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某返京留学生确诊,曾赴欧洲多地旅游,隔离期间两次出现症状未报告? 第1页

  

user avatar   zhi-hu-bu-zhi-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部分人似乎把这则新闻和今天另一则伦敦探亲返回北京的夫妇瞒报的新闻混淆在一起了。

这是两个不同的事件。

———

原答案:

我上周回国正在隔离。平时看到入境瞒报 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我都不会“对号入座”,所以也没什么情绪。

但是这一次?我无法接受网民的审判了。这个女生,客观上没有造成预计外的危害,主观上可能也没想到自己是确诊病例。但是在微博上、抖音上,已经被推向舆论断头台反复切割。

本身这则新闻,读起来就会有一丝怪异。同行人发热,却没有被确诊,我仔细看了两遍才明白:同行的同学和老师可能根本没回国。

老师30号才确诊,对于31号接受检测的她存在一天的消息滞后很正常。

症状:26号咽痛;29号咽干。文章没有描写“发热” “咳嗽” “胸闷”,那这位同学必然没有存在这些明显症状。作为普通个体,换位思考,我无法通过咽部的部分可能有可能无的症状去判断我是患病了还是水喝少了,还是打游戏上头了,还是房间空间太干了。(在北方应该真的很干)

症状实在是太不明显了。如果换一个叙事剧本:女留学生反应过激 一没睡好觉就反复要求检测 谨小慎微 其实并无患病,民意们是否会认为:矫情 公主病 占用资源。


她从19号开始在隔离点,一直都在隔离观察期,现在能检测出来情况,说明隔离点发挥作用,她本人也配合。大家应该看到这个事实:集中隔离14天是非常有效的行为。隔离并不是不让潜在患者不确诊,而是为了核实每个潜在患者是否患病 从而治疗。

这完全可以视为集中隔离的正面例子。因为做到了及时发现 及时确诊 阻止了一次未发热未咳嗽患者的传播。

我真的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舆论攻击针对这个女生这个女生的家人;我是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明白信息差和信息筛选会对读者造成多么严重的引导。如果认为网民无罪,那作为把关人的媒体是有罪的。


user avatar   ling-jia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判刑的也过了吧,集中隔离的都是下飞机的时候核酸检验过是阴性,隔离到第7天开始有一点轻微症状,咽痛也不是发热咳嗽这种明显的症状,大概是有侥幸心理觉得检验过核酸又过了一个星期应该不是吧,既然检测出来之后如实报告了之前出现的症状,那也不是多恶性的事情,如果这都要叫嚣着判刑,那以后没报告的人就一口咬定没有出现症状好了,岂不是对防疫更加不利了?

这也告诉我们这次的病毒真的是非常狡猾,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解除隔离之前最好也能统一在筛查一次核酸,就算不再出现这种未报告的,也可能会漏掉无症状的。

有的人真是仗着在网上没人认识自己,什么混帐话都说得出来,枪毙的凌迟的,劝你们善良,不听劝的,有一天刀子落到你们自己身上的时候也希望你们微笑着面对。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迈阿密官员称找到倒塌大楼幸存猫, 网友质问:100多条人命算什么? 
  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国和美国人的真实看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大一学生,准备出国读研。需要提前准备些什么? 
  世卫称「更多的证据表明奥密克戎导致的症状较轻」,这将对疫情防控带来哪些帮助? 
  如何看待美国加州3900万N95口罩库存被FBI侦破为骗局? 
  国际上,CPC(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CP(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哪个是常用的? 
  想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支持方方? 
  还会有公知为美国的现状洗地吗? 
  在日本读高二,日本的大学普遍比较贵,家里并不富裕我该不该上大学? 
  武汉市呼吁尽量通过红十字会捐赠,并将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这对疫情防控会起到哪些作用?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网传华为为寻找鸿蒙系统漏洞:一个就奖励156万?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罗永浩直播带货的第一款手机是小米 10?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