储印钞而起舞的石油与铜的价格。
总体来说,管理层虽然花了很大力气去控制国际大宗产品上涨对我国制造业成本的影响,但是除了部分产品(煤炭、铁矿石、钢材)有明显效果,对大部分的原材料效果并不明显,说白一点,中国对国际大宗产品定价的干预能力还很有限。
按:中国对国际大宗产品干预能力较差主要原因还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结算占比太低,目前还不到3%,与我国国际贸易金额全球占比15%严重不匹配。
要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占比,就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就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还任重道远。
3 保障老百姓就业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消费端。
消费端的重中之重就是保就业。
这一两年保就业是管理层的首要目标,原因很简单,在宏观负债率、居民负债率都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就业率不抓上去,整个社会与经济都要出大问题。
今年保就业的力度更大。
保就业具体而言就是保中小企业,毕竟我们中小企业解决了80%的就业。
对于保中小企业,管理层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一个是在财政很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对小微企业实施力度更大的减税降费。
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一个是坚决反垄断,打击资本的无序扩张。
我们有些资本巨头吃相很难看,企业做大了就希望利用平台优势与资本优势坐地收租,对中小企业刮骨吸髓搞赢家通吃,这是绝对要重拳打击的。
最后一点就是捏着鼻子还得保出口。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大增18.5%,其中出口贡献极大。一季度我们出口增长38.7%,而进口只增长了19.3%,贸易顺差高达7592亿,同比增长690%。
说实话,在美联储拼命印钞,美元指数一路走低的大背景下,贸易顺差太大并不是好事——
相当于我们拿实实在在的商品去交换了越来越贬值的美元,顺差越大,我们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美元不负责任印钞的转嫁成本。
所以,从五月开始,连续就有两位央行系统官员放风说人民币将长期升值。这个消息直接刺激了资本市场放量大涨,然后央行又站出来表态——
警告投资者不要去赌人民币升值,久赌必输。不但有表态,央行还有行动,6月15日,央行将外汇存款保证金从5%提高到7%。
(来源:新京报)
那么问题来了,央行为啥这么做?
有句话说得好,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的选择是我都要!
放在宏观管理的领域,管理层任何一个政策都是“既要……还要……”,这句话用来解释央行这一系列的行为就是——
既要推动人民币长期升值,缩小贸易顺差,也要控制人民币升值节奏,防止对出口造成巨大的冲击。
出口不仅就是GDP,出口还是就业。
为了保就业,我们央行不得不刻意延缓人民币升值的速度。
4 稳定居民负债率
其次,要稳定居民负债率,决不能让居民负债率继续快速增长。
对居民负债率影响最大的就是房地产。
毕竟,老百姓买房子大都需要贷款,开发商每出售一套商品房就意味着某个居民增加了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的负债。
当然,对于老百姓正常的买房需求(比如刚需、改善型需求)还是要保证的,管理层真正要打压的是投资性购买行为,正是投资性购房才会导致居民负债率快速上升。
去年央行为了对冲疫情影响实施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政策带来的后遗症就是年底一线城市与省会中心城市的房价又有了快速上涨的势头。
要打击投资性购房就要抑制房价快速上涨,要抑制房价快速上涨光靠行政手段干预不是长远之计,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控制土地价格。
今年国家尝试用集中供地的方式来抑制土地价格,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进行集中供地的试点城市土地溢价都创出新高。
既然集中供地效果不好,管理层终于从工具箱里拿出了一件威力无比的武器——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
5 卖地收入划归税务
下面讲一讲土地出让金由税务部门征收的影响。
过去卖地收入是由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征收,属于地方政府的小金库,现在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虽然目前还是由地方政府支配,但是征收部门变了意义就大为不同了。
因为税务已经完成了国税与地税的整合,由中央直辖!
打个比方,比如以前你是企业某个部门的领导,部门有一块收入自收自支。
现在这块收入划归企业财务部门征收,虽然怎么支配还是由部门决定,但是意义绝对不一样,因为财务部门是由总经理直接管理的!
如果是部门小金库,那么就可以直接提出来给部门人员发福利,现在这块资金放到财务部门,部门虽然理论上也可以提出来发福利,但财务部门一定会将这个情况向总经理汇报,总经理某一天过问一下部门领导发福利的理由,部门领导怎么交代?
所以,同样一笔钱放在不同部门,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对应到本次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管理也是如此。
首先,地方政府拿卖地收入直接给基层公务员、事业编以及合同工(临时工)发补贴会越来越难,所以未来卖地收入高的地方公务员与事业编的收入与福利可能要下滑一大截。
其次,过去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大搞各种开发区屡禁不止,原因就是地方卖地收入这块小金库财源,未来这种乱建设乱开发的现象将得到很大的抑制。
这两块支出得到遏制意味着卖地收入不再投入到一些效率比较低的领域,而是投入到保民生、保经济等效率更高的领域。
说白一点,这就是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一起来共克时艰。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房价。
为什么?
过去卖地收入直接归地方政府管理,所以地方政府总有推高地价的动力,土地价格炒高了,直接导致房价水涨船高。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过去比较被动的是,只有当一个地区出现房价大幅度上涨之后才能出手干预,但是干预的时候,已经有大批土地卖出去了,而且是高价,最后只能采取行政手段强行控制房价。
但是对于已经买地的开发商,地方政府是不能让它们亏损的,所以往往在风头一过,行政干预放松,房价就出现报复性上涨。
现在卖地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收,意味着一个地区土地市场出现过热现象时,中央政府就能及时出手干预。
如果地方卖地溢价太高,不排除中央直接让税务部门转移支付给中央政府,这样不仅中央政府能从源头上控制地价,地方政府也大大减少了炒高地价的动力。
现在的媒体对卖地收入划归税务的政策解读还是过于片面,大都停留在房地产的层面去认识。
你只有了解当前复杂难解的经济形势,你才能全面理解这个政策的全面含义。
共克时艰!
我觉得这才是卖地收入划归税务政策的根本含义。
6 降低居民刚性开支
最后,要想办法降低居民刚性开支。
老百姓的刚性开支主要就是住房、教育与医疗。
降低老百姓在这些领域的刚性开支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是增加老百姓的福利,让老百姓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将收入去降负债或者消费。
在欧美国家,要提高老百姓的福利只能靠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来解决。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仅靠财政扩张是不行的,但是我们管理层却有很多的解题思路。
住房——房住不炒以及大力发展租赁房与廉租房市场。
房住不炒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发展租赁房与廉租房市场是用更低成本解决底层人群的住房问题。
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大家不要对房住不炒这个政策有任何幻想,任何时候打击投机性购房都将是我国一项长期政策。
原因很简单,看看我们现在的宏观负债率,看看居民负债率,一旦放松对投资性买房的打压,居民杠杆率马上就会飙升,那将绝对是一场灾难。
教育——是双重手段。
一个是民办教育公立化。
民办幼儿园公立化是最近全国性的趋势,但是民办教育公立化只是在重庆率先开始试点。
为什么民办教育公立化没有迅速向全国推广呢?
因为地方财政没钱。
那么地方财政什么时候有钱来干这件事呢?
就是卖地收入划归税务系统之后,这块收入将投向更有效率的保民生的领域,民办教育公立化就是这样的领域。
另一个就是打击校外培训违规行为。
(来源:央广网)
可以这样讲,现在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的打击远比这则新闻更大。校外培训市场萎缩,对于一般老百姓也能省下一大块开支。
医疗——扩大医保对更多病种更多药物的覆盖。
最近几年医保扩容力度很大,不但逐渐覆盖了更多病种,还覆盖了越来越多的药物。
而且,医保使用范围也在放开,过去医保只能自己用,现在医保个人账户还可以给父母、配偶、子女使用。
为了让医保扩容,国家也是花了很大力气。
一方面,国家财政给医保的补贴每年都在提高;另一方面,国家采用集中招标的模式将纳入医保药品价格杀得极低。
(来源:第一财经)
通过集采让药品大幅度降价这是将整个医药行业利益链的水分挤干。
7 共克时艰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过去数十年的大规模基建建设叠加疫情的冲击让我国宏观负债率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数字,因为负债率太高导致消费低迷,让我们的经济有陷入通缩的危险。
为了解决复杂难解的经济难题,管理层下了最大的决心来构建国内经济内循环。
这个决心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就是“共克时艰”——具体而言就是国家以雷霆般的措施迫使各个层面利益集团向民生领域让利——
包括垄断资本、互联网巨头、地方政府(小金库)、教育产业链、医药产业链、金融系统(去年我们国有银行向实体经济整体让利2万亿以上)等等。
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则是在经历中美贸易战以及新冠疫情之后,中央政府威信空前高涨,得到十四亿国民全力支持,整个国家凝聚力非常强。
所以,我们中央政府政令畅通,全国如臂使指,这在其它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环视全球其它国家,与中国相比妥妥就是一副学渣的表现。
号称皿煮的灯塔、自由的象征的美国,社会割裂,政治混乱,现在勉强只能靠抹黑甩锅中国来凝聚共识;
号称发展中国家民主典范的印度,经济沉沦,疫情失控,整个国家变成人间炼狱,中央政府所有的社会改革一事无成,执政阶层只能靠宗教来维系国家不至于分裂;
至于老牌发达国家欧洲各国经济衰退,社会动荡,三天两头就爆发此起彼伏的街头运动,现在只能苟延残喘,在中美大博弈的夹缝之中寻求平衡。
所以,我们即使经济层面遇到一些困难也不会是无解的难题,毕竟与学渣相比,学霸拥有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手段。
这里多啰嗦几句。
现在我们的经济确实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至少还是经济复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看看全球其它国家,它们都还在疫情的泥潭里打滚!即使是接种疫苗最快的美国,现在每天还是确诊好几万,死亡好几百!
与全球其它国家相比——
第一、我们基本扑灭了疫情;
第二、我们经济状况怎么也比它们好得多!
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灰心丧气,不是嚷内卷就是喊躺平,这种态度实在是太消极了一点。
国家都在想尽办法与大家共克时艰,为啥我们个人要放弃努力呢?
保持定力与耐心,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说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胡话。一家之言,止增笑耳。
一、主义
资本主义何以称为“主义”,重点建立在资本的私有制上,拥有资本的人拥有权力,拥有资本的人能够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这是所谓的“资本主义”。
资本分为三种: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持有中间的任何一种都相当于拥有权力(当然,对于资本家而言,为了建立资本增殖的循环,三者往往是同时存在的)。普通人最常接触的是货币资本的一种形式:钱,所以看上去是“有钱人”无所不能,梦想是买彩票中了大奖。
二、变革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一个道理:由于剥削的存在,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本总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这个过程也是集权的进程,在资本主义的环境下无产者的话语权(权力)是不断丧失的。
但无产者是提供劳动力的主体,他们的力量没有随着制度中权力的丧失而丧失,这就带来了暴力革命的可能性。在暴力革命之后,新的政府(无论是什么性质的)都会带来权力的再分配,新政府是资本主义体制下就形成资本的再分配,往往是生产资本大量毁坏,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被平均。
三、平衡
在搞出苏联危机之后,西方世界就开始思考该如何避免类似苏联危机的这种可能毁灭西方世界的灾难,他们搞出了一个有意思的东西:蓄水池。
无产者的话语权丧失到一定程度就有暴力革命的可能性,即使把工人向海外转移以削弱他们的力量,国内的无产者制造一些麻烦的能力还是有的。但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使得社会生产的结果一定是令资本向资本家集中,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想象这么一个画面:牛顿的头上有一顿苹果正往下落,牛顿试图避免自己被活埋,于是捡起已经掉在地上的苹果往天上扔,让苹果更多的留在天上。这样做肯定是荒谬的
于是,西方世界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通过一些“蓄水池”将资本尽可能多的控制住以限制它们作为货币资本流通,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无产者持有象征意义上的基础的话语权。这些蓄水池保证了至少在货币资本层面上发达地区的无产者保有基本的生活水准。
简单来说:牛顿所在的位置有一个载重80kg的架子,他躲在架子下面,他暂时安全了。
“蓄水池“应该有这些特性:
1、流动性不好,不易变现,持有者往往也不愿变现,比如说收益很好的国债
2、具有资本色彩,但不一定属于资本范畴,比如说当今世界的黄金
这个蓄水池,最终跟着市场经济走进了国门。
四、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最大的灰犀牛应该就是住房,住房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下的“蓄水池”:购买商品房的钱本来应该进入市场,然后在几轮循环之后彻底回归资本,最终将民众生活的权力也剥夺掉(指通胀到吃不起饭)。在进入蓄水池后,这笔钱不进入消费市场,至少在商品和货币层面上问题不至于太严重。
不过蓄水池是要放水的,因为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不接受蒸发,住房问题就在于此:市场经济不接受蒸发,放水又会带来通胀。
比较好的方案其实还是“蒸发”,因为私人生产资料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不通过蒸发少数人的资本解决就得通过蒸发所有人的资本解决,蓄水池作为一个比较好的短期工具已经把问题顺延、冲淡了很多,但总得解决的。
市场造就的问题依靠市场是解决不了的,市场之外的力量又能否,或者说如何来解决市场造就的问题?更进一步,市场之外的力量又是否能够通过某种机制避免市场造成问题,或者在市场造成的问题恶化之前便未雨绸缪?
成本与创新齐飞,潜力共难题一色。
经过疫情这么一折腾,谁的实力强,谁是虚胖不是很清楚吗?
印度:你肯定没说我。
美帝:自由、皿煮比较重要,饭可以不吃。
德国:汽车还得靠种花家多买买。
日本:嘴上说不要,心里很诚实。
俄罗斯:跟种花家互补真香。
川普:贸易战是我虚晃一枪。
种花家网友:中国还是不够强,都造不出最好的芯片。
经过新冠疫情这一疫,我估计只有中国的部分网友对中国未来的经济保持悲观的态度。
恭喜
不用淡泊名利了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中途岛战役……
在初中时,我在我表姐身上观察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表姐平常不怎么学习。但每次成绩下来时,她总是特别伤心难过,责备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习、考试不够细心等。等过了两天,一切回归正常,该玩玩她的。
后来,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们自责,但却总是反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我慢慢领悟到,自责有时候是一场“作秀”。不仅做给别人看,还做给自己看。
做给别人看很好理解。展现自己的愧疚,博取同情,减轻别人的责备。
做给自己看就耐人寻味了。
一方面,自责虽然让人不适,但却可以转移注意力,减少我们直面错误的痛苦。
另一方面,自责还会给人一种“吸取经验教训”的错觉:看,我都这么自责了,以后肯定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
但请记住,自责和吸取经验教训是两码事。
自责只是告诉自己“我再也不这样做了”,而吸取经验教训是思考“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避免重蹈覆辙”。前者只是试图平息内心上的痛苦,后者却是提出解决方案,力图做出改善。
而通常来看,前者只会让悲剧重演,后者却能真正避免同样错误的再次发生。
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里牧师对其做了极佳的诠释:“我去布道,心里就说,’天哪,这回我可不能干这种事了。’可是就在我这么说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又打算那么干了。”
此外,自责还会让我们错过吸取经验教训的最佳时间。
比如,当考试失败后,很多人会陷入愧疚之中,情绪好几天都萎靡不振。等他们情绪好了一些,他们却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正错误。因为他们不仅错过了老师讲解试卷,而且还把很多做过的题给遗忘了。
究其原因,我们的记忆是个非常“不靠谱”的家伙。时间过得越久,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记忆越具有概括性。这就会导致很多重要细节被遗忘。有时候,你甚至觉得那个错误只是无心之过。
这向我们传达的一个质朴的道理是:错误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恰恰是吸取经验教训最为宝贵的时间。
接下来,让我通过一个例子来向你展示放弃自责的好处:
假设,你现在在备考考研,你学累了,忍不住开始玩手机、刷视频。显然,这是一个错误。
半小时后,你抬头看了一眼本来正在写的数学真题,感到十分自责。而自责恶化了情绪,你变得更加消极。为了摆脱这种情绪,你不得不通过一些能快速得到奖励的东西。你很可能会继续刷视频,情况严重时甚至去暴饮暴食。结果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但如果我们能在错误发生后放弃自责并选择直接吸取教训呢?
嗯,刚才我自控力不足,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为了避免我再玩手机,我要帮它关机,放在书包里。等学习任务完成后,再痛痛快快地玩。
然后你继续学习。等晚上你回头看这一天的时候,你依然会觉得很充实。你不会因为玩了半小时手机而责怪自己。因为你从错误中成长了。这份经验还会让你更好地应对其它错误。而这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
所以,在生活中,你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错误发生就发生了。我不需要自责。关键是要想想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避免重蹈覆辙。
有不少知友听说我办了一个读书会,想加入进来,在此我表示热烈欢迎。读书会已经创建两年半了,成员活跃,氛围很好。但同时,我们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到我的公众号“大明白”了解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