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帕赫贝尔的《卡农》? 第1页

  

user avatar   yueyao19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帕海贝尔的《卡农》可能是被误解得最多的曲子了。

  1. 它可能是很多人听过的最古老的曲子,比 J. S. 巴赫的音乐还要古老,但却给不少人以很现代的感觉。这首曲子大概作于 1680—1700 年间(有不同的说法),对应到中国历史上,就是康熙年间。
  2. 很多人听到的钢琴版的《卡农》,根本就不应该叫卡农,因为在这些改编中,可以被称之为“卡农”的音乐元素都被删减掉了。把这种没有任何卡农元素的改编版称为卡农,甚至认为它是卡农的典范,简直是对卡农这种曲式和帕海贝尔本人莫大的侮辱。
  3. 还有一些自我感觉资深的古典音乐迷觉得它不够有深度(但在这样觉得之前首先要听原版而不是形形色色的改编版),但它事实上可能不过是这位音乐大师为 J. S. 巴赫的哥哥 Johann Christoph Bach 的婚礼写作的一首应景的小曲(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非要在里面寻找“深度”这种东西呢?对于音乐的评判难道只能是单一维度的吗?如果我们非要在抒情的音乐中寻找壮美感,在战争音乐中寻找优美感,在幽默的音乐中寻找严肃感,在复杂的对位音乐中找到轻快感,那么有任何音乐能被称之为令人满意的吗?

所以,要想评价这首《卡农》,我们得首先得知道帕海贝尔是谁,什么是卡农,这首卡农的创作背景是什么,等等。随便听一些流行音乐的版本就对它进行评价,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1、谁是帕海贝尔?

这首《卡农》的作者是约翰·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他在 1653 年生于德国纽伦堡,在 1706 年卒于他的家乡纽伦堡。他是巴洛克中期南德管风琴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巅峰人物,是当时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的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流传至今的包括 200 多首管风琴曲,100 多首声乐作品(其中 40 多首是大型声乐作品)和一些室内乐作品(比如这首《卡农》)。他并不是帕海贝尔家族中唯一一位音乐家:他的哥哥 Johann Matthäus Pachelbel 是福伊希特旺根的教堂音乐主管。他的两个儿子 Wilhelm Hieronymus Pachelbel 和 Charles Theodore Pachelbel 后来也成为了管风琴作曲家,后者后来移居美国,是最早移民美国的作曲家之一。

作为巴洛克南德学派最后一位重要的大师,他对后来的作曲家影响不是很大,直到音乐学家 Philipp Spitta (1841—1894)给他的音乐带来复兴(Philipp Spitta 同时也是巴赫研究专家,他所写的具有 1000 多页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内容详实,治学严谨,在巴赫研究的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在 20 世纪后期以前被认为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帕海贝尔对后来巴洛克作曲家的影响主要被局限在他的学生的范围内。但值得注意的是,J. S. 巴赫的哥哥 Johann Christoph Bach 是帕海贝尔的学生,而这位哥哥恰好又是 J. S. 巴赫的音乐启蒙者。巴赫的讣告(Nekrolog,1754,巴赫的儿子 Carl Philipp Emmanuel Bach 和 Johann Friedrich Agricola 所作)说,Johann Christoph Bach 给 J. S. 巴赫的键盘演奏技术打下了基础”。帕海贝尔对 J. S. 巴赫的影响,在巴赫早期的众赞歌前奏曲和变奏曲中比较明显,而对巴赫影响更为深刻的,是巴洛克北德学派的作曲家们。但即便如此,以帕海贝尔为代表的南德学派的影响还是会时不时的出现在巴赫的成熟作品中,比如在伟大的《帕萨卡利亚》中。

帕海贝尔是一位很有自己个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经常带着一种独特的“帕海贝尔味儿”。他的复调写作技术虽然极为娴熟(他创作过 100 多首赋格),但他更倾向去用自然的、清晰流畅的、听起来并不复杂和炫技的方式去进行对位写作,强调旋律与和声的清晰性(这种写作方式并不像听起来那样简单,看看莫扎特的很多音乐就知道了)。这也是现在《卡农》能够在现在如此流行的潜在原因之一。

2、什么是卡农?

卡农是一种对位性的写作技术,而主要使用这种写作技术的曲子也经常以《卡农》为名。卡农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语的 κανών,后来被拉丁化为 canon,意为规则或者规范。在音乐中,卡农的本义“规则”被诠释为不同的声部使用(基本上)相同的旋律,而只是在旋律进入的时间和起始音级上有所区别。当然,卡农还有很“高级玩法”,比如某个声部不使用那个旋律本身,而使用它的倒影、逆行、逆行倒影,或者在节奏上进行扩大和缩小,等等。这些在巴赫的《音乐的奉献》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具体到帕海贝尔这首《卡农》,我们可以发现,帕海贝尔并没有使用任何“高级玩法”,在固定低音之上,三个声部之间进行严格模仿,既没有变动起始音级,也没有变换节奏。谱面上看过去一目了然,没有学过音乐的人仔细观察观察也可以发现它们的相似性。

这首《卡农》来自《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而作的卡农和吉格》,是帕海贝尔所写的唯一一首名为卡农的曲子。然而,它不仅仅是一首卡农,还是一首恰空,因为它不停地重复使用固定低音和固定和声进行。甚至可以说,它主要是一首恰空,因为在恰空的和声骨架之上不管怎么装饰,(在主要走向上)听起来都是和谐的:如果那些装饰又符合了卡农的原则,那么它自然就是一首卡农。

虽然原版的《卡农》只有四个声部(如果不算通奏低音的具体实现),但它在钢琴上几乎是不能被演奏出来的,即使被演奏出来效果也不会好。这是因为,三个模仿性的声部使用同一音区,声部经常交叉,虽然也不是不可以弹,但是非常难达成各个声部的独立性和流畅性,更别说每个声部有自己的音色个性了(虽然应该很细微,因为它们本来就都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因此,钢琴版的“卡农”一般事实上只演奏其中的一个声部和低音,中间可能再加上点填充的和声,所以根本就不是什么卡农了。以为卡农只是一首特定曲子的名字,或者以为钢琴版的卡农就是卡农的代表作,那都是音乐中的笑话。

3、帕海贝尔的《卡农》的创作背景和流传

作为一首在长达几个世纪中默默无闻的作品,我们并不明确地知道这首《卡农》的创作背景。音乐学家 Hans-Joachim Schulze(1992—2000 年间莱比锡巴赫档案馆的馆长)在 1985 年提出,这首曲子可能是帕海贝尔为 J. S. 巴赫的哥哥 Johann Christoph Bach 的婚礼写作的。这场婚礼举行于 1694 年 10 月 23 日,帕海贝尔以及其他一些音乐家参加了这场婚礼并为它作曲。但另一位音乐学家 Charles E. Brewer 认为这首曲子可能与 Heinrich Biber 的室内乐有关:Biber 在 1696 年出版的 Harmonia artificioso-ariosa 中把卡农的元素附加在恰空之上,而 Brewer 据此认为帕海贝尔的《卡农》应该创作在 1696 年之后。但我们怎么知道究竟是谁借鉴谁呢?

在沉寂了几个世纪之后,《卡农》(不包括后面的吉格)第一次由音乐学家 Gustav Beckmann 在 1919 年出版。早期音乐学者和编辑 Max Seiffert 在 1929 年出版了它改编的管风琴版的《卡农与吉格》(包含很多在原作品中不存在的演奏提示和速度标记:它们在现在看来是很有问题的)。它的第一次录音是由指挥家 Arthur Fiedler 在 1940 年完成的。

然而,这首作品真正“发迹”是在 1968 年:

  • 法国指挥家 Jean-François Paillard 室内乐团在这一年录制了这首作品。Jean-François Paillard 采用了一种浪漫派的方式去演绎这首作品,采用了更慢的速度。它被收录在 Erato Records 作品集中,也被包括在 1968 年音乐遗产协会(Musical Heritage Society)的年度作品集中。在 1970 年代,他的录音和其他音乐家依照他的版本的演奏经常位居美国古典音乐榜中的前列,在加州尤其受欢迎。
  • 在 1968 年 7 月,希腊乐队 Aphrodite's Child 发布了单曲“Rain and Tears”:这是帕海贝尔《卡农》的巴洛克——摇滚版。在很多欧洲国家,这首单曲都登上了流行音乐榜的榜首。在同年 10 月,西班牙乐队 Pop-Tops 发布的单曲“Oh Lord, Why Lord”同样是基于帕海贝尔的卡农。
  • ……

在 1970 年代,这首作品被频繁演奏和录制。从 1980 年代起,这首曲子在西方成为了背景音乐中“躲无可躲”的存在,并常常被运用在婚礼和葬礼中。

从 1980 年代开始,《卡农》被经常运用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并以此为契机开始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因此,很多中国听众把《卡农》与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情节“神奇地”联系在一起,引发了无数的谈资。这大概也属于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的范畴吧。

4、如何评价帕海贝尔的《卡农》?

帕海贝尔在创作《卡农》时,大概并没有想让它取悦广大的观众,没有想要炫耀自己高超的作曲技术,更没有想让它成为传世经典,流芳百世。他可能只是为自己学生的婚礼创作了一首小曲来表达自己的祝福。至于这个目的是否达到了,在现代婚礼上铺天盖地演奏《卡农》这种现象可能就足以说明问题。

我想,比起如何评价《卡农》,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可能更为重要。它在当代的流行向我们证明了,好的音乐是可以超越时代的,一首音乐作品不因为是几百年前创作的就一定是过时的,就一定不能在现代没有受过系统音乐教育的听众那里引起共鸣。它恰恰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契机,让我们去听听原版的卡农是什么样的,以及它后面的吉格是什么样的。虽然帕海贝尔只写了一首卡农,但这首卡农如前所述,是“卡农其表、恰空其里”的。既然帕海贝尔非常擅长于写作恰空(《卡农》就是证明),那不如我们就去听听帕海贝尔写的其他恰空吧:它们并不一定就不如这首流行的《卡农》好听,只不过是绝大多数人没听过而已。接下来,你还可以去巴洛克音乐发掘更多的东西,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能不会喜欢所有那些东西(甚至对大部分无感),但那像一个探险的旅程,你可能在不经意中就发现了自己喜爱的珍宝,后来可能又慢慢发现以前自己不欣赏的东西原来也有一种别样的美。当然,即使你对巴洛克音乐或任何一种音乐感兴趣,它们都并不应该成为你对其他时期、其他类型音乐感兴趣的障碍。作为一个自由的人,你可以去寻找所有你喜爱的东西。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革命样板戏的艺术成就? 
  如何在微信公众号文章里添加音乐? 
  有什么特别治愈的音乐、视频或图片? 
  怎样评价贝多芬? 
  为什么有很多网友测评耳机经常用蔡琴的《渡口》和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 
  为什么9和弦的5级音、11和弦的3级音、13和弦的11级音一般要省掉?什么情况下要省掉? 
  如何评价网易云音乐 2018 年年度报告? 
  电影中有哪些很棒的古典配乐? 
  为什么西方古典音乐、乐谱保存全面且完好而我国古代音乐、乐谱、甚至乐器大部分失传? 
  为什么听或唱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总是很想哭?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部分国家的语言都能用26个字母打出来?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会出现缪氏拟态?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