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些人不会被自己的呼噜声吵醒? 第1页

  

user avatar   Diogen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如你在转眼球的时候,虽然视网膜上的像旋转了,但你不会感觉世界在转,因为眼球肌肉的信号已经给了一份拷贝告诉你这是你自己在转眼球。同样,你挠自己的胳肢窝很难觉得痒,而别人一挠就痒。

打呼噜的人的身体在打的时候就已经就知道会有呼噜声,这时候听见呼噜声也没什么意外的了。

这个叫 re-afference principle

在中枢向肌肉传递动作信号时,还会产生一份信号拷贝,由比较器将其与感觉系统的信号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抵消影响。这样你就对自己的动作所产生的变化有了“防备”,从而减少了对自己动作的反应。

进化意义上来讲,就是由于有了前馈(图中CDS这条线),生物体感受系统的信号被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跟运动信号拷贝的预测结果一样,叫做re-afference,另外跟自己运动无关的叫做ex-afference。这样的机制可以帮助你保持世界的稳定,减少不必要的信号干扰,提高信噪比,也免得因为自己制造的信号产生不必要的警觉。(如果总是被自己的呼噜吓醒也是挺累的吧,而且被自己吓得多了,当真正的危险出现的时候也不易察觉。)

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re-afference principle是自我概念产生的根源。

如果你不转眼睛,而是用手压自己的眼球,就失去了re-afference前馈,于是会觉得世界在震颤。实验人员还试过将眼球肌肉麻痹,这样在你转眼球的时候,眼球没有动,却给了前馈信号,也会觉得世界在震颤。


更深层的解释可能包括predictive coding,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无时无刻不在对即将接受到的信号做着预期,只要预期相符就会减少“差异层”神经元的发放,减少能耗。只有当与预期不符的时候才会激起更大的反应。

因此如果是你自己打呼噜,什么时候打、打多响,你都是知道的,也就没什么感觉。如果是别人打,打的时间完全是个随机事件,你肯定提心吊胆的。他过了你预期的时间间隔还没打第二声,你可能都会心慌地想“该打了吧?”,等你放松警惕了,他又突然来一下吓你一跳。相反地,如果他像机器一样规律地每隔三秒打一下,特别符合预期,没准还能催眠呢……

参考文献:

Goldstein, E. (2013).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Cengage Learning.

Kilner, J., Friston, K. & Frith, C. (2007). Predictive coding: an account of the mirror neuron system.. Cognitive Processing, 8(3) ,159-166.

ncbi.nlm.nih.gov/pmc/ar



  

相关话题

  经常转脚腕有危害吗?有响声? 
  如何看待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称「当我们忙着做各种致敬青年的策划时,青年们正在睡觉」? 
  有哪些在生活中被认为无所谓但实际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的坏习惯? 
  长期喝饮料有哪些已知的危害? 
  塑料袋声音大是物理原因还是化学原因? 
  脚踝关节疼痛,多次崴脚造成,该怎么去应对呢? 
  12 月 16 日广州新增 1 例奥密克戎关联病例,被境外输入确诊者感染,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2021即将结束,盘一下手里的车子房子或票子,你有金满意足吗?想听听不同打工人的故事? 
  为什么没有一款单纯的小说阅读器? 
  如何看待生命中的一次次离别? 

前一个讨论
2020到2021年小样本学习取得重大进展了吗?
下一个讨论
银行房贷收紧预示着什么?





© 2025-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