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的时候生男孩能叫弄璋之喜吗? 第1页

  

user avatar   15927102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点点个人见闻和看法。

叫肯定是能叫的。

因为避讳这事在明朝本来就是一本糊涂烂账,即使律法明文规定了要避讳,但很多时候也没法去较真,即使是朝廷官方自己,尤其是只有一个字犯讳的情况下。

民不举官不究都算不上,实际上是大家一起装糊涂,就当不存在,你不说出来说自己犯讳就好了,但你非要出来到处说我犯讳啦,快来治我啊,这就让大家都很难办你知道吗?你这会让皇帝和礼部官员都很尴尬的。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明英宗皇帝叫啥吧?

朱祁镇。

而明朝有个官职差使叫“镇守”,包括文臣镇守、武臣镇守和中官内臣镇守,我随便查了正统七年的实录:

以平麓川叛寇功升奉御萧保为都知监左少监,仍留镇守云南。召镇守云南右监丞吉祥还京。
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镒代右佥都御史王翱镇守陕西。
镇守洮州都督佥事李达老疾,以其子瓛代为洮州卫指挥使。

其实该年就有六十多个“镇守”出现,其他年份也是大几十上百,你要避讳的,你朝廷自己搞一大堆“镇守”咋不避了呢?这还是朱祁镇做皇帝的时候呢。

明朝在避讳这方面,除了明初洪武朝以外,其他时期真的是太不讲究啦!个人感觉,不知道为啥,相比其他朝代,明朝的礼法相当粗陋,礼部官员不知是真的无知无意还是故意使坏,比如“明代宗”和“明世宗”的庙号,还有各种奇奇怪怪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谥议。

看看人家唐朝。

我们知道古代六部之一的“民部”都因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给改成了“户部”。

朱祁镇也是皇帝啊,牛逼的话你咋不给“镇守”改个名换个叫法呢?

朱祁镇当皇帝的时候估计就天天听镇守这、镇守那,咋没觉得不合适呢?至于是不是给“”减省了笔画我还不知道。

但你要说一个“镇”字完全不需要避讳字可就立马要被打脸了!

成化十六年十二月甲戌(十二月二十九日),会昌侯孙镇以其名犯英宗庙讳,奏乞更名。
有旨:孙镇既知犯讳,先年胡为不改,及袭爵后却来奏扰,可即更之。乃更名铭。

刚袭了爷爷侯爵的会昌侯孙镇就是个非要冒出来喊“哎呀,我犯了您爹朱祁镇的名讳啦,快来治我”的二逼。

这就让皇帝朱见深很恼火了,知道犯讳的话你爷你爹为啥以前要给你取这名呢?你叫了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想过要改名呢?现在袭爵了就非要冒出来找存在感是吧?朕谢谢你了,你他妈快去改去吧!于是孙镇改名叫孙铭。


所以,明朝的时候生男孩能叫弄璋之喜吗?

当然能叫,况且你都没给你儿子取名叫“孙璋”,一个流传千年的成语,有啥不能叫的?人家上门祝贺你生了儿子道一声“弄璋之喜”有啥问题?东厂锦衣卫也没到那种道路以目的程度。

实际上明朝多得是人名字里有“璋”字,大多还是官员,弄个璋一般都没什么问题。

除非你非作死跑到朱元璋面前说:“哎呀,俺生了个大胖小子,真是弄璋之喜啊,不如就叫他孙璋吧,皇上您怎么看?俺这不算犯讳吧?”

“看你麻痹,拖出去砍了!”


user avatar   threeshi-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弄璋之喜,自然可用,即使公然直呼“璋”之一字,也没有任何问题,明人恬不为怪。

何以见得?

这是因为明代对避讳不是很讲究,这并非空口白牙,而是笔者本身对训诂注释有一点研究,同时手中恰好有《大明律》,概是读书的时候因为写法制史论文研究过明代的避讳问题。

按明律:

上书奏事犯讳条。凡上书,若奏事,误犯御名及庙讳者,杖八十。余文书误犯者,笞四十。若为名字触犯者,杖一百。其所犯御名及庙讳,声音相似、字样各别,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

从法律条文规定而言,连写元璋两字,则因为触犯两字连用御名,这个时候就需要避讳,否则会被刑罚。然而,若仅仅用元或者璋这张的其中一字,则并不需要避讳。

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根源来讲,这个法律条文其实可以回溯《礼记》的规定:二名不偏讳。

什么叫二名不偏讳?汉代学者郑玄对此注释说:

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言徵,言徵不言在。

于此而言可谓注脚的是,五代时期唐明宗发了个敕书说:朕二名,但不连称,皆无所避。

当然,期间宋金的帝王避讳规定较为严格,但这与本文无关,此不赘言。

从法律条文的历史沿革来说,明承元后,元代《廿二史箚记》廿九有元帝后皆不讳名一条。所以明代的避讳之法也很粗疏。

虽然有人可能会举出《明史》的例子:随从太祖诸人,有丁玉初名国珍,吴良初名国兴,吴祯初名国宝,胡美初名廷瑞。《胡美传》云:“避太祖字易名。”

然终明之世,太祖名字,并未尝避。

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的著名史学家陈垣在《史讳举例》一书的第八十一明讳例说:

按明律虽有上书奏事犯讳之条,然二字止犯一字者不坐。明诸帝多以二字为名,故不讳也。

实际上明代对于帝王避讳的规定绝没有宋代和清代那样严密,上文说到一些明初文臣武将避太祖字易名,也仅仅是涉及了“国”或“瑞”两字——这是因为朱元璋起兵之初,用的比较多的是自己的字“国瑞”,所以他的部下自然会自觉的避讳大老板,典型的例子还有冯国胜改名冯胜。

而就“元璋”而言,则没太多避讳的事儿,清代学者黄本骥的《黄本骥集》卷一记载:

案明代避讳之令甚宽。太祖名元璋,而上元、庆元、广元等县,张元祯、邹元标、邓元锡等名,皆不避元字。

这与明代著名学者沈德符于万历间所撰的《野获编》和《野获编补遗》两相印证,可谓不妄:

古帝王避讳甚严,本朝(明代)则有极异者·····避讳一事,本朝最轻。如太祖(朱元璋)御讳下一字,当时即不避。

余闻《诗经.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于是郑玄笺注释曰:男子生而玩以璋者,欲其比德焉。

文人不至于过于头铁,岂不见以明代为背景的名著《金瓶梅》第三十一回的“琴童藏壶觑玉箫,西门庆开宴吃喜酒”就大喇喇地写道:

夏年刑终是金吾执事人员,倚仗他刑名官,遂分咐:“你唱套《三十腔》。今日是你西门老爹加官进禄,又是好日子,又是弄璋之喜,宜该唱这套。”薛内相问:“怎的是弄璋之喜?

此正是是西门庆公子官哥儿的满月之日,所以弄璋之喜这样的喜庆词汇,明人大可放心的用。

供参考。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shen-long-tian-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相关话题

  满清入关后,清兵屠杀明朝皇族,有多少皇族女眷(王妃、郡主等等)沦为满洲人的奴隶,是否有记录? 
  如何评价百度袁崇焕吧? 
  中国人从明亡的历史中学到过哪些历史教训? 
  明朝八股取士是否限制了明朝士大夫思想? 
  为何同为封建王朝,中国明朝与英国都铎王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为什么明朝老百姓没有要饭的习惯? 
  《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哪些硬伤? 
  如何客观的评价袁崇焕? 
  明朝的都司和行都司有什么区别? 
  清军夺天下后,北方的蒙古部落还像明朝时期那样去不断的骚扰劫掠边境要塞或村庄吗? 

前一个讨论
明朝所有的总督都加兵部尚书衔吗?
下一个讨论
在古代男子杀死自己的妻子犯法吗?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