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作为医生,有哪些生理知识你希望大家都知道? 第1页

  

user avatar   mao-wei-fe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疼痛科医生,真的见到过很多大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带状疱疹:得了带状疱疹一定要及时就医,不管你严重不严重一定要去当地的疼痛科去看一看!抗病毒的点滴最好点上!因为带状疱疹有百分之二十的几率会发展为疱疹后遗神经痛,这个可能伴随一生的,而且非常痛苦,但是前期去及时治疗几乎不会发展为后遗神经痛,神经阻滞治疗可以有效抑制它的发生,所以建议直接去疼痛科,不要去皮肤科,更不要相信民间的土方法。

2.软组织损伤:所有的颈肩腰腿疼痛一般都是外伤后没有治愈形成的慢性痛,或者长时间一个姿势造成的血运不好压迫神经造成的,后者更多见。所以不管你做什么工作,最好不要一个姿势时间超过半个小时,看书写字也要学会放松自己的肌肉。如果真的有不舒服可以去就医,现在银质针技术,神经阻滞疗法可以很好的治疗这种疼痛,可以根治。

3.颈源性头晕:很多人头痛头晕总是以为是脑袋里面的问题,查了一堆脑疾病就是没查出来,其实头疼头晕的人,很有可能是颈椎病造成的,项平台血运不好,肌肉紧张造成了压迫神经,导致头痛头晕,这种非常常见。

4.脊柱源性胸痛、腹痛:很多人小肚子痛或者胸痛不一定是腹腔、胸腔脏器的问题,如果检查排除这些情况,可以去疼痛科看看是不是背部软伤引起的,背部软伤会放射到前胸、腹疼痛。

5.面瘫、面神经麻痹:这种病一方面原因是因为近期抵抗力下降、焦虑造成的,另一方面最主要是因为你睡着受风了,而且是那种门缝,窗户缝的风,所以睡觉的时候你要不不开窗,要不全打开。不要留个缝隙这样的。得了这个病治起来非常痛苦,要小心。

6.间盘突出:一般颈间盘突出会造成上肢的疼痛麻木,腰间盘突出会造成下肢的疼痛麻木,当然颈部和腰部也会疼,但是上肢或者下肢症状出现了一定要警惕,尤其是麻木症状,比疼痛更严重,要及时就医,防止恶化。

先就写这么多,总之一句话有病去医院看一看,医生见得肯定比你多,而且网络上百度的那些你要学会分辨,不要全信。现在一个门诊才几块钱,看一看也能图个心安不是?还有家里有老人一定要注意,千万别弄什么偏方什么的,我是恨透了这些,不仅耽误病情,而且治疗的时候也给我们造成很大麻烦。


鉴于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我统一说一下。

1.为什么带状疱疹不建议直接去皮肤科,很重要的一点,大家被这个病的名字欺骗了,虽然它名字可能和皮肤科好像更有关系,但是这个病实实在在的是神经性疼痛的一个疾病,带状疱疹是侵袭和破坏神经的病毒,所以得过的人或者亲戚朋友得过的应该知道,那些簇集样的丘疹和后期的瘢痕都是沿着神经走形的,所以严格来说这是个神经性疼痛,而疼痛科是麻醉分支下的,天天和神经打交道,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更了解这个疾病。因为我见过好几起初期在皮肤科治疗的,治疗不佳又转我们科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外科,我们前期也可以抗病毒,营养神经,增强免疫力,这些药物点滴我们都可以用,但是我们的外科治疗皮肤科是用不了的,因为我们很多都是麻醉出身,神经阻滞,枝川治疗,介入神经调理,甚至病情严重的毁损,这些都是有别于皮肤科的,我见过太多的带状疱疹患者,我的母亲和我老婆的母亲也得过,前期在抗病毒的基础上,神经阻滞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发展,可以减缓疼痛。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很多的药物和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去年年末开年会,带状疱疹的新药和新技术都在更新,不要墨守成规。大家很多人对这个科室可能比较陌生,不过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相信以后大家会越来越了解的!

2.长在口唇周围的是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不是一个疾病,这个病比较轻,吃点药,增强免疫力,很快就会好。

3.很多疾病单单的描述症状,我只能猜,具体情况得去医院查体和拍片子,所以大家不要害怕去医院,门诊并不贵,很少的钱就能大体了解自己的病情不是很划算嘛。

最后谢谢大家能喜欢我这个回答,很多疼痛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治的时候也会很缓慢,病来如山倒,祛病如抽丝。所以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多跑跑,多跳跳,不要让疼痛积累,学会了解自己的身体,让我们远离疼痛!fighting!!


再加几条。

7.关于补钙:女性50岁左右月经绝经后,建议补钙,点滴骨肽或者骨瓜10到15天,一年一次,3年即可,口服钙片,多喝牛奶。因为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容易造成钙流失,如果这个时候不补钙,年龄大了很容易得各种骨骼疾病,比如压缩性骨折,骨性关节炎。

8.肩周炎:肩周炎一般是因为受凉或者长期活动不当、体位不当造成的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造成黏连,引起手臂上举、外展、背伸受限,以及肩关节疼痛难忍。所以注意肩关节别受凉了,注意活动以及保健,得了病的话尽快就医,前期比后期更易治疗,不要拖着。

9.膝关节、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很多老人比较容易得这个病,但是我发现最近年轻人得病的几率在升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注意保暖,还有就是体重过大活动量大造成的。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美,忽略了关节的保护,好点的话老了难受,运气不好直接现世报。所以建议冷天注意保暖,夏天也不要把关节置于凉的地方。体重注意控制,不要给关节太大压力,毕竟零件都是一次性滴。

10.腱鞘炎:腱鞘炎主要是凉水长时间洗衣服、洗碗,或者长期过度用手指,我就是总推针头所以大拇指也有一点。平常注意不要和凉水长时间接触,轻微疼痛可以用红花油这类的反复揉搓,或者冲击波治疗也很好。严重者尽快就医,越早越好。

11.更年期疾病:我有一部分患者是50岁左右中年女性,与患者交谈的时候能明显感觉情绪异常,精神紧张。询问病史,都有阵发性的浑身出汗、恶心、头晕症状,上医院做了很多检查,都无异常,这种患者一般伴随枕项肩背软伤,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有效缓解情绪,配合其他治疗,事半功倍,家人朋友症状严重的可以去医院一试。

12.雷诺氏综合征:这个比较少见,但是前两天刚收了一个患者,所以拿出来说一说,该患者手指发凉、苍白,偶有疼痛。凉水刺激或者情绪异常会发病。该患者去了多地医院治疗,无明显缓解,我也是想了很多办法,发现营养神经治疗,神经阻滞效果确切,目前患者情况稳定,病情明显改善。

我们身体上的“零件”都是一次性的,当疼痛发生的时候就是身体发出警报了,这个时候就得注意了,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生活习惯呢?是不是过度劳累了?很多先天基因里面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后天“零件”的保养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学会审查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睡眠、饮食,情绪,如此疾病才会远离我们。

与君共勉。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期使用入耳式耳机会对耳朵产生一些可以预测的害处。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再次强调听音乐不要超过 85~90 dB SPL re 20µPa.



“中耳内有两条非常小的肌肉:鼓膜张肌和镫骨肌。鼓膜张肌收缩时向前向内,使鼓膜向内运动;而镫骨肌收缩时向后向外,使镫骨足板以后缘为支点,前部向外跷起而稍离开前庭窗。
人耳在受外界声音或其它种类刺激时,可诱发中耳肌肉的反射性收缩,称为中耳肌的声反射(acoustic reflex)。在250~4000Hz范围内,正常人的镫骨肌反射阈值为70~90dB(听力级),比纯音听阈高70~90dB,同侧耳镫骨肌反射阈值平均比对侧耳低5dB。鼓膜张肌的声反射阈一般比镫骨肌反射阈高15~20dB。正常人对500Hz~1000Hz持续强声所引起的镫骨肌反射,在刺激开始后的10秒内,收缩强度无明显衰减。测定镫骨肌反射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对听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当鼓膜张肌和镫骨肌收缩时,由于鼓膜的内移、听小骨之间的紧密连接、砧镫关节的移位和镫骨板的横向牵拉,使中耳劲度阻抗明显增加,可使1500Hz以下的声音衰减10dB左右。这对过量强声传入耳蜗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对刚超出安全 标准的声音起到有效预防声损伤作用。由于中耳肌反射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对突然发生的爆炸声保护作用不大。
镫骨肌反射的反射弧:声刺激经中耳达耳蜗,耳蜗毛细胞兴奋性信号经由螺旋神经节双极细胞(1级神经元)的中枢突传至耳蜗腹核(2级神经元),耳蜗腹核神经元轴突部分至同侧面神经运动核、部分至同侧上橄榄核再传至同侧和对侧面神经运动核,面神经运动核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面神经,分出镫骨肌支支配镫骨肌。因此,声刺激一侧耳可引起双侧耳的声反射。”
这段文字翻译成小学或者少年科学画报上面的语言是什么呢?那就是:

90dB SPL re 20µPa 以下的音乐您的耳朵是在享受,
90dB SPL re 20µPa 以上的音乐您的耳朵是在忍受。
这段文字翻译成下流段子是什么呢?那就是:
90dB SPL re 20µPa 以下的音乐您的耳朵是被爱抚,
90dB SPL re 20µPa 以上的音乐您的耳朵是被强爆。

*****备注: µ是微, Pa 是帕斯卡,SPL = SOUND PRESSURE LEVEL, Re 是拉丁文,意即 “in the matter of, with reference to.”聲壓級(sound pressure level)是指以對數衡量的相对聲壓,相對於一個基準值(聽閾約為 2 × 10E-5 Pa)的大小,符號為 SPL,對於人類的气导聽覺,於最敏感的頻率範圍 2 KHz 到 5 KHz 中,聽閾約為 2 × 10E-5 Pa,通常以此作為聲壓級的基準值。



现在的音量相当于多少分贝?--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长期的定义:


WHO 和 NCHS 把 大于三个月的病叫慢性或者说长期 one lasting 3 months or more, by the definition of the U.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Chronic diseases generally cannot be prevented by vaccines or cured by medication, nor do they just disappear



  1. 听力下降。如果不注意调整音量, 长期听超过 85dB 以上的声音很容易重听,俗称耳聋耳背。具体的体现就是老觉得不够响, 越开越大声。 几米远的人都觉得吵, 自己还觉得不过瘾要加音量。 要上耳放(助听器)。 另外一个表现就是说话声音特别宏亮,你知道, 听力受损的人说话都很大声。 免费的听力测试在这里:

您是歪果仁? 不巧俺也是啊, 歪果仁请看这里



2. 霉菌感染


汗渍长期困在胶塞和皮肤之间。 汗液中的皮脂和糖分容易被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发酵, 机械刺激如果破环了角质层, 霉菌就可以大量繁殖进而引起感染。霉菌性耳道炎、真菌性耳道炎就是比较文雅的说法。 通俗的说就是耳朵里发霉长蘑菇了。

3. 过敏

硅胶残留的溶剂释出, 外耳道的皮肤容易起皮疹,俗称过敏。另外硅胶是一种多孔隙的材料, 容易吸收异味和分泌物,如果不能定期更换也会是一个健康隐患。


除了长期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些即时或者短期的问题。

例如, 耳塞的放置或者插入会导致耵聍(俗称耳屎、耳蜡 Ear wax)脱落移位, 填塞外耳道, 名词叫耵聍栓塞(Cerumen Impaction),造成暂时性的听力急剧下降。 病人/患者会陷入极大的恐惧中。

解决方法就是细心清除耵聍(俗称耳屎、耳蜡 Ear wax),恢复听力。





耳塞与外耳道形成气密的闭合腔, 放置或者取出形成的正压或者负压会造成鼓膜的机械损伤, 造成鼓膜穿孔。 这样的灾难是耳机厂商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您尽可能购买大厂的产品, 万一有这样的意外发生, 您可以通过法律诉讼保护自己的权益。特别是当您住在一个法律健全的国家的时候。



4. 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故又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表皮病。囊状团块的内层为复层鳞状上皮(包括基底层、颗粒层、棘细胞层、角化层),囊的外层即基质层为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周围临近组织连接紧密。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单侧多见,也可以双耳发病。由于胆脂瘤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质长时间受压、破坏、吸收,导致外耳道扩大。主要危害是对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及时取出。


以上各种危害里面, 最常见以及难以恢复的就是听力。

听力残障以后只能依靠助听器了, 所以俺不怕麻烦, 从 WHO 获取授权来转载这个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新闻稿:

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健康。



听力损害要声音超过一定的强度才会发生, 所以尽可能的小音量就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声音造成的损害计算是有公式的,一般人也不会认真去计算。普遍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小音量就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法子。


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哪个损害听力更严重? 它们都一样, 大音量的时候损伤的能力是差不多的。 但是入耳式的灵敏度一般比较高, 所以更可能不小心伤害到自己。现在旋钮式的音量调节不多了, 手机会自动限制音量, 这样看来, 两者区别也不大。


说话的时候耳朵有吱吱的轻响,是否改换个头戴式耳机?


这是因为您的下颌骨的髁状突在张闭口时挤压外耳道前壁引起的。


确实您可以考虑换个头戴的了。头戴式耳机可以考虑 DJ 或者录音用的, 隔音效果比较好, 在图书馆用也不会被鄙视。或者更便宜的国产录音用的监听耳机。

一般来说有 40dB 以上的信噪比的时候就不在需要刻意地提高音量了。


如果您测出来的曲线很接近 ISO 226 那就说明自己的耳朵、耳机和聆听的习惯都没有问题。如果偏离很大, 或者曲线很多地方凹陷了,那就提示有听力损伤要尽快就医, 或者您的耳机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些同学还会被无良商贩忽悠添加耳放来 “发挥耳机的素质” ,实际上这严重地增加了伤害自身的机会。没有任何必要。


举例来说 iphone 3/4/5/6 这样的产品就能把 IE800S 推到耳朵的痛阈。驱动一个例如这样的耳机 IE800S 到 80dB SPL re 20uPa 只需要不到 10mV (0.01伏)。也就是说 iPhone 这类设备已经远远超过您的需要了。可以不留情面地说, 那些看着您用入耳式耳机还推荐耳放的人已经泯灭了人性,为了钱不惜让自己的同胞冒着人身伤害的危险。


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新闻稿:



参考同样入耳的 MM50


** 顺便提一下, 同样的入耳 SENNHEISER MM50 只需要 0.005V rms 也就是 5毫伏就能输出 80 dB 以上的 SPL RE 20uPa。 不需要什么耳放




笔记本也能随便把 入耳 SENNHEISER MM50 驱动到完全足以造成听力损伤的 120 dB SPL.



笔记本也能随便把 入耳 SENNHEISER MM50 驱动到完全足以造成听力损伤的 120 dB SPL.



很多同学关心 “iphone 用入耳式耳机听歌几格是80分贝以下?”



俺打起精神,再次强答“iphone 用入耳式耳机听歌几格是80分贝以下?”这个问题。

俺是草根, 当然没什么钱, iphone 都是13年前买的 iphone 3G. 也已经遗忘了关于iphone的音量有多少格。为了强答 “iphone 用入耳式耳机听歌几格是80分贝以下”, 俺不顾地下室的脏乱, 从陈年的电子垃圾中挖出了iphone3G 并且充上了电。经过温习, 俺确认了 iphone 的音量有 16 格。

联好耳机,当然还联好俺的万用表, 航天级的万用表哦。 当然没到核潜级。


**俺的万用表不是 P 图 P 出来的哦。


好了, 用歌曲测出来。 7 格的时候不会超过 90 dB SPL re 20u Pa.


“iphone 用入耳式耳机听歌几格是80分贝以下?”

这其实是一道一元一次的应用题啊,举例来说, 对于 Westone Music W40.

根据厂家的资料页:

TECHNICAL SPECS:
The Westone W40 features four balanced-armature drivers with
118 dB @ 1mW sensitivity, 10Hz - 18kHz frequency response, and an
impedance of 30 ohms @ 1kHz

要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您要求出 80 dB 对应的电压是多少。

V = SQRT ( 0.001*30 ) / 10^ ( (118 - 80) /20 )
V = 0.0021805 伏

也就是 2.181 毫伏 ( 1/500 伏)。




例如俺上面的法子, 找个TRUE RMS 电压表量一量就好了。图中那种黄色表勉强可以了。



俺认真测过很多次自己听音的电压, 也就是不到 10mV , 1 伏的 1% 都不到。


如果不求精确, 这个表也是可以的:


** 这些表都不太可能是 P 图 P 出来的哦


还经常有网友私信问, “请问一千人民币左右预算,推 XXX,是买 XXXXX 好还是买个 XXXXXXX(播放器)好? "

俺无一例外会回答, 几百块买个二手的 iphone 3/4/5/6 就差不多了。别浪费这个钱。

各位网友请勿再邀请或者私信问这样的问题。为啥? 请自己阅读以下链接:

俺的 iphone 太老旧了。 很可能没有代表性。

但是俺家很穷, 不是每个人都配得起最新的 iphone X 什么的。 俺只好和孩子们暂借他们的 iPAD 来做一下对照:


同样, 也是 7 格的时候不太会超过 90dB (歌曲或者粉红噪音).

** 当然不是 P 图 P 出来的 ipad, 当然是很老旧的 ipad.


** 当然不是 P 图 P 出来的 ipad, 当然是很老旧的 ipad.

同样, 也是 7 格的时候不太会超过 90dB (歌曲或者粉红噪音).

有的同学说,网友提问是 “iphone 用入耳式耳机听歌几格是80分贝以下?”为啥你老说 不太会超过 90dB 呢?

具体到不同的耳机要解个一元一次问题。如果您不愿意花一块钱, 或者说一元都不愿意花,

那么调到 5~6 格音量就比较保险了。


当然, 有的同学说用入耳式耳机听歌 7 格甚至 8格都不够大声。

俺无一例外会建议进行以下的免费测试:


当然听觉残障的用户需要配置一个耳放来补偿损失的听力, 不然不够大声。(重听了嘛)


对于正常人来说, 即使更低灵敏度的 AKG 70X 都可以用 IPHONE 3/4/5/6 来驱动。



** 顺便提一下, AKG 701 702 只需要 0.13~0.14V rms 也就是 130~140毫伏就能输出 80 dB 以上的 SPL RE 20uPa。 不需要什么耳放



笔记本也能随便把 AKG 701 驱动到足以造成听力损伤的 98 dB SPL.




关于耳放这个话题, 俺也写了不少散文。

欢迎来踩:

当然如果坚持要自残, 有的是法子:

俺有个朋友知道俺玩知乎, 给了俺不少玩具。其中就有一个Bruel & Kjaer 的声压计。


听力受损的人不是少数,这也是为什么俺不怕麻烦, 从 WHO 获取授权来转载这个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新闻稿:



(全球)11亿人面临听力损失风险


再次感谢 Brüel & Kjær Sound & Vibration 的赞。




跑题了, 跑题了, 跑题了是吧 ?



如果您觉得有帮助, 请不吝点 赞 /分享。

保护自己的听力责无旁贷。




关于耳机的东西除了医学、生理学、心理学还包括了市场营销和社会工程学。

不能一一简单回复

答主的其他高赞回答 (>=500 赞 )

现在的音量相当于多少分贝?--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这个话痨答主和它的其他回答/散文: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备注: µ是微, Pa 是帕斯卡,SPL = SOUND PRESSURE LEVEL, Re 是拉丁文,意即 “in the matter of, with reference to.”聲壓級(sound pressure level)是指以對數衡量的相对聲壓,相對於一個基準值(聽閾約為 2 × 10E-5 Pa)的大小,符號為 SPL,對於人類的气导聽覺,於最敏感的頻率範圍 2 KHz 到 5 KHz 中,聽閾約為 2 × 10E-5 Pa,通常以此作為聲壓級的基準值。



user avatar   thus-hel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人可以站着尿尿,站着尿并不会导致尿液排不干净,也不会导致盆腔炎阴道炎妇科炎症,同样也不会导致泌尿系统疾病。

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那天大早上起来,打开手机,飒姐看到粉丝群里有粉丝问了我这个一个有趣的问题:

飒姐,请问女人究竟能不能站着尿尿?

初看之下,我还觉得有点纳闷:

女人为啥不能站着尿尿呢?

这边还没回答,那边群里头的姐妹们就开始踊跃发言了:

我就喜欢洗澡时站着尿,自由!
为了尿尿,我每次都努力争取一个人洗澡!
洗澡不站着尿,更待何时!

估计大部分人洗澡的时候都站着尿过,温热的尿流过自己的腿的那种感觉,真的是蛮爽的对不对!(是的,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反正我就是知道)!




原来,这位粉丝是在某网站上,看到了这么一篇文章:


看完这篇文章,让飒姐忍不住哈哈哈的同时,也感慨现在真的是,各种平台啥人都有,一本正经的胡拉乱扯!

只要有流量,根本不是医生的人也能给你整几句错误百出的「科普」,这位小编也是人如其名,真的是「无极限无底线」的操作了!

让我们先来分析分析这「女人站着尿尿三大危害」到底有多么不靠谱吧!



第一大危害:「站着尿尿,尿会流入阴道导致阴道炎」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错!

首先,这位小编一开始就忘记了自己说的是「站着尿尿」的问题,而在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下,水是应该往低处流,根本不可能反重力往上流入阴道。

这位小编,别的不说,肯定是没看过女性内生殖器解剖图,当女性站立状态下,阴道明明是一个往斜上方去的器官,难不成你的尿还可以悬空转弯,如同跟随某度导航一样摆脱重力束缚?



就算是站着尿尿,尿液流过的也只能是阴道口,而由于女性的尿道口和阴道口本来就是临近的,无论你站着蹲着坐着躺着尿,尿液都有可能经过生殖部位,这个很正常,也不会因此就导致阴道炎的出现。

如果有点尿经过,就生殖器炎症,那天生没有两条路的男人们岂不是一生都要跟炎症相伴了?



第二大危害:「站着尿尿排不干净,会滞留尿道口,容易引起盆腔炎」


这点的可笑之处,依然是这位小编,估计都没弄明白女性尿道口和盆腔之间是不是相通。

首先,尿道上面连着的是膀胱,膀胱连着的是输尿管,输尿管连着的是肾脏。而尿道口和盆腔里面可以说隔着十万八千里。




女性尿道口没有连着尿壶一样可以承载尿液的「设计」,所以不存在「尿液滞留尿道口」这回事儿。

同样,就算有尿液滞留,那也影响的也应该是膀胱,而不是盆腔充血引起盆腔炎。



第三大危害:「尿液回流会引起膀胱炎」


刚才咱们说了,咱站着尿尿,只要是站在地球上,地心引力正常作用的情况下,尿液并不会回流。

正常的排尿过程,主要是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配合,当逼尿肌收缩的时候,膀胱内的压力就会升高,同时尿道括约肌松弛,这样就好像打开了平时关着的「阀门」一样,尿液就会流出来。

排尿障碍常常也是这两个家伙没配合好,如果逼尿肌收缩,但是尿道括约肌却不松驰,那就是「想尿尿不出来」,也就是排尿困难;如果逼尿肌还没收缩呢,这边「阀门」就一直开着,括约肌松弛了控制不住,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漏尿,尿失禁等问题。


简单点说,只要你的逼尿肌和括约肌工作技能是正常的,那么无论你是站着尿,还是坐着尿,蹲着尿,还是躺在床上尿,都不会有影响,也不会出现什么「尿液滞留排不干净」,更不会出现尿液「反重力」,从下往上倒流的情况。



女人站着尿尿,究竟有没有危害呢?


有,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尿湿裤子

跟男性的外挂式水龙头比起来,女性的尿道口相当于「内置式」,外面还有小阴唇和大阴唇的保护,这是女性本身特殊的生理构造决定的。

而大阴唇和小阴唇的保护,也决定了女性无法向男性那样,可以精准控制发射方向,射程也无法干预。

在你没有完全脱光,摆脱内裤干扰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充分分开双腿,让尿液精准流入马桶,因为大小阴唇的干扰,很可能是一边尿一边顺着大腿往下流,流满一鞋都是有可能的。

尤其是对于一些喜欢穿连体衣,阔腿裤的女性来说,别说站着尿了,正常蹲着坐着尿都已经非常麻烦,在这种情况下站着尿,除非你想尿完,全部换衣服,连鞋也换了!

所以,飒姐思来想去,发现只有一个时候,女性同胞们也可以站着尿尿可以尿到爽的情况,那就是:

洗澡的时候!

所以,如果你想试试站着尿尿,洗澡时不尿更待何时!




没有衣服的束缚,也不怕分不开腿,更不用担心尿到腿上脚上鞋子上,流就流呗,怕啥!

温热的尿还可以缓解冬天里的寒冷,流过自己大腿的暖流还会让你更加放松,等下一遍沐浴露泡泡打上去,咱还是那个浑身香香滑滑的小仙女啊!

所以,只要你喜欢,洗澡的时候完全可以站着尿。女性站着尿尿,并不会导致尿液排不干净,也不会导致盆腔炎阴道炎妇科炎症,同样也不会导致泌尿系统疾病。

平时站着尿,最大的危害就是无法像男性那样精准控制射程和方向,容易尿到自己腿上,尿湿裤子鞋子,毕竟咱们女人的配置跟男性不同, 没有「外接水管」。

但是在洗澡的时候,没有了衣服裤子的顾虑,也不怕流腿上,流鞋子上,那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想尿就尿,尿个痛快!

对了,有粉丝告诉我说,自己站着尿不出来,这也没啥,个人习惯问题。

尿尿这个事儿,飒姐觉得跟啪啪啪一样,每个人可能都有比较私密的个人喜好。不管站着坐着,只要你能尿的舒服,哪怕你一边做俯卧撑一边尿,一边跳舞一边尿,一边喝水一边尿,都是完全OK滴!




  

相关话题

  执业医师考试怎么复习? 
  从公共危害性上看,医院需要设立安检吗? 
  现高二,男朋友多次提出让我用手帮他解决生理需要,我应不应该同意? 
  有没有什么事情的真相是大众永远无法接受的? 
  武汉一女子长期吃隔夜菜吃出重度贫血,为何会这样?吃隔夜菜还可能有哪些危害? 
  人血的味道是怎样的? 
  建议当医生还是当老师呢? 
  在急诊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父亲生病找硫磺顶医院的医生看病医生明着要钱不给钱就排不上住不了院怎么办呐? 
  是不是有些医生越来越没有医德了? 

前一个讨论
闺蜜是肖战和王一博的粉,请问预算两百元的我该给她买什么礼物?
下一个讨论
我想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支持肖战?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