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会感觉自己没有归属感吗? 第1页

  

user avatar   Hypothetica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少有这样的感觉。

我出生并长大在一座完全从零开始建立的城市。60 年代三线建设时内陆深山的一块狭小盆地上,来自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传统工业城市国防军工科研部门数万人迁居于此,在当时尚属原始森林的区域建立起一座包含了科研、国防军工、教育、医疗、娱乐等诸多设施的微型城市。

对于长辈来说他们有自己的故乡,而对于我这一代出生长大在这里的人,这座人造城市才是故乡。由于城市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从小开始耳边是不同口音的语言。城市划分的工作区域也有明确的地区之分,科研实验区来自北京上海高校和研究所的人员最多,生产测试厂区大连辽宁沈阳哈尔滨是主流,机关行政区域济南青岛口音常见,而生活区域则将所有人划归在一起。所以出于工作生活之便,这里多数人能听懂数种方言。为便于交流沟通,普通话成为标准语言。

具体到我这一代人,中学时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西安人,代数和英语老师北京人,几何四川,物理上海,化学广州,生物青岛、历史武汉、地理天津......唯独没有地理意义上的本地人。这也难怪,距离这里最近的城市有数小时车程。由于代课老师不同的口音,中学甚至有了学生上不同的课用不同口音普通话的有趣传统,例如关中口音语文、北京口音英语、上海口音物理公式等。生活区域内作为公园风景调剂放置的退役战斗机和坦克等从小培养了一群军事爱好者。

2000 年后这里的科研部门逐渐根据上级指令撤回原所在地,许多人考虑到当时这里尚属优秀的教育质量而选择让子女高考后自己再回到家乡。我当时是倒数第三届高中毕业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家人当然高兴——考回家乡了嘛。但对我以及身边的同学来说,家乡就是这里,远方那座城市只是一个朦胧模糊的印象,甚至连当地方言都说不出几句,一年去不了几次,哪是什么家乡啊。

现在这个区域已完全废弃,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这里度过几十年后各回各家,而对于我这样出生长大在这里的人来说意味着家乡的消失,甚至同学再会都变得困难重重。大家像被吹散的沙粒散布在东南西北。

我在上海读了近八年大学,又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多,后来在德国继续读博并工作至今。我想可能是上海和德国这边社会和人际关系本身具有的疏离感加强了自己的体验。当然在这一层面上来说,没了感情上对特定地域的依靠,自己的行事就更加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如同 @UntPhesoca 所说,缺乏地域认同并不是坏事。

只是有时候尤其是深夜清醒时,回想起中小学时代的往事以及难以和同学师长再会的现实,以及已不复存在的那座城市,那种虚幻无力和怅然若失的感觉带来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黄圣依把「淦」读成「金」? 
  现代汉语书面语里是否存在汉字训读的情况? 
  为何会出现「保护粤语」现象? 
  如果汉语的标准语音是广州语音而不是北京语音,现在会怎么样呢? 
  婆婆家让我一定要尽快学会他们方言,我该怎么办?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只要不说普通话就是抗拒? 
  各地方言喝水都怎么说? 
  CCTV为什么不给普通话配字幕? 
  现代普通话受满语影响大吗? 
  广州原市长黎子流在顺德龙山中学开学典礼上提倡「普粤双语教学」,该建议能实行吗?会遇到哪些问题?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Scott Forstall 接受在线采访, 谈及Steve Jobs 和NeXT的关系?
下一个讨论
村上龙讲二战日本没有投降的小说《5分钟后的世界》怎么样?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