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驳斥前面德国博士的观点:
民族乐团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中国古代就有乐队合奏形式,相较于古代民乐合奏,我们现在听到的可以称作现代民乐(或现代国乐)合奏。而现代民乐合奏也绝对不是建国后才发展的,其发展历程已超过一个世纪。
早在1918年,郑觐文在上海就成立了「琴瑟学社」,至1920年又成立「大同乐会」,「大同乐会」除发展传统琴、瑟、琵琶、丝竹乐曲演奏以外,还在1929年尝试组建大乐队,并根据古曲着手改编大型合奏曲。1933年,「大同乐会」将古曲改编的大型合奏曲《国民大乐》拍摄成影片,送往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参展,可惜未获得关注。
同样是1933年,大同乐会与上海工部局乐队在上海大光明戏院演出,从那时起,郑觐文便有感于民族乐队相较西方交响乐团,较显弱势,郑氏更开始研究民族乐器改造,改良(或发明)许多期望能符合现代审美民族乐器。萧友梅也曾经撰文指出,中国民族乐器发展的方向,应是符合西方律制、扩展音域、加大音量,这是以西方乐器为指标的改造路线。
到1935年,南京中央广播电台成立音乐组,设有国乐队,为电台节目播音使用,尔后发展成比较接近现在能见到的新式民族乐团(或称「国乐团」)。而这一新式乐团形式,现在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分别以「民乐」「国乐」「中乐」「华乐」等名称立足于世。
至于乐器发展状况,其实民族乐器性能在这一百多年时间已有飞跃式的进步,首先是弦乐器将丝弦换成钢弦,使其音准稳定、音量增大。至1966-1976年特殊时期,为满足文艺表演(尤其是「样板戏」)的需求,吹拉弹打等民族乐皆有较为科学的改良,包括尝试使用化学原料替代胡琴蛇皮,以及根据乐器原理发展出其它补充乐器(例如转调筝、扬琴止音踏板、中音笙、低音笙、加键唢吶等)。现时,香港中乐团已推广环保材质胡琴(高胡、二胡、中胡),除免去蛇皮取得不易、进出口有限制以外,也将胡琴声部的音质、音量有所改进。除香港中乐团以外,台湾国乐团(前身为「实验国乐团」)也因阎惠昌曾任总监之故,已引进全套环保胡琴做演出之用。
现在有些神奇的改良民乐器已经广泛运用于职业乐队中,例如加键唢吶、加键中音及低音管、中音笙、低音笙、革胡与倍革胡,少数乐团会使用配有止音踏板的扬琴,如果需要的话,新笛也有加键版本的。
而无论自1930年代的尝试、1960年代的飞跃,甚至是当代的稳定发展,民族乐器改革都是为求合奏和谐所产生的事物,不可忽视。
其次,回归题目再简略谈一下。
一、「民族交响乐干不过西洋交响乐」这句话想要表示什么意思呢?其实所指是非常模糊的。音量干不过?音准干不过?没有那么大的文化话语权?还是一听到民乐就觉得LOW一点?「民族交响乐」不等于「民乐」,不过题目描述里提到了「民族乐器」概念,就姑且以现代民乐合奏形式的概念来说吧。民乐跟西洋交响乐究竟有没有可比性?两种音色、音量、音质不一样的东西,能放在一起比较吗?弹拨乐器(如柳琴、琵琶、阮)的声音特征,那来表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风格那是再适合不过的,但用来演个柴可夫斯基是不是太勉强了些?各有各的风格,各走各的个性,为什么一定要「干得过」或「干不过」?(如果所谓「民族交响乐」指的是中国人写的「交响乐」,那其实也有不少作品表现优异了,可见我另一篇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319096/answer/1055135490)
二、即便现代民乐合奏有超过一世纪的发展历史,但显然还是不大足够的,无论是作品的产出与乐器的调和方面,确实没有西洋乐队来得稳定、和谐。目前各大音乐院校作曲系也没有针对民乐配器做出系统的教学(经FatDuan补充:「近些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已经开设了专门的民乐乐器法和民乐队写作课,是作曲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特此感谢),民乐作曲者很多都是依靠兴趣与经验在维持创作的。又创作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民乐团的编制不确定性极强,你永远不知道将要演你作品的乐团,编制是否齐全、具备那些乐器,有些乐队可能弹拨声部的数量很大,有些是擦弦声部占多数,这样一来,现代民乐合奏的「试错」概率比西洋乐团高出太多了。我的导师李时铭先生(前台北市立国乐团及前实验国乐团指挥)曾说:「国乐团要练的新曲目太多了,不像交响乐团很多演出曲目是一演再演。」(大意如此,非原话。)而这种「试错」,不一定是民乐器发展的问题,可能是演奏技巧、指挥诠释,甚至是作品本身创作的问题,每次排练都是一种大型排除bug的现场,需要针对乐队情况调整,才能取得不错的演出效果。
三、认为「民族交响乐干不过西洋交响乐」,可能是题主对现代民乐合奏的关注太少。早一辈的民乐大家如彭修文,曾尝试过用民族乐队演奏史特拉汶斯基《火鸟》,及比才歌剧《卡门》选段(已出版唱片),稍具成效;后面包括卢亮辉、陈能济等人,相当熟练地运用民族乐队各声部的性能,作出不少优秀的合奏曲作品。最近,两岸及香港等地的王乙聿、王丹红、姜萤、伍卓贤、陆橒、李哲艺等人,也从不同方面做出更进一步的尝试。现时,民族乐队能演奏的乐曲风格、能制造出的音响效果,实在是非常丰富。
也就是因为现代民族乐队已经算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在西化的潮流下保持着一定的「民族面貌」,又不断尝试各种风格、效果的音乐面貌,所以现代民族乐队也成为如今学界、艺术界无法忽视或回避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谈什么「干得过」「干不过」,已无太大意义。又如果片面认为民乐「干不过」西乐,又扭曲史实地认为是发展时间过短、乐器有短板的情况下,那真的太对不起过去那么多名家大师,为丰富我国文艺所做出的努力了。
另外不免俗地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一下,分享两段我改编的民乐合奏曲:
改编自朱践耳的《节日序曲》,原曲是西洋管弦乐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b411T73w
为台南第二高级中学校友国乐团改编的校园民歌《红楼梦》,原词曲作者是王泰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4411f7VF
首先得明确一下,民族交响乐如果指的是民族乐器组成的乐团那是一回事,如果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可以两种都说一说。
第一,民族乐团是一个新兴事物,是建国后才开始发展的,对比已经发展了300年左右的西方交响乐团,太年轻了。
第二,西方交响乐团的乐器用量和配置,基本上都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在合理性上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而且在300来年的不断发展中,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所以,这种经验的积累是民乐团还没有完成的。
第三,乐器发展情况,民族乐器的发展情况比较缓慢,整体乐器性能在限制上比较大,比如竹笛用的笛膜也是比较脆弱的,二胡的蟒皮的使用年限也是比较有限的。但是最致命的是在音域和演奏调性上的限制特别大,在西方交响乐中,很多转调可以写的非常复杂,但是这种转调基本上无法在民乐团上成功完成。再就是民乐器中没有较好的低音乐器,这就意味着,整个民族交响乐在交响性上就要困难一些了,同时色彩上也比较单一。
第四,民乐器在声音上很有特点,但是这个特点总是太突出了,就成为合奏中的缺点,彼此间融合度就比较差了。而且在可塑性上也不够好。
先就说这么多吧。脑子有点乱。但是这上面的四个方面,都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